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電影預虧超15億,格力電器淨利潤腰斬,北向資金單日淨流出174億...

2020-12-06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編輯:杜宇

中報業績預告接近尾聲,然而令投資者驚訝的是,一批業績巨虧公司紛紛登場......

院線龍頭萬達電影,上半年虧15億-16億元;2000億市值教育巨頭中公教育,上半年虧損2億-3億元;空調龍頭格力電器則是業績較去年腰斬。

此外,泰禾集團、*ST金洲、*ST金貴、東旭光電、*ST眾泰上半年等也出現大幅虧損。

三隻巨頭業績慘澹

7月14日晚間,萬達電影公告,預計今年上半年淨虧損15億-16億元,去年同期盈利5.24億元。公司下屬600餘家國內影城自2020年1月23日起全部停業,境外影城也自2020年3月底暫停營業,同時公司主投主控的《唐人街探案3》等影片未能如期上映,部分影視劇拍攝進度也有所延遲,公司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而公司仍需要支付員工薪酬、影院租金、財務費用等較為剛性的成本費用,導致預告期內公司經營業績出現較大虧損。

萬達電影表示,預告期內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出現較大虧損的主要原因如下:2020年上半年,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整個電影行業和公司經營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公司下屬600餘家國內影城自2020年1月23日起全部停業,境外影城也自2020年3月底暫停營業,同時公司主投主控的《唐人街探案3》等影片未能如期上映,部分影視劇拍攝進度也有所延遲,公司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而公司仍需要支付員工薪酬、影院租金、財務費用等較為剛性的成本費用,導致預告期內公司經營業績出現較大虧損。

7月14日晚間,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0年半年報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將虧損2-3億元。中公教育去年同期淨利潤為4.93億元。

對於業績變動原因,中公教育方面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半年多省公務員聯考由4月底延期至8月22日舉行,與往年相比,相關收入同步延遲4個月,使本報告期公司能夠確認的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

公開資料顯示,創建於2010年的中公教育是一家大型多品類職業教育機構,以提供招錄考試培訓、學歷提升和職業能力培訓3大板塊為主營業務。藉助公務員考試培訓風口,2018年該公司借殼亞夏汽車並於2019年2月正式登陸A股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中公教育近期股價不斷創新高,7月14日仍然逆勢上漲0.38%,市值達到1946億元

7月14日晚間,格力電器也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將完成營業收入695億元~725億元,而上年同期則為983.41億元;此外,格力電器預計實現淨利潤為63億元~72億元,將同比下降48%~54%,上年同期淨利潤為137.5億元

據證券時報報導,面對勢不可擋的新零售趨勢,格力電器也在啟動渠道、管理的變革,未來還將把線下變成體驗店。近期,由核心經銷商組建的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京海擔保)也有所動作,已完成本輪減持格力電器4288萬股。

值得注意的是,萬達電影、中公教育、格力電器最新股東戶數分別未10.24萬戶、2.46萬戶,49.63萬戶,這三大股票股東戶數加起來就超過60萬戶,這三家公司總市值達5901.93億元。

還有一大波公司出現業績虧損

國軒高科7月14日晚間公告,預計上半年淨利潤為3050萬元-3950萬元,同比下降88.76%-91.32%報告期內,下遊客戶生產經營恢復較慢,公司生產訂單、產品出貨量有一定幅度下滑;同時,國內動力電池廠家新建產能逐步釋放,競爭日趨激烈,公司淨利潤較去年同期明顯下滑。

7月14日晚間,泰禾集團公告稱,預計今年上半年出現淨虧損14.6億至18.6億元,對比去年同期15.61億元的淨利潤同比減少約193.54%至219.16%。針對利潤出現大幅減少的原因,泰禾集團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及房地產開發項目結算排期的影響,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無集中交付的地產項目,僅有零星項目交付結轉收入,造成收入出現同比大幅下降,相應的營業利潤大幅減少。

*ST金洲公告,預計上半年淨利潤虧損15億元-10.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3.15億元。豐匯租賃前期利息回收困難,資金不足,無法開展新業務,營業收入萎縮;珠寶板塊銀行帳戶查封,貨款無法回收,資金嚴重不足,無法正常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營業收入嚴重萎縮。

東旭光電7月14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虧損8億-11億元,主要為收入下降、利潤收窄和財務費用增加導致。去年同期,公司盈利8.4億元。受公司流動資金持續緊張及新冠疫情影響,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公司高端裝備業務收入減少約28億元,建築安裝工程收入減少約10億元。

