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無羨為了心中的道義和信仰,在窮奇道救下昔日的恩人溫情姐弟及其一眾族人後,帶著他們來到了夷陵亂葬崗畫地為牢,從此過著布衣果腹的艱苦生活。
世人畏懼魏無羨的鬼笛陳情和陰虎符,自是不敢貿貿然找上山來;而魏無羨和溫氏族人勢單力薄,也不下山去主動招惹是非,兩邊因此相安無事地過了一段時間。
江澄受了金光善、姚宗主等人的挑撥離間,這天上夷陵來找魏無羨。自打來到亂葬崗,他目光所及之處皆是一片嫌棄,連對幼子阿苑都是大聲呵斥。
見到還未甦醒的溫寧,江澄毫不猶豫地揚起一掌就劈了下去,要不是魏無羨幾次三番攔著,恐怕溫寧就真的被他了結了。
見毀屍不成,他又直接逼著魏無羨交出所有溫氏餘孽,和他們劃清界限,由此便能由他作保,讓魏無羨重回蓮花塢。
在被魏無羨斷然拒絕後,江澄痛心疾首地說:「你若執意要保他們,我就保不住你!」
「保不住我,就棄了吧。」魏無羨雖也有些置氣,但他更多的是憤怒與傷心地懟著江澄。
以前追劇,每每看到這裡,總是被江澄這副兩難取捨、不忍拋棄兄弟而痛哭流涕的樣子所感動,也對後來魏無羨出走蓮花塢,「雲夢雙傑」分道揚鑣,再無機會可挽回感到意難平。
可最近我又再刷了5遍《陳情令》,突然發現一個謬論:16年前的江澄是真的保不住魏無羨嗎?其實,這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一個完美的甩鍋之詞。
後來又細品了魏無羨與江家、江澄微妙的家庭關係,逐漸體會到魏無羨不再回歸蓮花塢,不再組團「雲夢雙傑」,都是情理之中的事,而看似被拋棄被失信的江澄,真不值得同情。
魏無羨落得如此下場,江澄可有責任?
《陳情令》大結局時,金光瑤回懟江澄:魏公子落得如此下場,你也是有責任的,而且是有很大的責任。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極力討伐夷陵老祖?為什麼那麼多有關的無關的人都要發聲吶喊?為什麼他被一面倒得人人喊打,真的只是從眾嗎?
當然不是,有很大的原因就在於江宗主你呀。
這裡有很多人會替江澄申冤叫屈,有人會說他剛剛重建蓮花塢,年輕家主勢單力薄資歷尚淺,擋不住那些老狐狸的挑撥離間、看不清那些老江湖的陰險招數,他是有心無力呀。
可真是如此嗎?未必!我看他是有力無心,是力有餘而心不足。
射日之爭後,仙門世家重新洗牌,蘭陵金氏、清河聶氏、姑蘇藍氏三分天下。那時,憑一己之力重建蓮花塢的江澄,也因戰果纍纍而名聲大噪,與魏無羨一時瑜亮,風光無限。
為著利益糾紛,其他家主自然不高興見到一個擁有如此得天獨厚之勢的年輕家主在此時崛起。
於是,「貴宗的魏公子可真是個人物呀!」「射日之爭,還不是全靠一個魏無羨,雲夢江氏才名聲大噪」「堂堂江宗主都未發話,他倒是拿了主意」……
很多的姚宗主們便拿著類似的話頭有意無意,見縫插針地刺激著江澄的驕傲和他一家之主的威儀。
可江澄在這些時候,總被憤怒和嫉妒衝昏了頭,並沒有強硬地維護著魏無羨表明他的立場,並沒有在外人前展現出他們是思想統一、步調一致、堅不可摧的兄弟。
而是通過自己一次次蒼白無力地替魏無羨解釋,替魏無羨向大家致歉,變相地向世人宣告了他對魏無羨的不認同不認可無包容無偏愛。
在對魏無羨的維護和偏愛上,江澄真的遠比不上師姐。
百鳳山圍獵,師姐替魏無羨據理力爭說,仙門圍獵靠的是自家本事,並沒有誰獵得最多就是罪過一說。
而轉身江澄就在百花宴上主動將獵物悉數上交給金氏與大家共享,這是急著解釋魏無羨所行所法都不對?還是說他不該擁有最多的獵物?或是說他雲夢江氏根本就不配有人出人頭地呢?
魏無羨不能佩劍,師姐在乎的始終是羨羨是否安全安心?但江澄會說他失了禮儀禮節,生生被別人抓住話柄嚼舌根,他在乎的終是世人的流言蜚語。
不得不說,江澄對魏無羨的這種態度,就是滋生世人變本加厲繼續造謠中傷魏無羨的溫床。畢竟外人打狗都是要看主人眼色的,不是嗎?
所以呀,但凡江澄從前對魏無羨的態度好點,顯得他們之間的聯盟堅不可摧;或是事發之後,他再多一絲寬容,讓別人無從挑撥,魏無羨最後也不會絕望到去跳崖。
江澄真的保不住魏嬰嗎?
