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給美國下任總統一個警告!李顯龍、方星海、李開復等發聲

2020-12-22 正商參閱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部分內容來自環球網

作者:鄭青亭

編輯:和佳

隨著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入主白宮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世界對中美關係能否破冰給予了高度關注。11月16日至17日,在「2020年創新經濟論壇」前兩天的討論中,拜登政府外交策略、中美關係走向、大國關係平衡成為會議焦點。

本屆創新經濟論壇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美國彭博有限合夥企業、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南非曼德拉研究院等機構以視頻會議方式聯合舉辦。

基辛格警告美國下任總統

現年97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16日在彭博新經濟論壇上呼籲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應迅速採取行動恢復美中溝通渠道,他警告說,否則「世界將陷入一場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難,因為現在的技術比當時的技術更難以控制」。

在基辛格看來,中美兩國正逐漸朝著「對抗的方向發展」,在外交上採取了一種相互對抗的方式,「危險在於,某些危機將會發生,會從言語衝突升級為一場實際的軍事衝突」,而當今的軍事技術將使得危機「更難控制」。基辛格認為,今年中美關係迅速惡化,「正滑向一場新冷戰」,因此雙方需就「無論發生任何衝突,雙方都不會訴諸於軍事衝突」達成一致。他表示,為此,中美兩國應共同建立一種「制度體系」,讓雙方領導人指定其信任的代表保持聯繫。報導稱,基辛格希望,新冠疫情是中美所面臨的「共同威脅」,希望拜登在明年1月20日正式就職後,能夠將其作為兩國之間開展政治對話的機會。「如果你把新冠疫情視作一個預警,某種程度上,各國在現實中大多是各自為戰。但長遠解決方案應該基於一定的全球基礎(國際共識)。」此外,基辛格表示,中美要了解對方的關切所在,中美雙方領導人需要認識到,他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大不相同,而這會使得雙方的對話方式更加豐富。美國和中國從未與跟對方同等體量的國家打交道,「這是初次經歷,我們必須阻止其(危機)轉變成衝突,希望會有某些合作上的努力。」值得注意的是,基辛格上月就曾呼籲美中為衝突設界限。他當時表示,美國和中國必須為日趨激烈的衝突設置界限,否則有可能重演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全球政治的不確定性局面。他還表示,美國必須意識到,它無法再在經濟和戰略上取得「單邊優勢」。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這樣說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希望拜登能集中精力同中國建立一個全面的建設性關係框架,以明確一些有共同利益的領域,同時管控好可能出現分歧的領域。「這意味著你要確定在哪裡競爭,在哪裡可能會出問題,但兩國不應該出現硬碰。」

李顯龍用「相當震蕩」來描述過去四年的中美關係。對於中美可以如何改善關係,李顯龍認為,兩國領導人的親自接觸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兩國必須了解是否有可能在某些領域攜手合作。「這並不總是容易的,但卻是有可能的。」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這樣說

對於當前中美關係困難的根源,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認為,這主要是由於美國對中國的心態發生了變化。「大概在四五年前,美國突然發現中國已成為規模龐大的經濟體,而且還在非常迅速地增長,於是就琢磨著要重新調整一下同中國的經濟關係。」

更糟的是,方星海指出,他感覺美方談判人員要求迅速從中國得到結果,希望中國迅速改變,這種迫不及待的心態導致了兩國後來出現了各種麻煩。

方星海稱,中國非常願意改善中美關係,但美國應該更有耐心。「中國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經濟體,雖然有時候改革的步伐有些緩慢,但卻是非常穩定的。未來四年,我可以向你保證,我們會在進一步改革開放方面取得巨大進展。我真誠地希望,在拜登四年任期結束的時候,中美關係能夠比現在好得多。」

拜登應該從川普那裡吸取什麼教訓?

以史為鑑,基辛格認為,雙方可以學到的是,如果長期不斷地發生小的衝突,最終會導致兩個社會滑向大的衝突,直到突然全面爆發,引發巨大的災難,就像是世界大戰。「我們需要為避免戰爭而努力。當然,每一方都會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這一點大家都是理解的……如果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雙方就可以共存。」

對於川普政府的對華策略,基辛格評價道,「川普採取了一種遠遠超出適用範圍的對抗性策略」。「在這個過程的最開始階段,他強調美國人對世界經濟不平衡有深切關注,我覺得這一點是很重要,而且我確實認為應該強調。但從那以後,我更希望採取一種具有差異化的做法。」

對於中美可以如何為緊張局勢降溫,基辛格指出,「對雙方來講,重要的是要理解對方的敏感點在哪,不一定非要解決這個問題,但要把這個問題緩和到有可能取得進一步進展的程度」。

