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簡稱埃及)地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於亞洲西南角。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接壤,北瀕地中海,地處亞、非、歐三洲交通要衝。國土面積為100.2萬平方公裡。海岸線長2450公裡。
2003年人口6921萬,伊斯蘭教為國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貨幣為埃及鎊,2003年4月匯率為:1美元=5.8埃及鎊。
自1952年革命以來,埃及經濟先後經歷了納賽爾的「社會主義」國有化時期、薩達特的「開放經濟」時期和穆巴拉克的政策調整、以西方債權國所提條件為框架的經濟改革時期。
穆巴拉克上臺後,奉行「和平、穩定、發展」的內、外政策,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內外環境。穆巴拉克將經濟工作置於重要地位,並逐步調整經濟政策。
預算赤字連續3年不到GDP的1%,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不斷下降,匯率基本穩定,外匯儲備增至相當於15個月的進口用匯,外債債務率和償債率均在國際公認範圍內,外國對埃及投資明顯增加,私營經濟比重大幅提高,經濟實力顯著增強。1998年埃及國內生產總值達2784億埃及鎊(815億美元),經濟增長率為5.7%,人均GDP增至4800埃及鎊(1410美元),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由於近年來基本建設投資過大、消費品進口增加過快等原因,從1999年開始,埃及的經濟增長速度顯著放緩,並開始進入衰退。在金融方面表現為:銀行銀根緊缺、呆壞帳增加、外匯儲備下降、匯率不斷動蕩下滑。股市也連續下跌,總市值比1997年的高位時縮水過半。2001年下半年,由於外匯儲備日益緊張,埃及政府被迫將埃及鎊的匯率進行了多次下調,結束了埃及鎊近十年的穩定狀態。2002年初,埃及中央銀行的匯率為1美元=4.51埃及鎊(中心匯率)。埃及2000/2001財年國內生產總值為3433億埃及鎊,按此匯率折算為761億美元,人均約1150美元,比1998年減少很多。
埃及擁有鐵路總裡程4955公裡,公路總長6.4萬公裡,各主要城市之間均有準高速公路相連。有亞歷山大、塞得港等5個重要港口,其中亞歷山大是東地中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年吞吐量2200萬噸。有機場90座,對外聯繫便利。
二、地質和礦產資源
(一)地質概況
埃及位於非洲板塊東北部,北部邊界為地中海東北及安納託利亞高原。已知埃及最老的巖石是晚前寒武紀(上元古宙)的火成及變質基底巖石,它們構成了非洲地盾的北緣。埃及的構造體系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最後一次的晚前寒武紀造山運動所決定的,成為前陸的一部分。結果這次構造運動形成了走向北北西?南南東的5個主要的剛性塊體:西奈亞洲陸塊、紅海、東部沙漠、西部沙漠及埃爾奧韋納特山(Geb?El Oweinat)帶。紅海及西部沙漠區屬於封閉窪地,從其餘三個塊體(高地)接受沉積物。在顯生宙,埃及是一個外造山的前陸,經歷了受間歇式火山作用影響的沉積作用。
