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1天時間聽了36本書

2020-12-24 一隻小毛蟲破繭成蝶

昨天是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得到創始人羅振宇在得到和抖音上做了一場直播,提出了一個概念——刷書。

什麼是刷書,就像刷抖音、刷微博、刷朋友圈,都是非常快速地就刷了過去。

刷書的要點就是快速地刷大量的書籍。

羅振宇說他每天要刷20本書,在直播當天,他用2個多小時的時間,帶大家刷完了148本書。

從他的直播中我受到了啟發,也想開始刷書。

但今天事情很多,能看屏幕的時間很少,所以我準備刷每天聽本書的音頻。

得到的每天聽本書長度是不超過30分鐘,從早上開始一直到晚上12點,我一共刷了36本書,大概是18.5小時。

有人會說不可能,一天才多久,你怎麼可能刷了這麼久。

是的,實際上我只用了6個多小時就聽完了36本書。

我是怎麼做到的呢?

我是用3倍速來聽音頻的。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讀書時也是一樣。快,讓你的時間變得更有效率。

那我是天賦異稟,天生就能聽清這麼快的音頻內容嗎?不是的,這都是後期訓練的結果,而且訓練很簡單,用時也不長。

我是怎樣做的呢?

(一)熟能生巧

首先找一篇或者一個專欄的內容,這個專欄最好是既有文字又有音頻的。

然後把文章多看幾遍,達到熟悉的程度,如果覺得自己記性不好,可以把文章手動打一遍。

(二)循序漸進

熟悉之後,開始聽音頻,第一遍可以用正常的速度播放,邊聽邊看文章,熟悉之後把音頻調到1.5倍速,多聽幾遍,聽到能聽清楚1.5倍速時說話的聲音。

第二天開始把速度繼續調到2倍速,一直聽到能用2倍速聽清楚文章後,就可以休息了。

第三天,用2倍速去聽另一篇不是很熟悉的文章,聽完後把文章看一遍然後繼續2倍速聽。

一直聽到隨機播放一篇文章你都能用2倍速聽清楚為止。這個過程我花了1個月時間。

(三)大膽嘗試

接下來就可以嘗試用3倍速去聽你最熟悉的那篇文章,因為對文章很熟悉,這時候把速度調快你還是能聽到一些內容的,多聽幾遍,聽到能完全聽清楚就可以了。

之後再用3倍速去聽其他文章,慢慢地你就也能聽清楚了。

聽書的速度可以訓練,我相信刷書的速度也是能夠提升的。

我的目標是:1年刷1000本書,每天寫1條讀書筆記。

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把不可能變成現實。

相關焦點

  • 從4個月讀1本書,到1天1本書,我總結了這些經驗
    自己之前按照興趣隨意閱讀的狀態,就是最初級的基礎閱讀,而為了能完成講書稿寫作,提高閱讀速度,增加閱讀效率,我還需要熟練運用檢視閱讀和分析閱讀。看不下去的書,就趕快換掉過去一年我寫了幾十本書的講書稿稿件,聽上去很厲害,但只有我知道,我看了多少「垃圾書」,自我折磨了多少遍。
  • 18天閱讀18本書,鏡姐夢想領讀會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有人說,閱讀是心靈的旅行,在18天閱讀訓練營中真切的感悟到了閱讀的魅力,我的心也遨遊在知識的海洋。在參加鏡姐夢想領讀會之前,雖然我也喜歡閱讀,但是要我1天讀完1本書,還是有點困難的。當我看到訓練營海報上寫著18天18本書的時候,還抱著一絲懷疑:這個鏡姐也太誇張了吧,1天1本書,怎麼可能?相信大家一開始也有這樣的疑惑吧。
  • 2020年貴州中小學寒假放假時間出爐 共計36天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焦點新聞>正文2020年貴州中小學寒假放假時間出爐 共計36天 2020-11-11 14:00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武大「書醫」為古籍「問診」 修復1本書花8個月 1天只能展揭1葉
