【文/搏擊江湖】江湖上關於一代武學宗師、功夫影視巨星李小龍始終有著說不完的話題,近日則傳出一個消息,說李小龍在信件當中直言,對中國傳統武術已經失去了信心,甚至包括詠春拳。傳統武術有很多不切實際的馬步、架勢和傳統的形式、規矩,練打脫節,根本不能實戰,只會遭人痛毆。這可引起了江湖的軒然大波,因為李小龍本身就是學習傳武出身,他的老師葉問就是詠春大師,李小龍反過來炮轟傳武,包括詠春,這不是很大的諷刺嗎?也是對葉問大師狠狠打臉。
對此,來自福建的武術專家徐教練給出了自己的解讀,讓我們來看看。
徐教練說:「李小龍說對中國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包括詠春,李小龍是對的。新的訓練理論、方法不斷湧現,運動訓練理論有了很大發展,先後形成了一般訓練理論、項群訓練理論和專項訓練理論,運動員體能訓練問題的研究受到了普遍重視。
李小龍正是50年代的人物,他熱愛格鬥,並且接觸了當時的西方現代運動訓練學,如果按照競技擂臺的規則,有些傳統的訓練方法是有一些落後了。李小龍少年時期都是在香港成長,那個時代正是傳統武術的繁榮時期,影視作品也有意無意地採用一些傳武招式,李小龍早期的電影還是有傳統武術形意拳的影子。」
徐教練繼續說:「李小龍去了美國之後,接受了西方體育學,李小龍在書中強調:力量,速度,耐力,靈敏等素質是格鬥必不可少的要素。
至於詠春拳,實戰有用,但屬於比較低效率的拳法。李小龍最出名的四部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前兩部傳統武術的打法非常明顯,到了後期兩部,就已經是自由搏擊打法,《猛龍過江》這種打法就已經是現代搏擊的打法。」
徐教練是福建某搏擊俱樂部的資深教練,也是國家武術一級裁判,社會體育一級指導員,此人比較低調,不願意透露全名。他自己也練了多年的傳統武術和現代搏擊,從事武術教學幾十年,他作為專家級的武術搏擊高手,觀點獨到,非常犀利。他經常點評國內外拳手和賽事,對李小龍、葉問、泰森、播求、梅威瑟等人都有很深的研究,觀點獨到而且權威。
以上是徐教練對李小龍這番話的解讀,其實很正常。李小龍雖然從小學習太極、形意、詠春等拳法,但是後來受到西方體育學和哲學的影響,加上所處的環境,還有自己實戰得知,傳統武術並不適合自己。傳武的花架子,套路是不能打的,只能挨打。李小龍和民間武師黃澤民的比武,也讓李小龍對傳武非常失望。
所以李小龍創造了截拳道,格鬥理念就是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李小龍注重無招勝有招,喜歡和人實戰,不拘泥於常理,截拳道,截字就很好地體現了當時先進的格鬥理念。李小龍不愧為偉大的武術家。他自己練習的傳統武術,被自己在實戰當中否定了。至於詠春拳,正如徐教練所說,發力有問題,是低效率的拳法,打一個沒有練過武術的普通人,或許有用,強身健體可以,但是真正打一些有本事的人,就不行了。
李小龍對傳武失去信心,包括詠春,這是對的。不僅僅是李小龍,相信大部分人都對傳武實戰失去了信心。傳武大師登上擂臺也證明了,傳武確實很難和搏擊抗衡。不知道您怎麼看?歡迎留言、轉發和點關注。【文/搏擊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