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讓孩子們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是歷下教育人所作出的鄭重承諾。近年來,歷下區教體局堅持深化課程與教學改革,提升研究與服務水平,構建了富有特色的教研實踐範式,全面提升了全區教育教學水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潘世金
通訊員 王曉燕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在歷下教育的百花園裡,濟南燕新中學這朵如米小的苔花,竭力綻放屬於自己的活力與精彩。在燕新中學,超過75%的孩子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面對學生實際,學校教師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秉承「求真、務實、勤奮」的辦學理念,潛心育人,全面搭建學生自主發展平臺,變革課堂激發學生學習活力,讓學生們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學校逐漸成為了大家公認的家門口的好學校。2018年,燕新中學獲歷下區教書育人先進單位。
潛心課堂改革
小組合作讓學生學會自主發展
「請大家聚焦側黑板,例題一由我們組來解答……」「我們組解答完畢,請老師和同學們進行點評和補充。」
在燕新中學的課堂上,這樣的精彩展示隨處可見。三尺講臺早已成為學生各抒己見、思想碰撞的舞臺。
在「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理念引領下,學校通過學習→實踐→反思的循環式主題研討,逐漸探索出「自主預學、對學群學、展示點撥、梳理小結、當堂檢測、錯題整理」的「六步教學流程」。
「從確定導學案模板到自主預學問題設計,從小組文化建設到小組評價細則,從教學法的選擇到學生展示的規範要求,從新授課到複習課,老師們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打磨,一堂課例一堂課例地研究。」
學校教務主任王曉燕介紹,課堂學習的發生以自主預學為前提,以小組合作為基礎,以問題解決為依託,從根本上推動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課堂改革最大的受益者無疑是學生,2019年的畢業生代表呂子璇同學對燕新的學習方式進行了評價:「從入學開始,六步流程教學法就已經走進了我們的課堂。回首三年時光,學校給予我最寶貴的財富莫過於教會了我們一套完整的學習體系。」
學習方式的改變讓燕新中學的學生更加自信陽光,他們的精彩也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由學習延伸到活動。近年來,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藝術素養、精神風貌愈加突出。燕新中學的學考成績連續三年實現出口大於入口的目標。
專注教育科研
為教師提供專業成長的基石
燕新中學始終把學生成長、教師發展作為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要培養優秀的學生,必須建設優秀的師資隊伍。為此,學校大力推動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
每年學校都組織教師課題團隊申報區級課題,郭長福等一大批老師的課題已被批准立項。目前學校已有三項省級課題、一項市級課題順利結題,鄭偉老師獲得濟南市優秀科研成果獎,並被評為歷下區科研名師。學校還重視抓實小課題研究工作,引導教師把自己教學中的困惑和問題加以提煉,形成有價值的真問題,並以此為課題進行研究,讓課題來源於教學,並最終服務於教學。教師研究水平的提高,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主體、學情主導、教師助推」的課改理念深入人心,人人爭做研究型教師,進而成就了一批積極向上的骨幹教師。二十餘人獲得區級教學能手、草根專家、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四名教師獲得省級優質課獎勵,十二名教師獲得市級優質課獎勵,四十名教師獲得區級優質課獎勵。
目前,《燕新特色課堂導學案設計解讀》、《燕新中學綜合實踐校本選修課程教材彙編》、《燕新中學特色課堂教師成果彙編》、《燕新中學特色課堂建設教研組研究成果》等已匯集成冊,燕新校本教學資料的研發也在進行中。
室雅何須大,花開香滿園。專業素質過硬、心中有愛的教師隊伍讓學生們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學校也逐漸成為了大家公認的「家門口」的好學校。
燕新中學的學生走上講臺展示小組合作成果(學校供圖)。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