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糠之妻20年前得了腎病,現在躺在病床上已透析3年,為了幫妻子治病,農村漢子張陽村憑著一身力氣,想盡辦法賺錢盡力維持著妻子的生命,沒有想到的是兒子如今又患腎衰竭,急需換腎!家庭的陡然變故,二個病危的親人,巨額的醫療費用,就像是一座座大山壓得張陽村喘不過氣來,面對這一切,陷入絕境的他不得不作出艱難的決擇:賣命救妻!割腎救子!
攙妻攜子,勇闖「生命禁區」,一個男人聲嘶力竭的吶喊在山谷裡久久迴蕩,而他身上煥發的人性之光閃爍於天地之間……
好男人:最艱難的時光,最無懼的擔當
1967年6月,張陽村出生於崇陽縣高梘鄉石咀村4組,由於家裡窮加之兄弟多,16歲時他就開始拜師學木匠,幾年時間,手腳勤快的張陽村在師傅王步文手把手的培養下很快成了一位出色的木工。
徒弟不錯!師傅自然十分滿意。1990年,老師傅親自牽線,將對面鄰村的姑娘王望雲介紹給張陽村,王望雲當時19歲,勤勞樸實又十分賢惠,張陽村看在眼裡,自然喜在心裡。而王望雲與張陽村雖然沒有過多的接觸,但她早已知道張陽村是個話不多的實在人,嫁給他準沒錯,心裡圖個踏實。當年年底,二人喜結連理。1991年,女兒張雨星出生,次年兒子張易降臨人世,這個四口之家常常洋溢著幸福的歡笑。
隨著兒女的出生,張陽村覺得再憑自己的木工活很難維持生計了,夫婦二人一合計,決定外出打工。1998年年初,在朋友的介紹下,他們來到了蘇州。張陽村則在一處建設工地上從事「擔腳」,每天憑著使不完的力氣挑沙、挑水泥、挑磚,王望雲則夫唱婦隨,在工地上為工友們做飯,有時也打點零工。這對勤勞的夫婦總是受到工友們的「嘖嘖」稱讚。
這年年底,張陽村突然發現妻子的雙腳莫名其妙地腫起來了,他關切地詢問怎麼回事。而王望雲則稱自己沒有任何感覺「應該沒事」。然而,細心的張陽村還是不放心,他當即辭了工,拉著妻子的手趕回崇陽老家。在縣人民醫院,王望雲被診斷患有慢性腎炎和糖尿病,醫生囑咐,一定要長年服藥和治療,否則防止病情加重。
拿到了妻子的診斷書,張陽村萬分內疚,沒想到在外打工賺錢,竟然忽視了妻子的身體健康。他當即表示再也不讓王望雲出去打工了,讓她安心在家養病。而王望雲一百個不同意,自己患病了又得增加不少的開銷,她哪有那個閒心在家養病?拗不過妻子,張陽村不得不帶著王望雲一邊打工,一邊為她治病。
沒有想到的是,王望雲的病情逐漸嚴重,由於糖尿病引起了併發症,導致周圍神經性病變,繼而引起腎性貧血、冠心病和心力衰竭。她得常常要住院治療。這時張陽村決定自己要嘗試換份工作了,因為僅僅靠「擔腳」他已經入不敷出,無法保證妻子的治療費用。
2001年,張陽村、王望雲輾轉來到福建一個石材廠打工,從事石材加工。雖然是個體力活,但老闆剛開始時只給他四、五十元錢一天,並承諾當他學好手藝後會逐步為他提高薪水。張陽村一咬牙,答應下來,但他有一個條件,必須讓自己妻子在身邊,他要負責照顧她的病情。老闆沒有看到過這麼重情重義的男人,也就爽快地答應了。後來看到王望雲手腳麻利廚藝不錯,就讓王望雲在工地上煮飯。張陽村盤算著妻子的治療費一年就得幾萬元,他的打工收入與妻子的治療費相比完全是杯水車薪。