埃及主要的盆地有蘇伊士灣盆地(向目前的尼羅河三角洲延伸),西部沙漠東北部盆地以及西部沙漠西北部盆地,它們均顯北北西、南南東走向,與紅海近似平行,反映了晚前寒武紀早顯生宙構造作用對隨後的盆地形成的影響。盆地中沉積物的厚度大致呈向目前的地中海方向逐漸增加的趨勢。埃及中生代的歷史反映了特提斯海侵與海退構造事件的影響。埃及最明顯的構造事件是在拉臘米造山期形成的敘利亞島弧,其走向為北東?南西至東北東?西南西。存在伴隨有構造作用的火山活動,已知有三疊紀、三疊紀?侏羅紀、侏羅紀及早白堊世的火山巖,其中早白堊世的火山巖最為發育。在新生代,特提斯轉化為地中海。在古新世始新世期間,深海條件向南遷移,埃及北部變為淺水沉積條件,即目前的南地中海。
從大地構造上看,埃及陸架區可以分為三個構造單元:穩定陸架、蘇伊士灣斷裂地槽及不穩定陸架。穩定陸架的特徵是薄層的大陸沉積物及陸源沉積內,是一個活動的沉降帶,地塹中堆積有巨厚沉積物,以拉伸構造為主。埃及北部大部分地區屬於不穩定陸架區,它介於前陸和地槽之間。而埃及南部許多地區不屬於陸架區,而是屬於阿拉伯努比亞地塊,這裡的沉積巖發生強烈的變形和變質作用,包括有廣泛的酸性火山巖侵入。埃及礦產資源以油氣為主,油氣主要產於4個地區:蘇伊士灣、西部沙漠區北部、尼羅河三角洲和西奈北部。蘇伊士灣是一個地塹構造,該構造是由在漸新世開始的構造運動所引起的,這一運動直到中新世之後仍很強烈,主要儲油構造是構造圈閉,也有些地層圈閉。這是埃及最重要的成油省,石油主要賦存於古生代、白堊紀、古近紀和新近紀的砂巖中。西部沙漠區的沉積層序包括從寒武紀到現代,油氣田均產於北部(北緯29°00′),主要為中新世的沉積物,儲油巖石為白堊紀的白雲巖、白雲巖質灰巖和砂巖。西部沙漠區是一個很有前景的成油省。紅海區也是一個地塹構造,石油主要賦存於古生代?中生代的努比亞砂巖中。西奈半島是埃及最重要的油氣區之一,對成油有利的主要構造事件是晚白堊世?古近紀的北東?南西走向的敘利亞島弧褶皺作用,儲油巖是古生代及中生代的砂巖和碳酸鹽巖。尼羅河三角洲的地質情況不詳,它是一個天然氣省。
(二)礦產資源情況
埃及目前已發現的礦產有60多種,其中可開發利用的有26種。燃料礦產以石油最為重要,其次還有煤和天然氣。金屬礦產主要有鐵、錳、稀有金屬,其次還有金、鋁土礦、鋅、鉛、銅等。非金屬礦產以磷酸鹽巖最為豐富,其次還有高嶺土、石膏、鉀鹽、重晶石、滑石、石棉、蛭石、螢石、建築石料及鹽類礦產。估計埃及重要礦床的總潛在價值約為500億埃及鎊(不包括油氣),但大部分尚未開發利用。
1、石油
埃及石油資源豐富,截止到2002年底,剩餘探明儲量約為5.07億噸。埃及的油氣資源集中在蘇伊士灣尼羅河三角洲地中海沿岸一線,以及西奈半島東部沙漠和西部沙漠等地區,蘇伊士灣地區的蘊藏量佔埃及油
氣資源的70%。埃及石油與海灣石油相比有某些類似之處,例如兩者都儲量豐富,且油層厚,油質好,但埃及海上油田埋藏較深,一般在1500~3000米之間。西奈半島已探明石油儲量達1億多噸,有10多個油田,其中最大的是阿布阿里油田(即阿爾瑪油田,為以色列發現並開採,1978年被埃及收回)。蘇伊士灣是埃及最早發現石油的地區,也是目前埃及最主要的石油產區,可分為蘇伊士灣西岸陸上油田和灣內海上油田,西岸油田為數較多,開發較早,但開採規模遠比海上油田小,最重要的油田有:貝拉伊姆(岸上部分)和阿布魯迪斯等。蘇伊士灣東側陸上油田在以色列佔領期間曾被狂抽濫採,受到嚴重破壞,收復之後雖然恢復生產,但產量較低。
2、天然氣
