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父母如何幫助患有抑鬱症的孩子,克服社交恐懼症?

2020-12-22 心理諮詢師阿秋

文/阿秋

抑鬱症的孩子多少都會存在一些社交恐懼症的心理,所謂的社交恐懼症就是:「跟人打交道覺得有困難、有恐懼感、有壓力感了,情緒體驗也是非常的負面。」

那麼這些恐懼症來自哪裡呢?是因為自己抑鬱了,所以才會出現一些重疊的心理精神症狀呢?

還是因為本身孩子就存在一些社交恐懼症的心理問題,加之抑鬱情緒的徒增,導致這種社交恐懼症不斷地加深呢?

其實,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問題,因為,抑鬱症會導致社交恐懼症的發生,而本身就有社交恐懼心理的人或者存在其它心理問題的人,也會因為抑鬱症的影響,使得社交恐懼心理的症狀凸顯出來。

所以,這個需要我們結合患病孩子的實際情況,了解他的生活經歷與性格,來作出一個產生問題的具體原因分析。

不過,在這裡我可以把一些主要產生社交恐懼症的原因分析,分享在這裡,以便給大家作一個參考,並以此做到心裡有數,且知道如何去幫助自己的孩子,克服這種社交恐懼的心理障礙問題,這也是非常管用和有效的。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患上抑鬱症的孩子,為什麼會存在社交恐懼症呢?主要的原因有以下這三點!

當然這些都是主要的原因,還有一些客觀存在的因素,這個需要家屬們結合孩子的性格、經歷、與現實存在的環境去評估和分析,然後以此幫助他們進行一個心理上的分析和疏導。

只要家屬們能把問題說到重點上,那麼孩子聽了就一定會有所觸動與覺悟的,即便當時沒有,但是,我們要知道:「人都有自我反思的機制」。

家屬們做的一切努力和支持,都不會白費!它們都將會化作一點點的愛和溫暖,滋潤我們的孩子、我們的親人。

所以,家屬們自我信心的建立與樂觀,也將是決定患病孩子順利康復的一個關鍵要素。

一、抑鬱症的孩子,因為抑鬱了,症狀的凸顯,導致自己的心境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沒用的,心境是低落悲觀的,加之這時他們的自卑心理也會凸顯出來了。

