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碩果纍纍的季節,大地呈現出一派金黃的景象章,走進白大路村賀家圪塄社,一棟棟溫室大棚錯落有致地建在山坡上,格外醒目。進入大棚,筆者見到只在南方生長的百香果,綠色的蔓藤纏到木架上,一直向上攀爬,紫色絲狀的花瓣,三叉型的花蕊,開得非常奇特,長藤上翠綠的百香果已掛滿枝頭,長勢十分喜人,不少遊客在果樹旁合影、拍照。
南果北種創意新
「第一次聽說這裡有人在種植南方的水果,覺的特別新鮮,來了之後看到有百香果、木瓜和火龍果,花開得都非常漂亮,平時經常上網買百香果榨汁喝,味道非常好,等到徹底成熟後要帶著娃娃再過來,讓孩子體驗採摘,同時了解一下南方水果是怎樣在北方成長的。」來自薛家灣的遊客郭紅英告訴筆者。
筆者在大棚裡見到了正在打理百香果的鄔海波,他告訴筆者:「我們引進的是廣西臺農1號百香果,果型比較大,糖分和口感比其他品種高出許多,果瓤多汁、果味芳香、及摘及食,也能夠製成新鮮可口的果汁飲品,或是製成美味碳酸飲料都行」。
隨著溫度的升高,陽光透過薄薄的大棚膜照向果樹,大棚裡百香果的花開了,一朵、兩朵、三朵……
鄔海波告訴筆者,「百香果樹長成後當年就會一直開花,一直結果,一年可開花5至6次,每次花期相隔20天,從開花到果實成熟需60-70天,果實收穫4個多月。而且它的壽命長,幾年都不用去重新栽,只需修剪藤蔓。」
新農業成就新夢想
今年39歲鄔海波,家在大路鎮老山溝村,一次外出時看到朋友在北方種植南方水果,於是也萌生了自己種植的想法。幾經考察,確定了在白大路村賀家圪塄社種植南方水果,鄔海波通過自籌資金,租下了村裡的28棟大棚。起初,家裡人都極力反對,認為南方水果不適合在北方種植,地域環境的差異會影響果樹的生長,難以成活。但是鄔海波認為只要認真學習專業種植技術,了解果樹的生長特點,堅持不懈,就可以成功。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他對農業有了新的看法,種植科學技術的成熟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或許也是一個機遇,可以試一試。鄔海波瞞著家人去廣西,找合作,洽談項目,引進百香果、火龍果、木瓜等南方水果進行種植。「南方的水果想要在北方種植,土壤、溫度、溼度、日照條件、以及專業的種植技術,一樣都不可缺少,多數人認為百香果只有南方可以種植,實際上在北方只要控制好溫、溼度和光照也可以種植。」於是他拉苗、栽種、上架、澆水,每天和技術工人一起吃住在大棚裡。有一次鄔海波把苗運回來,臨時有事去了外地,想起小苗需要澆水滋養,家裡又沒人,他只好自己開車行駛近5個小時,回家給小苗澆水。
如今,看著即將成熟的百香果,鄔海波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科學種植顯成效
百香果又名雞蛋果、西番蓮,口感酸甜,因為同時具有多種水果的口味,所以被稱為百香果。今天,南方水果在準格爾大地上開花結果,離不開科學種植技術的支撐。「百香果喜歡溼潤的土壤,所以也不能用幹土,要用沙地進行種植,它不耐寒,溫度要控制好,百香果開花有一個特性,要去人工授粉,如果你不去給他授粉,他的花一天就會閉合,接著就會脫落,每當早上開花的時候,看著花張開了,一定要及時進行授粉。」從廣西邀請來的技術員介紹著關於百香果的種植方法。
鄔海波在旁邊邊聽邊記,認真作著筆記。平時,專業技術人員會定期通過微信視頻遠程觀測進行技術指導栽種,果樹長成後,如果遇到病蟲災害,專業技術人員將來實地進行科學處置。「年初新種的百香果,當年的六月份就開花掛果,十月份即有成熟的百香果採集,至次年的2月初,可有兩批果實採集。第二年進入正式掛果期,共有六個高產期,棚架種植單株百香果一年可掛果50公斤以上,如果是按每畝種植50株計算,畝產可以達到5000斤以上。」 技術員陳峪生說道。
「在北方種植南方水果的人畢竟很少,所以前期投資比較大,技術跟不上,設施不完善,這些都是很大的挑戰,沒人願意冒險,所以一開始時,家裡人也是不同意。」看到大棚裡成長的果實和鬱鬱蔥蔥的水果樹,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鄔海波感慨地說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看到自己的堅持,最初家裡人反對的情景,如今已悄然不復。現在為更好的照顧的樹苗,鄔海波決定將自己的父母兄弟一起搬到白大路村,一起實現南果北種的目標。
「我們還將繼續引進芒果、櫻桃、無花果、四季梨等南方水果進行試種,讓自己的種植大棚成為我旗品種齊全、配套設施較為完善的設施果品採摘基地和新品種示範推廣中心」。說到種植大棚的下一步規劃,鄔海波臉上的神情愈加堅定。(蘇旭龍 賀子龍)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