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人正在聊天,小慧從他們旁邊經過,他們看了小慧一眼,並且笑了一下,小慧就覺得他們是在議論和嘲笑自己,仿佛聽到了他們就是在說自己。小慧坐在教室裡,感到緊張,身體僵硬,後面的人咳嗽了一聲,聽起來好像有些坐立不安,小慧就覺得是自己的緊張和症狀影響了他們,使他們感到不舒服。這是社交恐懼者經常會有的內心戲,並為此感到焦慮和迴避他人。而實際上,不管是什麼人從旁邊經過,很多正在聊天和說笑的人,都會看一眼和笑一下的。自己有壓力和感到緊張,別人和自己處在同一環境和氛圍,難道就不會感到緊張和不舒服嗎?
有社交恐懼的當事人,因為平時和其他人缺乏接觸和交流,很少能真正知道別人的想法和感受,更多的是在靠自己想當然,因為缺乏實際的佐證,也就很容易把自己的想法當成事實。所表現的和關係妄想比較類似,但並不是精神病性質的妄想,是因為過度認同了自己的主觀想法。我們需要深刻地認識到:自己不是什麼明星和大人物,沒有那麼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沒有人會關注和在意自己,自己只是他們的一個過客。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存在感,當事人就是因為缺乏存在和價值感,才會總是覺得別人都在關注和在意自己,這是潛意識裡獲取存在感的方式,就好比:不能青史留名,也要遺臭萬年。但這種獲取存在感的方式也引發了焦慮和社交恐懼,並不是合理的方式。
那要怎樣才能有效的獲取存在和價值感呢?這個說來話長,我就先簡單的說說方向。1.樹立方向和目標,有計劃和循序漸進的把事情做好,得到他人的關注的認同;2.學會尊重、理解、接納和欣賞他人,滿足他人的情感需求,得到他人的需要和信任;3.學會分享,給他人一些好處,讓他人感到快樂和滿足,投資少回報高,得到他人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