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市場持續復甦,傳統的「金九銀十」銷售效應回歸。
乘聯會數據顯示,9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191萬輛,同比增長7.3%;10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199.2萬輛,同比增長8%,實現連續4個月8%左右的增速。
在整體向好的大環境下,各汽車品牌陸續公布的9月、10月銷量數據大都呈現增長態勢。同時,新能源汽車表現也十分亮眼,9月批發銷量突破12.5萬輛,同比增長99.6%,環比8月增長24.1%;10月銷量環比增長15.9%至14.4萬輛,同比增長119.8%。
乘聯會認為,7-10月增速保持強勢態勢,除了宏觀經濟和出口市場超預期的回暖穩住了消費信心,新能源車零售的翻倍回暖態勢明顯,也推動著車市走強。11月份我國進入乘用車的冬季旺銷期,其核心推動力是中低價位的自主品牌的持續年末增量。
「金九」如期,「銀十」驚喜
4月以來,整體車市呈現「V型」回升的良好態勢,其中,豪華車品牌持續高速增長,合資品牌多家車企銷量同比增長達兩位數,自主三強長安、吉利和長城汽車市場份額不斷提升。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9月,豪華車零售同比增長約33%,環比增長約5%,市場份額約15%。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消費升級的高端換購需求加上豪華車型促銷折扣價格下探帶來的價格優勢,迅速引領細分市場回暖。
一線豪華品牌陣營中,今年前三季度在中國市場,奔馳累計銷售約56.97萬輛新車,同比增長8.3%;寶馬累計銷量為55.97萬輛,同比增長6.4%;奧迪銷量達51.21萬輛,同比增長4.4%。同樣,以凱迪拉克、雷克薩斯、沃爾沃等品牌為代表的二線豪華車市場也迎來銷量增長。今年9月,凱迪拉克銷量為2.6萬輛,同比增長41.7%,創品牌今年單月銷量新高。得益於冒險家、飛行家等關鍵車型國產化快速落地,林肯9月在中國市場銷售也同比增長75%至7300輛,刷新入華以來最好成績。沃爾沃9月銷量完成1.72萬輛,同比增長15.9%,連續6個月保持銷量雙位數增長。
自主豪華品牌紅旗也延續了此前的高增長勢頭,9月單月銷量同比增長85.9%至2.15萬輛,超越雷克薩斯位列二線豪華陣營第二位。
進入10月,豪華車仍保持增長勢頭,零售同比增長30%。同時,乘聯會數據顯示,主流合資品牌10月零售也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日系品牌零售份額為23.9%,高於德系的23.7%。
此外,汽車需求的釋放帶動了主流自主品牌的復甦。10月自主品牌零售同比增長6%,環比9月增長14%,市場份額37.9%。吉利、長城、長安、奇瑞等品牌同比高速增長。
從10月的銷量數據來看,長安汽車為自主品牌月銷冠軍;從同比增幅來看,自主三強長安汽車、吉利和長城單月銷量均實現同比、環比雙增長。長安汽車的強勢回暖,得益於主力車型的集中發力。其中,長安CS75系列10月銷售3.09萬輛,同比環比增長均超20%;逸動系列10月銷量超2萬輛,CS55系列和新近上市的UNI-T單月銷量也均突破1萬輛。
根據乘聯會統計的10月狹義乘用車廠商排名,長安、吉利、長城汽車的合計市場份額超17%,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市場份額正逐步向頭部企業集中。
新能源汽車市場強勢回暖
此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復甦一直緩於整體汽車市場,但進入傳統的「金九銀十」旺季,新能源車市迎來了久違的高增長。
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12.5萬輛,同比增長99.6%,環比8月增長24.1%;今年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4.4萬輛,同比增長119.8%,環比9月增長15.9%。分車型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多元化發力;其中,插電混動車型銷量為2.3萬輛,同比增長58.6%,純電動車型批發銷量達12.1萬輛,同比增長137.2%。
而赴美上市的三家造車新勢力交付頗為亮眼。9月,蔚來汽車共交付新車4708輛,同比增長133.2%;10月,蔚來交付5055輛新車,創單月交付量新高。自今年3月以來,蔚來汽車已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
與蔚來汽車一樣,小鵬汽車單月交付量同比漲幅也實現了接近翻倍。今年9月,小鵬汽車新車交付量實現3478輛,同比增長145%,創今年單月交付量新高。今年10月,小鵬汽車交付量為3040輛,同比增長229%,旗下車型小鵬P7連續兩個月交付量達2000輛以上。
作為三家造車新勢力中最晚實現交付的品牌,理想汽車今年9月交付3504輛,環比8月增長29.3%;今年10月交付量升至3692輛,連續三個月刷新單月交付量紀錄。
乘聯會方面表示,除蔚來、理想、威馬、小鵬等新勢力車企銷量表現不俗外,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上汽乘用車等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樣保持了高速增長。崔東樹認為,10月全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總體還是較強的趨勢。由於10月相對於9月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的變化並不大,沒有出現去年同期劇烈的補貼調整等因素的幹擾,因此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著高增長的良好局面,未來的增速仍將突出。同時,乘聯會方面預計,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未來車市增量源。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冰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