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紀英
版式/夏天
兵馬不離陣,虎狼不離山——殺出二手車這場百億血戰的楊浩湧,也是虎狼之師,唯有更野蠻,更饑渴,更警惕,才能存活。
「有的人是一團火都在臉上,他一團火都在心裡,特別想打贏。」投資人徐新對楊浩湧的評價,看起來很是貼切。
戰爭從來不是目的——但想和平,就先要準備戰爭。戰爭是所有人的,但和平和發展,卻僅僅屬於勝利者。
但是,當2019年陸續暴露出來的行業負面新聞,疊加蟄伏取暖的創投寒冬,以及陡然而至的新冠疫情,質疑撲面而來,近10萬億的「汽車+」領域,還是是個值得傾力而注的好賽道嗎?
顯然,那些精於計算的投資機構非常篤定——車好多集團是賽道上贏面最大的一家。
5月6日,車好多集團(以下簡稱「車好多」)宣布完成2億美元追加融資,投資方為軟銀願景一期基金、紅杉資本中國基金,D輪融資總額達到17億美元。
投資過阿里巴巴並斬獲頗豐的軟銀,青睞車好多的平臺模式。正如軟銀願景基金管理合伙人陳恂所說,「中國汽車消費市場規模巨大,並多以傳統經營者為主,車好多建立的科技化平臺,對推動購車線上化,提升產業效能有積極的作用。」
從戰時的極限戰,到戰後的持久戰,從二手車垂直業務到「汽車+」大平臺——這是楊浩湧和車好多集團的更大藍圖。
1
萬億「二手車」終戰,10萬億「汽車」開局
最近一年多,二手車行業似乎陰雲密布,時不時爆出裁員、賣身、破產的傳聞。連這一賽道上的頭號選手車好多集團,也在疫情前後,開始降薪節流、人員優化。
「壞消息」接踵而至,到底是「優勝劣汰」還是「此路不通」?
網際網路創業領域的「老司機們」,一定對此見怪不怪,「死去活來」是一波波網際網路風口的常態——行業批量死去,頭部剩者為王。
2010年,陸續上線的3000家團購網站,到了2014年幾乎集體陣亡,但剩下的美團,如今的市值已達近6000億港幣;移動網際網路初潮,珠三角林立的山寨手機品牌也有大大小小几千家,如今高居榜首的只有華米OV;等等。
因此,弱者的批量走衰,並不代表模式不通,或者賽道不行,當行業的優勝劣汰淘汰了大量入場者,競爭減少、份額集中,反而是頭部公司脫穎而出、跑馬圈地、戰略進化的良機。
戰役總要分勝負,可以說,二手車的極限大戰已近終結,接下來開局的是「汽車+」持久戰。
車好多集團的轉型,正好呼應了這一變遷。車好多的業務已經由點及面,全域擴展,除了起家的瓜子二手車業務,還有毛豆新車以及車好多車後等,共計三大業務,覆蓋汽車消費服務的全領域。
換句話說,車好多集團瞄準的是整個汽車消費大生態的構建,而非固步自封於一城一池。
這個市場到底有多大?近10萬億,是僅次於房地產領域的第二大市場。
新車交易方面,中汽協發布的銷售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乘用車銷量為2144.4萬輛,均價14萬元,以此測算,單新車交易一項,每年規模就達到3萬億元。同期,二手車市場的年交易規模也接近1萬億元。兩項累計,超過4萬億。
而在汽車金融方面,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預計將近2萬億元。
根據保險新」國十條」的規劃,2020年中國車險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萬億元。
「三分修,七分養」,在汽車維修保養領域,2019年9月發布的《中國汽車後市場藍皮書》數據顯示,每1元的購車消費會帶動0.65元的汽車售後服務。由此測算,維保市場2022年將有望突破2萬億元。
綜上,僅4萬億的汽車交易,就遠超服裝行業的2萬億、生鮮行業的2萬億、餐飲行業的4萬億等等。
此次募集的2億美金,投入重頭之一就是車後業務。目前,瓜子養車業務已經覆蓋國內主流城市,累計服務用戶超21萬,在車險經代業務領域的C端保費規模全國排名第三,擁有大量保險送返修用戶流量。
