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和優衣庫雖然各屬不同領域,但卻似乎做著相似的事情——為大眾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並藉此早已成為各自領域的「巨頭」。現在,他們又不約而同的一起走入了「聯名時代」,屢屢佔據熱門話題榜。
細數過去半年來,這兩個品牌推出的聯名系列,我們確實發現了一些相似點。
2018年上半年,這兩個品牌都超過了過去的自己,推出了比往年同期更多的聯名產品,消費者幾乎目不暇接,大有 「買不過來」的感覺。宜家上半年共有六個聯名系列出現在賣場裡,而優衣庫僅 UT 之外就有五個,至於 UT, 2018年已經推出了33個聯名合作系列。
無論是宜家還是優衣庫,都希望跟年輕人的潮流發生關係,為此,兩個品牌做出了各自的努力。優衣庫把 UT 當成最好的「舞臺」,找來了 Kaws、村上隆這樣舉足輕重的潮流藝術家。宜家也毫不客氣,與洛杉磯潮牌 Stampd 的深度合作,清晰的傳遞出樣的信息:酷酷的年輕一代在穿衣打扮以外,也可以用宜家的產品來構建符合自己審美的生活方式。
全球化策略、大規模生產和親民的價格,是宜家和優衣庫的優勢,但有時也會成為不被重視的理由。在保持價格平易近人的情況下,限量成了最好的「保鮮劑」。兩個品牌推出的聯名系列有很多都是限時限量的。但與此同時,因為品牌本身實力雄厚,也讓一些受歡迎的合作變得長久且有深度,比如優衣庫的 U 系列和 IDLF 系列,宜家與 HAY 和 Tom Dixon 的合作都是如此。
儘管限量聯名不是宜家和優衣庫發明的遊戲,但它們作為大品牌,確實能更好的調動資源,以完成一些其他小品牌做不到的事情。優衣庫在 UT 系列裡完成了一些有趣的「三方」、甚至「多方」合作。比如潮流藝術家 KAWS 和史努比、芝麻街等卡通人物的一系列合作,村上隆和哆啦A夢的「合體」,以及讓當下炙手可熱的插畫師去重新詮釋米奇的形象。宜家在一年一度的宜家藝術節上,做出了更有趣的嘗試,不再局限於平面的印刷品,而是把北歐的玻璃工藝傳統跟潮流玩具聯繫在一起,這樣碰撞產生的「藝術品」,兼具傳統和當下的美感,幾乎可以融入任何一個年輕人的家。
宜家的聯名中出現了滑板、衛衣、玻璃雕像等之前從未有過的品類,並且這個趨勢將持續下去。在2018年公布的未來合作中,已宣布即將聯名合作的品牌包括音響品牌 Sonos,香水品牌 Byredo,潮牌 Off-White 創始人Virgil Abloh,Adidas,樂高……甚至還包括與醫療品牌 UNYQ 和電競品牌 Area Academy 合作,為電競玩家設計家具——在聯名這件事上,宜家呈現出了只有宜家才能做到的敏銳度、廣度和深度。優衣庫方面,不但推出了更多的泳衣產品,還在一些 UT 合作裡搭配了玩偶,去年 KAWS 和史努比的合作玩偶就引發了搶購,今年上半年的小豬佩奇、村上隆版的哆啦A夢玩偶都很搶手。
以下,就是兩個品牌交出的2018上半年答卷,有些你可能已經買回家或者穿上身,那麼,回頭再去看,有沒有什麼後悔的?有些壓根就錯過了,那麼,說不定還來得及現在下單呢。
宜家 IKEA
Ikea X Hay 全年在售
自公布就引起巨大反響的宜家與家具品牌HAY合作的系列 「YPPERLIG 伊波利」,在去年十月就開始陸續出現在宜家賣場中。2018仍在售,陸續有新品到店。
由於合作產品是分批上市,所以在今年,人們仍將持續在宜家看到 YPPERLIG 系列的新品。比如這兩把椅子。
在一些中國以外的市場,宜家還推出了 YPPERLIG 系列的兒童桌椅組合,但中國上市與否未知。
Ikea X Tom Dixon 2月上市
宜家與 Tom Dixon 共同推出的 「DELAKTIG 迪拉提」與宜家其他任何一個系列都有所不同——這是一款由宜家與設計師 Tom Dixon 攜手打造的開源平臺,可以讓消費者自己根據需求來創作一款或一組「軟墊沙發」。
DELAKTIG 迪拉提以工業化方式生產,但向傳統沙發生產發起了挑戰。壓制鋁質框架靈活多變,可隨意打造,有三種尺寸可選,顧客可以根據自己心情和需求來選擇定製。這一系列在今年2月正式上市了。
