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有諷刺意味的哥特風,為何能從歷史情仇中蛻變成高價值的風格?

2020-12-03 尕衫憶史

提起哥特風,首要提起的就是哥特風格建築,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法國的巴黎聖母院,這座在人類歷史上閃爍著耀眼光芒的宏偉建築。現今的哥特風就是一種獨特的、高聳的、帶有神秘氣息的藝術風格。它廣泛運用於建築、繪畫、音樂、服裝等領域,受到很多當代人的喜愛。

但追溯哥特風格的起源,一開始的哥特風並非是一種單純的藝術風格。而是夾雜了歷史的恩怨在其中,因此早期的「哥特風」其實是帶有負面含義的。

此後「哥特風」又被冠以不同的內涵,賦予宗教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時代的需求在變化,哥特風格慢慢演變成一種單獨的藝術風格。現在回望以前的「哥特風」作品,幾乎件件都是具有高價值的藝術精品,「哥特風」也與當代的創意相互融合迸發出了新的生命力。

「哥特風」源起

其實「哥特」一詞最開始指的是哥特人,也就是西歐日耳曼部族。這個部族也被稱為蠻族,所以代表他們的風格也被稱為是「哥特」,也就是野蠻的意思,其實是含有負面貶義的意味。至於為何如此,則與一段歷史恩怨相關。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前5世紀,日耳曼人的一支即哥特族人瓦解了羅馬帝國,一代帝國的輝煌就這樣被摧毀,所以義大利人對此始終心存芥蒂,所以便將這段時期的藝術風格稱為「哥特」。

在15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中,為了振興了古羅馬文化,但又要與哥特人這段時期有所區分,所以哥特就這樣成了一種藝術風格。

「哥特復興」

而後哥特風格慢慢傳至各地,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17世紀開始,英國的天主教逐漸被新教代替。教會自然少不了教堂,而為了鞏固新教的地位,所以在教堂的建築風格上便刻意與天主教的建築風格進行區分。18世紀中葉,哥特風格的建築成了新教的宗教建築樣式,用來代表新教的精神。所以「哥特復興」便逐漸成為一種風潮。

除了代表宗教精神,哥特風格在政治上也有所發展。18世紀,在英國大部分地區,哥特被賦予代表君主立憲的含義,所以哥特風格也受到推崇,逐漸取代了希臘風格。而後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建築藝術以及材料等都受到工業化的影響,哥特風格也隨之發生了新的變化,但固定特點也被保留下來,成為一種藝術形式。所以「哥特復興」後來也被稱為「新哥特建築樣式」。

從多個領域看哥特風格

哥特風格中最顯著的成就就是哥特建築,常被運用於教堂或者城堡建築樣式中。因為中世紀的歐洲,天主教具有崇高的地位,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所以教皇所待的地方就是威嚴的象徵,自然對於教堂的建築就尤為重視。

11世紀,哥特建築風格在法國起源,代表就是宗教建築巴黎聖母院。它的風格是高聳尖銳,筆直地向上,表現出一種神秘崇高之感。因為此時的基督教認為存在天國,上帝就住在天國裡。所以越接近天國的地方越能夠接近上帝,就可以獲得上帝的祝福。所以教堂的塔尖越高就越能觸碰到天國,因此哥特建築風格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高聳的塔尖。

而越高就容易不穩定,所以為了支撐這樣的建築,就出現了飛扶牆,也就是利用外力的支撐,使得教堂能有一個著力點。除此之外教堂內部也是裝飾華美,最為知名的就是彩色玻璃花窗,繪有《聖經》故事等。所以哥德式建築不僅外觀看上去華美威嚴,內部的裝飾也是十分精緻。同時採用骨架券,使拱頂更高,光線也更加充足,也逐漸在歐洲建築中奠定位置,影響歐洲的建築式樣。在宗教因素的影響之下,哥德式風格也隨之發展。時代的淘洗之下,一些負面色彩已經褪去,只留下它本身所具有的獨特的藝術價值在閃耀著光芒。

