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聶耳,在中國無人不知。他是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一生創作了許多悅耳動人的曲目,包括我們熟知的《賣報歌》。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聶耳去世時的年齡非常小,他1912年生於雲南玉溪,1935年死於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年僅23歲。
風華正茂的聶耳為何死於異國?他到底是怎麼死的?關於聶耳的死因,多年來一直有各種傳聞,最為流行的觀點有以下幾種。
死於溺水
音樂史學家向延生於1985年編輯出版《聶耳全集》。為了全面了解聶耳生平,他曾專門針對聶耳的死因進行調查。
通過向延生的了解,聶耳非常喜歡遊泳,在上海讀書時,就經常跟好友孫瑜、趙丹等人一起去遊泳。但聶耳的泳技並不好,因為不會換氣身子總往水下沉,還因之在朋友間得了個「潛水艇」的綽號。
1935年7月17日,聶耳和好友一起去日本藤澤市鵠沼海濱遊泳,因海浪洶湧,不幸溺水身亡。
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普遍認同。原因有三:一、聶耳遇難後被人從海水裡打撈上來,人們發現他的嘴裡、鼻孔和頭上都有少許血跡,這讓聶耳的死亡顯出幾分蹊蹺;二、說聶耳死於窒息、溺水而亡是日本警方法醫鑑定的結果,當時聶耳身邊沒有親屬,日本方面也沒出具任何屍檢報告;三、1954年,郭沫若在給聶耳寫的墓志銘中寫道:「不幸而死於敵國,為憾無極。其何以致溺之由,至今猶未能明焉!」這段話點明了郭沫若內心的質疑。
死於日本特務暗殺
這種說法來源於一位巴西人,這位詩人兼作家名叫安德拉德,他在散文《傑出的音樂家》中揣測,聶耳可能死於日本人暗殺,而且名字曾經出現在日本人的「黑名單」上。
為什麼日本人要暗殺聶耳?因為聶耳不是普通青年。聶耳16歲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接觸馬克思主義,報名參加過「學生軍」。昆明大爆炸後,聶耳積極參加中共地下黨領導的各種針對反動派的鬥爭,引起關注,隨時面臨逮捕。
1930年11年,聶耳在上海加入進步群眾組織「反帝大同盟」,1932年春經由田漢介紹,加入左翼劇聯,同年秋又在北京加入左翼戲劇家聯盟音樂組。1933年,聶耳光榮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此後,聶耳為無產階級創作了大量在當時膾炙人口的歌曲,其中也包括一些抗戰歌曲。
據記載,聶耳在創作《義勇軍進行曲》時,受到日本軍國主義的刺激,靈感迸發得很快。這首歌曲調激昂雄壯,充滿熱血與大無畏的精神,一經公開發行,迅速傳唱大江南北。
因為宣傳抗日被日本特務盯上進而被暗殺,聽起來似乎有幾分道理。但大量史料表明,這種可能性也不是很大。首先日本人不知道聶耳是共產黨員;其次聶耳雖為紅色音樂家,在日本的名氣並不算大;再次聶耳在遺留下來的日記中,未曾有他被日本特務跟蹤的隻言片語。
當年,聶耳的好友張大虛也在日本,就是他認領了聶耳的遺體,並對其進行火化,張大虛還參加了在日本舉行的聶耳追悼會,他也沒有提及過聶耳或被日本特務殺害的觀點。而且聶耳身亡一事在第二天就見諸日本報端,如果確為日本人謀殺,不太可能這麼快就報導出來。
意外事故導致死亡
對於聶耳的死因,日本也有種種推測。日本作者崎松在《聶耳在藤澤遇難的死因探析》一文中,以眾多史實分析為佐證,判斷聶耳死於意外事故。日本還有一種分析認為,聶耳死於心臟病突發,因行動失控致溺水猝亡。總之是一場意外,與日本特務無關。
聶耳當年去日本,懷揣著學習音樂、報效祖國的理想,還有留學蘇聯的打算。他曾制訂3個「三月計劃」,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誰也不曾想到,他剛到日本三個月,就殞命大海中。
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聶耳的死的確有幾分「撲朔迷離」。時至今日,依然有人對聶耳的死因猜測紛紛。但聶耳早已被火化,如果沒有新的史料發現,此事就將成為永遠無法解開的「謎團」和「疑案」。
聶耳英年早逝,他短暫的一生,嶄露出難得的藝術天分,他勤奮努力,嚮往光明與進步;他為底層民眾創作,通過優美動人的旋律呼喊出人民迫切求解放的心聲,其作品富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嚴肅的思想性,被譽為「人民音樂家」。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並不平凡。
2009年,聶耳被中國政府評為百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如今聶耳已經逝世85年了,但這個名字將伴隨著國歌,永遠被中國人銘記於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