2002年1月1日埃及證實天然氣儲量為9956億立方米。埃及主要的天然氣田產於尼羅河三角洲,在蘇伊士灣及西部沙漠區也有不少的天然氣田。一些重要的天然氣田有阿布蓋拉迪格(位於開羅西面270公裡處,通過管道運輸至開羅,為開羅及赫勒萬地區的工業服務)、阿布吉爾(位於亞歷山大港附近)、阿布馬迪(位於尼羅河三角洲,為尼羅河中部及泰勒哈地區的化工業服務及用於發電)、拜德埃爾丁(Badr el Din)及埃爾加拉(El Qara)天然氣田。此外,摩根油田也伴生有天然氣。埃及天然氣儲量中,約70%為非伴生氣。
3、煤炭
在西奈半島中部西邊的瓦迪託拉(Wadi Thora)及瓦迪烏姆波格尼亞(Wadi Um Bognia)的石炭紀地層中發現了夾有煤層的含煤頁巖。在埃及北部許多地區的侏羅紀和白堊紀沉積巖中有含煤巖石發現了邁加拉(西奈北部)、穆薩(Ayun Musa)、瓦迪布達(Wadi Buda)及瓦迪託拉等許多煤田,其中以邁加拉煤田為最。邁加拉煤田位於西奈半島北部,共打了90個鑽孔,估計褐煤儲量為5200萬噸(其中2700萬噸為工業可採儲量),該煤田的特點是灰分低(5%~11%)、揮發分高(50%),含硫亦高(2%~6%)。西奈南部的瓦迪託拉及瓦迪布達煤田的地質儲量估計為6000萬噸,其特點是灰分佔約40%~50%,揮發分7%~27%,含硫0.1%~1%。穆薩煤田的推測儲量為4000萬噸。
4、鐵
礦床現正開採的主要鐵礦床位於西部沙漠區北部的巴哈裡亞綠洲及亞斯文南部地區的沉積巖中;東部沙漠中部紅海丘陵地帶有一些變質鐵礦床。最著名的是巴哈裡亞鐵礦區,位於開羅西南大約325公裡處的巴哈裡亞綠洲。鐵礦石呈礦層出現,是在成巖作用中通過交代中始新世碳酸鹽地層形成的,礦層厚2~25米,平均厚度9米。礦石主要由針鐵礦、赤鐵礦和氧化錳礦物組成。目前已在該礦區發現4處礦床:埃爾格迪達,儲量1.2億噸,鐵品位55%,含Mn 1%,S 0.9%,P 0.2%;戈拉比山,儲量5000萬噸,含鐵47%;埃爾哈拉,儲量3300萬噸,品位42%;納塞爾,儲量2700萬噸,品位44%,還有品位為28%的低品位礦石1.1億噸。礦體上覆蓋層很薄,現正進行露天開採。
在東部沙漠中部的古賽爾西南面有幾個變質鐵礦床,以條帶狀或透鏡體的形式出現,礦層沿走向可延伸數公裡,厚度為幾釐米至5米,平均約1米。礦石含鐵31.9%~52.34%,二氧化矽19.32%~37.2%,P 0.17%~0.61%,Mn 0.25%,Ti 0.10%,S 0.10%,估計礦石儲量5300萬噸,礦床類型屬條帶狀矽鐵建造型。此外,在納賽爾湖東部也有一些鐵礦點,如亞斯文、哈旺(Hawan,31%Fe)、凱拉比舍、傑爾夫侯塞因、庫魯斯庫、阿布辛拜勒等。
5、錳
礦床主要產於西奈半島(8處),在東部沙漠區還有一些小礦床或小礦點。最重要的錳礦床是西奈半島南部的烏姆博格瑪(Um Bogma)錳礦,估計該礦床含低品位礦石(21%~42%Mn)250萬噸,礦石以夾層或透鏡體形式產出,主要錳礦物為軟錳礦、水錳礦及少量的硬錳礦和錳鉀礦。1967年阿爾及利亞以衝突發生後西奈錳礦停產,此後開始在東部沙漠區尋找錳礦,結果發現了一批小礦點:北部4個小礦床,中部1個,南部14處小礦點。目前的錳礦生產就是開採東部沙漠區的幾個小地下礦山,該區的錳礦石以夾層形式出現或以裂隙形式充填於沉積巖和火成巖中,礦石含Mn 42%,含Fe 5%~10%。
6、鈮鉭礦
目前確定的主要礦床有:阿布達巴卜礦床,位於東部沙漠區中部,離紅海西岸約20公裡,估計礦石儲量約4800萬噸。其中3270萬噸屬於鉭礦床,1660萬噸屬鉭鈮礦床,礦石含Ta2O5 0.027%,Nb2O5平均約0.02%,Sn 0.108%,Ta2O5/Nb2O5為1∶2,主要礦石礦物為鈮鉭鐵礦、燒綠石、錫石、獨居石、鋯石、金紅石、磁鐵礦、方鉛礦和閃鋅礦;努威比礦床,離紅海西岸30公裡,礦石產於蝕變花崗巖及錫石石英脈中,Ta2O5含量不低於0.015%的礦石有3190萬噸(Ta2O5/Nb2O5為1.9),Ta2O5含量不低於0.012%的礦石為8280萬噸(Ta2O5/Nb2O5為1.7);烏姆納格特(Um Naggat)礦床,位於東部沙漠區中部,Ta2O5及Nb2O5的平均含量分別為0.022%及0.02%,主要礦石礦物為鈮鉭鐵礦、鈮鐵礦和錫石。
