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在線】蠟染「藍錦染藝」創始人張義蘋:一輩子堅持一件事

2020-12-22 澎湃新聞

【巾幗在線】蠟染「藍錦染藝」創始人張義蘋:一輩子堅持一件事

2020-11-05 0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走進你,傾聽你

展現女性風採,記錄時代故事。各位聽眾,歡迎收聽由貴州省婦女聯合會特約播出的《巾幗在線》節目,我是悠揚。

在黔東南丹寨縣卡拉村,有一道蠟染風景,依村傍田,無聲矗立,這就是名叫「藍錦染藝」的蠟染工坊。它的存在,為卡拉村增添了一抹亮色,也為尋訪到此的人們打開了領略「神秘」的又一扇窗。去過蠟染工坊的人都知道,「藍錦染藝」的創始人張義蘋是一位90後的小姐姐。這位90後小姐姐身上有著怎樣的故事?今天的《巾幗在線》我們一起去認識她!

Q:

義蘋,你好!

A:

悠揚,你好!貴州綜合廣播的聽眾朋友,大家好!

Q:

你微信頭像的這張照片,穿著藍黃相間的長裙在水邊倚橋而立特別好看,這條裙子採用了哪些蠟染工藝?為什麼用藍黃兩個色搭配?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嗎?

A:

這條裙子採用了純手工的技藝繪畫以及純天然的植物藍靛草染色而成。因為黃色跟藍色的搭配更鮮亮、時尚,更好看!現在我們就是想把傳統的技藝跟現代的時尚元素結合,做出更符合消費者審美的產品。

Q:

你18歲到浙江打工,21歲回鄉創業,24歲建立蠟染工坊,25歲榮獲「貴州優秀創業女性」稱號,27歲就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蠟染品牌。可以找五個詞來形容你的這幾段經歷嗎?

A:

如果是說用5個詞來形容的話,這一路的感受就是「難忘」,然後就是在「傳承」,現在是「堅持」、「感謝」、「幸福」。這輩子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最大的幸福。再加上一路上有這麼多朋友、家人,以及政府領導們的關心支持,我覺得非常的幸福!

Q:

你今年27歲,27歲收穫最大的是什麼?

A:

收穫的是成長,我從一個不太懂事的小孩慢慢成長起來,經歷的離別、坎坷、困難、不被理解等都是成長。成長讓我不再懼怕困難,而是迎難而上。

Q:

你的「藍錦染藝」蠟染與其他蠟染有何不同?

A:

其實技藝都是一樣的,只是我們對產品的設計思路不同、做法不同,我們是根據市場的需求,以及廣大消費者的審美喜好來做出我們的產品。

Q:

你曾說「規模做得越大,就能帶動更多人就業。」現在,你的工坊帶動了多少人就業?你未來想要打造的工坊是什麼樣子?可以給我們描繪一下嗎?

A:

對,現在我這裡直接帶動就業的媽媽們就有46位,服飾帶動的是有100多名婦女就業。我想讓更多的媽媽們能夠有自己的手藝,有一份固定的收入,能夠脫貧致富。我們做出來的產品能夠有更多的朋友喜歡,有更多的人來消費。

Q:

給你30秒做廣告,你會如何宣傳你的品牌?

A:

藍錦染藝,染出新生活。蠟染是我們每個婦女一輩子堅持的一件事。如果對我們非遺產品感興趣的話,可以直接撥打我們的電話18485466939。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請繼續往下戳