Ikea X 瑞典時尚造型師 Bea kerlund 3月上市
Bea kerlund 的名字看上去很難念,是以為一古怪前衛華麗風格著稱的瑞典造型師。她最著名的「作品」莫過於早期的 Lady Gaga,Beyonce、Madonna 甚至章子怡,都曾與她合作,作品遍布廣告、電影、劇場、雜誌和音樂電視裡。
也正因如此,這場名為「OMEDELBAR 烏米德巴」的合作顯得尤為特別,華麗暗黑的風格與慣常的宜家風格大不相同。設計師本人畫風是這樣的:
系列單品都獨闢蹊徑,畫面跳脫,仿若一腳踏進愛麗絲夢遊奇遇記。
IKEA X 荷蘭設計師 Piet Hein Eek 4月上市
Piet Hein Eek 本身就是專門以回收廢木料來做家居的設計師,他與宜家的合作,也延續了鮮明的個人風格。
「不完美」是他想要追求的理念,這個名為 「INDUSTRIELL 英德川」系列,既包括桌椅這樣的家居,也有餐具器皿和枕套、吊燈,都給人一種手工質感,不像工業產品那樣稜角分明。
宜家藝術節 IKEA ART EVENT 2018 4月上市
以「民主設計」為核心理念的宜家,從2015年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邀請藝術家為其創作「可負擔的藝術品」。開頭幾年,這種合作在插畫藝術家中展開,作品以限量海報的形式出現,僅在商場供應幾周時間,售完即止。
· 2017年宜家藝術節而今年,宜家首次在藝術節圍繞「玩具藝術和瑞典玻璃工藝」主題,推出了一組玻璃雕像。
玻璃工藝是北歐文化種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受邀參與創作的 8 位藝術家,除了一位瑞典玻璃藝術家外,其他都來自潮流玩具界——這種合作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
「我的作品叫做靈魂玩具(Soul Toy)。我認為每一件藝術品都是有靈魂的。Soul Toy的眼睛和舌頭很像『toy』這個單詞裡的字母,雕像本身的形狀則與靈魂的形態相仿。我認為以這種方式描述作品,頗具詼諧意味。」
· 德國設計組合 Mark Landwehr 和 Sven Wasch
「我們內心有個疑問:『不那麼聰明、不那麼愛搞惡作劇的狐狸是什麼樣的?」這隻狐狸害羞、弱小,對世界充滿畏懼。她時時警惕著,卻從不發動攻擊,是狐群中的一隻異類。」
· 印尼設計師Arkiv Vilmansa
「這件作品將我們經歷過的生活以抽象的手法呈現出來。刻畫了一個陷在權力中的人,掙扎著想要得到至高無上的地位。我想要傳達的理念是,生活其實很簡單。」
· 澳洲設計師Nathan Jurevicius
「在立陶宛傳統中,貓頭鷹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常常出現在神話裡。貓頭鷹是一種夜行動物,我給這一隻取名為Sutemos,意為『夜幕降臨』。夜晚也是我最富有創造力的時候,靈感會源源不斷湧現。」
· 日本藝術家 Junko Mizuno
「我的想法是從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具有古董收藏價值的雕像和玩具中汲取靈感,創作一件簡約而美觀的雕像作品。我給自己的作品取名為Nocturnal(夜行者),因為我是一個夜貓子。我進行設計時也是在夜晚!」
· 瑞典玻璃藝術家 Ludvig Lfgren
「我喜歡將醒目的符號作為創作素材,比如眼睛。綠松石色是一種抵抗『邪惡之眼』的保護色。我喜歡使用符號進行創作,因為這能讓我深入挖掘歷史。符號具有多層意義,並傳達著準確的信息,能夠與很多人產生共鳴。」
· 美國設計師 Joe Ledbetter
「我的第一件作品就是只兔子,引起了很大反響。那件作品就像一部自傳,也讓我真正進入了設計師玩具領域。因此,用玻璃創作一隻兔子是我很自然的選擇。」
· 英國藝術家 James Jarvis
「繪畫是我一切創作的基礎。此次的創作令我非常興奮,因為這是完全不同的作品——使用了真正擁有歷史的材質。我以前並不知道玻璃吹制是如此人性化、如此自然的一種工藝。」
8個作品定價從 299 元到449 元不等。
