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蒙克《吶喊》的四大冷知識

2021-01-21 心樂琴行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大藝術分享課堂,今天分享的是藝術史上喜聞樂見的著名畫作:《吶喊》的四大冷知識!這幅作品的作者就是挪威著名的表現主義畫家愛德華·蒙克!



 


      當大家看到《吶喊》這幅畫作時,第一印象一定會被畫中色彩的強烈對比以及讓人頭暈目眩的繪畫風格所吸引,這幅畫作正是蒙克想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痛苦和焦慮,同時也通過這幅畫吶喊並宣洩自己的內心情感。

       下面,讓我們帶著好奇的心情來了解一下這幅畫作,究竟隱藏著什麼有趣的冷門知識呢? 



       或許了解蒙克的人並不太多,但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並常常使用這個「驚恐」的表情包。沒錯,這一表情出自於蒙克的《吶喊》,畫面中的人物是驚恐的表情。大家是不是覺得挺意外又挺有趣的呢?

       


       另外,我們不妨做一個有趣的嘗試,我們把表情包換在人物頭上,畫面竟出奇的相似,大家是不是也覺得沒有什麼違和感呢?要知道這是第一個由一幅名作演化而來的表情包哦,可謂是在表情包界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蒙克的《吶喊》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表情包,還被廣大網友玩壞了!製作出了各種各樣的搞怪圖片,我們不得不相信人類的腦洞能有多大。




       原來,這幅作品原本的名字為《自然的吶喊》,其實作品吶喊的並不是人物本身,內在意義是在周圍的世界裡表現出吶喊的意思,如果大家仔細觀察,雲彩的形狀不是正常的塊狀而是波浪的流水形,畫上的人物更是徹底變了形,是骷髏,是幽靈,讓人覺得十分詭異,這就留給大家自行體會吧。另外,畫中的主人物是露出驚恐的表情,其實並沒有在吶喊哦,而是想傳達當時「世紀末」時代人們的彷徨心理。



       這不禁讓我想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的這一高深的哲學思考。




       這幅畫的色彩非常特殊,據科學家認為,蒙克有可能是看到了火山爆發引起的「珠母雲」。蒙克自己曾敘述了這幅畫的由來,他說:「一天晚上我沿著小路漫步,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峽灣眺望,太陽正落山,雲被染得紅紅的,像血一樣。我感到一聲刺耳的尖叫,我畫下了那些血一樣的雲。那些色彩在尖叫——這就是這幅《吶喊》。」真是令人想不到這幅畫作的色彩靈感是出於此類景象而來的呢,果然藝術家看到的以及想到的就是這麼與眾不同!




       關於《吶喊》,蒙克創作過多個版本,其中,兩幅蛋彩畫分別收藏在奧斯陸國家藝術館和同樣位於奧斯陸的蒙克博物館,另外還有兩個版本的粉彩畫以及一組印刷版畫。






       同樣是《吶喊》,作品命運各不相同,有的在私人藏家手中保存完好的,有的在高價拍賣的。而在美術館進行展覽的兩個版本的《吶喊》都遭遇過被盜。



 



      其中一張《吶喊》被盜是由於冬奧會開幕。美術館將《吶喊》轉移到了另外一個展廳展出。不過,忘了加強畫作的安保措施,劫匪僅用了60秒就將這幅名畫運走。隨後,在警方和博物館的幫助下,被盜的《吶喊》還是找回來了。參與此次犯罪的,一共是四個盜竊者。


 


     最後能被拿回來已是不幸中的萬幸,如今才會有更多的人民群眾去觀賞到這幅偉大的名作,來不斷提高我們的藝術修養。





       今天關於《吶喊》的四大冷知識藝術分享課堂到此結束了,不知你們有沒有對《吶喊》這幅作品增加了新的了解呢,如果有的話,希望我們下期如約而至,一起學習到更多的藝術小知識吧!





