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3日訊 /
生物谷BIOON /——在人類進化成現代模樣之前,人類就一直在與病毒作鬥爭。對於某些病毒性疾病,疫苗和抗病毒藥物使我們能夠防止感染的廣泛傳播,並幫助病人康復。有一種疾病--天花--我們已經消滅了它,使世界上不再出現新的病例。
但是我們離贏得與病毒的戰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近幾十年來,有幾種病毒從動物身上傳染給人類,並引發了大規模的疫情,奪去了數**的生命。2014年至2016年西非爆發的伊波拉病毒導致多達90%的感染者死亡,使其成為伊波拉家族中最致命的成員。
但是還有其他的病毒也同樣致命,有些甚至更致命。包括新型冠狀病毒在內的一些病毒雖然致死率較低,但仍對公眾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因為我們還沒有對付它們的手段。
以下是12種最可怕的殺手,選擇的標準是:一個人感染其中一種病毒後死亡的可能性、被殺死的人數,以及它們是否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
圖片來源:ROGER HARRIS SCIENCE PHOTO LIBRARY via Getty Images
馬爾堡病毒
科學家於1967年確認了馬爾堡病毒,當時德國實驗室工作人員接觸了從烏幹達進口的受感染猴子,發生了小規模疫情。馬爾堡病毒與伊波拉病毒相似,都能引起出血熱,這意味著感染者會出現高燒和全身出血,可能導致休克、器官衰竭和死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的數據,第一次疫情的死亡率為25%,但1998-200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疫情和2005年安哥拉疫情的死亡率超過80%。
伊波拉病毒
1976年,在蘇丹共和國和剛果民主共和國同時發生了已知的首例人感染伊波拉病毒疫情。伊波拉病毒通過接觸血液或其他體液,或受感染的人或動物的組織傳播。伊波拉病毒專家、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微生物學副教授Elke Muhlberger表示,已知的病毒毒株在致命性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瑞斯頓伊波拉病毒甚株至不會讓人生病。但是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本迪布焦毒株的致死率高達50%,蘇丹毒株的致死率高達71%。
據世衛組織稱,西非正在發生的疫情始於2014年初,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最複雜的疫情。
狂犬病病毒
儘管在20世紀20年代引入的寵物狂犬病疫苗使這種疾病在發達國家變得極為罕見,但在印度和非洲部分地區,這種情況仍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它破壞大腦,這是一種非常非常嚴重的疾病,"Muhlberger說。"我們有預防狂犬病的疫苗,我們有對抗狂犬病的抗體,所以如果有人被患狂犬病的動物咬傷,我們可以治療這個人。"
然而,她說,"如果你不接受治療,你百分之百有可能會死亡。"
HIV
在現代世界,最致命的病毒可能是HIV。"它仍然是最大的殺手,"傳染病醫生、美國傳染病學會(infectious disease Society of America)發言人Amesh Adalja博士說。
自從20世紀80年代初首次發現愛滋病毒以來,估計已有3200萬人死於這種疾病。"目前對人類造成最大傷害的傳染病是愛滋病,"Adalja說。
強大的抗病毒藥物使攜帶愛滋病毒的人能夠活很多年。但是這種疾病繼續摧毀許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病人,95%的新愛滋病毒感染發生在這些國家。世衛組織的數據表示,非洲區域每25名成年人中就有1名愛滋病毒陽性,佔全世界愛滋病毒感染者的三分之二以上。
天花
1980年,世界衛生大會宣布世界沒有天花。但在那之前,人類與天花抗爭了數千年,這種疾病導致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死亡。它給倖存者留下了深深的、永久性的傷疤,而且常常失明。
歐洲以外的人口死亡率要高得多,在遊客把病毒帶到他們的地區之前,那裡的人幾乎沒有接觸過病毒。例如,歷史學家估計90%的美洲土著人口死於歐洲探險者傳播的天花。僅在20世紀,天花就奪去了3億人的生命。
Adalja說:"這是一種給地球帶來巨大負擔的疾病,不僅會導致死亡,還會導致失明,這也是促使人們在地球上消滅它的原因。"
圖片來源:Cynthia Goldsmith,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漢坦病毒
漢坦病毒肺症候群(HPS)於1993年首次在美國引起廣泛關注,當時居住在美國四角地區的一名健康的年輕男子和他的未婚妻在幾天內因呼吸急促而死亡。幾個月後,衛生當局從一名感染者家中的一隻鹿鼠身上分離出漢坦病毒。美國CDC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已有600多人感染了HPS, 36%的人死於這種疾病。
這種病毒不會從一個人傳染給另一個人,相反,人們通過接觸受感染老鼠的糞便而感染這種疾病。
流行性感冒病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在一個典型的流感季節,全世界將有多達50萬人死於這種疾病。但有時,當一種新的流感病毒出現時,大流行的結果是疾病傳播速度加快,而且死亡率往往更高。
最致命的流感大流行,有時被稱為西班牙流感,始於1918年,使世界40%的人口患病,估計有5000萬人死亡。
他說:"我認為,像1918年那樣的流感疫情有可能再次發生。如果一種新的流感病毒株在人群中找到了它的傳播途徑,並且能夠很容易地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並導致嚴重的疾病,那我們就有大麻煩了。"
登革熱病毒
登革熱病毒最早出現於20世紀50年代的菲律賓和泰國,此後傳播到全球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隨著全球變暖,這種疾病--以及攜帶這種疾病的蚊子--可能會傳播得更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有5000萬到1億人感染登革熱。儘管登革熱的死亡率比其他一些病毒低,為2.5%,但這種病毒可以引起一種類似伊波拉的疾病,稱為登革出血熱,如果不治療,這種疾病的死亡率為20%。"我們真的需要更多地考慮登革熱病毒,因為它對我們是一個真正的威脅,"Muhlberger說。
美國CDC稱,
FDA於2019年批准了一種登革熱疫苗,可用於居住在登革熱流行地區的9至16歲兒童,這些地區有確診的病毒感染史。在一些國家,9-45歲的人可以獲得批准的疫苗,但是,接受者必須在過去感染過登革熱。如果給那些以前沒有感染過這種病毒的人注射疫苗,他們可能會有患上嚴重登革熱的風險。
輪狀病毒
現在有兩種疫苗可以保護兒童免受輪狀病毒的感染,輪狀病毒是嬰幼兒嚴重腹瀉的主要原因。這種病毒可以通過研究人員所稱的糞口途徑(即小顆粒的糞便最終被吃掉)迅速傳播。
雖然發達國家的兒童很少死於輪狀病毒感染,但這種疾病在發展中國家是致命的,因為那裡還沒有廣泛的補液療法。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08年全球有45.3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輪狀病毒感染。但是,已經引進疫苗的國家報告輪狀病毒的住院和死亡人數急劇下降。
SARS-CoV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導致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的病毒2002年首先出現在中國南方的廣東省。這種病毒最初可能出現在蝙蝠體內,然後進入夜行性哺乳動物果子狸體內,最後感染人類。SARS在中國爆發後,蔓延到全球26個國家,在兩年的時間裡感染了8000多人,死亡人數超過770人。
這種疾病會引起發燒、發冷和身體疼痛,並常常發展成肺炎--一種肺部發炎並充滿膿液的嚴重疾病。SARS的估計死亡率為9.6%,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得到批准的治療或疫苗。然而,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稱,自21世紀初以來,沒有新的SARS病例報告。
圖片來源: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ies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IAID)
SARS-CoV-2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
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溫馨提示:87%用戶都在
生物谷APP上閱讀,掃描立刻下載! 天天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