節目菜單

播出日期:每周四

播出時間:8:25——8:30

播出頻率:FM94.6貴州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

收聽渠道:FM94.6、學習強國、動靜APP、蜻蜓FM、喜馬拉雅

貴州省婦聯新媒體中心出品

編輯丨李玉珠

責編丨李文娟

審核丨侯清華

原標題:《【巾幗在線】蠟染「藍錦染藝」創始人張義蘋:一輩子堅持一件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王一博,一件蠟染T能搞定的潮流,何必麻煩大長腿
    什麼是蠟染蠟染,是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古稱蠟,與扎染、灰纈(鏤空印花)、夾纈(夾染)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印花技藝。貴州、雲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長蠟染。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布後以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同時,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由於蠟染圖案豐富,色調素雅,風格獨特,用於製作服裝服飾和各種生活實用品,顯得樸實大方、清新悅目,富有民族特色。
  • 巾幗在線|楊君:直播帶貨的苗族繡娘也有屬於自己的舞臺
    各位聽眾,歡迎收聽由貴州省婦女聯合會特約播出的《巾幗在線》節目,我是悠揚。苗族繡娘直播帶貨,作品暢銷北上廣。畢節市織金縣藉助直播平臺推廣苗族蠟染刺繡,進一步拓寬營銷渠道搭乘電商快車邁上致富路。貴州巧姐民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楊君不僅是副總經理還是一名帶貨主播,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認識她!
  • 【巾幗扶貧故事】勵志扶貧 唱響巾幗戰貧「奮進曲」
    作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蔣紅英常常受邀講述她的致富故事。貴州亙藍母圖民族布藝蠟染開發有限公司品牌商標創始人張義瓊就是此次評選的「全國三八紅旗手」之一。 2001年,漂泊了三年後,張義瓊決定返鄉創業,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辦起了家庭作坊,製作蠟染服裝等一些繡品。創業之路異常艱辛,但張義瓊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憑著自己的韌勁終於在2015年成立貴州亙藍母圖民族布藝蠟染開發有限公司。 張義瓊的「藍色產業」一步步壯大,不僅讓自己擺脫貧困,也讓六千多戶貧困家庭、一萬兩千多人走上脫貧致富路。
  • 李子柒花一年時間只為拍16分鐘的蠟染視頻!整個過程就是享受
    李子柒所拍的視頻是蠟染視頻,她並不只是拍在染的過程,而是從播種到收割再到打靛建染缸設計圖稿等一系列操作都拍了出來。也難怪要花一年的時間。圖源李子柒圖源李子柒視頻中,她從2019年就開始播種蓼藍種子。被一些少數民族間用於扎染和蠟染工藝,而李子柒所拍的視頻,就是蠟染視頻。圖源李子柒蓼藍成熟收割之後,就開始將其放在缸中浸泡變色,這需要一些時日,之後將莖葉撈出,水過篩,濾掉雜質。將石灰水與過篩後的染液混合,打靛後靜置直到泡沫消除。經過抽水以及過濾之後就可以挖靛泥了,挖出的靛泥需要避光保存。
  • 藝考培訓在線教育新力量-藝點通,讓天下沒有難學的藝術
    12月4日,「藝點通在線教育發布會暨APP首發儀式」在北京-國泰大廈圓滿落幕。考蟲網創始人、百萬暢銷書作家李尚龍先生強調,教育是一個民族的未來,在線教育是教育的未來,而藝術教育又是教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部分。藝點通正在做的,正是順應了我國教育改革的大趨勢。
  • 貴州大山裡的巾幗「斷臂飛鳥」
    貴州大山裡的巾幗「斷臂飛鳥」 2021-01-08 14: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焗油不是染髮,蠟染不是打蠟,搞懂這些美發項目,免得做頭被忽悠
    醃製油也叫醃製營養油,染黑的高級點叫醃製油。大約在九零年以後,有了染髮染髮這一術語,就有了烤彩這個詞,因為當時的染髮技術非常落後,染髮的顏色只限於單一的顏色,如酒紅色,所以髮廊的服務項目由染黑,發展到染髮發色。烤油的起源就是這樣,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染髮,烤油就是做營養油,和染髮無關。但是那個時候遺留下來的說法,被很多人沿用到了現在,焗油不是染髮的,染髮也不叫焗彩。
  • 安順市蠟染協會副會長王月圓:守望相助 傳承文化
    王月圓指導蠟染繪畫  在安順市西秀區馬軍屯村牛角洞組,住著一位與蠟染有不解之緣的苗族婦女。多年來,她在照顧家庭之際,努力傳承專研蠟染藝術,其作品融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於一體,匯蠟染、繡染、扎染、刺繡、挑花、織錦等多種藝術形式於尺素。她就是安順市蠟染協會副會長王月圓。2020年11月20日,王月圓家庭被中央文明委評為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  「你畫給我看,對,就是這樣……」走進王月圓的蠟染工作室,像往常一樣,王月圓正在給前來學習的婦女教授蠟染技術。
  • 巾幗在線丨王瓊維:拜老百姓為師
    巾幗在線丨王瓊維:拜老百姓為師 2021-01-07 0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勇擔當,巾幗展風採!貴州女企業家、女致富帶頭人助力脫貧攻堅