7、金
據2001年報告,埃及探明金礦石資源量為930萬噸,品位為1.41克/噸。埃及有許多小金礦點,東部沙漠基底巖石中至少有95處礦化點,其中較大的有埃爾西德(El Sid)礦床。主要礦床類型為含金石英脈型,其次為巖牆型,此外還有一些砂金礦。
埃及重要的金礦床有:阿圖德地區,位於尼羅河谷地,伊德富以東170公裡、阿萊姆港以西54公裡處,該地區有6條含金石英脈,脈寬10~45釐米,其中4條總長940米,表層金品位0.47克/噸,證實礦石品位15.65克/噸,概略礦石的品位7.21克/噸,自然金呈浸染狀分布於石英及黃鐵礦中;烏姆奧德(Umm Oud)地區,位於阿萊姆港西南面40公裡處,礦石儲量14000噸,品位25克/噸;埃爾西德礦床,位於費瓦希爾井地區附近,基納至古賽爾公路之間。
8、鉛、鋅
埃及東部沙漠區有許多與前寒武紀沙德利變質火山巖有關的鉛鋅銅多金屬硫化物礦床:烏姆賽米吉(Umm Samiuki)礦床,位於東經24°14′,北緯34°50′,礦石品位為含Zn 9.9%~21.8%,Cu 1.04%~4.35%,Pb 0.5%~2.3%,Au 0.3%~3.5克/噸,Ag 260~1500克/噸,僅北翼就含32500噸Zn、3560噸Cu及4100噸Pb的金屬量;達爾希卜(Darhib)地區,位於紅海沿岸,在烏姆賽米吉礦床東南110公裡處,Zn品位最高可達21%,Cu最高達9.5%,Pb可達2.8%,未進行儲量計算;哈馬泰地區(也稱阿特尚滑石礦),位於北緯24°15′29″、東經35°13′02″,離紅海海岸18公裡,品位為Zn 4%,Cu2.5%,Pb 0.08%,未做儲量計算。
紅海沿岸還有兩處鉛鋅礦床:烏姆蓋格以及魯薩斯山礦床。前者證實礦石儲量為100萬噸,含Zn 13.9%,Pb 2.03%,概略儲量150萬噸,Zn 11.0%,Pb 1.3%,附加概略儲量100萬噸,含Zn低於10%,後者的計算礦石儲量為40萬噸,Zn平均含量為10%。滑石碳酸鹽組合是這類礦床以及多金屬硫化物礦床的良好找礦標誌。
9、其他金屬礦床
鈦鐵礦:東部沙漠區南部北緯24°21′20″、東經35°3′30″處的阿布加爾加(Abu Ghalage)礦床是一個巖漿型的釩鈦鐵礦礦床,礦體呈夾層及透鏡體形式產出。總證實礦石儲量估計約達4100萬噸,礦石平均含TiO234.93%,Fe2O3 52.22%,V2O3 0.282%。由於該鈦鐵礦礦床釩含量較高,因此也視為釩礦床。
鉬礦床:在東部沙漠區北部有7處鉬礦化點,中部有2處。最大的鉬礦床是位於比爾蓋塔爾附近的蓋塔爾山(G?Qattar)鉬礦床(石英脈型)。
鉻鐵礦:22處鉻鐵礦礦點均產於東部沙漠區,其中中部有17處,南部5處。
鎢錫礦床:主要見於東部沙漠區,多為砂礦。C1類錫石儲量1208噸,C2類35噸。從礦錫礦床中可回收30噸黑鎢礦。
鋁土礦:據美國和法國的地質人員報導,埃及(主要在努比亞阿拉伯克拉通)有形成鋁土礦的潛力,並且近年有一些零星發現。