*ST眾泰公告,預計公司今年上半年淨虧損7.5億-10.5億元,去年同期虧損2.9億元。上半年公司下屬各基地基本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公司的汽車產銷大幅下降,銷售收入大幅下降,造成公司2020年上半年業績虧損較大。

7月14日晚間,金逸影視(002905)發布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虧損3.1億元–3.9億元,上年同期盈利5,519.06萬元,較上年同期由盈轉虧。金逸影視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報告期內,根據各地疫情防控及行業監管要求,自2020年1月24日起,公司旗下近200家直營影院及廣州金逸珠江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旗下200多家加盟影院全部暫停營業,截止報告期末仍未恢復營業,直接影響了公司的經營收入,但公司仍需承擔相應的固定成本,導致公司報告期內利潤虧損。

174億元!北向資金單日淨流出創紀錄

周二,A股震蕩回調,北向資金也出現了此前罕見的大額拋售。

港交所數據顯示,7月14日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出173.84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出49.95億元,深股通淨流出123.89億元。該數據創互聯互通以來北向資金單日淨流出額新高。機構分析人士認為,交易型資金活躍度上升,造成了北向資金在近期出現大買大賣的波動。

據中國新聞網,除了外資減持,主力資金14日也出現淨流出。數據顯示,主力資金全天淨流出1336.98億元,創年內單日流出新紀錄。

從資金結構看,本輪流入的北向資金中,交易型資金是不可忽視的邊際力量。在對熱點概念板塊的波段操作上,此類資金的方向切換快、靈活度較高。這也是北向資金近日大買大賣、快速流動的主要原因。

據上海證券報,開源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牟一凌通過對北向資金託管商交易數據分析後認為,在近期北向資金的異動中,交易型資金(多託管於外資投行)是增量資金的主力。

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認為,投資者近期可能擔心企業盈利、外部擾動等因素改變外資流入趨勢,但卻沒有深入分析外資的結構。事實上,中長線配置型外資持續流入的大趨勢從未改變。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已累計淨流入1661.34億元。招商證券表示,人民幣資產對外資仍然具有較強吸引力,疊加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提速,預計外資仍將是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A股重要的增量資金。

股市現回調,股民該如何操作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中原證券分析師楊震宇認為,本輪「填窪」行情尚未結束,股東減持和解禁股的影響較為短期,在市場風險偏好保持高位、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繼續堅持中線做多行情。「預計A股在本輪估值「填窪」行情後會實現估值再平衡,同時周期性因素和疫情因素會共同導致不同行業盈利能力發生分化,從而推動估值再度分化,A股將回到結構性行情上來。」中原證券稱。

銀河證券策略分析師蔡芳媛看來,在央行降貼現率、上證指數「升級」等因素的催化下,股市容易出現階段性大幅上漲,但不宜低估逐漸上升的潛在風險。展望後市,仍有上漲空間,但是性價比在下降,需調低對股市的樂觀程度。

光大證券:對於7月14日市場的回調,認為是預期之內的正常調整。正如之前在三季度策略報告以及周報中反覆強調的一樣,在企業盈利復甦未得到正式確認之前,多個因素均可能導致市場存在調整壓力,近期市場上漲幅度較大,短期資金也存在兌現收益的可能。短期市場在樂觀情緒的支撐下仍存在上漲空間,但投資者仍需緊盯政策及監管動向。展望下半年,隨著時間向三季度末推移,市場調整壓力將逐漸增大,但即使未來市場出現調整,投資者也無需過度擔憂,待企業盈利復甦在四季度確認後,市場仍存在繼續上漲的空間,此時投資者可以考慮調整持倉結構,而非大幅削減倉位。

配置上,隨著國內經濟形勢的逐漸好轉,市場正重回「數據強、政策松」的第一階段,「政策松」利好科創風格,「數據強」利好金融、周期、可選消費等偏周期屬性的品種,投資者可以沿「數據強」和「政策松」邏輯進行資產配置:(1)「數據強」意味著周期弱復甦,投資者可以重點關註上遊的石油石化和有色金屬、中遊的化工、下遊的地產及軍工板塊;(2)「政策松」意味著中小創風格佔優,長期仍看好科技板塊表現。;(3)消費板塊可重點關注家電等可選消費投資機會,同時銀行、保險下半年的盈利復甦的確定性較高。

招商證券:從換手率的角度來看,我們需要關注指數創新高但是換手率沒有創新高的現象出現,可能就是頂部將要出現的信號;同時需要關注融資餘額和公募基金髮行背後代表的市場情緒,如果融資餘額突破2.8萬億,公募基金單月發行達到4000億,可能是情緒過熱的信號;相對2015年估值,金融周期、可選消費、TMT仍有提升空間。從本輪的情況來看,兼有科技復甦和經濟周期復甦,疊加全球大寬鬆,金融周期與科技各有邏輯,消費醫藥也有業績和長期故事;因此,輪漲、普漲的概率較大。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證券時報、中國證券報、中國基金報、中國新聞網、公開信息