相關焦點

  • 抑鬱症低齡化 如何讓孩子遠離「少年的煩惱」?
    因此,家長在孩子抑鬱症的發現和早期識別中、在營造和諧和睦的家庭氛圍和改善親子關係中起關鍵作用。  除了家庭小環境,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與大環境的關愛與呵護息息相關。如何使青少年遠離抑鬱,已成為家長、學校、社會不可迴避的話題,這需要教育相關部門統籌社會資源,防患於未然,為兒童青少年創造一個寬鬆、溫馨、快樂的成長空間,孩子們才能遠離心結,向陽而生。
  • 如何克服社交恐懼症?心理學家:堅持這三種方法就能走出來
    如何克服社交恐懼症?心理學家:堅持這三種方法就能走出來社交恐懼症,是神經症中恐懼症的一種表現,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及他人看法為主要表現。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覆出現,難以控制。
  • 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
    因為中國的不少父母不了解抑鬱症!很多父母因缺少對抑鬱症的了解,很容易把孩子的抑鬱症誤解為「心情不好」、「性格變了」、「變懶了」,或者誤以為孩子只是患上了便秘等生理疾病。因此,很多父母以為孩子休息一段時間,或者看看便秘等病,就沒事了。父母的誤會、指責往往成了壓垮罹患抑鬱症子女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有人提醒他們的孩子該看精神科了,他們一般會認為是小題大做,而且還普遍認為去精神科看病是很丟人的事。
  • 密集恐懼症如何克服 克服恐懼症的方法有哪些
    恐懼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密集恐懼症這種情況,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密集恐懼症如何克服、密集恐懼症的原因以及生活中還有哪些恐懼症,希望可以讓大家都擺出這種心理症狀的煩惱。密集恐懼症如何克服密集恐懼症讓人十分煩惱,當我們發現自己存在這種情況時要如何克服才好呢?
  • 患抑鬱症的人,會將7句話「掛在嘴邊」,身邊如果有,請多幫助她
    抑鬱症,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這種疾病引發的案例不計其數,全世界將近有3.2億精神疾病患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中國有超過5400人患有抑鬱症,佔總人口的4.2%。所以預防抑鬱症至關重要。患抑鬱症的人,會將7句話「掛在嘴邊」,身邊如果有,請多幫助她「煩死了」:對於存在輕度抑鬱症的人群,抗壓能力都比較弱,遇到一點困難或者煩心事情就會異常暴躁,甚至經常會將煩死了這句話掛在嘴邊。
  • 抑鬱症:抑鬱症的反面是躁鬱,如何分辨?能夠治療好嗎?
    文/阿秋 前年(2018年)我去看一個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孩子,在我沒去之前,孩子的父母都以為孩子只是單純的抑鬱症,但是去了通過一些具體的了解,比如:「孩子平時的一些行為和言語,我基本上可以判斷他既有抑鬱症的症狀,也存在著躁鬱症的現象。
  • 難治性抑鬱症的真相四:抑鬱症合併遊戲障礙/成癮的困局如何破解
    今天這篇文章就從多學科診療(MDT)的角度,介紹精神科臨床中既有抑鬱症,又合併有遊戲障礙症狀,從而形成「難治性抑鬱症」的類型。而患者家長面對這一問題時,到底應該保持怎樣的心態,採取什麼樣的策略,才能幫助孩子加快康復?
  • 貝拉米:在過去的三到四年裡,我被診斷出患有抑鬱症
    直播吧5月18日訊 近日,前利物浦前鋒克雷格-貝拉米表示,自己在過去的三四年時間裡,被診斷出患有抑鬱症,並透露自己已經接受藥物治療三年了。在天空體育的節目中,貝拉米向前隊友卡拉格這樣談道:「很少有人知道這一點,因為我從來沒有提到過。
  • 患有抑鬱症時談戀愛:心理上的注意事項
    即使沒有抑鬱症,一段感情能處得長時間沒有坎坷也是很少見的。在患有抑鬱症時候談一場戀愛,有些波折則更為常見,但是我們為了讓這段感情能夠更好的繼續下去,則要注意抑鬱症對自己心理、思維、情緒的影響。雖然你的症狀可能會讓你感到仿佛永遠找不到真愛,但不要放棄希望。
  • 患有抑鬱症的人,經常會說這3句話,如果你沒有很幸運
    那麼回到我國來說,具體抑鬱症的情況究竟如何,從一項研究可以看出來。中國成年人抑鬱症的調查研究數據顯示:除內蒙、新疆等地無數據外,陝西、甘肅、福建等地區的重度抑鬱患者佔比最高,江蘇、上海等地重度抑鬱患者佔比相對較少。
  • 中藥對抑鬱症有幫助麼?
    本系列課程主要分享我作為抑鬱親歷者以及後來成長為諮詢師所聞所見對抑鬱症的理解。問題1:老師我已經抑鬱多年,為什麼我吃藥這麼久還是會反反覆覆的?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強調一下就是,抑鬱症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藥物雖然是解決抑鬱的一個重要方法。但是藥物最大的幫助是讓我們相對比較快的臨床治癒。什麼叫做臨床治癒呢?比如患上抑鬱症之前,我們不能工作,甚至社交都難以維持。但是吃藥後藥物會幫助我們恢復到一個可以工作社交的狀態。