銅鎳礦床:主要產於東部沙漠區。東部沙漠區南部的阿卡雷姆(Akarem)銅鎳鈷硫化物礦床(在亞斯文以東130公裡處)產在輝長巖橄欖巖雜巖體中。最上部層位見有磁黃鐵礦、黃銅礦及少量鎳黃鐵礦,銅含量變化於0.34%~1.52%,平均0.7%,含鎳0.22%~2.44%,平均0.74%,含鈷0?.018%~0.136%,平均0.053%。亞斯文東南部阿布斯瓦耶爾(Abu Swayel)角閃巖中有一個透鏡狀銅鎳硫化物礦床,估計礦石儲量為10萬噸,平均含銅2.85%,含鎳1.53%。
此外,埃及的海岸砂中還蘊藏有大量的金紅石、鋯石及獨居石資源。
10、磷酸鹽
磷酸鹽是埃及最重要的非金屬礦產資源,主要產於3個地區:西部沙漠區、尼羅河谷地及紅海沿岸。大部分磷酸鹽均產於晚白堊世沉積巖中,含磷巖石稱為杜韋組(有時稱磷酸鹽建造)。西奈半島也產磷酸鹽。
(1)尼羅河谷地磷成礦省沿尼羅河河谷兩岸從考姆翁布到基納、阿布哈德山延伸的約230公裡處均有含磷巖石的露頭產出,露頭寬度變化於50~80公裡,東岸露頭最好,估計儲量達15億噸,其中相當一部分可露天開採。已經開採的位於伊德富與埃斯納之間的地段,儲量估計在1億噸以上,磷酸三鈣含量達64%,可採厚度平均為1米,年產礦石約15萬噸。
(2)紅海磷成礦省主要分布於西海岸,含磷建造包括3個層位,一般只有前兩層具工業意義,厚度0.5~1.5米,含P2O5 22%~28%。該成礦帶可採儲量為3000萬噸,估計概略儲量為3500萬噸,主要集中於杜韋一帶,延伸約25公裡。該地區磷的成礦地質條件及構造條件均比較複雜。位於薩法賈與庫塞爾之間紅海沿岸的磷酸鹽巖礦床儲量約5000萬噸,礦層厚1米,磷酸三鈣含量平均為65%。
(3)阿布塔圖爾磷成礦省位於西部沙漠區中部,在哈爾加綠洲以西大約60公裡處。可採礦層厚3~9米,P2O5平均含量為25.8%,磷酸三鈣含量為65%。磷酸鹽巖的上覆巖層是約200米厚的粘土和灰巖層,下伏巖層是厚130米的粘土和砂巖層。估計儲量超過10億噸。
11、石膏
埃及的石膏資源豐富,主要產地為埃爾哈曼(El Hamman)、法尤姆、伊斯梅利亞、瓦迪裡納(Wadi Rina)、曼宰萊湖、開羅及亞歷山大西部等,總儲量估計達1億噸,硫酸鈣含量為60%~90%,結晶水含量為0~20%。可大致分為如下類型:地中海沿岸湖泊及?湖中的近代石膏,這類礦床中僅拜拉赫(Ballah)一處可採儲量即達1100萬噸;地中海沿岸更新世的石膏礦床;在吉薩、開羅、法尤姆及貝尼蘇韋夫地區從下伏的更新世時代的巖石中衝積而成的石膏礦床,估計儲量為2000萬噸;西部沙漠區的上新世石膏礦床;西奈半島南部的巨厚石膏層,其中拉斯曼拉卜(Ras Malaab)礦床估計儲量2.5億噸;紅海沿岸的中新世石膏及硬石膏礦床。
三、礦業開發現狀
(一)礦業概況
埃及礦產工業的總目標是:提供充足的能源為迅速增長的國民經濟服務;需要大力發展肥料工業為農業服務;加強鞏固鋼鐵工業;提供更多的建築材料建設埃及的基礎設施;增加礦產出口賺取更多的外匯,大力開發國內資源以減少出口,縮小礦產品貿易逆差。
埃及的礦產開發規模不大,以石油、磷酸鹽、鐵礦石為主。其中石油是最大宗的礦產品,原油和石油產品的生產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6%。近年天然氣產品的重要性正以很高的速度增長。
埃及2001年的出口總值為41億美元,與之相比,在2000年則要超過47億美元。2001的進口總值為126億美元,而2000年則為140億美元。2001年原油和石油產品的出口總值為16億美元,或者說佔出口總值的39%;2000年的石油和石油產品的出口總值則為19億美元,佔出口總值的40.4%。2001年,燃料進口開支降為5.71億美元,2000年則為10億美元。在2001年6月30日結束的財政年裡,外商直接投資約為5.09億美元,與2000年財政年的16.6億美元相比有顯著的下降。