(每經App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數據復盤|市場主力資金連續5日淨流出 北向資金大幅加倉貴州茅臺
    資金流向1.主力資金市場主力資金連續5個交易日淨流出。Wind統計顯示,滬深兩市主力資金今日淨流出322.15億元。其中,中小企業板主力資金淨流出61.28億元,創業板主力資金淨流出49.79億元,滬深300成分股主力資金淨流出152.39億元。
  • 「一周資金路線圖」主力資金淨流出847億 家用電器行業淨流入規模...
    資金流向方面,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全周累計淨流出847.28億元,其中周五淨流入26.89億元。1、本周兩市主力資金累計淨流出847.28億元本周兩市主力資金累計淨流出847.28億元。其中周五(11月1日)主力資金開盤淨流出9.33億元,尾盤淨流入22.52億元,全天淨流入26.89億元。
  • A股資金面日報:比亞迪、京東方A獲主力大幅加倉 北向資金淨流入78...
    主力資金全天淨流出60.74億元,已連續14個交易日資金呈淨流出狀態,北向資金今日淨買入78.61億元。  主力資金:  12月21日主力資金淨流出61億元  滬指12月21日上漲0.76%,主力資金全天淨流出60.74億元,已連續14個交易日資金呈淨流出狀態。
  • 北向資金調倉!加倉5隻金融股 狂賣這隻1700億市值科技股
    Choice數據顯示,本周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69.59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淨流入73.27億元,深股通資金淨流出3.67億元。本周北向資金對625隻個股進行加倉,對866隻個股進行減倉。北向資金逆市加倉近70億元Choice數據顯示,本周北向資金逆市加倉近70億元。具體來看,12月7日北向資金淨流出11.60億元,12月8日淨流入66.76億元,12月9日淨流入38.90億元,12月10日淨流入15.22億元,12月11日淨流出39.68億元。
  • 午間資金流復盤:券商、免稅概念強勢拉升 北向資金流入約80億
    兩市成交額超7000億元;北向資金淨流入近80億元。貴金屬、券商信託、航天航空、石油行業、民航機場等行業板塊漲幅靠前,環保工程、造紙印刷、文教休閒、農飼牧漁、塑膠製品等行業板塊表現低迷。兩市資金流滬股通當日淨流入17.15億元深股通當日淨流入62.48億元北向資金當日淨流入79.64億元行業資金流
  • 北向資金70億流入A股 連續七周加倉24股
    軍工、順周期板塊獲北向資金重點加倉在北向資金持股總量減少的情況下,分行業看,本周北向資金持股量環比增加的有11個行業,其中,鋼鐵行業持股量增加最多,最新持有42.42億股,較上周增加1.57億股;緊隨其後的是銀行、有色金屬行業,持股量較上周增加1.39億股、8859.87萬股。
  • 12月9日主力資金淨流出555億元
    資金全天淨流出555.20億元,已連續6個交易日資金呈淨流出狀態。主力資金淨流出的有26個行業,非銀金融行業主力資金淨流出規模居首,全天淨流出資金90.52億元,其次是電子行業,淨流出資金為79.64億元。
  • 「空調老大」地位不保 格力淨利潤腰斬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空調老大」地位不保,格力淨利潤腰斬(文/呂棟 編輯/尹哲)由於上半年淨利潤降幅恐超過50%,格力電器不得不提前預告半年度業績。這距離跟美的「互撕」剛過去一周多的時間。7月14日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格力電器1-6月營收同比下降近30%,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幾近「腰斬」。令人欣慰的是,與一季度營收減少300億相比,該公司二季度營收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壞消息是,多家行業調研機構統計的數據指出,15年來,格力空調銷量首次連續5個月落後美的,前者今年1-5月市場份額也丟掉「行業第一」。
  • 計算機行業一周淨流出資金81.96億元,26股淨流出資金超億元
    資金面上看,兩市主力資金本周合計淨流出792.96億元,主力資金淨流入的行業僅有3個,有色金屬行業淨流入資金37.66億元;電氣設備行業淨流入資金5.86億元;家用電器行業淨流入資金3.91億元。主力資金淨流出的行業有25個,電子行業主力資金淨流出規模居首,一周淨流出資金198.82億元,其次是非銀金融行業,淨流出資金為88.85億元,淨流出資金較多的還有計算機、化工、食品飲料等行業。
  • 北向資金調倉:加倉5隻金融股 賣京東方、國電電力、中國建築、TCL