    走進貴州亙藍母圖民族布藝蠟染開發有限公司二樓蠟畫室,十多位苗族、水族婦女手裡拿著蠟刀全神貫注地在一張張白布上刻畫著,一旁的公司創始人張義瓊正在教授婦女繪製蠟染圖案。 張義瓊是土生土長的三都人。她從小就有個心願,要把母親傳授的蠟染技藝傳承下去,讓村子裡的姐妹們通過「指尖技藝」創造美好生活。
  • 貴州興義:開展婦女特色手工作品評比大賽暨「巾幗慶豐收 迎小康...
    9月25日,由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婦聯主辦,以感恩為主題的「錦繡助力巧手脫貧」興義市婦女特色手工作品評比大賽暨「巾幗慶豐收 迎小康」活動舉行。通過篩選,全市3家婦女手工企業和14名專業繡娘帶來70餘件刺繡、扎染和蠟染作品到場參評展示中,評選出一等獎1件、二等獎3件、三等獎6件。
  • 藝菲藏品創始人唐菀嬪和子品牌YiFei Collection
    2011年「藝菲藏品」進駐長沙袁家嶺友誼商店閃耀星城。藝術芳菲,因愛而生藝菲取自「藝術芳菲」,同時也是品牌創始人唐菀嬪女兒的名字,意喻為表達母愛的深邃,因愛而生的「藝菲藏品」的使命,就是要復甦在中國內地丟失的「傳家寶」文化,而唐菀嬪的使命則是通過商業達成她的慈善夢,創造更大財富去資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 如何去堅持做一件事
    ~厭倦與成就感~有時,我們想做很多事情,比如鍛鍊身體、減肥、上電視大學等,但實際做起來卻堅持不了多久。像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當然,其中性格是主要原因。尤其是對於那些「被命令去做的事"或「不得不做的事」,很快就會感到厭倦。此外,「厭倦」與行為動機和受到的評價也存在很大的關係。行為動機又分為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所謂外在動機,無非就是「胡蘿蔔」和「大棒」。
  • 巾幗助脫貧 稅務添動力——貴州女企業家、女致富帶頭人助力脫貧攻堅
    放眼貴州,巾幗風採綻放在每一個城鄉社區。她們勤勞勇敢,讓一個個產業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她們慷慨解囊,積極捐資捐物,用愛心善舉匯聚起強大的正能量;她們深入田間地頭,走進群眾家中,把脫貧致富「鑰匙」、技能培訓「大餐」送到貧困群眾身邊.....她們身體力行,不僅激活了貧困地區的內生發展動力,也展現了貴州女企業家、女致富帶頭人的擔當,展現了「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幹實幹、後發趕超」的新時代貴州精神。
  • 堅持一件事,十年如一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堅持一件事,十年如一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20-06-06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有沒有這樣一件事
  • 感受原始的蠟染之美——BATIK文化之旅
    蠟染是一項非常古老的技藝,在學術界,關於蠟染的起源一直沒有定論,主要有四種說法:埃及、中國、印度、馬來群島。大約在公元6-7世紀,蠟染技術由印度或斯裡蘭卡地區傳到了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地區,在這裡,蠟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樣式和顏色上都有了更多的變化。
  • 林國強院士:一輩子專注一件事——手性化學與藥物研究
    「一輩子做一件事情,我的確是做了一件事,就是手性化學與藥物研究。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極致。」想要增長才幹,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在改革開放的40多年裡,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林國強院士用最樸素的故事,分享了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來,自己作為科研工作者與祖國同成長的奮鬥經歷。年少時代小學課堂上學校發放的一杯濃稠豆漿,是他至今記憶猶新的珍貴食物。青年時期到農場參加勞動的經歷,對他世界觀的改變有著很大幫助。
  • 藝電能為《APEX英雄》繼續成功的生命嗎?
    兩名退伍軍人離開InfinitywarD動視暴雪在公司年報中提到了一件事,相當引人注目。消息稱,動視暴雪子公司InfinitywarD的兩名高級員工因違反合同和訂單而被僱用。雖然年報沒有披露這兩名員工的姓名,但InfinitywardJasonWest和VinceZampella的兩位創始人同時宣布離職。在猜測聲中,美國Activision承認他們是被解僱的兩名員工。
  • 告訴你一個能堅持十年做一件事的方法
    開門見山:你堅持做一件事的動力是什麼?是做成後結果的誘惑?還是做不成的後果帶來的壓力?人們做一件事有兩個思維模式:線性思維認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努力和收穫是成正比例。做事要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
  • 「……不同之處在於,堅持做自己……」「做一件事,經歷就是成功...
    ,做自己想做的事,從不被外界的聲音幹擾」。主編也是替他考慮,跟說「以你公司目前的情況不適合做這件事,再過一、兩年再來做比較好。」但是牛根生說,即便砸鍋賣鐵也要馬上做,他就是想做這件事,就是硬著頭皮上。當時不像今天自媒體這麼發達,人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電視,因此,蒙牛真的是瞬間就做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