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內幕君
12月9日,華潤萬象生活上市,當天收盤就刷新了物業股的估值記錄:
獲得110倍市盈率,位列物業股估值第一名。
這個市盈率是它母公司華潤置地的15倍。
敲鐘當天,退休4個多月的傅育寧現身港交所祝賀,華潤集團董事長王祥明上臺敲鐘。
至此,「巨無霸」華潤已經收穫了13家上市公司,其中港股8家,內股5家。
而對地產行業來說,又多了一家分拆物業上市的房企。
老牌10強房企中,只剩萬科和龍湖沒「拆家」了。
最近一個多月以來,十強房企陣營裡,世茂、融創、恆大都把物業端上資本盛宴,華潤是第四家。
和萬象生活上市同一天,曾經憑藉了不起的「1005.43%銷售增速」聞名地產圈的佳源,也把物業拱上市了,市值23個億,和華潤萬象生活640億相比,相當於大象跟前的螞蟻。
讓大家好奇的不是螞蟻奪食,而是濃眉大眼的華潤都上場搶賽道了,萬科和龍湖還在等什麼?
大象和螞蟻共舞那天,物業圈還有另一條重磅新聞:
《人民日報》點讚一個跳水救人的女保安。
12月1日下午,杭州官河錦庭小區附近的河裡,一名女子在掙扎,橋上一名男子在呼救。
聽到呼救聲,正在小區執勤的龍春玉迅速趕來,從草叢裡找來一根竹竿讓落水女子抓著,然後脫下厚外套下水救人。
當時的氣溫不到10度。救完人上岸,龍春玉嘴唇凍紫了。
獲救後,落水女子和家屬特意送來大紅包,但龍春玉拒收。她說,我小時候也救過落水的同村女孩,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孩子的榜樣。
在同事眼中,龍春玉是個好人,「在車站看到抱小孩拉著行李箱的媽媽,她都會上前幫忙的。」
官河錦庭是龍湖物業在二級市場的服務項目,這個項目有5名女秩序員,龍春玉是其中一個。
事後,龍湖智慧服務浙江公司對她進行嘉獎。
狗蛋開玩笑說,龍湖物業大概在忙著表彰先進,上市還要再等等。狗蛋還說,如果物業公司多一些龍春玉,這一面面活招牌比打廣告還管用。
我告訴狗蛋,物業服務最講究的就是暖人心,只不過一旦涉及利益糾葛,就算曾經深愛的也會產生信任危機。
12月1日,龍春玉跳水救人那一天,南京星雨華府的業主收到了萬科物業發來的「分手信」:關於終止《星雨華府住宅小區物業服務合同》的公告。
這是萬科物業繼寧波中梁首府「江湖再見」後,年內第二次撂擔子。
公告中,萬科表示自己要退出小區服務,原因有兩點,一點是合同期到了;另一點也是決定性的一點是:小區業委會遲遲不能成立,導致很多公共事務無法及時決策。
這也叫「幹啥啥不行」。
沒有業委會,小區長期無法對重大事件達成一致意見,拿錢辦事的物業不知道該聽誰的。
萬科列舉的例子中提到,「外牆滲漏、電梯大修等重大風險的推進解決上,就所需資金來源使用的優先順序問題(人防車位收入、小區公共收益、公共維修資金),小區長期無法達成共識。」
按理說,小區成立業委會應該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事,為什麼搞不成?萬科公告中沒有直接提及。
有業主告訴媒體,因為人防車位的問題,和萬科物業鬧過不愉快。
四年多前,這些業主曾經高高興興地把萬科物業請回家,那時候他們對自家物業不滿意,於是炒掉老夥計換新的。
萬科接盤之後,星雨華府獲得當年度興隆街道物業管理先進單位。
因為是萬科物業首次在南京二級市場接盤,當年還引發南京媒體和市民的「牆裂」關注。
入駐服務一周年的時候,小區特意舉辦慶典。活動中業主誇萬科:工作人員都非常親切熱情,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我們。
如今這份親情要維持不下去了,按照萬科公關說的,他們將於2021年3月2日退出。
沒有永遠的情誼,只有永遠的利益。
今年兩會上,傅育寧提交過一份關於物業管理的提案,他建議:
調整物業費定價、評價機制,加大力度扶持物業行業健康發展。
在傅育寧看來,國內物業管理行業存在的稅負過重、收費標準非市場化等問題。
物業服務還沒形成市場化、專業化,也是主僱雙方矛盾重重的原因之一。
別看現在的物業股是資本寵兒,其實頭部物管公司心裡頭都明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前媒體問朱保全「萬科為什麼還不上市」,老朱說,華為還沒上,萬科物業不著急。
媒體也不止一次問龍湖同樣的問題。
今年4月,龍湖增持綠城服務至10%,有人推測是在為分拆物業上市打前哨,但聽說吳阿姨還是沒鬆口,總說:
業務還沒打磨好。
隨著十強房企悉數分拆完成,未來的物管圈,只剩下一個懸念:
龍湖和萬科誰先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