美國全國經濟委員會前主席、前川普經濟政策顧問加裡·科恩表示,他對於拜登政府改善中美關係的前景感到樂觀,因為拜登懂得中美是相互需要的,中美關係對兩國人民的福祉和經濟成功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基於對彼此的了解和重視,科恩說,兩國可以逐步改善雙方關係,比如,讓更多的美國公司進入中國,讓更多中國產品進入美國。他強調,雙方都必須做出讓步,這才能夠讓雙方關係得到改善。

圖:新華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這樣說

談及對改善中美關係的建議,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指出,雙方需要在比較容易合作的領域取得一些小的勝利,比如抗擊疫情、應對氣候變化、農業解決方案等,通過這樣的進展來證明中國是可信的夥伴和競爭者。

「中美兩國是可以優勢互補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完善的製造業,而且是最大的市場,美國有世界上最強的研發能力和最好的大學,兩國在很多領域可以互補。」李開復說,「想像一下,中國的數據和市場,加上美國的知識,雙方可以取得怎樣的成績。」

未來四年噪音將減少,中美關係前景可期

至於川普的政策是否會對中美關係造成持續的傷痕,李顯龍認為,「特朗普政府中確實有一些人想採取一些行動,讓下一屆政府難以扭轉局面,以便為未來的長期關係定下基調。」以懲罰性關稅為例,他指出,「一旦實施,不管有沒有好處,後來的政府也不會輕易地說這事做錯了,要把它取消。」

另外,在技術領域,李顯龍指出,川普政府針對中國的尖銳言論將帶來後果。「在技術方面,你如何定義你的對手,是把他看作競爭對手、挑戰者、戰略威脅,還是一個正面的敵人?我想,在這方面發出的聲明是會有後果的。」

李顯龍認為,很多美國總統在競選期間發表過對華激烈的言論,但是在上臺之後卻同中國開展了大量合作,「我希望下一屆美國政府也能這樣做」。

但李顯龍也承認,這可能會更難,「因為把中國視作戰略威脅的看法基本上已在華盛頓成為共識」。「不管是拜登,還是川普,美國任何一屆政府都將難以忽視這一點,假裝過去幾年什麼都沒有發生,繼續前進,這個是很難的。」

美國前貿易代表、威凱平和而德律師事務所資深國際合伙人查琳·巴爾舍夫斯基也同意拜登執政下的中美關係前景可期。「拜登不會火上澆油,也不會大幅刪減政策。」

但與此同時,巴爾舍夫斯基也強調,中國也必須有所行動才能緩和緊張局勢。「我會想知道中國可以在經濟領域做什麼,以展現回應美國國內和其他經濟體關切的誠意。」

「中美關係過去是偶爾敵對的合作關係,現在變成了偶爾平靜的敵對關係。」 巴爾舍夫斯基說,「我希望未來四年兩國關係中的平靜期可以延長。兩國之間的競爭條件正在被設定。我覺得這種競爭不會減少。我希望並且相信,不必要的惡言惡語將從兩國關係中移除,更加積極的一面將會體現出來。」

方星海表示,希望拜登上臺是一個重建中美關係的機會,中國已經做好準備同美國合作。他指出,中美可以在很多領域開展合作,比如,中國企業可以為美國製造業增加更多就業機會,可以為美國基礎設施建設做出貢獻。另外,兩國在技術、金融、服務等領域也存在廣闊的合作空間。

「我現在唯一擔心的事情就是美國新一屆政府太急於做這件事,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因為美國每一屆政府只有四年時間,總是希望在這四年中一下做成很多事情。」方星海警告稱,「如果急於求成的話,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

建立反華聯盟不明智,沒有國家會加入

對於拜登政府將修補同盟友的關係以形成針對中國的聯盟的可能性,基辛格認為,民主國家應該在由共同信念決定的情況下進行合作,「但如果是為了針對某個國家而形成國家聯盟,是不明智的」。他指出,跨大西洋關係對於美國有著歷史性的利益,在執行外交政策時應牢記這一點。

至於歐洲會不會倒向美國、對抗中國,基辛格指出,歐洲的問題是,它們在與世界其他地區的關係的演變中,是會試圖扮演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角色,還是會看重共同的大西洋立場的重要性。「換句話說,歐洲是把自己看成是亞洲邊緣的一個半島,還是說基於歷史淵源和共同利益與美國聯繫在一起?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決定其對這些挑戰的應對方法。」他說,「我覺得這兩個方向都有可能。」