此時的張陽村像拼了命似的,工廠內一切重活和粗活他都搶著幹。他邊打工邊向工友學習,如何用石頭製作花盆、桌椅和工藝品等。會木工的他悟性極高,一點就通,在工友的悉心相授下,張陽村很快學會了石材加工手藝,工資也漲到了一百多元一天。為了能多掙一分錢,他向老闆提出「按件計酬,多勞多得」,老闆此時對張陽村越發賞識了,眼前這個黝黑憨厚的漢子讓他產生了欽佩之情,他當即同意了張陽村的提議。
每天清晨5時許,張陽村就早早地起床,開始了一天的艱辛勞動。晚上經常加班熬夜,有時通宵達旦。工友都稱他是「拼命三郎」,而此時的張陽村儼然是一位「機器人」,他已完全不知道苦與累,通過按勞計酬,他每天的薪酬已達到200多元一天,差不多是別人的兩倍。
2017年的一天,正在工地上煮飯的王望雲雙眼突然失明。張陽村頓時慌了神,立即陪同妻子到醫院再次檢查,此時的王望雲經診斷確認為糖尿病引發視網膜病變,右下肢動脈硬化,而且她的腎衰竭達到5期了。這一年在福建王望雲做了2次手術,一次是胰腺炎手術,一次是眼部手術,她的身子也越來越虛弱了。醫生說她必須要開始做透析!病房裡,望著一臉憔悴的丈夫,王望雲欲哭無淚。而張陽村卻緊握著妻子的手,不斷的安慰:你放心,砸鍋賣鐵我也要為你治病!
這年底,張陽村告別了打工生涯,他同妻子回到老家,陪著王望雲到醫院做透析。做透析就是要把身體裡的血經過機器過濾一遍,血液是要經過血管的一般都是在手臂那裡打針進去,沒有想到王望雲的手臂血管跟別人不一樣,血管太細了,所以回到老家的王望雲在做透析前先做了一個人造血管的手術,醫生在她的左手手臂上埋下了一根人造血管,並要求她每星期要做三次透析。
3年多來,張陽村風雨無阻,每次堅持準時送妻子到醫院透析。現在的王望雲視力模糊,時而達到失明的地步。走路都看不清方向,需要人攙扶。而張陽村不得不時刻陪伴在她身旁邊,充當她的「拐杖」,煎藥熬湯,專心侍候,不離不棄,無怨無悔。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一起慢慢變老……」正如一首歌詞一樣,張陽村、王望雲這對患難夫妻,幾十年時光相濡以沫,而王望雲始終是張陽村「手心裡的寶」。
父愛如山:挺起脊梁,我要做你「隱形的翅膀」
令張陽村完完全全沒有想到的是,命運之神竟然又給他當頭一棒,讓這個苦難的家庭瞬間又陷入煉獄之中。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些年眼見著父母在外飄泊,四海為家。張偉星、張易姐弟倆在家相依為命,她們從小就開始懂得人世的艱難困苦,曉得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張偉星初中畢業就為了減輕家裡負擔,出外打工幫母親賺醫藥費。而張易自崇陽職校畢業後就在深圳的一家電子廠打工,逐漸成長成人的姐弟倆經常暗暗加油,互相鼓勁。2018年年底,幾年未見面的一家人相約一起回老家過年團聚。
然而,這次見到了久別重逢的兒女,張陽村和王望雲自然是十分開心。但是他們發現兒子身體太瘦削了,隱隱不安的張陽村決定帶著兒子到醫院去做個體檢,在武漢同濟醫院,沒有想到張易最終被確診為腎衰竭。醫生建議,必須儘快找到腎源進行腎移植。
然而這個消息對於張陽村來說不啻于晴天霹靂,感覺有個炸雷在耳邊響起,他半晌說不出話來!而王望雲聞訊後感覺天旋地轉,眼前一黑,竟然昏厥過去。
看到兒子的臉剎那間變得煞白,張陽村終於想到兒子一定承受不了這個殘酷的事實,他有可能會崩潰!張陽村有力地抱緊兒子,緩緩地說:「兒子,有老爸在,你別怕!就是砸鍋賣鐵我也要救你!」
