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重慶11月29日電 「很特別,在景區玩累了還可以有這樣一個幽靜的環境看看書、歇息一下,很享受這樣的感覺。」今年國慶節,重慶市豐都縣首個自助書苑--天湖書苑(豐都縣圖書館南天湖景區分館)建成並免費開放,遊客刷居民身份證隨時打卡進入,品書香,享公共文化服務。這也是近年來豐都圖書館建成的35個分館之一。
豐都縣圖書館在文旅遊融合背景下,用「連結」體驗別樣的閱讀,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以圖書分館「連結」不同地域 完善閱讀陣地
豐都縣圖書館總面積近5000平方米,有13個免費開放功能室。近1000個座位,常常座無虛席,甚至許多人席地而坐享受閱讀的樂趣。近年來,為了把圖書和公共文化服務送到群眾身邊,打通便民閱讀「最後一公裡」,豐都縣圖書館「悄悄」建起了35個圖書分館。
去年10月,豐都縣首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向市民免費開放,無人值守、全天「不打烊」、刷身份證就可以進入,為讀者提供免費閱讀、自助辦證、電子圖書借閱等服務。這也是方便了許多的「上班族」,可以在下班後在圖書室享受片刻的寧靜。
豐都首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 豐都縣圖書館供圖
此外,豐都縣圖書館連結南天湖景區建起天湖書苑,遊客觸手可及,享悅書韻飄香的閱讀空間;連結綠森壩建起民宿書吧,體驗閒暇時光;連結接龍完小建起圖書室,幫助學生共享閱讀資源,連結三合街道鹿鳴巖村建起圖書流通服務點充實群眾生活,助推鄉村振興;連結30個鄉鎮街道文化服務中心,建起圖書分館,與縣圖書館實行「一卡通」共享流動圖書服務群眾。
天湖書苑——豐都縣圖書館南天湖度假區分館。 豐都縣圖書館供圖
至今,35個圖書分館枝繁葉茂,遍布景區、民宿、學校、鄉鎮街道、社區、鄉村,有力補足圖書館陣地不足。
以新媒體平臺「連結」閱讀空間 共享閱讀資源
今年疫情時期,豐都縣圖書館連結中國圖書館學會,推出線上閱讀利器--「讀聯體·數字共享閱讀服務平臺」,涵蓋了電子書、有聲書、視頻、期刊、圖片等各類型數字資源。
目前,平臺資源量約3000種,存儲總量約10TB,平臺資源內容和數據也將持續更新。讀者可以共享平臺在線閱讀、聽書、觀看高清動畫、國學經典、少兒科普、益智啟蒙等視頻,感受時代生活。
豐都縣圖書館閱覽廳座無虛席。 豐都縣圖書館供圖
同時豐都縣圖書館還開啟線上活動空間,開展聽書打卡「渝康碼」伴您智慧、「會講故事的地球」繪本創意秀、「書香渝都·悅讀越有味」、「書香讓人寧靜·閱讀給人自信」--數字展覽等線上活動近10場,內容緊扣熱點,既有視頻、繪畫、閱讀打卡等比賽贏禮品活動,也有創意秀、展覽、好書推薦分享型活動,吸引市民熱切關注。
以閱讀活動「連結」不同人群 開啟閱讀新時代
今年6月,豐都接龍完小、廂壩完小、蔡森壩完小、中稅希望小學的孩子們上了一堂不同的閱讀課。可聽、可聞、可觸、可發光等立體書,讓孩子們愛不釋手,打開孩子們的心,激發了他們的閱讀興趣。這是豐都縣圖書館連結重慶圖書館開展 「巴渝閱讀行」活動關注山區孩子閱讀成長。
「巴渝閱讀行」走進廂壩小學。 豐都縣圖書館供圖
另外,豐都縣圖書館連結老年服務,開展「常青e路 幸福夕陽」--老年人數字閱讀系列培訓活動,製作通俗易懂、易於理解的培訓課件,期期定時開展,活動以數字閱讀推廣的方式促進老有所學、老有所為,對老年人群體進行關愛,開啟老年人豐富的數位化生活。
老年數字閱讀培訓。 豐都縣圖書館供圖
連結農民工服務,向農民工發放圖書館宣傳手冊、現場解答問題、現場辦理圖書借閱證等方式,吸引他們加強閱讀。通過免費開展農民工計算機培訓和法律知識講座、免費幫助定票等方式解決他們工作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連結殘疾人服務,到豐都縣特殊學校開展「書香築夢鄉村行」活動,用現場口述及手語相結合的方式為視力、智力、聽力障礙兒童解說動畫《神奇飛書》,讓殘障學生充分體驗數字時代的文化生活。同時在館內開展殘疾人心理健康講座、養生講座等活動,極大地豐富殘疾人讀者的精神世界。(劉政寧、蔣海濤、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