    文化武漢【武大「書醫」為古籍「問診」 修復1本書花8個月 1天只能展揭1葉】10月13日,記者獲悉,由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舉辦的「全國古籍修復技藝競賽」近日落幕,@武漢大學 圖書館古籍保護中心完成修復的古籍——館藏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南菁書院刊《皇清經解續編》本《穀梁補註》獲優秀獎。
  • 一年讀過35本書,我只推薦這1本給自媒體運營人
    回顧2020年,我一共讀過了35本書:1、創客 新工業革命2、商務PPT視覺設計高手18課3、新參者4、惡意 東野圭吾5、GOOGLE工作法推薦給自媒體運營人的1本書作為一名普通自媒體運營人員,如果推薦的一本書,我推薦《從零開始做內容:爆款內容的底層邏輯》。本書上線一個月即榮登微信讀書新書榜第1,當當網新書管理榜第1,亞洲好書榜第1。
  • 16歲少女1天作詩2000首 兩年出版三本書引爭議
    我們將用短新聞的方式,為大家帶來國內外最新出版資訊,本期特別關注為「16歲少女1天作詩2000首 兩年出版三本書引爭議」,將於最後一則資訊中展開。 史蒂芬·平克 平克本人則將這些批評家稱為「言論警察」,「想盡辦法在我的文字中搜出冒犯性的詞句。」
  • 2016年,你讀了幾本書?
    /自控力/人間詞話/瓦爾登湖/少有人走的路/傾城之戀/黃帝內經/理想青年讀書法/女神日常修煉手冊/這些人把日常生活玩出了花/在星巴克要買大杯咖啡/盜墓筆記/向前一步/清醒思考的藝術/浮生六記/麻雀/我們仨/把時間當作朋友/哈姆雷特/守望的距離/誰動了我的奶酪/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用博弈的思維看世界/吶喊/擺渡人/許三觀賣血記/傲慢與偏見/查令十字街84號/局外人/玩家
  • 我是如何完成了2019年的讀書計劃|讀完52本書的(附上5個小技巧)
    我剛剛翻完自己今年讀的第52本書,順利完成了我給自己制定的「2019新年計劃」——每周讀一本書。實際上有一些書我花了超過一個星期的時間才讀完,還有一些書我沒幾天就讀完了,如果大家願意在時間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麼我會將我是如何在不耽誤上班、各種約飯局和娛樂局的前提下成功的在一年時間內讀完52本書的秘訣分享給大家。
  • 得到App「每天聽本書」上線三周年,總用戶數突破130萬,聽書總本數...
    在上線三周年之際,得到App「每天聽本書」負責人阿獅日前披露了最新的業務數據。  「每天聽本書」是三年前正式在得到App上線的知識服務產品,單音頻時長在30分鐘左右,是得到App的核心產品之一。在目前的2282本「聽書」中,主要聚焦於職場、⽣活、商業、前沿科技、⼼理學、⼈⽂社科、思維等類別。
  • 18天讀了18本書,寫了11篇書評,高效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
    一、18天我讀了18本書,我書讀快了還讀懂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鏡姐的18天高效閱讀訓練營,在訓練營裡,我用鏡姐的60分鐘高效閱讀法,竟然18天一共讀了18本書,寫了11篇書評,這對過去一個月也讀不完一本書的我,真的是一個奇蹟。
  • 【書香奈曼晚八點】八點悅聽下一本書你想聽什麼?快來選
    在收聽欄目的同時也得到了很多薦書志願者朋友的支持現在通過大家投票的方式來選出八點悅聽欄目的第二本書讓我們一起選出心目中最喜歡的書籍吧這本書讀了兩遍,念念不忘。每次都在內心試問自己,是否有思特裡克蘭德的勇氣,無視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只一心追求內心的熱愛呢?很遺憾,現在我還不能給出答案。
  • 《最強裝逼打臉系統》這本書覺得如何?炸天幫的集合啦!
    最強裝逼打臉系統 作 者:太上布衣首先我接觸這本書,是聽謙2016的有聲小說,沒多久就被吸引了,成為了百萬炸天幫中的一員。對於一個不咋喜歡爽文的人,還是挺喜歡這本書的,尤其聽謙講的。可能看的話就沒有那麼有耐心了。累了一天,聽聽爽文笑一笑,放鬆一下何嘗不可。
  • 我曾經1年讀100本書,卻越讀越困惑,直到掌握了這個秘密武器