而對於新加坡是否會加入一個針對中國的聯盟,李顯龍明確表示,現在已經不是冷戰時代,沒有國家會加入一個反對中國的聯盟。

「我們都希望與美國合作,我們都希望與其他充滿活力的經濟體合作,我們希望在本地區進行合作。但我想沒有多少國家願意加入一個聯盟來反對那些被排除在外的國家,而中國將會是這些國家的領頭羊。」

李顯龍說,不僅新加坡不會加入,歐洲國家也不會加入這樣的聯盟。「有很多國家願意和中國做生意,比如,歐盟正試圖同中國達成一項投資協議,這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們希望每個國家都能夠參與到討論中來,努力對世界秩序做出一些調整。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國家會形成聯盟互相合作,找到共同的目標和事業,但是形成一種冷戰風格的對峙陣營,我覺得這不太可能。」

相關焦點

  • ...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再度就改善中美關係發聲。據彭博社消息,現...
    文 / 夏洛特2020-11-17 22:37:54來源:FX168 【基辛格警告美國下任總統】時隔一個多月,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再度就改善中美關係發聲。
  • 又一位美國前總統發聲 卡特:我們需要一個更好的政府
    小布希、歐巴馬之後,又一位美國前總統就弗洛伊德事件發聲。「作為一名來自南方的白人男性,我非常了解種族隔離和不公正對非裔美國人的影響。作為一名政治家,我有責任將平等帶給我的州和國家。我在1971年擔任喬治亞州州長的就職演說中說,『種族歧視的時代已經過去』。五十年後的今天,我帶著巨大的悲傷和失望再次重申這句話。」卡特還補充說,「我們需要一個和人民一樣好的政府,我們比這更好。」
  • 伊萬卡回應被美國檢方傳喚,美總統炮轟司法部長
    所謂牆倒眾人推,如今,美國總統川普的家族正在經歷著這一切。自從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競選中失敗的消息傳出後,可以看到,川普最為重視的女兒伊萬卡身上的第一女兒光環也黯淡了許多,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雖然伊萬卡沒有在關鍵時刻出風頭的意思,但是麻煩卻主動找上了她。
  • 一組罕見的名人合影:圖1是五任美國總統,圖5是基辛格與李連杰
    1、 美國前總統們 這是張難得的五任美國總統合影,拍攝於白宮總統辦公室,從左往右數一次是老布希、歐巴馬、小布希、柯林頓、卡特,他們分別為美國第41任、第44任、第43任、第42任、第39任美國總統。
  • 97歲基辛格放話拜登,這次事關中美必須警惕
    圖為基辛格最近已經97歲高齡的基辛格突然放話拜登,那麼究竟出了什麼大事了呢?這件事直接事關中美,而且必須要警惕,原來這位美國前國務卿警告世界將爆發新的大戰,看來考驗拜登的時候到了,基辛格提醒拜登,必須跟中國進行合作,才能夠避免這場危機,並且讓美國儘快走上正途,希望拜登不要步川普的後塵。
  • 拜登被確認為美國下任總統後,川普4大動向曝光
    美國各地選舉人12月14日進行投票,正式選舉民主黨人拜登為下一任美國總統。美國50個州和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當天分別舉行選舉人會議,投票選舉下任總統。最終統計顯示,拜登贏得306張選舉人票,尋求連任的現任總統川普獲得其餘232張。選舉人團同時選舉拜登的競選搭檔哈裡斯為下一任美國副總統。
  • 美國選舉人團投票沒人跑票,拜登以302票正式被選為下任總統
    美國50州及哥倫比亞特區選舉人團今天進行投票,正式選出民主黨籍拜登為下任總統,完成美國大選最重要程序之一。國會將在1月6日計票,屆時會正式確認拜登總統當選人身分。美國總統大選投票11月3日落幕,各大媒體也預測民主黨籍候選人拜登(Joe Biden)將以306比232張選舉人票獲勝成為總統。但要被正式認證成為總統當選人,拜登仍須經歷一系列憲政程序,今天的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投票就是其中之一。
  • 川普發布推文:什麼時候由媒體來宣布下任總統了?
    川普發布推文:什麼時候由媒體來宣布下任總統了? 環球網11月9日消息,北京時間11月9日凌晨,美國總統川普、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和長子小川普在一小時內分別發布推文。
  • 《白宮歲月:基辛格回憶錄》揭秘:尼克森總統演講稿如何出爐的?
    基辛格博士在他的傳世之作《白宮歲月》當中,為我們揭秘了一個很多人都十分好奇的問題,即尼克森總統的演講稿,究竟是誰寫的,是尼克森本人親自撰寫的嗎?還是完全由筆桿子操刀的?要知道,尼克森本人可是一位筆頭功夫不弱的人啊,更關鍵的是尼克森其實口才更好!
  • 影響美國冷戰走向的二人組:尼克森與基辛格當年的權勢有多強大?