換個腎談何容易?不僅配型難,而且還得數十萬的手術費用。20年來,為了給妻子治病,張陽村已變得家徒四壁,負債纍纍!他粗略估算一下,僅為妻子他已花費了一百多萬元的醫療費用,夫妻倆多年來的勤扒苦做,所有的收入永遠也填不滿那個無底窟窿。現在想不到兒子竟也患上了這種頑疾,這個不幸的家庭又陷入無邊的黑暗之中。
屋漏偏遭連夜雨,2019年5月,新婚不久的張偉星因宮外孕大出血,若不是搶救及時差點死去,但這次在蘇州市人民醫院又花去10多萬元的醫療費。「弟弟,看來我也真的無能為力了,不能幫你了!」搶救過來的張偉星如萬箭穿心,她在與張易的電話中泣不成聲。面對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張偉星也是在蘇州拼命地打工想為家裡多賺點錢,直到去年才結婚成家,沒想到新婚不久也遭此劫難。
命運多舛!妻子、兒子、女兒接二連三一個個遭受病痛的折磨和無情的打擊,張陽村的心在滴血。事實上他還有一個秘密一直瞞著眾人。原來,由於在福建石材廠打工,每天超長時間的負荷,張陽村因吸入大量的粉塵,他也患上了結核性胸膜炎和矽肺。他時常也感到呼吸困難,經常喘粗氣。為了這個家,這位樸實的漢子一直把自己的病情瞞著。
張易從確診到現在已經花費了10萬元左右,下一步需要做腎移植手術,手術做完還需要終身吃抗排斥藥物。怎麼辦?面對接下來的近乎天文數字的醫療費用,這家人能走出絕境嗎?
在再三思考後,張陽村決定把自己的腎捐給兒子,這是他面臨的唯一途逕了。2020年11月18日,張陽村瞞著家人,偷偷一人來到武漢同濟醫學,申請為兒子捐腎要求做配型檢查。醫生面對這位大義父親,深為感動。並告訴他張易的病情已非常嚴重了,如果不及時換腎,生命很難挺過2年時間。心急如焚的張陽村直到看到配型成功的結果後,他才鬆了一口氣,並向醫生提出儘快進行移植手術。
當張陽村把自己欲捐腎且配型成功的消息告訴大家時,大家都大吃一驚,家人全都反對。大家都說這家人沒有個「頂梁柱」怎麼行?王望雲是一百個不同意,張易的頭搖得像撥浪鼓,他寧願自己去慢慢等腎源,也不願意看到父親為自己捐腎。但張陽村卻是吃了稱砣鐵了心,他動情地說「時間不等人!再說只要能救好兒子的命,就是拿我的命去換我也願意!」眾人看張陽村說話斬釘截鐵,知道再也無法動搖他的決心了。
這兩年來,張易也象他媽媽一樣一周得進行三次透析。為了節省開支,每次去透析,張陽村總是騎著一輛摩託車,載上老婆和兒子前往崇陽康福醫院進行透析。
每次出發前,張陽村總是把一件大雨衣披在車前遮風擋雨,天寒時,他為每人準備了一個玻璃瓶子裝滿熱水放在胸前當作熱水袋禦寒。但即使這樣,一個小時的車程,對於張陽村來說是一場漫長的旅程,特別是眼下的冬天,每次都要在凌晨5、6時出發,寒風凜冽中,張陽村總是手腳凍得僵硬,連說話都結結巴巴。有一天早上,他們途經銅鐘鄉佛嶺地段休息時,張易發現父親的臉上一層白霜,鬍子上都結冰了,張易的淚水奪眶而出。
而在醫院的病房裡,王望雲、張易母子同室進行透析實屬罕見,這幅悲壯的場景時常令人為之動容。
大愛無言:一家人的燈火點亮一座城
2020年12月7日,張陽村與張易將往武漢同濟醫院接受腎移植手術。從事發到現在,醫院告知張陽村,後續的治療還需要很大一筆錢,為了幫張陽村籌措手術費,親戚朋友也都盡力為他們籌錢,他們不得已求助「360大病籌」發起籌款。
