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近億元融資半年後,巴奴毛肚火鍋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不過,這次巴奴毛肚火鍋不是伴隨著投資方番茄資本出現,而是跟海底撈一同出現。
律師:菜品不屬於工業產品
9月18日,針對海底撈被質疑外觀抄襲巴奴一事,巴奴毛肚火鍋創始人杜中兵在其新浪微博發文稱:「我認為海底撈能從服務走向產品是好事,可以一起為顧客提供更多的美味好產品,不必誇大,也不必給誰帶上一個不好的帽子。」
據悉,早在9月16日,網友爆料稱,海底撈的擺盤方式與巴奴毛肚火鍋的相似,列舉了兩家火鍋店的豆芽、繡球菌、毛肚、小油條等菜品的擺盤存在抄襲。還指出海底撈的活體豆芽抄襲巴奴井水黃豆芽中的文案。
隨後,9月17日晚間,巴奴毛肚火鍋針對海底撈被質疑外觀抄襲巴奴一事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聲明稱,海底撈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企業,開創了服務主義的先河,如今又專注推出顧客喜愛的產品,非常歡迎海底撈加入巴奴產品主義的陣營。
《證券日報》記者就此事採訪海底撈,但截止至發稿暫未回應。
而網友們已經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海底撈確實抄襲,也有人認為巴奴是在搞「碰瓷式營銷」。還有網友表示,「沒啥問題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那麼網友口中巴奴研發的產品,有沒有申請專利,比如外觀上一類的專利?《證券日報》記者採訪巴奴毛肚火鍋相關負責人,其稱並未申請專利。
《證券日報》記者採訪北京觀道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朱金元,其稱:「菜品不屬於工業產品,菜品僅僅是菜如何擺放,不在可以申請外觀設計的範疇,不存在誰抄襲誰的問題,所以不侵權。」
天眼查App專利信息顯示,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與巴奴毛肚火鍋有限公司均有多條專利信息,截止目前,兩家都尚未申請菜品相關外觀專利。
業內人士分析,在餐飲行業,由於本身行業特質,抄襲和借鑑的界限本就模糊不清。「都沒有申請專利,到底是誰抄誰的,又該如何去界定?」
二者「相愛相殺」十餘年
事實上,兩家品牌在鄭州、無錫市場曾有過較長時間的較量。2012年,巴奴毛肚火鍋的第100家連鎖店面在鄭州開業,同年,無錫也開出了巴奴的首家門店,這意味著,巴奴正式進軍河南之外的華東市場。
同樣是在這一年,巴奴毛肚火鍋改變了口號:「服務不是我們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
據悉,以服務聞名的海底撈引來眾多學習者,巴奴就是其中之一。「巴奴剛進軍鄭州時,是很艱難的,作為後入行者,你要亦步亦趨學海底撈。」杜中兵曾在一次分享中提到,最開始巴奴全面學習海底撈的服務,比如送皮筋、眼鏡布,比如舞面。但是,2012年,全面學習海底撈三年後,巴奴提出了產品主義,與海底撈的服務主義相區隔,並提出「服務不是我們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
「2002年海底撈在鄭州開了第一家店,七年後巴奴才入駐鄭州,但後者僅用了三四年時間即佔得鄭州火鍋的半壁江山。」一位餐飲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二者在鄭州選址上越貼越近,你追我趕,可以說有巴奴的地方,就有海底撈,有海底撈的地方,必有巴奴。
2016年,海底撈在無錫市場推出9.9元一盤的毛肚,跟巴奴短暫「交鋒」。坊間傳聞,毛肚之爭後被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叫停。
2018年,海底撈在香港上市。也是這一年,巴奴宣布進軍北京,在悠唐國際開出北京首家門店。
兩年後的2020年3月16日,巴奴毛肚火鍋宣布獲得由番茄資本獨家投資的近億元融資,這對擁有65家直營店的巴奴而言,或意味著上市進程的加速。
天眼查App顯示,巴奴毛肚火鍋有限公司由北京和勝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控股,持股比例為79.48%。北京和勝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大股東為杜中兵,持股比例90%,韓豔麗為10%。
同時,韓豔麗為深圳勝鼎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大股東,持股比例達90%,而深圳勝鼎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是寧波番茄貳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控股股東,持股佔比高達99%,另外的1%為寧波番茄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既2020年3月16日的投資機構——番茄資本。
除了為巴奴毛肚火鍋提供資金以外,番茄資本還在戰略規劃、營運體系、供應鏈及食品安全、人才推薦、法律架構、財務體系、稅務及用工合規、上市規劃等方面提供投後服務與支持。
(文章來源:希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