    1968年美國大選以理察·成功當選結束,理察·尼克森一眼就看中了基辛格的才能,認為基辛格並非等閒之輩,這也是尼克森同樣作為一個權謀家的敏銳之處,基辛格成功地當上了尼克森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從這一刻開始,他和尼克森的冷戰時代正式拉開了帷幕。
  • 繞過白宮的瞞天過海:尼克森和基辛格如何讓破冰之旅得以實現?
    尼克森深知德國古典的外交戰略,「當三個強大的國家產生對峙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拉攏一個,打擊另一個」,尼克森重新規劃了我國在美國視角下的戰略地位,認為改善和我國的關係,就可以壓制住勃列日涅夫統治之下全副武裝的鋼鐵般的蘇聯帝國。
  • 川普發推:什麼時候由媒體來宣布下任總統了!美國大選結果有沒有...
    川普發推:什麼時候由媒體來宣布下任總統了!美國大選結果有沒有「官宣」?川普在推特上稱:「什麼時候開始,由媒體來宣布我們的下任總統了?過去兩周,我們學到了很多!」在川普這條推文發布前,梅拉尼婭則表示:「美國人應有公正的選舉。每一張合法選票都該被計算在內,而不是那些非法的選票。要完全透明來保護我們的民主。」隨後,川普長子小川普也發推稱:「公開一切!!不能讓壞演員逃脫。」
  • 那些推動自由貿易的美國總統
    1993年美國國會通過《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次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這些均具有世界性意義,也成為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關鍵動力,為美國贏得了「黃金八年」。回顧過去的一個世紀,會發現這些推動貿易全球化的美國總統的共同特點:認知有高度,行動有熱度。
  • 見證美國霸權舊時光,基辛格被解職,側面說明白宮已無計可施
    先是美國國防部"大換血",後是智囊團包括基辛格在內的11名成員被"炒魷魚",這一消息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注意。97歲的基辛格,曾擔任美國國務卿,是美國著名的外交家和國際問題專家。1973年,基辛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當時的他50歲。
  • 川普發推:什麼時候由媒體來宣布下任總統了?
    川普在推特上稱:「什麼時候開始,由媒體來宣布我們的下任總統了?在川普這條推文發布前,梅拉尼婭則表示:「美國人應有公正的選舉。每一張合法選票都該被計算在內,而不是那些非法的選票。要完全透明來保護我們的民主。」
  • 美國能在逆境中戰勝蘇聯的關鍵——讓總統和幕僚團隊穩定內政
    對於SIG的胡作非為前總統艾森豪是異常憤怒的,他希望尼克森任內能夠扭轉這一趨勢。於是這位因為心臟病而將不久於人世的前總統在去世前叫來了基辛格,在沃爾特·裡德陸軍醫院臥床不起的艾森豪反覆叮囑基辛格要終結SIG,因為國防部不甘心屈從於國務院主導的SIG,這個內閣組織並不穩固,一旦美國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國務卿,美國的內亂和裂解就不遠了。
  • 白宮之內的「帝王套」:尼克森與基辛格如何先斬後奏,攪動風雲?
    1968年美國大選以理察·成功當選結束,理察·尼克森一眼就看中了基辛格的才能,認為基辛格並非等閒之輩,這也是尼克森同樣作為一個權謀家的敏銳之處,基辛格成功地當上了尼克森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從這一刻開始,他和尼克森的冷戰時代正式拉開了帷幕。
  • 車兆和:基辛格與「馬基雅維利主義」
    中國小康網訊 日前,網上見到一則有關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原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國務卿基辛格的消息。該消息稱,基辛格先生說: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如果美國新冠病毒疫情失控了,對大家都無好處(大意如此)。有的網友說,這是「赤裸裸的恐嚇」;也有的說他「老糊塗了」。
  • 【美國大選最新消息!美國總統選舉人團接近正式確認拜登獲勝】美國...
    【美國大選最新消息!美國總統選舉人團正式確認拜登獲勝】美國選舉人團周一(12月14日)在各州開會投票,正式確認民主黨人拜登當選美國下任總統。投票是由所有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選舉人在全天進行的,它們反映了本州的普選結果。
  • 川普突然展開「清洗」,基辛格首當其衝
    本月初,川普宣布解僱美國前任國防部長埃斯珀,並任命美國家反恐中心主任克里斯多福·米勒擔任代理國防部長。隨後,五角大樓也對領導層進行了大規模調整,撤換了幾名最高級別官員。在對美國防部高級人員進行更換後,近日,川普再度展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