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聯名,往深了說,不過是品牌們精心策劃的撈錢遊戲。
——遇言姐
迷之「排隊賣位」的宜家
作為一個根正苗紅、一臉禁慾風的北歐家居品牌,宜家最近很明顯有點飄。
11月1日,宜家家居攜手時尚設計品牌Off-White主理人Virgil Abloh推出的限量系列MARKERAD 瑪克拉德,在宜家中國7個城市的部分商場同步限量發售。
Virgil Abloh,父母是加納移民,大學念的是土木工程,半路跑去當兼職DJ賺錢,再然後和侃爺一起跑去Prada當實習生,最後翻身成為潮牌金童,這個經歷也是很清奇了
國內的黃牛黨、潮圈時尚精們無不翹首以盼——
前前後後耗時兩年,光是國內外預熱就搞了好幾波,這一天,終於能看見真東西了!
此次限量發售實行的規則是會員網上預約抽籤,獲得購買資格的顧客才能到現場排隊購買,而且先到先得。
因此很多抽到大件的消費者要早早趕到現場排隊,生怕來晚了就買不到了。
開賣的現場到底有多火爆呢?上海一條朋友的信息很能說明問題。
看見這條留言,遇言姐特別想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有心,人間處處是商機
早上八點,宜家徐匯店的門前大排長龍,有些消費者早上5、6點已在現場,每隔一段時間,保安就會放一波人進入內場。
北京的宜家也沒能倖免,有大哥專門從東北打飛的趕赴北京,又起大早奔赴西二環,排隊排了2個半小時。
現場還有提前三天就上崗的黃牛,敬業的態度,簡直可以讓每一個在CBD幻想準時下班的精英女孩羞愧至死。
開售不到1小時,就有人把搶到的定價1499塊「溼了吧唧的草地」地毯掛到網上加價到2000開賣,十秒內被搶。
即便只是一個標價199上面寫著「雕塑」的牛皮紙袋子,也被炒到了699塊。
經過遇言姐的確認,就是一個普通牛皮紙袋子…如果硬要說有什麼優點…..那就是挺結實的,確實能裝不少東西,但不建議買菜,因為看著不防水
宜家門店的庫房取貨專區,滿是前前後後一趟又一趟排隊往外搬地毯的年輕人。
不知道的,還以為地毯不要錢。
兩天時間,北京西紅門宜家的地毯,售罄。
而這種情景不是第一次出現。
早在今年4月,宜家就已經試水和Off-White聯名系列的地毯,全國只有2家宜家有售。
上海徐匯商場和北京西紅門商場,當時有人拿了地毯出來,轉身加1000塊成交。
而這個倒賣的哥們是當天早上4點來門口排隊,以50元/人的價格僱了20個人一同參加抽籤以提高中獎率。
「20個人,才抽中3塊,而且沒抽到最火的那塊。」
最後,他分別以加價2000、2000、1000元的價格售出。
一個轉手賺了5000元,扣除1000元的人工僱傭支出,大半天的時間,便有近4000元入帳。
點擊播放 GIF 0.0M
這種人潮湧動,上一次出現的時候,是春運
在閒魚上,6號地毯原價2499,二手價格漲了1000多,報價3650;
原價2999的8號地毯翻了一倍,報價6000元;
而最火的off-white聯名限量地毯更誇張,原價1999,二手平臺上的報價幾乎都在五位數以上……
不過不怪這些時尚精們激動,畢竟,聯名的可是2019年第三季度最熱門品牌排行榜高居榜首的Off-White啊。
就連Balenciaga、Gucci、Versace、Prada都要往後站,恭恭敬敬叫一聲「哥」。
Off-White是什麼牌子其實大家不用管,只要知道這個從街頭潮牌起家的品牌主理人,已經成功打破奢侈品壁壘,成為LV的男裝設計總監。
然後他家的一件普通的帽衫,在淘寶上的標價是2480塊——感謝店家還貼心的給了100塊錢優惠。
背後的圖案,是Off-White經典的LOGO之一,其實形象來自一個機場的提醒標誌
相比較大幾千的帽衫,一條定價1499的地毯,真的是相當親民了。
畢竟地毯可以鋪出來大家踩,帽衫卻只能在 「50塊包郵」的山寨貨包圍中艱難前行。