相關焦點

  • 愛德華·蒙克和現代人的焦慮《吶喊》
    2012年,在紐約蘇富比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專場拍賣上,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的畫作《吶喊》拍出了創紀錄的高價:以1.07億美元落槌,加上佣金共1.199億美元。這幅《吶喊》構建出一個具有強大磁場的恐怖空間,其無聲的吶喊令無數現代人感受到同樣的顫慄。
  • 那色彩仿佛在吶喊:愛德華·蒙克作品賞析
    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是具有世界聲譽的挪威畫家,他的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畢卡索、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藝術養料,德國和法國的一些藝術家也從他的作品中得到啟發。他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
  • 你不知道的 蒙克《吶喊》的6個冷知識
    關於《吶喊》的6個冷知識  你知道多少? 這幅作品原本的名字為《自然的吶喊》作品吶喊的並不是人物本身,而是周圍的世界《吶喊》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表情包還為廣大網友提供了搞怪素材一起來看看人類的腦洞能有多大吶喊(波普版)
  • 藝術到底多有趣 | 關於蒙克《吶喊》的6個冷知識
    其實,這一表情出自愛德華·蒙克的《吶喊》 關於《吶喊》的6個冷知識 你知道多少?
  • 價值上億美元的藝術品《吶喊》,竟成為了當代時尚商品
    名作《吶喊》以其主體的極端扭曲和痛苦的形象,被世界大眾所牢記。對於藝術愛好者來說,更是一件讓人愛不釋手、經典絕妙的藝術大作!每當談到「你最喜歡西方19-20世紀的哪一件藝術作品」時,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說——愛德華·蒙克的《吶喊》。
  • 愛德華·蒙克的「吶喊與迴響」
    愛德華·蒙克作為挪威歷史上,乃至人類藝術史上最重要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其創作不僅在歐洲,甚至在世界範圍內都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蒙克最為世人所熟知的就是他的經典之作《吶喊》。    幾乎所有的藝術史著作都會在表現主義或象徵主義的板塊以《吶喊》作為代表性作品呈現。
  • 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愛德華·蒙克(1863-1944)是挪威國寶級藝術家,也是享譽全球的表現主義大師。在蒙克的所有作品中, 《吶喊》是當今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藝術作品之一。愛德華·蒙克(1863-1944)由上海久事美術館、上海邁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挪威Snowflake藝術公司共同主辦的「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2020岡德森收藏)」將於9月25日空降魔都!
  • 科學家發現參觀者的呼吸正在損害畫作《吶喊》
    近日,據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披露,科學家們發現參觀者的呼吸正在損害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的名作《吶喊》。愛德華·蒙克《吶喊》(1910) 蒙克博物館Courtesy of the Munch Museum, Oslo安特衛普大學(Universiteit Antwerpen)教授孔·揚森斯(Koen Janssens)表示,「人們呼吸時會產生水分和氯化物,我們必須要控制好博物館的相對溼度和畫作與公眾的距離,保證參觀者在欣賞畫作的同時不會對其造成損害
  • 「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今天在上海久事美術...
    愛德華·蒙克作為挪威歷史上,乃至人類藝術史上最重要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其創作不僅在歐洲,甚至在世界範圍內都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蒙克最為世人所熟知的就是他的經典之作《吶喊》。幾乎所有的藝術史著作都會在表現主義或象徵主義的板塊以《吶喊》作為代表性作品呈現。而畫面中那個驚悚的形象甚至已超越藝術史的範疇成為一個跨越時間與空間,貫穿不同文化領域的全球視覺符號。
  • 福利|吶喊與迴響 - 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2020岡德森收藏)