(二)主要礦業活動
1、石油和天然氣
埃及是非洲主要的石油生產國之一,1994年為最高年產量,達到4520萬噸。之後,埃及石油產量呈下降趨勢,2002年原油產量為3756.5萬噸,在非洲居第五位。
埃及的石油產區共分四塊,最大的產區是蘇伊士灣,其產量約佔全國產量的78%,其他三個產區是西部沙漠(13%)、西奈半島(5%)、東部沙漠(4%)。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大規模開採的蘇伊士灣和西奈半島是埃及傳統的產油區,歷經多年的開採,其殘儲量所剩無幾。在該地區擴大開採的潛力不大。
到2001年底,在埃及投資開發油氣行業的國外公司已達49家,分別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愛爾蘭、希臘、法國、加拿大、日本等19個國家。為進一步開發勘探埃及的油氣行業,努力提高其石油的探明儲量和生產量,埃及石油總公司將埃及劃分了五大區塊,即地中海區、蘇伊士灣和紅海區、西奈區、東沙漠區及西沙漠區。在五大區中又分別劃分了許多小區塊,定期對這些區塊對外招標轉讓,利用其他國家的資金與技術進一步開發勘探埃及石油與天然氣產業。
2、黃金
2001年,克雷瑟特國際公司(Cresset International Ltd.,美國克雷瑟特貴金屬公司Cresset Precious Metals Inc的子公司)擁有Hamsah礦地產,它對該礦地產的Umm Tundub礦山進行了地球化學、地質和地球物理方面的調查,並且提交了一個關於東沙漠地區的8個礦地產開發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同年12月,克雷瑟特國際公司得到了一個在下列地區為期30年的開發特權,這些地區包括Gali、Hamash、Hamata、 Northwest Al?Bida、 West Al?Bida、 Umm Hugab、 Umm Sumuqi和Wadi Khasheba。
2001年11月,Pharaoh Gold Mines NL公司(澳大利亞Centamin Egypt Ltd.公司的子公司)和Egyptian Geological Survey and Mining Authority公司(EGSMA)在東沙漠獲得了一些勘探(開採)許可證。這些許可區包括Abu Marawat、the Barramiya、the Hamama和the Sukari。目前正在對在Sukari礦床進行鑽探和槽探工作。
3、鉭
2001年10月, EGSMA公司和國際鉭公司(澳大利亞吉士蘭公司的子公司)組建了埃及鉭公司共同開發Abu Dabbab鉭礦床。以前在此工作的勘探公司估計該礦床約有4800萬噸鉭礦石,品位為274克/噸五氧化鉭。
4、水泥
埃及水泥公司,由埃及的歐瑞斯克姆建築工業集團(Orascom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of Egypt)持股53?6%和Holderbank Financière Glaris Ltd公司持股43.72%共同組建的合資公司,是埃及主要的水泥生產商,2001年繼續建設它的第四個水泥窯。
作為政府2001年的私有化計劃的一部分,ASEC水泥公司(阿拉伯瑞士公司部分控股)在其原來的3.5%的股份基礎上又得到了Helwan Portland水泥公司47.9%的股份。Ciments Franais公司得到了蘇伊士水泥公司25%的股份,並且被稱為蘇伊士水泥公司的戰略夥伴。
5、長石