在Virgil Abloh和一家聯名的地毯上放一個他剛剛發布的LV 2019秋冬男裝系列的酷炫銀色包袋,成為了CBD名媛們新時代的炫富手法。
迷之「把門都砸壞了」的優衣庫
宜家聯名被瘋搶的場景,像極了今年6月,被國人擠爆了的優衣庫。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捲簾門被衝破,模特被扒光,店裡好像被洗劫一樣的情景讓人至今回想起來仍然心有餘悸
藝術家KAWS(請將他讀作:[kauz],Kao-Zi輕讀)和日本國民品牌優衣庫聯名,發表了超過20款單品,將KAWS BFF以及Companion經典角色放到了印花上。
坦白說KAWS的經典人物形象很像黑化了的「芝麻街」和「米老鼠」
作為一個街頭藝術家出身,擅長惡搞各種經典動畫人物和形象、到最後讓周杰倫都變身迷弟的藝術家,其實KAWS的作品也沒多貴。
在2019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中,KAWS作品《The KAWS ALBUM》不過賣了1.16億港元而已……而已……而已……
這位看起來稍有點心不在焉的小哥,就是KAWS,KAWS的原名為Brian Donnelly,1974年出生在美國新澤西州,12歲的他就對塗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學時KAWS就讀於美國很頂尖的藝術學校 —— School of Visual Arts,主修插畫藝術。KAWS在街頭看到有好看廣告畫,就取下來帶回工作室進行塗鴉,之後再將創作好的海報回歸原位。這些富有藝術感又與商業廣告相融合的海報使他收穫了「塗鴉怪盜」的美譽
是的,就是這個猛一看像是美國長壽動畫片《辛普森一家》,仔細一看還是像《辛普森一家》,怎麼看都是《辛普森一家》的畫作…...
從藍精靈到米老鼠,無數經典形象都難逃他的「荼毒」。
然而他的名字就好像是被「金錢之神」親吻過一樣,沾啥啥火,作品動輒百萬。
無數頂級名流在後面排隊接盤,妥妥的「另一個世界」的存在。
但就是這個人,現在竟然走下神壇,紆尊降貴地把自己的招牌形象貼到了優衣庫的白T恤上,而定價更是合理到逆天——
不要9999,不要999,99塊世界頂級潮牌帶回家!
於是也難怪無數連藝術家的名字都不會叫,也完全不知道這個人是幹嘛的熱心黃牛和湊熱鬧大媽,一馬當先掀起了「把店門都砸壞了」的搶購熱潮。
一件定價99的白T恤,轉眼被炒到了原價的3倍還多。
而所有身在徐匯的白領們都驚恐地發現,第二天來上班的同事們,集體變身成了優衣庫行走的廣告牌。
不過這兩次「瘋狂搶購」的結局或多或少都有點相似。
宜家聯名開售沒多久,也就是黃牛們剛剛努力囤貨完,寫完寶貝介紹頁面點完發送,驚訝地發現了兩件事:
第一,貨源其實比想像充足;第二,不少人其實根本不吃這一套。
前面遇言姐說過的那個坐飛機趕到西二環排隊的大哥,最後不僅機票酒店錢全賠,就連打車錢都沒賺回來。
而飆到699的牛皮紙袋子的最新成交價,201塊——僅比定價,多了2塊。
而優衣庫的聯名款,則在時隔半個月後遭到了品牌方「貨量充足」和「小作坊」們的全面洗劫。
隨手一搜,正品被釘在了129塊左右的價格區間,而「山貨」則以「高達99%相似度」的定價在了39塊的區間——對了,還包郵。
其中最讓人不寒而慄的一點就是,其實我們完全區分不出來,正品優衣庫聯名和山寨T恤的區別。
至少遇言姐,真的沒有這個能力。
搶聯名的人都在想什麼?
99的優衣庫,149的宜家牛皮紙袋,讓無數在「月光」邊緣徘徊的男女有機會蹭上「Fashion」的標籤。
畢竟現在想當一個潮人,投入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每個月大幾萬砸進潮牌的新品上,還沒等還完花唄分期就過氣。
看馬爸爸笑得這麼開心,剛經歷過雙十一的你們又沒少剁手吧?
