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將番禺深厚本土文化轉化為文創產品,又如何為文創產品注入「文脈」?12月18日,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廣州番禺大嶺村永思堂裡,一場主題為「大嶺村文脈與文創」的品鑑研討會舉行。
本次研討會會場就設在永思堂古香古色的園林庭院中,陽光灑落在院落中,現場展示著大嶺村七大系列文創產品,給人以古樸高雅之美,與會的學術大咖、文化名人們圍繞大嶺村文脈挖掘與文創產品的開發創作展開討論,碰撞思想。
記者還從研討會上獲悉,近期番禺區將出臺「促進文化創意設計產業化的實施意見」,包括加強旅遊景區文創產品設計開發、壯大文創設計產業市場主體、促進文創設計成果轉化、搭建文創設計產業發展平臺等等內容。
古園林裡,齊論大嶺村文脈與文創
永思堂坐落在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為大嶺村陳氏23代傳人陳仲良於清朝道光年間建成的私宅庭園。2011年1月,永思堂被登記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完成了修繕工作,被譽「第二個餘蔭山房」。
據了解,番禺區充分利用廣州大學城人才資源,於今年年初聯合廣州大學美術設計學院賀景衛教授團隊籌辦第34屆全國荷花展蓮花山文創作品展,成為本屆荷花展的新亮點。賀景衛教授在籌備蓮花山文創作品展的同時,在大嶺村建立「嶺南文化和大嶺村文創研究基地」,開展了非遺文化與活態化傳承的研究工作,實現了對大嶺村的歷史文化與淵源、建築結構與裝飾、民俗文化與物產等方面的初期研究,在古村落保護、地域經濟發展、嶺南文化推廣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示範作用。
研討會上,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賀景衛講解了如何通過提取與挖掘大嶺村耕讀文化、龍舟文化、宗祠文化、民俗信仰等方面的文化元素和符號,設計開發系列文化創意產品,並在現場展示了「開門大吉」、「鰲遊大嶺」「財祿雙全」「黃大仙」「大嶺村龍舟飯」「嶺龍」「魚躍龍門」等七大系列文創產品。同時,現場的領導嘉賓、文化名人及村民代表進行了交流探討,提出了寶貴的意見,為下一步深入古村落研究及文創轉化開發提供思路。
據悉,該研討會由番禺區委宣傳部、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指導,番禺區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會主辦。品鑑研討會是繼上個月新時代文明實踐廣東「七個一百」精品項目下基層啟動儀式後在大嶺村舉辦的又一項重要活動。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市社科院、廣州大學等單位以及番禺區委宣傳部有關領導和番禺區文化名人參加活動。
番禺區將出臺舉措促進文化創意設計產業化
今年,番禺區把探索文創產品設計生產市場化運作模式作為番禺區文化體制改革重要項目,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原則,加大各類專項資金和基金對文創設計企業的支持力度,採取政府購買服務、原創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推動更多優秀文創產品走向市場。近期還將出臺「促進文化創意設計產業化的實施意見」,重點包括以下具體舉措:
一是加強旅遊景區文創產品設計開發。實施番禺旅遊商品創意設計提升工程,鼓勵旅遊景點景區、文化文物單位、創意設計企業之間開展合作,創新開發生產具有區域特色的文創產品,對優秀文創產品開發項目給予支持。改造提升現有旅遊購物場所,在各旅遊景區建立經營誠信、服務優質的文創產品銷售中心。
二是利用廣州大學城智力資源。加強與廣州大學城高校的合作,藉助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引進高水平學術團隊和設計人才,建立以高校、景區、企業為主體的協同創新聯盟。鼓勵支持高校師生在各鎮街建立文創研究開發機構和工作室,完善高校與市場的對接轉化機制和聯合攻關的利益分配機制,共同提升重大關鍵技術的攻關能力。
三是壯大文創設計產業市場主體。加強各類文創研發設計中心、時尚智庫、創意諮詢機構建設,積極吸引國內外知名文創設計機構落戶番禺,促進文創設計產業能級提升。鼓勵支持文創設計企業來番禺設立區域總部、分支機構或共建設計中心,提高番禺文創設計水平。支持一批中小型文創設計服務企業向專業化、精細化和特色化方向發展。
四是促進文創設計成果轉化。發動多方力量建設文創設計服務交易市場,鼓勵文創設計成果通過市場渠道合法轉讓。鼓勵企業將可外包的設計業務發包給文創設計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加快產品升級換代和品牌建設。政府購買服務優先選擇在番禺區內註冊的專業文創設計機構,為番禺文創企業提供更好更多的發展空間。
五是搭建文創設計產業發展平臺。建設區域性、專業性文創設計服務平臺,支持信息、技術、智慧財產權、設計成果交易等平臺建設,建立覆蓋全區的文創設計服務網絡。建設文創設計圖書館(室)、創意設計博物館,為文創設計提供圖書、資料庫、資料庫、模型等基礎參考資料,滿足文創設計企業、設計師對基礎資源的需求。
六是參加各類文創設計活動。鼓勵支持企業參加知名文創設計大賽。鼓勵文創設計企業、文創設計機構和文創設計人才參與文創設計評獎、展覽、競賽等活動,展示番禺文創設計成果。對獲得獎項的企業(設計師),視獲獎項目的專業化、產業化和影響力等情況給予獎勵。
七是加強文創設計產業交流。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契機,舉辦粵港澳文創設計交流活動,開展專業性學術交流和主題性高層論壇。推動粵港澳文創設計機構和文創設計人才資質互認,為番禺文創設計產業搭建國際、國內雙向交流平臺。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桂來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波 肖桂來
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波 肖桂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