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3日訊 昨天晚上七點半,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的音樂會版在山東省會大劇院唱響。本次重裝上陣的音樂會版在劇目原裝版基礎上,精練團隊、優選曲目、創新編排,引得在場觀眾掌聲陣陣。接下來,《沂蒙山》音樂會版將作為山東省會大劇院駐場劇目進行常態化演出。
暫別百天 演員停演不停練
從一月到六月,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已經100多天沒有上演了。山東歌舞劇院院長張積強說:「這五個月,很多觀眾打電話來問,《沂蒙山》什麼時候覆演。」
沒有演出的日子裡,山東歌舞劇院的演員們停演不停練。主演之一劉婧雅認為歌劇演員是不能有一天懈怠的,就算過年放假期間,她和同事們也會在群裡發自己的練唱進行打卡,互相督促進步。「大家還是很有激情,這部劇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心血,時隔快半年,終於要登臺,這個第一演,一定要把它完成好!」
不間斷的練習,演員們對於角色也越磨越透、越練越精。飾演海棠的袁野已經演過不同版本的《沂蒙山》幾十場。她說,隨著所看、所感、所悟的增多,在表演時更能感受到角色的情緒。
飾演九龍叔的徐廣傑就出生在沂蒙山腳下,從小聽著「納鞋底、送軍糧」故事長大的他認為,疫情之後這部歌劇更有意義。「我覺得醫護人員和疫情作鬥爭,舍小家為大家,也是沂蒙精神的一種體現。」
嶄新亮相 音樂會版獲好評
5月12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宣布劇院等演出場所,經當地黨委、政府同意後可以舉辦營業性的演出活動。
6月1日,山東省會大劇院正式恢復對外開放。
6月12日,暫別近半年的《沂蒙山》帶來了全新的音樂會版。張積強介紹,音樂會版是舞臺版和音樂部分的延伸,選取了原本歌劇中最美的唱段,最感人的情節通過演員的表演表現出來,不失歌劇的魅力,尤其是也不失音樂的魅力。
雖然疫情防控期間,劇院的上座率不得超過30%,但這並不影響觀眾地熱烈反響。精彩的演出讓觀眾感動落淚,現場多次響起熱烈的掌聲。觀眾李先生是第一次看《沂蒙山》,「最感動的地方就是海棠犧牲了自己的孩子,挽救了我們八路軍的孩子,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辛女士離開劇場是依然有些哽咽,「這是我第三次來看這部歌劇,第一次看全場是哭完的,這次音樂會版,沒有了舞美和燈光效應,原生態的音樂也讓我覺得很震撼。」
閃電新聞記者 崔競文 姚瑤 實習記者 李金彥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