    因為我在2019年,分別參加過兩個和閱讀有關的訓練營,一個是和提高閱讀速度有關,一個是和提高閱讀記憶有關。這兩個訓練營,讓我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前前後後讀了將近100本書,在認知上得到的提升非常大。但是現在回頭再看,我在書評私教班2個月時間內,只讀了8本書的收穫,卻遠遠大於之前的100本。我從18年底開始學習自媒體寫作,到現在正好滿2年了,第一年用了洪荒之力去寫,統共就上稿了4篇文章,這可憐巴巴的4篇上稿文,不但折磨得自己快要發瘋,而且寫完之後,完全沒有啥心得。
  • 36對情侶頭像,慢慢挑~和喜歡的人用新年頭像,新的一年愛你依舊
    1.想和你一起在晚風裡 說些可愛的廢話數星星 知道月亮也湊過來聽2.你眨一眼 溫馴的小鹿有跳動一下 柔軟的清風有輕拂一下 遠路的星星有閃爍一下 我也有心動卻不止一下3.江山如畫不如你眉眼清淺,山河千秋不及你泛笑風華4.你眼裡有星河閃爍值得半生蹉跎
  • 走進電影,關於導演的36本書
    一方面要挑選有傑出作品的導演,更一方面又要挑選寫的有趣的導演,而這兩點便是這份清單的標準,按照這個標準我整理了36位關於導演的書,其中大部分是導演自己寫的,小部分是別人寫的導演,但不論怎樣,透過這些書能讓你近一步了解導演,理解他們的選擇。
  • 電影《礦難36天》開機 鞏漢林演繹36天生死救援
    1905電影網訊 近日,由導演王良執導,牟鳳彬、鞏漢林等主演的災難題材電影《礦難36天》在山東濟南開機,影片根據「12·25」山東平邑石膏礦礦難真實事件改編。《礦難36天》曾入圍第12屆澳門國際電影節電影(劇本)創投大會,成為山東省重點網絡影視劇項目庫入選項目,被列入山東省重點網絡影視劇項目庫,在立項備案、創作指導、劇本扶持和協調拍攝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支持。
  • 15歲輟學,28歲迎娶白富美,36歲賺386萬,蔡志忠:我從來不努力
    蔡志忠一出生就是天主教,從1歲起就跟著哥哥們去教堂聽聖經,3歲多的時候腦子裡就存著1000多個故事,4歲時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後來在父親送給他的小黑板上,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一輩子要畫畫為生。蔡志忠從15歲開始就輟學去臺北畫漫畫,因為繪畫上的天賦他打敗了眾多競爭對手,破格進入光啟社,開始自己人生的漫畫之路。
  • 我只推薦給你一本書,豆瓣評分9.1
    既然它叫做《英語單詞大書》,那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本書到底有多大。這本書總共只有18篇內頁,厚度卻達到了驚人的1釐米,可想而知紙板有多厚。算上挺闊的封面,厚度更是達到了1.6釐米,接近一枚1元硬幣的直徑,也就是說,這是一本熊孩子的小手很難撕壞的書,唯一的問題只剩下,家長生氣的時候請一定不要把它作為懲罰工具。擁有如此結實精美的裝幀,我們不得不提到該書的出版公司,這本書是非常著名的童書出版公司Usborne Publishing的長銷之作。
  • 得到App「每天聽本書」上線三周年,幕後團隊暢聊四種閱讀視角
    「每天聽本書」團隊分享了每一本「聽書」幕後的製作過程,並從四個不同的閱讀角度分享了產品的功能和價值,分別是:走近經典、偶遇新知、組建「朋友圈」和通往第一流的智慧。下半場是《羅輯思維》第8季「啟發俱樂部」特別版演出,由思維造物董事長、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分享近期讀書心得。他提出,在閱讀上,我們將迎來一個本土時代,用來自中國的角度回答中國人當下的問題。
  • 我一年讀300本書,你呢?高效讀書,推薦這三步
    不少人看起來很用功,每天讀書,甚至邊做家務邊聽書,出門也不閒著,做趟地鐵也要聽一本書。雖然每天用碎片時間讀書學習,日程表被安排的滿滿當當,但就是沒什麼效果。一本書讀了前面,忘了後面。貌似讀了不少書,但真到用的時候,只能想起來書名,書裡關鍵講了什麼,腦子裡像隔了一層霧。書的內容都記不清楚,更別提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