除了應用於建築中,哥特風格還運用到西方的通俗文學之中,以黑夜、古堡等為特色,描述的都是黑暗悽冷的環境。18世紀末,哥特風格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小說題材。在這類題材中最經典的形象就是吸血鬼,《奧特朗圖堡》被認為是哥特風格的文學作品的開端。尤其是在浪漫主義盛行的時代,哥特風格的作品備受歡迎。因為這種風格並不是從正面去描述,直接輸出觀點。而是通過描繪社會以及人性的背面,以此來激發人們反思。

這種作品不是一味說教,而是催人反思,所以很多作家也對這樣的作品風格情有獨鍾,也開始投入其創作中,也因此留下了不少經典的哥特作品,這些作品蘊含的藝術價值也逐漸被挖掘出來,使得哥特風格從陰暗的環境中走出來,形成一種獨特的作品風格。

當然音樂領域也少不了哥特風格。哥特風格的音樂在早期的時候、往往是指帶有厭世以及憂鬱曲調的音樂。它突破傳統,講究變化與不和諧的獨特,往往表達的是人的悲傷、空虛以及壓抑。這種怪誕的表現方式其實關注人性,將人人常常避諱的暗面用新的方式進行宣洩,是對心靈的探求。

運用到字體上的哥特風格其實和建築也是相似的,最突出的就是瘦削。字體一般都是細長的、黑白分明但又華麗,通常出現在英文、俄文等拉丁文體系當中。

除了典型的哥特建築之外,另一典型就是哥特風格的服裝。這種服裝依然是保留哥特風格細長瘦削的特點。蒼白的膚色搭配深色的服裝顏色,高聳的冠帽以及尖頭的鞋子,這些都是常見的哥特風格的服裝元素。同時還會配以十字架等宗教飾物。

同樣還有受哥特音樂和哥特文學影響很深的哥特風格電影,在色彩、光影以及道具的使用上都展示著一種不同尋常的且有創新意義以及具有內涵的深層次的表達。它起源於1921年,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哥特電影開創了它的輝煌時期,一如《剪刀手愛德華》以及《教父》這樣的代表等等都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都是裡程碑式的傑作,並且對此後電影以及文學等的發展提供了借鑑的典範。其實這背後就是哥特風格的影響,也就是哥特風格藝術價值的新的表達。

總的來說,哥特藝術講究的是一種具有誇張、奇特、輕盈和複雜等特點的風格藝術。在時代發展中關於「野蠻」的含義已經慢慢被剔除,摘去了有色眼鏡,看到的就是其獨特的價值。這些價值也被藝術家們用於新的表達,從建築到服裝甚至再到現今的哥德式作品,都能從中領悟到哥特風格的獨特魅力。而建築以及電影等都是承載一種風格或思想的物質表現,或許從表面上看,哥特分僅僅是一種風格。但是放到時代的背景之下,我們現今再回過頭去看這些作品,一座建築或者一本小說,其實往往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歷史浪潮中的蛻變

從最開始的指代族群,逐步衍生成帶有蔑視意味的藝術風格,此後又被借用到政治和宗教中,成為象徵工具。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之下,哥特風格就開始逐漸發生變化,審美標準也逐漸在圍繞著這些因素進行貼合。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哥特風格裡的政治、宗教等因素已經漸漸被模糊化了,哥特風格成為一種真正的藝術風格站在了時代的臺面之上。

哥特風格的作品其實是頗具藝術價值的。當然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建築,哥德式建築是歐洲建築其中的典型也是代表作之一,也對後世的藝術表現產生有著深遠的影響。

哥特風格給人的第一影響就是黑暗壓抑,但其實哥特風格蘊含著很多獨有的表達需要去挖掘,它的的視角其實十分廣闊的。因為哥特風格的作品之中往往從暗面來反映這個世界,從人的內心深處去窺探人的靈魂,這些都是引人深思的角度。只有深入探索才能撕開它的黑色表面去探尋其深層次的內涵。