舉個例子,去年年底KAWS和Dior搞了回聯名,T恤上的圖案還沒優衣庫用心,只是把Dior標誌性的字母用KAWS的標誌性字體印上去就完事,特別潦草對付,不看定價根本猜不出這是Dior自家的產品,定價多少?
看看圖片先做個猜測。
公布答案,定價從一千七百塊人民幣到一萬四不等……
面對這種充滿了「設計」的細節,遇言姐發現自己越來越搞不懂這個世界的規則了……
如此一比較,高下立現。
5000塊的Dior聯名買不起,99塊的優衣庫還是可以搞幾件換著穿嘛!
不得不說,相比較和Dior的這個聯名,KAWS和優衣庫的聯名簡直就是良心之作
聯名,往深了說,不過是品牌們精心策劃的撈錢遊戲。
因為在當今社會,奢牌的影響力雖然依然無法撼動,但卻總覺得帶著些「陳腐」的氣息。
而很多新興崛起的潮牌,用自身的敏銳和超前,直接摒棄了「好看但無用」的架子,用一臉「我就是爆款」的姿態找明星名媛帶貨,用鋪天蓋地的INS露出對新時代的年輕人進行洗腦。
借用郭德綱的段子來說就是「很三俗」,但是架不住有人喜歡。
高奢的路子不好走,你沒看見「美到仙氣肆意」的Zac Posen最終還是破產了麼?
Claire Danes在Met Gala上穿著的這條由Zac Posen打造的禮裙讓她成為一個經典
就連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藝術青年的至高追求、性冷淡高級的鼻祖,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也早在2008年申請了破產;
名字裡就刻著「奢侈」二字的Christian Lacroix受高級訂製線的拖累,緊隨山本耀司的步伐,於2009年申請破產。
Christian Lacroix的設計是電,是光,是唯一的神話!他本人就是奢華、夢幻、高級工藝的代表
反觀Lanvin、Balmain、Versace、Moschino等牌子,直接向快銷品牌H&M敞開懷抱——
經典的元素,快銷的流水線,低廉的價格。
HM和Lanvin的聯名、HM和Balmain的聯名、HM和Moschino的聯名。這一系列的聯名,讓中國消費者第一次嘗到「廉價買大牌」的甜頭
一方面是普通人也能有機會將奢侈品設計師的作品直接穿在身上,另一個方面,品牌既沒有降低自身品質,卻也借著「聯名」低了一下頭,便賺得滿盆滿缽。
如此雙贏,特別美好。
尤其是曾經被譽為「史上最醜聯名」的Kenzo&H&M系列,滿眼都是東北花被面的即視感,即便如此也拿到了首發當日被搶購一空的記錄。
這款聯名還創造了歷史上最壯觀的退貨潮……很多潮人穿上拍照後,第二天就跑回門店要求退貨……然並卵,現在閒魚上依然有不少賣家在高價求衣
透過「聯名「,向喜歡的設計師或者品牌表達敬意,這無可厚非,因為每一個可以稱得上是」奢侈品「的品牌背後都有一種暗含的品牌文化在熠熠發光。
就連因為推崇「3%論」飽受質疑的Off-White主理人Virgil Abloh,你都可以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嘻哈樂、搖滾樂乃至於建築學的影響。
更不用提KAWS對於傳統街頭塗鴉的大膽應用和多元化嘗試了。
敢於打破常規,從平凡生活中找尋出嶄新的視角,這才是KAWS最值得敬佩的地方
喜歡,就買,向這些品牌背後代表的價值觀致敬,遇言姐舉雙手贊成。
但是如果本末倒置,把這些聯名品當做奢牌本身,期望從朋友圈九宮格曬照中得到一種「高貴」的認證,甚至為此跑去找黃牛出高價搶一件,怎麼看都有點南轅北轍的意思——
更別提有多少人真的敢拍胸脯說對這些牌子背後的故事能夠做到略知皮毛呢?
好多人都買=時髦=我也必須得買的心思要不得。
而為一個不知所云的星巴克貓爪杯打到頭破血流,只會讓人看起來像是笑話。
它除了讓你感受到刷杯子的惡意之外,對你的人生不會有任何益處……
話又說回來了,對於一個我們無法理解的審美,和無法理解的消費至上的世界,我們已經失去了判斷。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