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臺海網]
紅色三明故事宣講團在省工信廳宣講 三明市工信局供圖
臺海網9月7日訊 據東南網報導 近日,三明市工信局組織紅色三明故事宣講隊一行,應邀參加省工信廳第19期「工信講壇」——傾聽紅色故事、感悟蘇區精神活動。省工信廳近百名黨員幹部參加了本次活動。全體黨員集體重溫了中央蘇區歷史,聆聽了老一輩革命家在三明的紅色故事,在戰火硝煙的革命歲月中感悟革命先輩的蘇區精神。
三明是中央蘇區的核心區,全域皆為中央蘇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老區蘇區的發展工作。2019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飲水思源,決不能忘了老區蘇區人民。」「要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
近年來,三明市工信局深刻領會蘇區精神的深刻內涵,聚焦推進綠色發展、共享數字生活、推動產業升級,努力讓蘇區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推進綠色發展 建設宜居家園
三明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百萬擔優質菸葉產區之一,常年種煙面積約45萬畝,產煙近120萬擔,下轄的寧化縣是全國八大烤菸生產基地之一、福建省最大的菸葉生產縣。烤菸產業是當地農業結構中的主導產業、老區蘇區人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今年開春後,三明市工信局會同電力、菸草、農業等部門,聯合在寧化縣推行烤菸房「煤改電」試點工作,改造的70座烤菸房全部投入使用。新的智能烤菸,不僅可以節約用工和烘烤時間,而且還可以減少汙染環境的尾氣排放量。經測算,70座烤房預計全年為農戶節約成本19.3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0噸、二氧化硫排放3.5噸。
三明市寧化縣石壁鎮新華村的電烤菸房。三明市工信局供圖
共享數字生活 消除信息鴻溝
三明山區面積大,有眾多山區鄉鎮,數字建設水平相對滯後,村民文化娛樂方式和農產品銷售渠道單一。
為了激發數字家庭應用需求,消除偏遠鄉村信息鴻溝,實現精準扶貧,三明市積極開展農村數字家庭示範村建設,重點打造一批示範戶、經濟戶、重點戶和體驗戶。數字家庭示範村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山區數字建設水平相對滯後的情況,提高村民文化娛樂水平,促進農村電商發展。數字家庭示範村建成後,外出的村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與家中的親人互動交流,實現親情分享。目前,全市已建成51個數字家庭示範村,共有4000多戶村民受益,從信息消費上為貧困群體解決問題。
省工信廳信息化推進處負責人驗收三明市數字家庭建設現場。三明市工信局供圖
推動產業升級 變輸血為造血
三明是福建省曾經輝煌的工業城市。福建省第一噸鋼、第一臺載重汽車、第一臺洗衣機、第一臺黑白電視機都在三明製造。
三明市工信局赴重點用能企業開展節能診斷服務 三明市工信局供圖
為推動三明工業「老樹發新枝」,實現高質量發展,近年來,三明市圍繞做實「四篇文章」、推進「四個著力」,深化「五比五曬」,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出臺「一企一策」「一業一策」,持續深化「訪企業、解難題、促『六穩』」專項行動,推動工業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已出臺鋼鐵、裝備製造、氟化工、生物醫藥、石墨和石墨烯、物流等6個行業專項幫扶措施,與三鋼等118家企業籤訂「一企一策」備忘錄,累計兌現獎勵資金1.68億元;「訪企業、解難題、促『六穩』」專項行動共收集2433個問題,已解決問題2360個;搭建企業復工復產產業鏈協作配套平臺,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做法成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典型案例,是全省首個復工率超90%的地市。
今年1-7月,三明工業投資增幅居全省首位,技改投資增長居全省第3位,工業增加值比增1.3%。(記者 肖曉敏 通訊員 肖善玉 葉皓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