現今的哥特風格也越來越受現代人的喜愛,尤其是年輕人。因為哥特風格的獨特性符合現代人追求個性化的表達。哥特風格也不再摻雜其多餘的成分,它已經完全洗淨了負面的含義,而是成為一種積極的風格代表。在時代的浪潮之中,哥特風格並沒有因此而消逝,反而褪去了它所帶有的負面色彩,重新成為人們正視的有價值的藝術風格。哥特風格作為一種具有高價值的藝術風格影響著現代設計創意,並且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現今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哥特藝術》

相關焦點

  • 洛麗塔洋裝風格介紹:神秘的哥特風洛麗塔專題!
    洛麗塔哥特風其實主要體現在建築文學音樂等方面尚在服裝上還是比較少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人就把它用在了蘿莉塔服裝之上,逐漸發展成了一種服裝風格。哥特相比較於其他洛麗塔風格的甜美和可愛有所不同,哥特洛麗塔,為我們展現出來的是一種恐怖陰暗,華麗唯美的邪惡美感。而在哥特風中,我們最熟悉的一個元素,就是吸血鬼和惡魔了。
  • Gucci和麥昆最愛玩的哥特風,原來背後的文化這麼耐人尋味!
    為了填補大家——尤其是國內,對於哥特文化的不了解造成的誤解。今天,就來為你展現哥特的歷史以及它是如何在時尚中不斷轉化其形式的。又究竟是什麼讓眾多設計師對於哥特風格——這一黑暗美學愛不釋手。哥特的起源:中世紀中醞釀出的野性之美哥特文化的初期雛形其實來自於「GOTHIC"一詞,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用來形容中世紀建築物的詞彙,意味野蠻的、黑暗的,恐怖而神秘的。
  • 哥特風好神秘,喜歡這種中世紀風格,做手帳都想用這樣的素材
    歐洲的中世紀總是能給人很多聯想,在這漫長的一千年裡,戰爭和瘟疫不斷地侵襲歐洲大陸,被稱為歐洲的黑暗時代。我們熟悉的《權力的遊戲》講述的故事就是以這個時代為背景的架空故事。講到《權力的遊戲》,很多人會想到龍媽、史塔克家族、夜王等等,有沒有發現全劇貫穿著黑暗、悲傷和恐懼。
  • 8張充滿諷刺意味的現實批判風格插畫,你能看懂幾張?
    8張充滿諷刺意味的現實批判風格插畫,你能看懂幾張?藝術來源於生活,因此畫家們總喜歡用他們自己的畫筆把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想、所要傳達的東西全部放在畫裡,那麼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分享是一位外國藝術家創作的具有諷刺意味,帶有現實批判性風格的插畫,你能看懂他畫中想要表達的東西嗎?
  • 神秘暗黑的哥特風格
    說到哥德式,你腦海中可能會浮現蒼白的面孔,黑色的服裝,或者中世紀的廢墟與哥德式建築。哥特藝術以黑暗風格為主,以恐怖、死亡、超自然、古堡、吸血鬼等為標誌性元素。12世紀中期開始,歐洲進入中世紀的第二大國際性時代——哥德式時代,13世紀,受建築風格的影響,出現了現在衣服上的「省」,這確立了近代三維空間構成的窄衣基礎,服裝的外輪廓造型、細節設計、服裝配飾等,都具有明顯的哥德式風格。 服飾的袖子以泡泡袖、聳肩袖等高高挺起的袖型為主要特點,肩部或者衣角的輪廓都會有明顯的尖銳感。,重收腰和服飾的立體感,契合人體曲線。
  • 全黑哥特風 很酷很喜歡
    提起哥特,浮現在腦海中的特徵就是叛逆、神秘、詭異等,哥特最開始是用於形容中世紀時期特定的藝術風格,慢慢從藝術延伸到建築、音樂以及服裝等領域。  哥特風在時尚領域的流行並不意外,哥特風特有的暗黑、個性和不規則都很好地契合了時尚圈的部分喜好,一些有個性的設計師也願意設計哥特風格服裝,比如安特衛普六君子之一的Ann Demeulemeester就將特有的哥特美學風格融入設計中,從而被稱為「暗黑女王」。除此之外,Alexander McQueen、John Galliano等設計師都曾經發布具有明顯哥特風格的服裝系列。