Ikea X 洛杉磯潮牌 Stampd 5月上市
宜家與洛杉磯潮牌的創始人 Chris Stamp、自由設計師 Maja Ganszyniec 一起,為年輕人設計了一系列結合街頭潮流的家居單品——並命名 SPANST 斯班特系列。
這次合作除了誕生出 IKEA 史上第一塊滑板外,還有籃框、適合擺設的鞋盒;宜家擅長的書桌、衣架、披毯、抱枕等家用品當然也在其中,甚至還有衛衣、水壺和旅行包,連洗衣袋都被考慮進來了。總之,產品線非常豐富,可以讓一個潮流男孩輕鬆搭建起一個自己喜歡的家。正如 Chris Stamp所說:「買了好看的新鞋子,當然想要擺出來,而不是藏在柜子裡。」
全系列都以黑色為主,再搭配少量白、灰單品。
· 該系列已於5月在中國上市
2018年剛過半,宜家已經讓人「眼花繚亂」,但此前公布的一系列合作,更是讓人對接下來的半年和2019年感到期待。現在,已宣布即將聯名合作的品牌包括音響品牌 Sonos,香水品牌 Byredo,潮牌 Off-White 創始人Virgil Abloh,Adidas,樂高……甚至還包括與醫療品牌 UNYQ 和電競品牌 Area Academy 合作,為電競玩家設計家具——在聯名這件事上,宜家呈現出了只有宜家才能做到的敏銳度、廣度和深度。
家居產品開發時間長,特別是對於宜家這種大規模生產的公司更是如此,今年上市的產品,往往早在一年前就宣布了。儘管如此,一個系列還是要等到正式上線,其最完整的面貌才會展現出來。回頭去看上半年的宜家目錄,更像是一本風格碰撞的靈感簿,給人源源不斷的新主意。
優衣庫 UNIQLO
Uniqo X Lemaire 1月26日
由設計師 Christophe Lemaire 帶領設計師團隊推出的 Uniqlo U 系列,已經成了優衣庫最受好評的王牌產品。2018年春夏系列在在1月26日上市,以穿著感舒適的基礎款服裝為主。
Uniqlo X Ines De La Fressange 2月23日上市
人們已經記不清這是優衣庫與法國時髦代言人 Ines De La Fressange 第幾年,第幾次合作了。新一季持續了「Parisian Chic」一貫的簡約時髦。
還推出了睡衣:
Uniqlo X Marimekko 3月30日上市
芬蘭經典設計品牌Marimekko創立於1951年,以原始版畫和色彩聞名於世。這次合作,優衣庫選用了六個Marimekko的經典印花,然後運用到服裝和配飾上。衣服的版型也參考北歐風格,多採用寬鬆的直線條。
Uniqlo X J.W. Anderson 4月19日上市
這是優衣庫與 J.W. Anderson 第二次聯名。以涼爽初夏的英國海灘為靈感,大量運用條紋、牛仔等元素,推出了許多適合放在一起穿搭的舒適度假單品。
Uniqlo X Tomas Maier 5月18日
Tomas Maier 曾任Bottega Veneta 創意總監,他首次與優衣庫合作,是一個包括了多款泳衣的海灘度假系列。
Uniqlo UT 2018
UT 是一個為聯名而生的系列。
儘管過去幾年,UT 一直都以很快的速度推出新品,但是今年的 UT 在數量和規模上都超往年,合作對象也愈發「五花八門」。多個聯名都藉機推出了配套的玩偶,這讓 UT 往潮流品牌上更近了一步。
截至6月底,優衣庫 UT 已經推出了33個合作系列,其中最搶手的莫過於為紀念日本漫畫雜誌周刊少年 JUMP 創刊50周年而推出的合作系列。
4月23日的周刊少年第一彈推出44款,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其他的 UT 系列既有常看常新的合作款,比如「The Brands Masterpiece」品牌文化衫,或者與紐約MoMA合作的 SPRZNY 「驚嘆·紐約」系列,還有濟濟一堂的卡通「IP」 合作系列。
一個新的趨勢是,優衣庫開始不滿足於兩方合作,而是開始組織更多元、更多角度的合作。比如「KAWS+芝麻街」、「村上隆+多啦A 夢」、「米老鼠+熱門插畫師」。這三個系列都引起了很多關注。
撰稿人:XL | 圖片攝影: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