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經典作品的意義:經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閱讀經典能豐富我們的人生感受和經驗;能幫助我們思考許多人生問題;有利於文化積累;能使我們擁有豐富和先進的思想;可以涵養情性,啟迪人生。
七年級語文(上冊)需要完成的課外閱讀任務如下:
一、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包含十篇回憶性散文,回憶自己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歷程。
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幼年、少年和青年時期,無論是居家生活還是外出求學,每個人的感受都是獨特的。我們通過閱讀他人的名著來懷念和感悟自己的人生。
《朝花夕拾》集內散文名錄: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阿長與〈山海經〉》
《無常》
《五猖會》
《藤野先生》
《範愛農》
《父親的病》
《〈二十四孝圖〉》
《狗·貓·鼠》
《瑣記》
閱讀目標:
(一)魯迅在童年生活中經歷了哪些事情,一一簡述;
(二)這些散文中哪幾個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是怎樣的人,具體分析;
(三)關於兒童教育,魯迅先生有哪些觀點和看法,列舉出來。
二、吳承恩的《西遊記》——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
這部小說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豐富多彩的思想理念,值得一讀。我們可以將精讀和跳讀這兩種閱讀方法相結合,精讀——追求深刻的感悟,跳讀——提高閱讀效率。
(一)能簡述唐僧師徒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經歷了哪些磨難;
(二)能從唐僧師徒四人中選取一位人物進行深入的分析:人物的身世、性格特徵,自己喜歡或厭惡這個人物的理由。
(三)仿照小說中的情節結構模式,自己創作一個取經路上的新故事。
自主閱讀推薦:
一、孫犁的小說散文集《白洋澱紀事》:
《荷花澱》《蘆花蕩》《囑咐》《採蒲臺的葦》《山地回憶》《正月》……
二、沈從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記》:
《鴨窠圍的夜》《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小說《邊城》《長河》
三、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
四、清代李汝珍的《鏡花緣》
很多家長和中學生反映:從小學升入中學以後,需要學習和檢測的科目較多,各科老師要求嚴厲,五花八門的作業加在一起令學生疲於應對,因此沒有充裕的時間按教科書要求進行課外閱讀。
在此,建議大家提前了解下學期的語文學習任務,利用寒暑假期提前閱讀名著,等課程進行到名著導讀部分的時候再進行選擇性的補充閱讀,這樣效果更佳。例如,在小學畢業的那個暑假可以有計劃地閱讀以上名著。如果本學期的課外閱讀任務沒有完成,可以利用即將到來的初一寒假補上。完成的同學,不妨看一看七年級下冊的「名著導讀」。
單選|作為一名初中生,平時有足夠的時間完成課外閱讀任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