  • 遊戲科普姬|聊聊《第五人格》備受讚譽的哥特風
    與記憶裡的哥特風《第五人格》相比,又多了一些中國元素,可見網易在遊戲畫風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那麼哥特風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風格呢?它是如何發展又是如何被大眾所接納的?甚至於說,關於生和死的問題沒有人比德國人的理解更透徹——也正是這種執念,影響了後續哥特風格的發展方向,這就是一開始所說的,哥特元素並不是某一種特定的風格,而是一種藝術氛圍。生的方面,積極蓬勃向上——人人都能隨時體驗;死的方面,絕望恐怖荒誕——只能依靠藝術表現。
  • 就愛暗黑美學,哥特風攻陷街頭,這些衣服太帥了!
    哥特風一直是時尚圈設計師們靈感的重要來源,不少設計師都將哥特元素和現代審美相結合,變得更加實穿。其實哥特風格不難打造,只要掌握了下面幾個重點,你也能輕鬆駕馭。塗鴉印花捍衛街頭印花本是街頭潮流的代表元素,但是被搬進日常的哥特風,也少不了印花作為點綴。
  • 王安石很具有諷刺意味的一首詩,通篇寥寥數語,但是寫得很深刻!
    近年來隨著人們視野更加開闊,也慢慢地了解到了王安石的價值,所以當下王安石的評價又回歸到了他生前的高度。當年宋哲宗在王安石逝世後,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認為他是千古以來一人,受到了人們的頂禮膜拜,但是後來由於北宋滅亡,偏安一隅的南宋,為了找一個替罪羊,於是把王安石重新推向了歷史的舞臺,認為他是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
  • 動漫中經典的十大哥特風少女,你想看的這裡都有!
    「哥特」起源於中世紀歐洲,原本指建築物,後來慢慢延伸到其他領域,而哥德式服裝就是其中一種。哥特服一般以黑色和灰色係為主,常見的有全黑,全白,黑白,或者黑紅。因為哥特本身就代表著神秘,陰暗,恐怖等主題風格,所以哥特服也比較適合這一類人,另外就是哥特風和洛麗塔是不一樣的,洛麗塔費錢多了。
  • 《丹特麗安的書架》:一部帶有暗黑哥特風的想像力故事集
    奇詭暗黑的哥特風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妲麗安的穿衣風格和有著黑深殘傾向的劇情,都顯露出濃鬱的哥特風格。哥特風的特徵以陰鬱、華美為主調。哥特風的影響深遠,影響了多個領域,哥特建築、哥特服裝、哥特文學……哥特風已經自成一體,在人類文化中成為了不容忽視的一股風格。
  • 黑暗哥特風格的遊戲推薦_好玩的哥特風格的遊戲盤點
    哥德式藝術,又譯作哥德式藝術,為一種源自歐洲法國的藝術風格,該風格始於12世紀的法國。哥德式風格因其自身獨特的陰鬱、神秘的美感,而被應用於建築以及文學創作中。接下來就給大家推薦幾款好玩的哥特風格的遊戲,一起來看看吧。
  • 超美哥特風「小蘿莉」,如山野間的黑天鵝
    這組好看的哥德式人像風格照片是米拍攝影師@宛如清風 拍攝的。畫面中的模特有著天使般的容顏,卻畫上了濃豔的妝容,穿上暗黑系的紗裙。整個畫面充滿了一種鬼魅的氛圍。「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因為整部作品的風格是哥特風,所以色調也偏向於歐美。整個畫面充滿了一種暗黑調調,讓人想到了中世紀神話裡的黑暗角色。哥特(Gothic)這個特定的詞彙原先的意思是西歐的日耳曼部族。在18世紀到19世紀的建築文化與書寫層面,所謂「哥特復興」就是將中古世紀的陰暗情調從歷史脈絡的墓穴中挖掘出來。