截止至12月5日晚,在「360大病籌」上的為張易的網上捐款已達922人次,金額已有36279元,離50萬元的目標金額還有相當長的差距。但是張陽村一家人的悽苦遭遇卻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人們奔走呼號,通過各種途逕捐款捐物,奉獻愛心。
張陽村的大侄子張偉豐辭職從浙江趕回老家,幫助叔叔一家人料理家務。小侄兒張雷聞訊叔叔即將捐腎的消息,也急急忙忙從外地趕回家照料。在張陽村的本屋灣子裡,家家戶戶都捐了款,在清華大學工作的廖藏宜在家族群看到捐款的消息後,他立即在家族群裡捐了500元,石咀村2組的農民雕刻家廖佛送擱下手頭忙碌的生計,親自來到張陽村家,往他手裡塞上200元錢後離開。崇陽縣公安局退休職工廖鳴虎與張陽村是老鄰居,他非常同情這一家人,只要一有空,他就從縣城趕回老家探望,並想方設法,幫助籌款。一位匿名「BJII」的網友在網上捐了2000元並為張易鼓勁:「挺住!困難是暫時的,一定會渡過難關!」還有網友「怡香春竹」捐款500元並留言「心有多強大,笑容就會有多燦爛!不要放棄,堅持下去!」
張易昔日的同事鄭亞強在網上看到張易的情況後及時打來電話,關切地詢問情況,他也發動外地同事紛紛為張易捐款,並祝福張易「春暖花開時,一定會看到恢復如初的你!」。
看到那麼多相識的和不相識的朋友為他捐款獻愛心,張易備受感動。他說自己要早日戰勝病魔,回報社會。
據崇陽縣高梘鄉石咀村村支書廖勝明介紹,鑑於張陽村家因病致貧,異常困難,早幾年他家被納入精準扶貧對象,王望雲早幾年已享受低保和農村醫保。這次張陽村捐腎後也將失去了勞動能力,村裡準備向上級申報將他們一家人全部納入低保對象,另外村裡也在積極組織村民踴躍捐款,幫助張陽村全家共渡難關。
「張陽村家的事就是大家的事!一家有難,全村支援。」石咀村4組組長廖雄軍說。60歲的女村民王員初抱著孫兒經常到王望雲來串門。她安慰王望雲「他們去醫院換腎,你一個人在家太孤單,我們都會來陪你!」據悉,當地民風淳樸,村民們和睦相處,互幫互助,蔚然成風。
這個冬天有些冷,但對於張陽村一家人來說,一家人的燈火點亮了一座城,一座城的溫暖又點亮了一家人的希望。
「我有一位偉大的父親,這值得讓我驕傲一生!」張易說。血濃於水,親情無價。他一輩子不會忘記父親的恩賜。2020年12月7日,張易將同父親一道前往武漢同濟醫院接受腎移植手術,親情可以穿越「生死禁區」,愛也可以創造生命奇蹟!
我們永遠不知道,幸福和意外哪一個先來。當我們身體無恙的時候,我們可以談笑風生。突然有一天,災難降臨,生命就非常渺小,而且很脆弱,誰還能笑魘如花?看過眾生相,食過人間煙火,方才領悟:這世上,除了生死,其餘都是小事。
親愛的讀者朋友,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你若想為張陽村一家人捐款請與張易聯繫:13545590295微信號(zhang948604104)張陽村:13489817095(中國農業銀行:張陽村6228480688661718470)、(湖北農村信用社張陽村:622412111915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