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於井子勞模創新工作室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如何發揮醫院特色和優勢,更好地服務患者?如何讓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醫療工作?近日,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紡一醫院)在院黨委的帶領下,積極探索意識形態在精神文明建設領域中的作用,通過打造 「兩室三基地」,著力培育和打造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品牌項目。
所謂「兩室」,即於井子勞模創新工作室、杜洪靈診療勞模創新工作室;「三基地」,即於井子護理小組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實踐基地和院史館、於井子志願服務基地、上海市紅十字服務基地。醫院從思想引領、創新機制、整合力量三方面入手,通過「宣傳教育+行為養成」「志願服務+實踐養成」「勞模創新+服務提升」,有效盤活「兩室三基地」資源。
圖說:杜洪靈回答患者諮詢
27歲的小李體型肥胖,因安保工作性質,作息不規律。小李持續胸痛、出冷汗,便立即前往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就診,醫院胸痛中心馬上開放綠色通道,通過系列檢查,迅速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經了解,這位患者是外地來滬打工人員,經濟拮据。了解患者的情況後,心內科王明亮主任通過於井子博愛慈善專項基金為小李解決了難題。於井子志願服務基地成立於2011年,依託於井子志願者工作室建設,通過「團隊亮單、群眾點單、醫院下單、醫務志願者接單、互動評單」,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弘揚新時代志願服務新風尚。
上海市紅十字服務基地成立於2020年,依託普陀區紅十字人民醫院建設,聯動志願服務積極開展「三救(人道主義救災、救護、救助)三獻(無償獻血、造血幹細胞捐獻、遺體器官捐獻)」工作,不斷創新服務模式,並積極發揮於井子博愛慈善專項基金作用,資助困難患者,使紅十字志願服務成為推進文明實踐的重要力量。
一直以來,於井子護理小組「八心」人性化護理法多次改版升級,豐富內容,滿足患者需求,獲得了社會各界的讚譽。2016年,於井子護理小組獲第六批「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為了讓護理服務更具體、更具操作性,小組成員結合醫院助聾服務,在普陀區殘聯的幫助、指導下,推出了「八心」手語服務,受到了聽障人士的歡迎。
上海市先進工作者、上海市「三八紅旗手」杜洪靈帶領婦產科診療團隊勇於科技創新、善於技術改革,率先開展了自然腔道腹腔鏡手術,引領了全市圍絕經期疾病的治療方向,以優質的服務獲得諸多患者讚譽。2018年,杜洪靈帶領的團隊成功入選第八批「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
今年,醫院黨委將「四史」學習教育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學習教育活動與醫院發展各項工作有機結合,努力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實際行動,更好地滿足百姓對健康服務的需求。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