  • 抑鬱症患者都仇恨父母?心理學:原生家庭是抑鬱的根源
    其實現實中我們也發現了,好多抑鬱症患者會非常怨恨自己的父母,看到下面一些匿名故事非常痛心。匿名答友抑鬱本身就已經很痛苦了,很多父母還認為孩子是裝病逃避,這不但不會讓孩子擺脫負面情緒,反而更加逆反,加重抑鬱。
  • 孩子的幾種表現可能正處在抑鬱症邊緣,父母行為或是「催化劑」?
    抑鬱症的發生是有前兆的,尤其是頂著巨大學習壓力和父母過高期望的學生群體,很容易陷入其中,作為父母一定要提高警惕,當孩子出現這幾個苗頭,就要小心了! 當孩子出現以上異樣的舉止、言行,父母就應該及時察覺出端倪,在收到孩子的「求救信號」後,及時找方法解決,一旦孩子關上了心靈的窗戶,後期治療難度會加大,甚至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有的孩子心理承受壓較大,很可能做出自殘、輕生等威脅生命的舉動。
  • 1年抑鬱症經歷讓我明白,患有抑鬱症的人,懂事得讓人心疼
    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面臨以下四類情況的人更容易得抑鬱症:童年創傷:如果父母有一方是抑鬱症患者,子女的患病率高達14%,但基因的原因還是成長環境中潛移默化造成的,還未確定。關於童年創傷,我自己一直成長在「批判式」教育的家庭中,我父母經常說我的缺點,哪怕我做出一些成績,他們也只會告訴我「驕傲使人落後」這樣的風涼話,我幾乎沒有接受過父母的表揚。
  • 懷疑有抑鬱症的傾向該怎麼辦?心理學家教你如何自查
    關於抑鬱症這種疾病其實是比較常見的,這種疾病的患病人數,對於現在這個高壓社會來說非常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世界患有抑鬱症的人數將近有3億人,同時在我們國家患有這種疾病的人也將近有9000萬之多,從這麼龐大的數據中,我們其實可以很好的看出,患有抑鬱症這種疾病的人並不在少數,可以說在10個人當中就可能有一個人患有抑鬱症或者曾經患有抑鬱症的情況。
  • 家長別只關心孩子的教育,心理健康很重要,讓孩子告別抑鬱症
    今天給大家科普兒童抑鬱症的知識。1.首先,什麼是抑鬱症,它是怎樣的一種病呢?抑鬱症又被叫做抑鬱障礙,主要表現為心情的持久低落,或是心理障礙,經常悶悶不樂。甚至出現悲觀厭世,自殺的舉動。而小孩子一般會有比較內向、謹慎、膽小,或是小時候收到過創傷,造成了心理陰影。
  • 抑鬱症:家屬在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時,這五句話最好不要說
    世人對抑鬱症還有著很大的誤解與偏見,他們對於抑鬱症的認知,還停留在非常滯後的階段。在他們眼裡,抑鬱症就是矯情,沒事找事,是閒出來的病。 然而,據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抑鬱症患者,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據估計,截至2019年,中國抑鬱人數超過9500萬人。龐大的群體,足以說明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 有抑鬱症的人,多半有三句「口頭禪」,第一句你應該也說過
    不管是成年人還是青少年,都有一定的壓力,這些壓力會壓得人喘不過氣,如果不把壓力釋放出來,那神經系統就會被這種壓力折磨,從而形成我們常說的抑鬱症。一、抑鬱症的病因和口頭禪1、好煩啊,煩死了患有抑鬱症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抗壓能力不高,當遇到一些困難挫折,有可能會有想要輕生的想法。
  • 青少年抑鬱症別被忽視
    小君曾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就讀於市重點中學,從小聽話懂事,學習成績優異。可自從六年級爸媽離婚,她跟著媽媽搬到另一個城市,一切都變了。小君開始厭學,慢慢地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不想跟任何人交流,脾氣也變得暴躁,很容易對身邊的人發怒。直到母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帶小君看醫生,才發現孩子已經患有抑鬱症。
  • 抑鬱症:孕期或者產後患上抑鬱症了怎麼辦?如何應對自身的症狀?
    文/阿秋 如今因為孕期患上抑鬱症或者產後患上抑鬱症的女性可謂是越來越多了,為什麼這些準媽媽都容易被抑鬱症盯上?很多人就會說了,肯定是想得太多了,或者壓力大了,導致的。3過度擔心孩子出生之後,不能做好一個媽媽,亦擔心照顧不了孩子,而陷入過度緊張擔憂之中,處於患得患失中。4孕期或者產後發現丈夫出軌,導致自身痛苦不堪。這在現實中,確實有很多這樣的現象,丈夫的不忠或者按耐不住寂寞,卻給自己的妻子造成嚴重的傷害,也給這個家庭埋下了分裂的炸彈。勸導有一些這樣行為的丈夫,回頭是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