而即將啟動的「百城千店」計劃,一期將在5月底前發展近800家合作店,覆蓋國內超170個主流城市。車好多的車後業務採取是平臺模式:包括用戶引流、整備訂單、保險送返修訂單、供應鏈、SaaS賦能等用戶資源與業務支持,試圖一舉改變由62萬家汽修店組成的碎片化、非標化市場。
從二手車起步,如今多頭並進同步切入三個市場,讓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計越看到了車好多的平臺張力,「車好多同步切入三個市場,進入的領域尚未被網際網路改造,機會更大,難度也更高,但也打開了新的產業化發展思路,三個業務間的協同價值正在釋放,期待車好多從汽車交易到終身服務的轉變帶來更大的商業價值空間」。
如今,數位化已經席捲了包含衣食住行領域的各行各業,「汽車+」大生態的數位化剛剛起步,但殊途同歸,必然走向網際網路化的終局,既然衣有淘寶、食有美團、住有鏈家,在汽車所在的大出行領域,必然也會出現一個超級巨頭。
儘管這個數位化浪潮,在疫情期間遭遇波折——全面的停工停產高壓之下,線下渠道停擺,布局了線下門店的車好多,也被疫情黑天鵝打擊得措手不及。
但疫情其實是雙刃劍,無接觸的私密出行需求因疫情而大幅提升。
J.D. Power發布的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原本無購車計劃的受訪者中,近半數(48.8%)表示「可能會」或「一定會」購車;1/4明確表示將提前購車。類似的一幕,曾在非典期間上演。2003年,中國車市銷量同比增幅達到了驚人的34.2%。
與此同時,從中央到地方,一攬子的積極政策也在出爐。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促進汽車消費,減免稅收,鼓勵升級換車、等等。
需求反彈,政策加持,汽車消費的反彈上行,已經啟動。車好多集團的數據顯示,自節後復工以來,瓜子二手車2-3月C端交易量周環比平均增幅高達66%,4月前半個月DAU已達到去年同期水平的83%。毛豆新車3月交易量環比2月增長超140%,2~3月份周交易量環比增幅15%。
總之,疫情催生的短期需求爆發、從中央到地方的政策紅利、汽車消費數位化的長期趨勢、競爭減少帶來的行業集中度提升,等等,多方利好因素,共同匯聚於近10萬億的「汽車+」超級市場。
而弱者的走衰、泡沫的散盡,絕不是行業的危機。當隨波逐流者退潮散去,拔新引航者反而浪奔浪流。
2
車好多的鐵三角:生態協同、技術築底、品牌登頂
戰爭從來只是手段,和平之后的發展才是目的;和平的達成,要麼與勢均力敵的對手合併,要麼是把實力懸殊的敵人幹掉,趕集網是前者,而車好多應該是後者。
二手車的戰役已近終局了,接下來,車好多的戰略重點變成了發展和盈利——正如發展GDP是國家本分,增長盈利則是公司正義。
楊浩湧善戰,已被驗證。這樣一個好戰分子,在戰後,也能抓好「經濟」嗎?
首先要迭代的是流量思維和唯增長論。
二手車前期的流量大戰,是必要的——投資人要聽到品牌的聲響,也要看到DAU、MAU等數據的高增長,響動最大、增長最快的瓜子,自然也是融資額最高的一家,這是行業初期的競爭之道。
流量大戰是戰時措施,卻並非唯一發展之道,汽車電商,終歸是零售生意而非流量是全部本質——沃爾瑪為顧客剩下的每一分錢,都是從降本增效而來。
如此這般的共識之下,效率的提升、人員的優化、流程的改進、店面的調整,等等,則是順勢而為。調整效果已經初顯,去年底車好多整體實現盈利。
調整不意味著固步自封,戰略的擴張也在同步而行。
當圍觀者多嘖嘖稱奇於二手車領域百億廣告大戰的壕橫,卻往往忽略了楊浩湧的業態擴展,2016年上線金融業務、2017年上線毛豆新車、2018年上線車後業務。
汽車交易的流量貴、頻次低、留存率低是共識,如何最大化用戶的全生命周期價值,如何用一站式服務,牢牢粘住過一次性的用戶?
