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拳傳承人王飛鴻打苗拳
人民網黃平6月24日電(孫遠桃)6月23日,為期3天的中國·黃平·重安江第四屆龍舟文化節暨首屆民族武林大會落下帷幕。
隨著世界拳王熊朝忠、張美煊和德國拳王天龍、泰國拳王魯奔齊聚黔東南重安江,著名武打明星王飛鴻的「王氏苗拳」開宗立派收徒拜師,以及苗族著名音樂人楊勝文、搖滾後起之秀張恆遠等助陣,重安江文化旅遊被激活。重安江千年碼頭文化和沿岸苗、亻革風情再現精彩,來自全國各地的30餘萬遊客在文化的海洋中流連忘返。
四大拳王「對壘」
和往年龍舟文化節不一樣的是,2017年,從重安江走出去打拼成為著名武打明星的苗拳傳承人王飛鴻,向民族武林發出「英雄帖」,廣邀天下拳手到重安江交流切磋,一顯身手。
包括世界拳王熊朝忠、張美煊和德國拳王天龍、泰國拳王魯奔在內,來自德國、泰國和中國貴州、湖南、四川等地的民族武術代表80餘個少數民族武師「應戰」,齊聚重安江。
比賽現場,侗拳代表、崑崙決MMA蠅量級世界冠軍張美煊和德國拳王天龍,苗拳傳承人王飛鴻和泰國拳王魯奔進行了交流性對打,世界拳王熊朝忠為武術愛好者現場授拳,引發觀眾熱烈的掌聲。
自小學得一身苗族拳藝、在武打電影中頻頻亮相的王飛鴻回到家鄉,開宗立派把「王氏苗拳」發揚光大,並現場收徒舉行拜師儀式。王飛鴻及其弟子為大家展示苗拳和絕技功夫,苗拳拳型古老,拳架緊湊,雖動作弧度小,但拳術要領便在於練拳先練樁,打拳不晃蕩,穩健實用。
據王飛鴻介紹,苗拳始於蚩尤。清乾隆年間,出自花垣縣麻慄場金牛寨的石志巖結束軍旅生涯後,隱居三角巖鄉精研蚩尤拳法,此後在湘西和黔東南廣為流傳。苗族蚩尤拳來源於勞動生活,棍、棒、叉、竹竿、木板凳都是兵器,樸實卻實用,一打心沉,二打膽量,只見多個武者俯仰吞吐,靈活多變,如盤龍探勢。
來自世界各地的民族武林名人和拳手,輪番上演刀槍劍棍叉和拳腳,精彩紛呈。
另外,在一線音樂人楊勝文、張恆遠等重量級嘉賓帶動下,苗人金山、楊勝美、楊雨軒、王萍、阿音坊組合等歌手也紛紛登臺獻唱。
30餘萬遊客匯聚
拳王和明星「大咖」的各種演繹,其實只是「開胃菜」。傳承了幾千年的重安江流域各種民俗文化,把遊客帶入歷史和文化的深處,在龍舟賽、歌舞賽、亻革家特色長桌宴、蘆笙篝火晚會、楓香寨風情民俗體驗中流連忘返。
重安江是美食的天堂,尤其酸湯魚更是中國美食一絕。發源於重安江的酸湯魚,目前已經成為民族餐飲的著名品牌品類,在貴陽、北京、上海、廣州甚至海外,開有上千家店。在現場,來自深圳遊客遊小姐品嘗了長桌宴的酸湯魚以後,大呼「這才是最正宗的酸湯魚,酸、香、鮮融合得恰到好處」。
在苗鄉亻革寨,遊客醉倒在古老的建築中、深厚的文化中和淳樸的民風中。
楓香亻革寨位於貴州黃平縣城東南30公裡重興鄉,是亻革家人聚居村寨中最大的一個自然村寨,全寨有600多戶、2000多人,是亻革家最大的寨子。這個群落裝束別致,風俗獨特,蠟染、刺繡圖案內容意味深長,可以通過它來了解亻革家的文化與歷史。
翁細苗寨是一個自然的苗家村落,躺在馬鞍山以及無數大小山坡所組成的溫暖懷抱之中,自然風光秀麗,民族風情濃鬱,有精美絕倫的蠟染、刺繡、打草鞋、竹編和神秘的民風民俗等。
來自北京的遊客張斌說,之前在電視上看過這些少數民族文化碎片,但真正進入其中,才發現時光變慢,這些古老的民族給人歷史的縱深感和文化的厚重感。
重安江旅遊猜想空間
重安江景區屬國家級舞陽河風景名勝區十大景區之一,位於風景區西南部黃平縣城南20公裡的重安鎮境內,規劃面積16平方公裡,景點50處,分為民族村寨風光區、峽谷衝浪漂流區、篆水河峽谷風光區、重安鎮民族風情區等。
隨著龍舟文化節和首屆民族武林大會大型活動的舉辦,重安江流域的厚重感再次呈現在遊客眼中。
實際上,重安江和下司古鎮一樣,作為清水江上遊的重要碼頭,是貴州連結世界的重要窗口,在明清時期興盛一時。
據黃平縣重安鎮黨委書記柏惠雲和鎮長何嘯介紹,重安江水陸銜接,建制歷史悠久,為貴州東南面物資集散地之一,由於水陸交通便利,市場繁榮,給重安民族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昔有「 小上海 」之稱。
「幾十個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水磨碾房,還在講述著那段輝煌的歷史。」 柏惠雲說,如今,利用山水資源和民族文化,重安江準備重新打造昔日的輝煌,通過苗亻革旅遊發展,助推當地的脫貧攻堅,讓各民族同胞同步進入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