    愛德華·蒙克(1863-1944)是挪威國寶級藝術家,也是享譽全球的表現主義大師。在蒙克的所有作品中, 《吶喊》是當今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藝術作品之一。愛德華·蒙克(1863-1944)由上海久事美術館、上海邁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挪威Snowflake藝術公司共同主辦的「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2020岡德森收藏)」將於9月25日空降魔都!
  • 舉世聞名的《吶喊》石版畫將來中國展出!
    據澎湃新聞8月20日消息,藝術史上舉足輕重的表現主義繪畫大師愛德華·蒙克的真跡作品將要來到上海展出,展品包括他舉世聞名的代表作《吶喊》的石版畫!消息介紹,「吶喊與迴響——2020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大展」計劃於今年秋季在上海久事美術館舉辦,將展出蒙克的6件橫跨30年不同階段的油畫及47件版畫作品,其中包括一幅《吶喊》石版畫。目前展期尚未確定,但值得期待。挪威藝術家愛德華·蒙克出生於1863年,是現代表現主義之父,他的繪畫作品筆觸狂放,色彩鮮明,傳達出濃重的情感,總是令人過目難忘,且深受其中情緒的感染。
  • 《吶喊》主題作品本世紀首次來中國展出,去外灘的這個美術館來一場...
    提起愛德華·蒙克的大名,必然會聯繫到那幅鼎鼎大名的《吶喊》。2012年,愛德華·蒙克繪製的其中一幅《吶喊》,曾創下1.199億美元的拍賣天價,在當時成為世界最貴畫作。海報9月25日,「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2020岡德森收藏)」將在上海久事美術館開展。
  • 「世界第二名畫」《吶喊》亮相上海!看展前你要知道的6個小知識
    ■《吶喊與回想: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在久事美術館舉辦《吶喊》背後有怎樣的故事?蒙克屬於什麼藝術流派?這6條小知識,看展前不得不知哦!Q:這幅《吶喊》是哪個版本?這個版本的《吶喊》,目前留存於世的不到20件,由蒙克水彩手工上色更是僅存一幅。Q:關於《吶喊》,最常見的誤解是什麼?大多數觀眾在第一眼看到《吶喊》的時候,都會覺得是畫中的小人在尖叫。但根據蒙克自己寫的說明和自傳,這聲尖叫聲實際上來自周遭的環境。
  • 蒙克的《吶喊》想表達的是什麼?
    《吶喊》(又名為《尖叫》)愛德華·蒙克(挪威)(Edvard Munch 1863-1944)創作於1893年90.8cm*73.7cm現收藏於挪威奧斯陸國家美術館《吶喊》是挪威表現主義畫家愛德華•蒙克1893年創作的繪畫作品。
  • 【藏】無盡的吶喊-孤獨和苦悶愛德華·蒙克世界
    《吶喊》是蒙克代表作之一,共創作了4個不同的版本,一般均認為這件作品是工業現代化後人們產生極度痛苦的象徵,他本人形容是描寫他在「孤獨和被苦悶所戰慄的一刻時感受到自然界有浩瀚無盡的吶喊」。
  • 名畫《吶喊》裡那人到底看見了啥?吶喊油畫哪裡好
    挪威已故表現主義畫家愛德華·蒙克的名畫《吶喊》(The Scream)中那個人為何滿臉驚慌恐怖?先前不少人認為這與人像背後奇幻的雲彩有關,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畫作以印尼火山噴發為背景創作。但挪威研究人員認為,這片波形雲更像是另一罕見天象——珠母雲。
  • 世界名畫價值之最:蒙克代表作《吶喊》
    蒙克的《吶喊》成為世界上迄今為止價格最昂貴的藝術畫作。世界最著名的畫作之一《吶喊》(又譯《尖叫》Scream)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以1.2億美元(7400萬英鎊)的價格被匿名買家奪得。《吶喊》是挪威著名畫家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在1893年創作的一幅象徵主義風格裝飾畫,也可以說是他的代表作。5月2日的紐約拍賣會前,這幅作品在倫敦蘇富比展出一周,原來預計成交價為8000萬美元。這幅拍賣作品是蒙克創作的4幅《吶喊》之一,使用的是彩色粉筆和蠟筆,也是4幅《吶喊》中唯一由私人收藏的作品。
  • 蒙克大展上海開啟:「吶喊與迴響」呈現53件版畫及油畫
    愛德華·蒙克(1863-1944),挪威藝術家,也是享譽全球的表現主義大師。在蒙克的所有作品中,《吶喊》是當今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藝術作品之一。2020年9月25日,展覽「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2020岡德森收藏)」在上海久事美術館開幕。
  • 足不出「滬」,和藝術大師蒙克一起「吶喊」
    圖說:《吶喊與回想》展覽海報 官方圖表現主義代表作《吶喊》中,人物捂著耳朵的形象深入人心,9月25日起,由53件原創作品組成的「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將在上海久事美術館展出,其中就包括珍貴的1895年石版畫、蒙克唯一手工上色版的
  • 看懂名畫 | 拍出1.2億的《吶喊》,到底在喊啥?
    TA是挪威表現主義大師愛德華 蒙克Edvard Munch的代表作《吶喊》。愛德華·蒙克-《吶喊》,1893,奧斯陸蒙克美術館 ;油彩、膠面顏料、粉蠟筆、紙板,83.5cm×66cm血紅天空下,一個藍衣人雙手捂住耳朵「我不聽~我不聽~」,張嘴大叫起來,仿佛在吶喊!究竟是在怎樣的狀態下,畫家才能get這種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