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發中國動畫的文章可能閱讀量不會太多,因為中國動畫的受眾量不多!真正關注的只會是一些年輕人,大部分中老年人的理解中「動畫片」小孩子看的嗎?為什麼要去關注?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國內的動畫作品大多是面向低齡兒童的,而在動畫市場比較發達的美國和日本,已經有很多作品面向中高年齡層。說白了就是還不夠好,還不夠厲害!其實動畫是可以為任何一個年齡段、任何一個領域服務。
起源:中國動畫其實很早就開始了,早在1926年就攝製出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
《大鬧畫室》是中國第一部獨創動畫片。影片也很簡單就是表現一個畫家正在畫室作畫,突然,畫家畫出的一個身著中式服裝的小人兒從畫板上跳下來。他淘氣而滑稽,給畫家添了不少麻煩。最後,經過一番追逐打鬥,小人兒被趕回了畫中。別看簡單,但是在1926年,這短短的12分鐘動畫已經是非常難得的。畢竟沒有先例,只能自己摸索。在這裡感謝中國動畫界的先驅——萬氏兄弟。
萌芽:20世紀40年代,萬氏兄弟創作了中國動畫第一部長片《鐵扇公主》
《鐵扇公主》是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影片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在火焰山受到烈火阻攔,不能前行。孫悟空、豬八戒到翠屏山芭蕉洞找牛魔王之妻鐵扇公主借滅火的芭蕉扇,鐵扇公主不肯借予。孫悟空通過變只小蟲鑽進鐵扇公主腹內大鬧騙得假扇後,又化作牛魔王的模樣從鐵扇公主手中騙到真扇;牛魔王得知後,又化作豬八戒的模樣從孫悟空手中騙回扇子。悟空和八戒與公主和牛魔王經過幾個回合的鬥法,終得寶扇,扇滅火焰山的烈火,登上取經的路程。這這部動畫片發行到東南亞和日本地區,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為中國動畫走向國際作了很好的鋪墊。在當時,除美國《白雪公主》而外是絕無僅有的作品,所以這是中國動畫的萌芽期,也展現出了中國動畫曾無比的輝煌過,這也證明中國動畫片是有實力的,有適合它發展的藝術規律。
黃金時期:1961年—1964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了中國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
《大鬧天宮》是中國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影片以神話形式,通過孫悟空鬧龍宮、反天庭的故事,比較集中而突出地表現了主角孫悟空的傳奇經歷。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與《西遊記》中的描寫不同,大鬧天宮之後的孫悟空回到花果山,跟孩兒們過起了幸福的生活,這點修改更加體現了對孫悟空反抗精神的肯定。其實中國黃金時期的動畫有很多,我只是著重地拿出了《大鬧天宮》來代表。因為《大鬧天宮》將孫悟空這一中國式的神話英雄,生動地再現於銀幕。整部影片色彩,造型,場面雄,形象,情節,都具有獨特的藝術色彩,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文化。這也是《大鬧天宮》堪稱中國動畫片不朽之作的主要緣由。作為中國動畫片的經典影響了幾代人,試問「孫悟空」這個人物,中國有人不認識嗎?所以我就覺得這部動畫是中國動畫史上的豐碑。它可以代表中國動畫的黃金時期!
