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提到哥特,你腦海裡第一時間浮現的畫面是什麼?至少目前打開某寶,哥特服裝的銷量的前幾名如下:
除去 cosplay 服裝外,大多也都停留在漆黑的皮質外衣、吸血鬼惡魔崇拜和朋克搖滾錯綜混雜而難以區分之中。而如果你是一位電影愛好者,那麼你對哥特的印象也有可能是德普在蒂姆·伯頓的黑暗童話裡多種奇詭的造型。
而作為時尚愛好者的各位洞友,可能會想到鬼才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的驚豔服裝,這場秀中,麥昆以中世紀的聖女貞德為靈感源。發布會的最後,Annabelle Neilson 蒙上頭罩,扮演貞德壓軸出場,仿佛是從遠古的黑暗時代走出的復仇之魂。又或者是 Jurgi Persoons 用哥特風格解構的時尚。
使用哥特的意象,解構了時尚行業的本質,對購買者造成精神和視覺上的刺激。為了填補大家——尤其是國內,對於哥特文化的不了解造成的誤解。今天,就來為你展現哥特的歷史以及它是如何在時尚中不斷轉化其形式的。又究竟是什麼讓眾多設計師對於哥特風格——這一黑暗美學愛不釋手。
哥特的起源:中世紀中醞釀出的野性之美
哥特文化的初期雛形其實來自於「GOTHIC"一詞,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用來形容中世紀建築物的詞彙,意味野蠻的、黑暗的,恐怖而神秘的。代表建築如前一段時間遭遇大火的巴黎聖母院——高聳的建築結構和繁複的裝飾構成了哥德式風格的基調。
而直到工業革命後,哥特一詞才脫離貶義的語境,就像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追溯優雅的古典希臘文化一樣,16C 的英國人開始欣賞這一發跡於歐洲歷史上最黑暗和混沌時期的藝術風格——哥特。
風格的起點:中世紀
哥特最初發跡的時代——中世紀,可謂是一出現實版的人間煉獄,血腥瑪麗再到基督教的興起、十字軍東徵等等事件都發生在這一時期。如此富於故事性和神秘色彩的歷史時期,讓哥特藝術的風格富有層次感而極具吸引力,成為了無數設計師的天然靈感版。剛剛舉行了 2020SS 畢業於聖馬丁的設計師 Dilara Findikoglu 便在秀場中使用了大量中世紀的視覺符號,模特胸前的巨大紅色十字實則正是十字軍的標誌。
宗教式的哥特
在今年早些的 Gucci 2019 秋冬的秀場上,Gucci 的首席設計師 Alessandro Michele 便將中世紀的哥特美學發揮到了極致。整場秀中,無數的中世紀典故和美學元素被解構和使用在服裝中,背景音樂則仿佛引人進入一場莊嚴的宗教集會。
開場的第一個模特,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她手中握著的梳子,以及後面對應的血色女傭,這其實源自於中世紀著名的血腥瑪麗的故事。模特手中的梳子和長靴似乎已經在動情地描述著故事本身。
哥特美學的宗教性在這場秀中被放大到了極致,一個個模特仿若從神壇上大步走入人間的神祇。
Gucci 2019 秋冬
模特的落淚妝容借鑑了聖像藝術中哭泣的聖母形象。
而在2018年的廣告中 Gucci 還曾向一位處於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超現實主義畫家偉大的藝術家進行致敬,他就是耶羅尼米斯·博斯。
博斯是處於中世紀和文藝復興交接處的一位畫家,他的作品中充滿著奇幻的宗教色彩,最著名的恐怕要屬《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畫作裡充滿著人間的人性與夢幻,可以說是中世紀哥特風結合宗教元素的經典表現。在以這樣的藝術作品為靈感源的基礎上,Gucci 為何會富於哥德式的復古浪漫也有了答案。
生命與死亡:哥特美學的永恆主題
另一位鍾愛於哥特風格的設計師我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那就是亞歷山大·麥昆
但與 Alessandro Michele 側重於哥特宗教風格的一面不同,麥昆更多的脫離了哥特產生的那個年代,宗教感被削弱,著重的表現出哥特於後世中延伸出的對於生命與死亡的執念,甚至是死亡本身具有的美感。早期麥昆於聖馬丁的畢業秀中,他就選取了一個與死亡息息相關的主題,關於倫敦的經典連環殺手開膛手手傑克。
這一系列的服裝裡麥昆將頭髮縫入自己服裝的標籤中。衣服的印花使用荊棘,扎染的圖案則仿佛潑灑的鮮血,一個個模特仿佛剛剛從案發現場僥倖脫身。對與生命消亡、頹唐而神秘的美感貫穿在麥昆的設計之中,無疑是哥特風格與時尚相結合的又一完美表現。
I AM THE WITCH:哥特與女性主義
既然談到麥昆,那就不得不提起同在聖馬丁畢業的 Dilara Findikoglu。她剛剛結束了自己最新的 2020SS 秀。Dilara Findikoglu 是一個典型的「哥特風女孩"。
漆黑的頭髮搭配欲滴的紅唇,仿佛從中世紀走出的復仇女巫,出生於土耳其的 Dilara 沉迷於宗教元素和哥特的裝飾美學,在她的作品中完美展現了哥特與時尚的結合。
在 Dilara 的作品中,女巫這一哥特美學的經典意向經常出現並被使用。而事實上談及中世紀,無法繞開的一個話題就是臭名昭著的女巫屠殺。在她作品中你總是能夠找尋到女巫的形象符號,也因此,將「哥特」的感覺貫徹在整個作品之中。女巫實際上並不存在,女巫屠殺的本質其實是中世紀男權社會對於女性力量的一種極端迫害的具體表現。也因此在當代語境下的女巫往往與平權運動與性別認知具有相當的聯繫。而 Dilara Findikoglu 作為一個熱衷於表達世界包容性與性別平等的設計師,曾經多次選用相關的主題,比如她經典的「婚紗」系列。
在系列的作品中,Dilara 用中世紀的哥特風格搭配薄紗,一反西方傳統的潔白如雪,用紅、黑演繹了一場非主流的奇詭婚禮。
事實上,每一種藝術的風格背後都有著它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當這些風格被設計師們運用結合到時尚中往往更能創造出有趣的服裝。這篇的初衷是想大家在看到秀場上哥特風的奇詭服裝時多一些理解,希望各位洞友在關注市場上那些流行文化的同時,也不防追溯一些歷史,體會這些看似「小眾」的文化下誕生的服裝之美,他們往往非常有趣,耐人尋味。
From Cookie潮流黑洞。
聲明:本人與文中品牌無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