從二手車交易向「汽車+」的生態演進,水到渠成,一次獲客,終生服務。如今,車好多僅新車領域,就涵蓋了直租、全款、回租、長租、以舊換新等全模式覆蓋,一攬子滿足用戶的多樣化新車需求。
車好多的協同效應已然出現,在毛豆發展初期,來自瓜子的用戶流量佔其一半左右。現在,毛豆同樣也能反哺瓜子。
同樣的一幕,正在複製到車後領域。車好多旗下的二手車、新車、車後三大核心業務,已積累超百萬級用戶資源,已成為業內最大的流量平臺,而瓜子養車作為瓜子二手車、毛豆新車的官方售後渠道,承接體系內車源的整備、保養、洗美、車品等售後服務,車好多生態系統內的流量也將有序導入合作門店。
一個典型的車好多客戶,在瓜子處置完舊車,在毛豆購買新車,同時再次購買保險和車後保養等業務。
如此,車好多通過累加多元服務,去抵消交易業務的低頻、低粘性,吸引用戶「從一而終」,實現了用戶獲客成本最低化、用戶價值挖掘最大化,同時助推集團業務規模攀升,提升抗風險能力,等等。
某種程度上,車好多的「汽車+」布局,也和大零售業態的演進不謀而合——一站式滿足消費者所有購物需求的線下沃爾瑪,以及線上的萬能淘寶,是比專賣店更高級的業態,其後,專賣店式微,垂直電商批量倒閉,而沃爾瑪、淘寶則實現了基業長青。
因此,生態協同,就是楊浩湧為車好多構建的模式護城河,如今,後期孵化的毛豆新車,2019年全年GMV(成交額)已經破百億元,生態協同優勢已經顯露。
而楊浩湧所遙望的生態協同,應該不止於車好多內部,縱向連接全產業鏈的上下遊,橫向輻射汽車行業的政企產銷,「希望將車好多產業生態的協同發揮更大效用,與監管機構、主機廠、經銷商、車商等夥伴加深合作,增強消費信心、激發產業活力,助力汽車消費產業從疫情衝擊下加速回暖。」
先進的模式,假如不匹配成熟的技術,就如同築牆於沼澤,不立而倒。技術築底,進而打造通用標準,推動全行業升級,才能構建業務持續增長、模式持續進化的基石。
如果不是構建了車況檢測、車輛智能定價、金融風控以及供應鏈等全方面的行業服務新標準,線上交易就無從談起,汽車消費金融的普惠就難以成行,首家推出的7天無理由退車、30天全面保修等售後保障措施,就是自尋死路,瓜子二手車與毛豆新車,也不會有機會成為各自細分行業的最大的交易入口,並率先實現盈利。
第三個護城河則是品牌——好品牌之於用戶,就如同年輕時奮不顧身的初戀,糾纏了感性和理性,欲罷不能,讓用戶傾心於此,痴迷於此,忠誠於此。
據品牌評級與品牌顧問機構Chnbrand發布的2020年中國品牌力指數顯示,瓜子二手和毛豆新車2020年再次登頂行業品牌力指數首位。
品牌力就是免疫力與競爭力,目前,車好多已經成為國內汽車交易的最大入口級平臺,瓜子二手車平臺月活用戶數是行業第二名的3倍以上,而毛豆新車的平臺滲透率,也是細分領域第二名的3倍以上。
在10萬億「汽車」賽道上,車好多跑到了前面,儘管百億的廣告大戰似乎不會再重演,但「汽車」另一場持久戰,發展才是硬道理,實力強大則披荊斬刺,實力下行則四面埋伏。
「做得不好還是會被拖下來,你的護城河不夠深,你守在那裡,也會有源源不斷的競爭對手去跟你挑戰。反過來說,你的護城河夠深厚,你的對手就會越來越少。回到我的那句話——做時間的朋友,讓時間來解決一切。」楊浩湧說,他必須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