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貴安新區高峰鎮巖孔村便民服務站內,高峰鎮政務中心工作人員陳澤松正在維修電腦。
「多虧了你,現在我們又可以正常開具證明了。」巖孔村便民服務站負責人看著接上網絡的電腦樂滋滋地說。
「都是小問題,以後你們有什麼問題再找我。」陳澤松輕鬆一笑。
解決完便民服務站的問題,陳澤松又回到高峰鎮政務中心開展工作。
兩年多來,這是他最主要也是最日常的工作。「我在高峰鎮長大,這裡就是我的家鄉。之前聽說國家要發展貴安新區,而高峰鎮正好在規劃區域內,我想都沒想就向原單位(安順市平壩區環保局)提交了調配工作的申請,希望回到高峰鎮參與家鄉建設。」陳澤松說。
剛到貴安新區,陳澤松就被安排負責管理高峰鎮政務大廳以及村級便民服務站。
由於業務工作存在差異,曾經的工作職責與現在完全不同,陳澤松只能從頭開始一點一滴學,白天認真熟悉工作流程,晚上鑽研業務技能。
「雖然業務技能上有所不同,但我願意花心思了解,一邊學一邊幹,一邊幹一邊學。」陳澤松說。不僅如此,他還時常帶著窗口工作人員到新區政務中心以及周邊地區學習優質服務模式,積極組織高峰鎮21個便民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定期學習,帶著大家一起熟悉新業務、更新老業務,提升服務效率。
可有一個問題一直縈繞在陳澤松心中。「咱們的服務質量雖然有了一定提升,但是群眾辦事依然有些不方便,一些老舊社區因為沒有設置便民服務站,辦事總要到高峰鎮政務中心來,一來二去,在路上耽誤的時間也不少,群眾辦事還是不方便。」陳澤松說。2018之前,常常有天峰社區的居民到高峰鎮政務中心辦事,雖然比在新區政務服務大廳辦事近,但是要真正打通這「最後一公裡」,還存在一定差距。
陳澤松認為,高峰鎮政務中心就是一個服務部門,政務中心窗口和各個便民服務站就是密切聯繫群眾的重要「紐帶」和「橋梁」。只有提高能力與水平,服務好群眾,才能讓群眾收穫更多幸福感。
「不僅要做好現有的服務,還要根據群眾的生活變化迅速更新換代。」陳澤松說。2017年下半年,他多次到高峰鎮高峰社區、天峰社區、樟緣社區查看社區情況、了解群眾心聲,為這3個社區謀劃建立便民服務站。
那幾個月,陳澤松積極與新區政務中心對接,希望能夠儘快申請建設3個便民服務站。同事們都打趣道:他要麼在鎮政務中心,要麼就是去新區政務中心的路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2月,高峰社區、天峰社區、樟緣社區3個社區的便民服務站建成,社區居民辦事再也不用到鎮上的政務中心了。
便民服務站投用不久,居民們就紛紛找到陳澤松感激他。「現在高峰鎮19個村、3個社區的便民服務站都正常有序運轉起來了,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陳澤松說,下一步,高峰鎮政務中心還計劃將一些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簡單業務放到便民服務站辦理,真正打通政務服務「最後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