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清晨6點,你的孩子在做什麼?在江蘇徐州邳州劉莊村裡,迎著料峭寒風,三名分別7歲、9歲、11歲的孩子,已經跟著父親在村道上跑步,在7點早飯前,他們要完成5公裡跑及一整套體能訓練。一天中,孩子們要在課業之外,進行梅花樁蹲馬步、鐵板橋、後空翻、拳術、兵器等武術練習。三個孩子的父親,像極了印度勵志電影《摔跤吧!爸爸》中的「虎爸」,一方面對孩子們訓練嚴格,另一方面,對他們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
「虎爸」劉龍是曾經的武術運動員,跟全國冠軍的夢想失之交臂,歷經生活磨礪,他仍未丟下對武術的熱愛,因而,他用心教自己的三個孩子學習武術。不過,這名「虎爸」卻是嚴厲中帶著溫柔,他說:「教孩子練武更多是為了讓他們修身養性,將來會尊重他們的選擇,子承父業固然好,但是我更希望孩子能在練武中得到快樂。」
「虎爸」劉龍,今年32歲。他的三個孩子分別是11歲的姐姐劉亦婷,9歲的妹妹劉亦點以及7歲的小弟劉亦行。紫牛新聞記者來到劉龍家中時,三個孩子正在吃午飯。隨著劉龍一聲「差不多了,吃飯七分飽」,三人齊刷刷放下了碗筷。劉龍告訴記者,孩子午飯後要休息一會,接下來就要進行中午的訓練科目。
半小時後,劉龍一聲「出發」,姐弟仨排成小隊,來到了屋前一片空地,這裡豎著兩排共計12根樹樁。劉龍表示,這是供孩子練習馬步的梅花樁。只聽他一聲「上樁」,孩子們立馬麻利地站上了直徑只有4釐米左右的樹樁上。
劉龍發出了口令:「蹲梅花樁,第一組,三分鐘,開始!」孩子們隨後呈半蹲姿態,劉龍開始給每人發碗,分別放在頭部、肩膀、膝蓋,一共五個。一邊發碗,劉龍一邊講解蹲梅花樁要領。孩子身上頂著碗,剛開始能紋絲不動,漸漸地孩子們身體都有些微微發抖。劉龍在旁厲聲喝道:「不準動!身體繃直!」
「虎爸」演示在梅花樁上扎馬步
練完科目一,孩子們需要在梅花樁上合力抱起一根直徑在30釐米左右的圓木樹樁。「樹樁大概100斤左右,三人要在梅花樁上,以馬步姿態,抱樹樁三分鐘」,劉龍和朋友兩人,也要用力才能抬起樹樁。
仨姐弟再次上樁,這一次的強度明顯更大了,圓木樁放上手臂時,三人身體都猛然下沉。劉龍發出指令同時,雙手離開了樹樁。姐弟仨都瞪大眼睛,盡力保持住身體平衡,弟弟劉亦行將身體盡力伸直,才勉強與姐姐們保持平衡。順利完成兩項梅花樁訓練後,劉龍只讓姐弟仨休息了一會,接著又要進行第三項鐵板橋科目。「鐵板橋是梅花樁訓練中難度最大的」,劉龍告訴記者,孩子從樁上滾下來是常事。
「虎爸」在給孩子們訓練「鐵板橋」
在孩子上學階段,劉龍每天對他們的訓練分為三個階段,早上是體能訓練,主要是五公裡跑以及劈叉壓腿等基本訓練。中午是梅花樁扎馬步、翻跟頭訓練,而在每天下午放學後,就會迎來拳術、兵器等科目訓練。
劉龍說,姐弟仨學拳速度很快,在一年多時間裡,都已經熟練掌握了五六種拳術的套路。劉龍告訴記者,弟弟劉亦行雖然年齡最小,但學習拳術的天賦挺讓他驚喜。「我先教的兩個姐姐學習八拳,因為他還小,沒到學習八拳的條件,結果他就偷偷在旁邊看。後來女兒們還沒學會,他先跳出來三下五除二就打了這套拳。」
拳術、棍棒刀槍,姐弟仨每天都要輪流全部走一遍。記者注意到,劉龍雖然在不斷嚴厲地糾正他們的動作,但經常會上前梳理一下孩子的頭髮,拍去孩子身上的樹葉、塵土。
劉龍中等個頭,一身腱子肉,妻子顧丹說丈夫就是個「武痴」。
劉龍並不是出身在武術家庭,7歲那年,他看了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後,突然萌生了學武的想法,「我父親覺得練武不是什麼壞事,正好村裡有一所武術學校,就送我過去了。」劉龍說,在他那個時代,學武強度極大,父親原以為他堅持不了多久,沒想到兩年裡,他不僅痴迷上了武術,而且下定決心走習武之路。
虎爸在給兒子做練習
雖然家境貧寒,劉龍在村裡學了兩年後,父親決定送他去山東的武校繼續提升,兩年後又轉到邳州當地另一所武校。幾年學武生涯裡,他的武術技藝不斷提高,先後參加過很多武術比賽,曾拿過六省市武術比賽個人項目第一名、徐州市武術比賽相關拳種冠軍。隨著學武日久,劉龍開始憧憬站上更高的舞臺,「我要拿下全國冠軍」。然而,15歲那年,劉龍的夢想戛然而止,父親告訴他,家裡已經負擔不起武校學習的費用,劉龍無奈回到老家,完成了初中學業後就匆匆踏上了社會。
