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東山:生態底色繪就富美海島

2020-12-12 臨安新聞網

東山縣下西坑村的「90後」許漢乾在收割海蠣。 歐東茵 攝

中新網福建東山11月23日電 (龔雯 歐東茵)「海水乾淨了,碼頭環境變美了,再加上下西坑海鮮早已名聲在外,遊客自然慕名前來。」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前樓鎮下西坑村的「90後」許漢乾高興地說。

開過船、捕過魚,也曾養殖魚蝦,收入卻不穩定,去年許漢乾找到了致富新路子——接軌旅遊產業。

東山縣下西坑村的「90後」許漢乾(左)帶遊客到海上收蟹籠。 歐東茵 攝

上午10點,許漢乾站在船頭領著一批遊客到海上收蟹籠,迎著清涼海風,木船穩穩地行駛在碧波蕩漾、整治有序的海面上。

收完蟹籠,木船又調頭轉去收割海蠣。轉悠半個多小時後,船兒駛回許漢乾的「海上快樂大本營」,不少遊客在此泡茶、釣魚、餵海龜,從小與大海打交道的許漢乾向遊客介紹起來頭頭是道。

東山縣中港水產罐頭加工車間內,工人們正在處理鯖魚 。 東山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近年來,許漢乾所在的下西坑村通過打造「生態水鄉、休閒漁村」,不斷推進海域綜合治理、海上養殖設施升級改造,走出一條生態文明、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的特色海島之路。

東山縣海濱公園裡的海濱棧道。 歐康 攝

下西坑村是東山「生態+」推進百姓富的一個縮影。東山是全國第六、福建省第二大海島縣,國家生態縣、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示範縣200強。近年來,東山以「海灣藍」和「海島綠」為底色繪就出富美新東山,「天藍水碧海灣美,沙白林綠島礁奇」成為當地百姓引以為傲的景象。

郭蘇鎮(左)將捕撈的漁獲卸到魚排上。 林華藝 攝

而在20世紀50年代,這裡卻是漫天黃沙、生態脆弱,無從發展,時任縣委書記谷文昌帶領東山植樹治沙14年,得以改善生態、拔掉窮根。

自此,生態理念一如谷文昌種下的木麻黃,頑強地在這片土地上紮根展葉:生態作為「生命線」和「發展軸」,全面融入進了東山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海洋功能區劃、森林縣城、城鄉汙水、旅遊發展、鄉村振興等各項規劃。

東山打造綠色海島,堅持每年至少投入5000萬元、綠化1萬畝,城區、村莊同時「鋪綠」,目前全島綠化率超過94%。

航拍東山。東山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同時,東山以守護好海岸、海灣、海島、海灘、海水「五海」資源打造藍色灣區,大力氣推進海洋生態綜合整治,率先劃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開展綜合整治盜採海砂專項行動,推進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引導灣區養殖規範化、灣區保護制度化。

「這幾年漁獲明顯更多、質量更好。」東山縣陳城鎮陳城村的貧困戶郭蘇鎮感受著海洋生態的紅利,他靠出海捕魚賺錢,趕上好時候一天可以捕撈近3千斤,有7千元收入,「現在有新船也在建新房,年收入10萬元。」

優越的自然稟賦和生態環境為東山高質量發展賦能。扶持遠洋漁業,成為「國家海捕水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其遠洋捕撈船隊2019年產量3.4萬噸;水產電商壯大起來,129家電商企業、近千家網店微商陸續出現,在疫情衝擊下,今年上半年電商交易額突破11億元;發展特色現代農業,2019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24萬元。

生態海灣育民富,美麗海島引客來。東山縣按照「一島一景區」規劃發展,建設全域生態旅遊海島,旅遊業快速增長。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東山全縣接待遊客72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4.92億元。

漫步於海灣公園,再不見昔日沙灘養殖亂象,徐徐微風下,木麻黃的翠綠與海的湛藍裹挾著濱海步道,蜿蜒數十公裡,遊人星星點點。魚骨沙洲景區與碧海藍天構成夢幻之境,走紅網絡,去年10多萬遊客來此「打卡」。

除海島風光和生態休閒外,東山還高標準建設帆船帆板、汽車拉力、文旅影視、攝影寫生和研學培訓基地,舉辦多項國際賽事,各界人士紛紛來此。東山縣委書記洪泰偉表示,休閒旅遊業是東山最有前途的產業,將朝建設國際旅遊島目標邁進。(完)