  • 哥特風Lolita服飾穿搭:做一個時而帥酷的lo娘
    【大lo喵】原創大家好,本期大lo喵和大家聊一聊哥特風格的Lolita服飾穿搭,順便帶大家欣賞一些好看的哥特風Lolita小裙子。哥特風主基調哥特洛麗塔的影響來自哥特風格,衣物以黑色為主調,但也有可能白色、黑色配搭暗藍色、黑配搭酒紅色,暗綠色雖偶爾也會被使用。款式方面為束腰抽帶設計,有鬥篷或尖領,層次感裙擺依然是主流。面料會選擇相對厚重質感的布料,較多設計有提花暗紋,暗紋以鳶尾花、百合花等歐式傳統花紋為主。
  • 遊戲中的哥特藝術設計為何如此吸引玩家?
    後來東哥特人在553年塔吉那會戰中,東哥特國王託提拉死在了拜佔庭帝國的太監總管納爾西斯手中,一年之後東哥特滅國;而西哥特王國在714年,被從非洲北上的摩爾人滅亡,至此哥特人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或許有玩家會疑惑,星際作為一款典型的未來科幻作品和中世紀的哥特藝術是如何融合的?這一點就得說到曾經有一段時間哥特小說的勢衰反而誕生了另一種全新的文學形式「科幻小說」。
  • 暗黑系哥特風人像創作前期準備
    拍攝前期準備,先確認好你要拍的主題,比如現在比較流行的朋克風,或者哥特風。今天我們成都王老師攝影培訓學校以哥特風暗黑系人像為例,來為大家解讀下,暗黑系的風格人像如何進行創作前期準備。哥德式是當前歐洲最流行的化妝風格之一,風格則代表甜美、華麗、復古風的一種少女裝扮形式。哥德式妝容主要用黑白兩色,妝要畫得濃些,意在體現女孩的神秘與詭異。
  • 心理學:哪種哥特風的風格最讓你受不了?測測你的少女心有多少!
    心理學:哪種哥特風的風格最讓你受不了?測測你的少女心有多少!測你婚後有沒有富貴命! 心理測試:哪個麵包看著快要變質了?測測你這輩子會不會富貴! 塔羅佔卜:這四朵花你會選擇哪一朵呢?測你最近是不是好事將近!
  • 洛麗塔半身裙,多樣的搭配可能,穿軍lo風和哥特風洛麗塔不是夢
    洛麗塔裙子通常有三種常見的款式,分別是op、jsk、和sk。其中,op是指有袖的連衣裙,jsk是無袖的連衣裙,而sk是指半身裙。每一種款式的洛麗塔都有它獨特的魅力和優點。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好看又百搭的洛麗塔半身裙——sk。
  • 酷到沒朋友 日本設計師設計哥特風女兒節人偶
    特別是女兒節的時候,家裡有女孩的人家都會在家裡擺上很多人偶,不過這些人偶大部分都是古時候的宮廷裝扮。最近,有一位網友在網上曬出了自己製作的哥特風的女兒節人偶,看起來還真的非常不錯。島國有女孩子的家庭在這一天會擺上人偶跟白酒、菱餅(黏糕)、桃花等來表示慶祝。女兒節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在日語裡被稱作「雛祭」。又因為舊曆3月3日是桃花盛開的時節,因此又有「桃花節」的叫法。傳統的人偶其實都相當不便宜。
  • 電影中的哥特少女簡史
    Gothic (1986)女性在哥特電影中的角色非常有趣,因為女性在人類歷史的很長一段時間中受到虐待,剝削及迫害,從而告訴女性人物如何在這些故事中表現,但這並不代表需要如同「蛇蠍女人隨著哥特的發展,特別是哥特風格樂隊的出現(不是特指哥特金屬,如The Cure或Bauhaus),哥特文化從文學及藝術走向音樂和穿著,更從外在走向內在(人格)。這些女性角色變得更加有趣和複雜,而且女權運動的發展,使其常常有故事講述她們試圖奪回權力的複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