射日之爭前,江澄論心智論武力論修為,就像溫寧說的,他可是樣樣比不過魏公子的。從小到大,不管是調皮搗蛋還是讀書習武,他都是跟在魏無羨身後的人,魏無羨就是他的主心骨。
但後來,江澄因為有了魏無羨上等精純的金丹,又有了虞夫人的一品靈器紫電,修為和武力值都是日進千裡,早不可同日而語。加上他迅速重建了蓮花塢,讓世人都對他這個年輕的家主刮目相看、讚譽有加。
而他也終於證明了自己並不是事事都不如魏無羨,他和江家也並不是少了魏無羨就轉不開就活不了。
就在江澄努力自我成長、自我成就,並已見顯著成效時,突然有人過來潑冷水,說他還是狗屁不是、技不如人,說他今天的成績都是魏無羨一個人的功勞,你說他不會心理扭曲嗎?不該憤怒嫉恨嗎?
就像一個沐浴過了陽光的生命,是不想永久再活在那暗無天日的角落的;一個站在臺前的享受了風光和追捧的人,是不甘心回去再做陪襯與墊腳石的。這都是生命之常態,人世之常情,是常人常有之事。
毫不意外,江澄就是一介凡人,當他被嫉恨蒙了心,又豈會樂意再重新活在魏無羨光芒萬丈的陰影之下,又豈會甘心自己的努力與成長,榮耀與光芒被人視而不見。
我不想去揣測江澄是否早就起心想讓魏無羨離開江氏,但我們看到的是,江澄確實順著「民心」棄了魏無羨。
我也不想去揣測江澄是否一開始就沒想過要力保死保住魏無羨,但我們看到的是,江澄確實在力保魏無羨這件事上,並沒有做過太多的掙扎與努力,真真就是保他之心不足呀!
再且說一說江澄有沒有實力保不保得住魏無羨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換個問法答案就一清二楚:魏無羨真的需要他來保嗎?
魏無羨有號令萬鬼的陳情和操控傀儡的陰虎符,其武力值爆表,一人便可打遍整個武林,就像魏無羨在百花宴上霸氣地吼道:我魏無羨想殺誰,誰能阻攔,誰又敢阻攔?
退至亂葬崗,並不是他打架打輸了無路可走,是他不想多傷及無辜,想息事寧人而自願畫地為牢。
不夜天大戰,魏無羨也並不是打輸戰死,而是看透人心,心灰意冷地自尋滅亡。
如果他真的只顧自己性命,豈會需要別人來保護他。只是他至始至終都心存善念,不願更多人枉送性命,這便才有他一次次受下了所有的不公,最終委屈的都是他自己。
其實,他和江澄的「雲夢雙傑」是有著合則天下無敵,分則各自為王的實力。所以只要江澄不推開魏無羨,任憑誰除了過過嘴癮,豈敢真會貿然對蓮花塢下手的?
說到底,江澄並不是因為自身實力不夠保不住魏無羨,而是恰恰相反,他覺得自己翅膀硬了,不想被魏無羨遮住自己的光芒,選擇了主動推開魏無羨。
江澄是真的想一劍刺死魏無羨死嗎?
雲夢之地本就好巫蠱之術,江澄對魏無羨修習詭道術法是沒有太多異議的。他們之間第一次的正面衝突,就出在保不保溫寧姐弟的對立上。
對江澄而言,溫寧姐弟該不該保?自然是該保。
蓮花塢之亂,溫寧曾救出過江澄,又偷出江宗主和虞夫人的屍體安葬在蓮花塢,這裡直接受益的是江澄。但凡一個有天地良心的人,去維護保全一個對自己有恩的人,何懼天下人非議?
蓮花塢之禍確實是溫氏所為,但此溫氏並非溫情姐弟之溫氏旁支,冤有頭債有主,要報仇無可厚非,但不要牽扯無辜他人,這是常識。
再者,江澄最初可是中意過溫情的,衝冠一怒為紅顏這才是真英雄,力保一本來就無太多過錯的心上之人又何懼流言?
但遺憾的是,江澄對魏嬰,對溫情,在親情、友情、愛情、恩情上,真是一樣都沒顧上,真乃絕情絕愛之人。他一直不明白魏無羨的英雄病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替江澄報恩還願。
我不想去揣測江澄是否在某一刻真的對魏無羨起過殺心,實際上我們看到的,確實是因為江澄那一劍,讓魏無羨徹底死心向崖底墜去。我雖沒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原著作者在設定江澄這個人物時,便通過他的佩劍暗喻了江澄的性格悲劇。
江澄的佩劍是和魏無羨的隨便一起打造的,不過他的佩劍名字,比隨便正常多,叫做三毒。
三毒這個名字的典故,起源於佛教,代表著貪、嗔、痴三毒。
江澄的一生,幾乎也都犯足了貪嗔痴三毒。貪戀宗主的權勢榮耀,放任仙門百家對魏無羨的迫害,是為貪;患得患失,害怕失去自己的地位權勢,是為嗔,一葉障目,分不清形式,是為痴。
江澄與魏無羨的本質有異、三觀有壁,即使沒有江澄有意推開魏無羨,「雲夢雙傑」走散也是遲早的事。
如果你對江澄的人物解讀,和魏無羨與江澄的關係分析有什麼獨到之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魏無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