相關焦點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福建東山:「生態+」煉成脫貧「調色盤」
    當年東山縣縣委書記谷文昌的生態願景已在這片土地上長成了千叢萬株巍立海邊的防風林。而在這片樹林的保護下,東山以「生態+」理念讓海島上百姓們的「小康夢」有了更鮮亮的色彩。「生態+漁業」藍色灣區魚自來日前,年逾古稀的福建東山島水產公司退休職工朱受,向記者展示了他收藏的魚票。
  • 福建東山:一座海島縣的綠色實踐
    新華社福州12月20日電題:福建東山:一座海島縣的綠色實踐新華社記者王任遠、鄧倩倩閩南漳州的東山縣,是全國第六、福建第二大海島縣。隨著「生態漁村」的名頭愈發響亮,下西坑村民發展起了海上餐廳、海上垂釣、休閒觀光等產業,許波山的工作也從過去的「捕魚+養殖」轉型為「冬半年搞養殖、夏半年搞旅遊」,去年總收入達100萬元。2019年,下西坑村迎來遊客3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約1400萬元。下西坑村的海洋經濟升級,是東山「藍色經濟」跨向精深的一個縮影。
  • 遊海島選東山 遊東山必賞奇石
    夏季旅遊,海島是很多人的最終選擇。吹著海風,還能欣賞美景,東山島是很多福建人乃至外地人的心儀之選。東山島乃福建第二大島,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是福建十大美麗海島之一,有「福建的小夏威夷」之稱。東山島海灣遼闊,風景如畫,極具南國濱海風光特色。
  • 全球宿博會聚焦中國最美海島
    作為唯一受邀推介的旅居城市,福建東山島備受矚目。福建東山島是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評選的「十大美麗海島」第一名,位於福建南端,距臺灣僅260公裡,是鄭成功、施琅收復臺灣的出發地。作為全國首批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東山島是全國綠化率最高、空氣品質最優的自然生態島,綠化率94%以上,空氣品質優良率高達99.5%,連續五年蟬聯全國深呼吸小城。
  • 西安高新區:繪「生態底色」激高質量發展
    在青山保衛戰中,西安高新區開展秦嶺生態環境整治、生態系統修復、生態環境管理,致力於當好秦嶺生態忠誠衛士,守護好大秦嶺。如今,無論是藍天白雲、鳥語花香的「倩影」在朋友圈的刷屏,還是山川林木蔥鬱、大地遍染綠色的畫卷在眼前躍然,都是西安高新區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最直觀的體現,成為高質量發展的「註腳」。
  • 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繪就綠富同興的八閩畫卷
    十裡荷塘,美了鄉村,富了鄉親。  提起福建北部南平市政和縣外屯鄉的荷塘,鄉親們笑得樂呵呵。  10年前,這裡卻是當地人的一塊「心病」。原來,外屯鄉十年九澇,低洼處稻田常被水淹,依靠種植水稻難以脫貧致富。當地村民許仁壽牽頭成立蓮子專業合作社,2011年起流轉水田種蓮子,如今種植面積達3000多畝,帶動村民脫貧奔小康。
  • 福建一座介於廈門和汕頭之間的島嶼,是福建十大美麗海島之一
    一座島嶼的發展在我國目前城市中所起到的作用很大,也是當地城市的所屬自然資源,不僅是有很重要的生態意義,更有很大的旅遊經濟意義,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這座島嶼的發展一般都有很強的社會潛力,當地城市通過對其進行大力的保護和開發之後,可以帶動當地城市的旅遊經濟發展,以及提升人均收入,因此從這個層面看,這座島嶼的發展魅力也很大,福建對其島嶼的保護重視程度也很高
  • 繪好生態山水畫——福建三明踐行新發展理念紀實之一
    「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多次對三明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牢記總書記囑託,三明人用定力、擔當和勇氣,為這幅山水長卷添上一筆筆新色,將「如畫三明」描繪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創新實踐地。
  • 【奮力奪取「雙勝利」】秀林花海滿眼春:大白鄉用綠色繪就高質量...
    【奮力奪取「雙勝利」】秀林花海滿眼春:大白鄉用綠色繪就高質量發展底色 2020-05-20 2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彭陽:逐綠而行繪就發展底色
    得益於良好的生態環境,曹軍奎等人投資數千萬元,引進馴化新品種100多種,栽種60多萬棵,栽種面積1萬多畝。彭陽建縣37年來,始終堅持生態立縣,累計治理小流域134條1780平方公裡,治理程度由建縣初的11.1%提高到76.3%,年減少泥沙流量680萬噸,實現山變綠、水變清、地變平、人變富。
  • 生態司法 | 生態恢復性司法機制 書寫新時代「福建經驗」