2001年,Alkhobara Industrial Co.公司在東沙漠地區開始了紅色和白色長石的生產。
6、珍珠巖
年產5.5萬立方米的埃及珍珠巖和蛭石製造公司在2000年年底開始投產。
四、礦業立法
埃及與礦業活動有關的法規主要包括:①1956年第86號礦山和採石場法。這是對礦床的勘查、勘探和開發所立的法。②1956年第151號蒸發鹽法。管理從滷水中通過蒸發作用所提取出的鹽類礦產。③特別法協議。該協議規定,石油和礦產資源部可以有權按照第86號礦山和採石場法的有關措施與一家公司、團體或企業在特殊條件下簽訂礦產普查和開發的協議(一般由地質調查和礦業局或石油總公司與具體的企業籤訂合同)。這種情況下,協議由特別法產生。④1981年第27號有關在礦山和採石場工作的勞工和僱員的法律。埃及1981年頒發了第137號勞工法,再行頒布第27號法令的目的是吸引和鼓勵從事礦產勘查和開採業的僱工。第27號法提供了比第137號更優惠的特權,其主旨在於推動礦產勘查和開發。
埃及的有關投資法包括:
1、20世紀50年代的外國投資法。當時是納賽爾政府為了藉助西方國家的勘查技術來開發本國石油資源而制訂的。
2、1971年第65號《阿拉伯資本與自由區投資法》。
3、1974年第43號《阿拉伯資本和外國資本及自由區投資法》。該法令替代了第65號法,提供一系列優惠和鼓勵措施刺激本國和外國資本投資於礦床的勘查和開發。
4、1977年第32號投資法補充條款。這條法令提供的優惠措施更多。
5、1981年《股份公司、合股公司和責任有限公司法》。規定合股公司中外資可以擁有51%的股份。
上述規定使外資在埃及的活動得到了法律的保障,為埃及引進外資和西方先進技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五、礦業管理部門
埃及的固體礦產業的政府主管部門是工業和礦業部。其下屬的埃及地質調查和礦業局通過礦業法所賦予的權力負責埃及全境固體礦產礦業活動中的勘查和開發許可、監督管理和控制(油氣方面負責這項工作的是埃及石油總公司)。管理機構簡便(所涉及的政府部門少)是埃及礦業法的一個特徵。埃及地質調查和礦業局通過以下措施鼓勵礦產的勘查和開發活動。
1、作為一個中央政府機構,埃及地質調查和礦業局遵守在礦業領域內鼓勵國內外投資的政策。
2、地質調查和礦業局鼓勵和促進礦產普查、勘查和開發領域內的一切活動:可任意進行普查工作,不附加任何條件和限制因素;勘查工作(包括詳細勘探和早期開發)必須有勘查執照或許可證,勘查許可證一般為1年,可延長到4年(可免費申請勘查許可證);勘查許可證的持有者可優先獲得採礦許可證;採礦特許權也幾乎是免費申請的,但要徵收礦區使用費;對非金屬礦產而言礦區使用費是固定的,但金屬礦床的礦區使用費是可變的,實際費用、採礦期限以及免稅期等有關條款在採礦特許權協議中詳加說明。
3、自1962~1975年(國有化),地質調查和礦業局僅給政府控制的公司頒發採礦許可證,但自1975年以後改變了這一做法,頒發範圍也包括外資及埃及私營企業,尤其是最近,條件放得很寬。
4、對所開發礦種不加限制,沒有戰略礦產、重要礦產等之分,其礦業法的特點是鼓勵所有的人(埃及國民及外國公民,國營、私營或合資企業)勘查和開發所有的礦產。
埃及的石油產業主要由隸屬石油部的埃及石油總公司(EGPC)來經營管理。該公司屬於管理性企業,主要負責管理埃及石油與天然氣行業,提出發展規劃,發布油氣區塊的招投標信息,選擇國際合作夥伴,報請石油部核批。埃及石油總公司下屬的13家公司在埃及石油的勘探、生產、提煉、傳輸、經營等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