    Choice數據顯示,本周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69.59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淨流入73.27億元,深股通資金淨流出3.67億元。本周北向資金對625隻個股進行加倉,對866隻個股進行減倉。 北向資金逆市加倉近70億元Choice數據顯示,本周北向資金逆市加倉近70億元。具體來看,12月7日北向資金淨流出11.60億元,12月8日淨流入66.76億元,12月9日淨流入38.90億元,12月10日淨流入15.22億元,12月11日淨流出39.68億元。
  • 北向資金單日淨流入15.22億!加倉這些板塊
    來源:e公司統計數據顯示,12月10日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15.22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14.99億元,深股通淨流入0.23億元。北向資金成交金額達到835.03億元,佔A股當日總成交金額比重為11.77%。
  • 北上資金淨買入53.10億元,連續3日淨買入
    9月2日滬指上漲1.31%,可交易A股中有92.98%的個股股價上漲,陸股通相關標的股中,股價上漲的佔91.05%,陸股通資金通過互聯互通渠道累計淨買入53.10億元。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9月2日滬股通單日使用額度為32.52億元,深股通單日使用額度為26.31億元。
  • 11月19日主力資金淨流出167億元
    滬指11月19日上漲0.47%,主力資金全天淨流出166.75億元,已連續8個交易日資金呈淨流出狀態。其中,中小板主力資金淨流出41.06億元,創業板主力資金淨流出21.75億元,滬深300成份股主力資金淨流出41.40億元。
  • 節後淨流入344億元 北向資金瘋狂掃貨這三類個股
    春節後淨流入344億元春節後A股出現回調,然而北向資金卻逆勢持續加倉。Wind數據顯示,2月14日,北向資金當天淨買入43.23億元,已連續4個交易日保持淨流入態勢。農曆新年開市以來的10個交易日裡,北向資金有7個交易日出現淨流入。
  • A股資金面日報:57億資金潛入非銀金融行業 北上資金月內布局五大行業
    滬深兩市主力資金今日淨流出17.15億元,北向資金今日淨買入100.51億元。  主力資金:  57億資金潛入非銀金融行業 北向資金淨流入百億元   市場主力資金連續10個交易日淨流出,統計顯示,滬深兩市主力資金今日淨流出17.15億元。
  • 北向資金實時查詢:北向資金半日淨流出31.76億元
    截至午間收盤: 北向資金淨流出31.76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淨流出9.08億元,深股通資金淨流出22.68億元。個股方向,主力資金熱買的3隻股分別是五糧液(流入6.10億元)、北方華創(3.44億元)、N新致(流入2.56億元);主力資金流出的三大版塊分別是證券(流出26.93億元)、銀行(流出2.59億元)、生物製品(流出12.42億元。
  • 主力重金搶籌5000億市值大白馬買入資金15億元
    滬指12月15日下跌0.06%,主力資金全天淨流出191.28億元,已連續10個交易日資金呈淨流出狀態。其中,中小板主力資金淨流出33.95億元,創業板主力資金淨流出36.51億元,滬深300成份股主力資金淨流出28.02億元。
  • 格力電器12月9日獲深股通淨買入2.33億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12月9日,格力電器現身深股通十大成交活躍股,位居深股通港資成交額第1位,港資總計成交14.38億。其中,買入8.36億,賣出6.02億,淨買入2.33億,淨買入額佔該股當日總成交量的5.03%。
  • 北向資金最新浮盈高達10168億元!重點加倉股名單來了!
    順周期板塊繼續獲北向資金青睞本周北向資金持股量環比增加的有19個行業,其中,採掘行業持股量增加最多,最新持有19.3億股,較上周增加1.98億股;以淨買賣金額統計,本周上榜的個股中,共有21隻股為淨買入,淨買入金額最多的是恆瑞醫藥,本周淨買入金額為41.96億元,其次是隆基股份、立訊精密,淨買入金額分別為7.6億元、6.59億元。淨賣出個股中,淨賣出金額最多的是格力電器,本周淨賣出額為31.34億元。
  • 萬達電影太難了:預虧40億 春節檔又趕上疫情
    來源:《財經》雜誌預虧40億加春節檔疫情,萬達電影:「我太難了」萬達電影大筆併購是為了打造產業鏈閉環,但這些當初認為是加分的操作如今卻成了盈利負累,2020年,萬達電影能否扭虧為盈,變數仍然很大王博 |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