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劉龍先是開起了大貨車,這一跑就是6年。走南闖北,只不過劉龍從沒有放棄過武術訓練,忙時跑車,閒時他就躲車後面練拳,「哪怕我在服務區休息片刻,我也要練一下壓腿,劈叉」
在跑車過程中,劉龍成了家,為了照顧家庭,他回到邳州工作。先後當了兩年公交車售票員,做了兩年當地化工廠保安,期間他還自購舊貨車跑過一段時間運輸。妻子顧丹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劉龍在家練功時,都是背著她的,雖然知道丈夫會武術,結婚很長一段時間裡,她也弄不清丈夫究竟有沒有「真功夫」。
生活重壓下,劉龍不敢將武術當成職業。幸運的是,三年前,因為家裡房子拆遷,經濟壓力一下子緩解了。劉龍這下有了「非分之想」,他跟妻子商量,能不能領貨幣補償,自己開一家武館。顧丹告訴記者,丈夫多年來從沒有提過要求,這是第一次開口,她就答應了。
劉龍在家附近開了一家名為新振武的武術館,開始招收六年級以內的學員。隨著武館開起來,顧丹才發現丈夫原來真有「功夫」,丈夫是館內唯一的教練。顧丹平時做一些武館後勤保障工作,丈夫教孩子練功時,她會在旁邊觀看,耳濡目染下,原本對武術不感興趣的她,也開始練起拳來。
顧丹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很多家長都是抱著鍛鍊孩子身體的目的來的,但丈夫教得很認真。武館開張兩年裡,劉龍帶著學員參加過三場比賽,居然捧回了一大把獎牌。
開起了自己的武館,劉龍說他的夢圓了一半,另一半他藏在了心裡。
劉龍覺得自己的武術生涯最大的遺憾,是沒能獲得全國冠軍,他希望子承父業,讓三個孩子代替自己完成夢想。可是,將自己的遺憾強加給孩子,他又覺得自己太自私。兩年前,劉龍還在為要不要教孩子武術糾結。沒想到,妻子顧丹鼓勵他,練!顧丹跟紫牛新聞記者講起此事時,還忍不住發笑:「三個娃太調皮了,練武能收收他們的性子。」
修身養性正是習武的目的,妻子「別有目的」的一句鼓勵,反而讓劉龍放下了思想負擔,正式開始教孩子習武。
劉龍說,他的性格內向,不會哄孩子培養對武術的興趣,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言傳身教,以及一個字——嚴。
從教孩子習武開始,劉龍就變成了虎爸。他不僅制定了一年365天都不中斷的訓練內容,而且平時總刻意表現出嚴厲的形象。「習武沒有捷徑,付出多少就回報多少」,劉龍說,再心疼孩子,他也不敢鬆懈。
今年劉龍帶三個孩子和武館學員去連雲港參加一場武術比賽時,老二、老三都拿下各自年齡組比賽冠軍,老大比賽時發著39度高燒,仍然拿下了第二名。更讓劉龍高興的是,孩子們已經適應了他訓練的強度,儘管還會因為受傷哭鼻子,可是往往哭幾聲後,又繼續練習。
孩子獲得的獎狀
姐弟仨武術水平的不斷進步,也一直在撩撥著劉龍的全國冠軍夢,可是劉龍一直提醒自己,孩子的人生應該由他們自己選擇。「我不能給他們強加自己的夢想,更不能逼迫他們習武」,劉龍說,子承父業固然好,但是他寧願把練武當成磨鍊孩子心性和意志品質的手段,「孩子慢慢大了,如果哪天跟我說不想練武,我也會尊重他們的選擇。」
三個孩子在做作業
可以佐證的是,劉龍並沒有因為習武,對孩子學業放鬆要求,孩子平時的學習輔導都是由他完成。讓劉龍欣慰的是,三個孩子學習成績都還說得過去。
為了教孩子練武,劉龍當起了虎爸,他也被迫藏起了作為父親的諸多溫柔。顧丹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丈夫給孩子立了很多規矩,不準吃零食喝飲料,控制玩耍時間……丈夫看起來兇,但是對孩子確實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孩子吃的禽肉蔬菜,都是他親自圈養種植的。「他不敢在孩子面前表露自己的情感,所以總是在孩子們睡著之後,才會輕輕地親吻他們的額頭。」
編輯|張冰晶
主編|陳迪晨
圖片來源 記者拍攝
-END-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您有新聞線索,歡迎點擊爆料
你可能還對這些內容感興趣
【紫牛頭條】孤掌殺魚姐:幾十秒處理一條魚,為還債一年只休息一天
【紫牛頭條】少年情侶奉子成婚生了三個娃,二娃患重病上網求助遭指責
【紫牛頭條】老人與兒童相撞欲離開受阻後猝死,勸阻人成被告,死者家屬索賠4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