    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正式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充分肯定了福建等四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膽探索、先行先試,並向全國推廣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環境治理體系、水資源水環境綜合整治等
  • 世界海洋日|東山檢察:藍色刀鋒守護碧海藍天
    世界海洋日|東山檢察:藍色刀鋒守護碧海藍天 2020-06-08 2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交出厚重提氣答卷
    數據見證事實:江蘇,已成為全國創新資源最豐富、創新活動最活躍、創新成果最密集、創新生態最健全的地區之一。向著「強富美高」新江蘇邁進,改革開放依然是「關鍵一招」。「不見面審批」改革、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成為江蘇營商環境的名片。市場主體的活躍程度,直接反映經濟發展狀況,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市場主體總數1111萬戶,較上年底增長6.3%。
  • 推動綠色發展(135)丨福建三明:生態美、林業興、民眾富,全靠這「無...
    最近這幾天,福建的三明火了,中央各大媒體都在主要欄目、重要版面聚焦這個規模不是很大的城市,很多新媒體平臺都以各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報導三明,並收穫了巨大流量。三明鋼鐵廠成為旅遊景區的神奇變化,老舊小區改造裡的幸福生活等等,都成了大家關注的熱點,三明成了生態明星。
  • 【東山】將打造管家式服務的「攝影小島」、「最佳影視外景地」
    東山是中國十大美麗海島之首,這裡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擁有可以讓攝影師拍出精品的無敵海景。東山島有自然之美,擁有248平方公裡的蔥蘢大地,162公裡的多情岸線,10多個延綿的月牙海灣,66個星羅棋布的靜謐離島。東山島有人文之光,這裡是關帝文化走向世界的碼頭,是聖賢黃道周的出生地,是鄭成功、施琅收復臺灣的出徵地,更是谷文昌精神的發祥地。
  • 中國的福建,這裡有最美的海島小鎮,文青旅遊的勝地
    歡迎來到百家號《小呆呆旅行記》,今天我們講的是:中國的福建,這裡有最美的海島小鎮,文青旅遊的勝地有這些地方,只要你來了都不想走,也不想告訴別人。只願意讓自己偷偷藏著這份美好。這個城市叫漳州。我們來福建大多都是喜歡一些有名的景點,像鼓浪嶼啊什麼的,很少有人會想到它,但是這裡卻有著最美的景觀。一、鎮海角。也許說到地名。我們都不甚了解,但是一定都看到過網上那張很美的燈塔照片,紅白的顏色配著綠油油的青草地,真的是看起來很美好。眺望過去,居民樓隱約的掩映在小山重疊中,就像一個個積木。不時還有水牛慢悠悠的走過,在風車旁安靜的吃著草。
  • 2020中國·東山島企業家帆船賽在福建東山激情開賽
    共有40支賽隊、超過300名商界名流和企業精英在福建東山馬鑾灣海域揚帆。開幕現場進行了極具東山文化特色的「海底反」與關帝文化表演,運動員以及裁判員分別進行宣誓,到場嘉賓共同為比賽鳴槍。碧海藍天,船帆點點,吸引了眾多旅遊者和體育愛好者雲集東山,一睹賽事盛況。   經過激烈角逐,最終藍海旺隊、海欣隊、華夏學院隊等賽隊取得佳績,分獲前三名。
  • 西安:擦亮生態文明底色
    「變化的背後,是西安市近年來堅持系統謀劃,協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懈努力和追求。」陝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魏民洲說。截至目前,西安以城市公園和街頭綠地為支撐,以城郊景觀林、經濟林、生態公益林為網絡,以水網、路網為連接線,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森林城鎮等點面結合的城鄉一體化生態網絡格局已初步形成。
  • 普陀海島那抹綠
    455個島嶼,6000多平方公裡直轄海域,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是名副其實的海島大縣。2019年年底,國家級生態文明示範區在普陀順利建成;眼下,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正在等待最後的驗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於普陀,海洋與島嶼就是「綠水青山」,也是最大的發展優勢,更是「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