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46億年前的誕生之初是並沒有水分的,只是在後來的一些天體撞擊之中,那些外來的天體帶來了太陽系邊緣的水分,讓地球上充滿的水。雖然說後來地球上也有了許多的水分,但是大陸還是非常的大,因為此時的大陸還是一大塊整體的泛大陸,其還沒有受到板塊運動的影響,還沒有進行分裂。而海洋而還是一大塊海洋,並沒有分出什麼大西洋,太平洋之類的海洋。在後來的板塊運動之中,地球才慢慢的形成了七大洲四大洋。
現在地球上的海洋面積佔了百分之七十多,而陸地的面積才是僅僅的百分之三十左右。雖然說這海洋面積於陸地的面積比例不對等,但正是這樣的面積對比才形成了現在這個適宜生命生存的地球。所以說這海洋與陸地的面積之比是不能輕易變化的,否則這會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毀滅性的災害。在日本的宇航局之中有一個科學家利用動畫呈現了當海洋消失之後的地球模樣。
這個動畫首先展示的是,海水慢慢減少時的畫面。在一開始海水減少時,最開始顯示出增加大陸面積的是亞洲和大洋洲,隨後則是美洲和非洲,最後才顯示出增加陸地面積的是歐洲。這也說明了歐洲大陸的普遍高度是高於其他大洲的。
當海平面下降18米左右時,還是沒有明顯的大陸面積增加。但是當海平面下降到六千米左右時,那幾乎全球的海洋基本都消失了,這是地球就是一個凹凸不平的泛大陸了。在大陸與大陸之間會有一個個大的溝壑,並且過了這溝壑又將會是一大片的平原。很多地區的海底都是比較平的。
全球乾枯之後,那地球就會是一大塊的大陸,根本就沒有陸地。屆時只怕會發生毀滅性的災難。許多的海洋物種會消失,而人類或許也會遭到滅亡的危機。科技也無濟於事。只有靠進化了。屆時一些海洋物種會進化,適應陸地的生活,稀奇古怪的物種就會相繼的出現。人力根本就無法控制。
在現實中看來,海洋消失是不可能的。一些現實的數據表明,每年的海平面都有所上升,這也就是說海洋只有增加的份,沒有消失的可能。而海洋面積增加,這對於人類來說也會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據科學統計,海平面上升一釐米,那全球就會有大約一百萬人面臨海洋的侵襲,無家可住。在南極和北極,因為地球每年的氣溫在上升,其冰蓋一直的慢慢的減少,這也就是說極地在慢慢的融化。這個消息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糟糕的。不管怎麼說,我們人類目前面臨的居住危機還是較大的。
人類必須要意識到這種潛在的滅亡危機,不然到最後,災難來臨時,人類將會束手無策。最怕的不是外來的災害,而是那些明明已經預見的,卻還不加以嚴陣以待的。這或者說是人類自己在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