低谷:1976年同樣由上海美術電影製作廠製作上映的《長在屋裡的竹筍》
《長在屋裡的竹筍》講述了紅小兵秀秀和葵葵,為了一隻長在屋裡的竹筍,發生了矛盾。葵葵受外婆的影響,想把竹筍吃掉。秀秀卻認為這竹筍是生產隊的竹子從地下鑽過來的,應當歸公。她用熱愛集體的思想教育弟弟,使弟弟提高了認識,也使外婆的舊思想受到觸動。於是姐弟倆高高興興地把竹筍挖出來送回生產隊。其實這一部片沒什麼好講的,早在影片出來的十多年前,中國動畫就可以做出《大鬧天宮》這樣的高水準動畫,而這一部十多年之後的動畫,最多也就是只能算得上是有教育意義。因為當時某些原因,對中國動畫造成了最大衝擊,使中國動畫在未來的發展,整整缺失了一代人。當下動畫的低潮狀態,除了受外來動畫的影響,也有那時造成的人才缺失的原因。
復興:1979年還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哪吒鬧海》
《哪吒鬧海》主要講述了陳塘關李靖之子李哪吒與東海龍宮之間的恩怨情仇。根據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演義》改編的。在動畫裡,哪吒不畏強權,勇鬥龍王,哪吒不忍看到生靈塗炭,便引劍自刎。這部被譽為「色彩鮮豔、風格雅致、想像豐富」的作品,深受國內外好評。民族風格在它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延續。國產動畫經歷了低谷期之後,迅速地調整好了狀態。《哪吒鬧海》是第一部在坎城參展的華語動畫電影。這同時也表示中國動畫走出了低谷區,再一次向世界展示自我!值得一提的是《哪吒鬧海》的幾個動作設計人員,都是當時拍《大鬧天宮》時的骨幹。走出低谷期的這一段時間,中國動畫其實特別努力,也陸續出了好多很好的作品,例如《三個和尚》《黑貓警長》《葫蘆兄弟》這些都是現在還能耳熟能詳的動畫片。
轉折:1999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絕響《寶蓮燈》
《寶蓮燈》根據同名中國神話改編,主要講述了沉香歷盡艱辛拜師學藝,最終通過寶蓮燈打敗舅舅二郎神救出母親的故事。該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的第五部動畫長片同時也是它們中投資最大、篇幅最長的一部。為什麼中國動畫會出現轉折期呢?其實中國動畫從走出低谷期之後就非常努力,這期間不乏有很多很好的作品出現,例如我單獨提出來的《寶蓮燈》還有《葫蘆兄弟》《西遊記》等等非常好的動畫片,但是怎奈何從80年代開始產業化模式製作的外國動畫片已經開始衝擊國產動畫市場。很多中外合資的動畫公司進入了中國,大批動畫人才被這些公司挖角了。相對的,很多外國動畫低價賣入了中國市場。《變形金剛》《七龍珠》《鐵臂阿童木》這些動畫大多題材新穎,想像奇特,色彩鮮明,更是受到了中國觀眾的歡迎。在這些衝擊下很長一段時期內,中國動畫相對的,帶上了低齡、幼稚、無聊的標籤。
在這裡不得不單獨說一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該廠是中國歷史最長、片庫量最大、擁有智慧財產權最多的國有動畫企業。自建廠以來,上美影先後成立了手繪動畫片、木偶動畫片、剪紙動畫片、水墨動畫片等多個動畫部門,創作了500多部伴隨了幾代中國人成長的經典作品,獲得了近200項國內外大獎,可以說上海美術電影製作廠是中國動畫的基石。2001年上海美影廠製作了校園音樂題材《我為歌狂》,在當時差點兒顛覆國漫,打破了中國動畫市場題材單一的局面。不過很可惜,由於涉及早戀和青春期叛逆,這部動畫被很多家長舉報,很快下架,再無續集。
低齡化:2005年由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製作的《喜羊羊與灰太狼》
《喜羊羊與灰太狼》主要講述在羊歷3513年,青青草原上,羊羊族群已經十分興旺發達。在羊羊一族裡面已經有小鎮,有學校,有超市,有美容院,所有羊羊族群的羊都幸福快樂地生活。從20年代初開始,雖然中國動畫還是有很多很好的作品《圍棋少年》《虹貓藍兔七俠傳》等等,但是在當時因為各方面的限制,導致電視上的動畫更多是例如《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巴啦啦小魔仙》這樣的內容簡單低幼,符合低齡觀眾心理的小學生動畫。由於畫質粗製濫造、山寨抄襲,內容過度低齡化,經常受動漫迷指責。甚至連上面提到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都開始做同類的《大耳朵圖圖》這樣的低齡化動畫。
歸來崛起:2015年國漫崛起《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是根據中國傳統神話故事《西遊記》進行拓展和演繹的3D動畫電影。影片講述了已於五行山下寂寞沉潛五百年的孫悟空被兒時的唐僧——俗名江流兒的小和尚誤打誤撞地解除封印後,在相互陪伴的冒險之旅中找回初心,完成自我救贖的故事。人民日報將其點評為中國動畫電影十年來少有的現象級作品。毫無疑問,這是一部非常良心的作品。中國動畫找回了自己的初心。大聖歸來,意味著中國優秀動畫的歸來。《那年那兔那些事》《十萬個冷笑話》《大魚海棠》這些優秀的非低齡化的作品層出不窮。更有《哪吒之魔童降世》這樣的以驚人的速度擠進了內地票房總榜前十的好動畫。屬於國漫崛起的時代已經來臨!中國動畫加油!
好了,就寫到這吧!希望中國動畫可以站在世界之巔,越來越好!新人寫作,求多支持!有寫的不好的地方,歡迎批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