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唐詩三百首》裡的30首軍旅邊塞詩,你會背幾首

2021-01-20 新華網客戶端

  

 

  小編按:今天是八一建軍節,小編本想寫幾首軍旅詩獻給敬愛的軍人朋友們,但是苦於無軍旅經歷,兼之才氣不足,只好作罷。然而卻想到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咱們可以看看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王維,王昌齡,岑參,高適這些大神們是怎麼寫軍旅邊塞詩的!於是特意重翻了蘅唐退士所編的《唐詩三百首》,選出了30首軍旅,邊塞兼戰爭題材的唐詩(其中雖寫戰爭自身感受,而非軍旅題材的詩不算,如杜甫《宿府》《閣夜》等),按蘅唐退士所編的順序編排。

 

  王昌齡

  塞上曲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

  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塞下曲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李白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徵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子夜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

 

  李頎

  古意

  男兒事長徵,少小幽燕客。

  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殺人莫敢前,須如蝟毛磔。

  黃雲隴底白雲飛,未得報恩不能歸。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裡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葡萄入漢家。

 

  岑參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徵

  君不見, 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徵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軍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徵,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澹萬裡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高適

  燕歌行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旗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筋應啼別離後。

  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

  邊風飄颻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鬥。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

  君不見沙場徵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王維

  老將行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

  一身轉戰三千裡,一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奔騰畏蒺藜。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時飛箭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

  路傍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

  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願得燕弓射天將,恥令越甲鳴吾君。

  莫嫌舊日雲中守,猶堪一戰取功勳。

 

  杜甫

  兵車行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裡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沈佺(quán)期

  雜詩

  聞道黃龍戌,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裡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劉長卿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流落徵南將,曾驅十萬師。

  罷官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張藉

  沒蕃故人

  前年戍月支,城下沒全師。

  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張喬

  書邊事

  調角斷清秋,徵人倚戌樓。

  春風對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無兵阻,窮邊有客遊。

  蕃情似此水,長願向南流。

 

  祖詠

  望薊門

  燕臺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裡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皇甫冉

  春思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盧綸

  晚次鄂州

  雲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裡歸心對月明。

  舊業已隨徵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塞下曲(四首)

  其一

  鷲翎金僕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楊新令,千營共一呼。

  其二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其三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其四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西鄙人

  哥舒歌

  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王 翰

  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柳中庸

  徵人怨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裡黃河繞黑山。

 

  李益

  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陳陶

  隴西行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王之渙

  出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來源:詩刊子曰)

相關焦點

  • 這7首邊塞詩,是「盛唐氣象」最好的體現
    邊塞詩是唐詩中特別重要的一個分類。所謂邊塞詩,就是以邊關地區的風景和生活為題材的詩詞,據統計,《全唐詩》中現存的邊塞詩超過2000首。提到邊塞,我們會想到什麼?,軍旅生活體驗豐富。但是他的這首《古從軍行》卻值得說一下。這首詩和前面的幾首邊塞詩有所不同,一來這是一首懷古詩;二來前面的幾首邊塞詩主要表現的是邊塞風光等,而這首詩則有很強的諷刺色彩,詩人借寫漢武帝的開邊,諷刺當時唐玄宗的開邊,充滿反戰思想。詩人在大段描繪邊關的殘酷之後,最後畫龍點睛:戰士們拼死拼活,僅僅是讓葡萄流入中原而已!
  • 這首詩被人譽為《唐詩三百首》的壓卷之作,看看是否名副其實?
    唐詩,中華文化的璀璨星空;唐詩三百首,是璀璨星空中最耀眼的明珠;唐詩三百詩的壓卷之作,更是顆顆明珠中最為閃亮的一顆。都說壓軸出場的才是重頭好戲,那麼唐詩三百首壓卷之作,會超越其他唐詩出色作品嗎?然而,被一些人譽為唐詩三百首的壓卷之作,卻並非我們心中所想的那樣。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究竟是什麼意思?
    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這段話中作者引用的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可謂膾炙人口。但是它的意思很多人卻弄不清楚,以至於出現了許多訛傳。
  • 讀《唐詩三百首》,你一定要背下這100句千古名句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唐詩,泛指創作於唐朝詩人的詩。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對於後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唐詩三百首》包含三百多首唐代頂尖佳作,被稱為中小學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我們讀《唐詩三百首》,一定要背下這100句千古名句。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 一本《唐詩三百首》平放指甲上
    圖/記者曹麗蕙 小小一粒米,透過放大鏡細窺,卻驚見衛福部長陳時中戴口罩的的迷你畫像;平放在指甲上的微書,翻開竟是全世界最小的《唐詩三百首》;大家聽過成語「見縫插針」,但你可曾看過針縫中藏著一對袖珍翡翠茶壺?
  • 被《唐詩三百首》拋棄的四大著名詩人,個個才華橫溢,驚豔了詩壇上...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固然是這個道理,但要真正品出唐詩的味道,讀懂千年前那些詩人們的心事,三百首還真不夠呢!如果要評選影響中國人最大的書,《唐詩三百首》也是有力競爭者之一,無數學生捧著它吟誦唐詩,在心靈中點燃了熱愛傳統文學的第一束火焰。
  • 駱賓王的這首詩比《詠鵝》還經典,入選《唐詩三百首》,令人叫絕
    雖然這首詩在歷朝歷代少有人評論,但因充滿童趣,是兒童啟蒙必讀的詩歌,所以幾乎是人人都會背。當然作為「初唐四傑」之一,這首七歲所作的詩歌自然不能完全代表他的水平,我們今天就來講講他的另一首比《詠鵝》還經典的「詠物詩」,入選《唐詩三百首》,令人叫絕。
  • 孟郊這首30字的短詩,入選《唐詩三百首》,卻不被現代女性認可
    孟郊留存至今的詩歌超過五百首,其中這首30字的短詩,入選《唐詩三百首》,但他所表達的含義卻不被現代女性認可。《烈女操》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貞女貴徇夫,捨生亦如此。前兩句「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梧桐樹相互依存,共同生長,陪伴彼此直至枯萎。在古人看來,「梧」是雄樹,而「桐」是雌樹,經過現代植物學家研究發現,其實梧桐是雌雄同株的樹木。鴛鴦都是成雙成對,如果其中一個不幸駕鶴西遊,另外一個絕不獨活。
  • 他只留下六首詩,字字珠璣!其中兩首流傳千古,小學生都會背!
    你知道,我國留存詩作最多的詩人是誰嗎?   李白、杜甫,白居易、陸遊……   NO!!!   他是大清CEO乾隆皇帝。   乾隆一生寫下四萬三千多首詩,要知道,《全唐詩》總共只收錄了四萬八千多首詩。
  •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 下卷(171—300篇)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餘首。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
  • 唐詩近五萬首,你至少得會背這29首
    《全唐詩》是清康熙年間編校的一本唐詩合集,歷時一年多編校成文。收錄詩人,凡二千二百餘人,收錄詩作四萬八千九百餘首。這麼多唐詩,恐怕一輩子也讀不完,更不用說去背誦了。今天,我們試圖將二百餘年的唐朝濃縮成29首巔峰唐詩,一起重溫那段盛世歲月。
  • 聽兒子周歲背唐詩,父親感慨寫首五絕,初讀是青銅再讀原是王者
    像唐朝近三百年國祚,一部《全唐詩》幾乎囊括了大部分流傳下來的唐詩,然而其數量僅四萬八千九百餘首。筆者曾在某圖書館看到一部名為《二十世紀詩詞選》(大概是這個名字)的書籍,上面所錄當代舊體詩人不過百餘人,但詩詞數量已達數千篇。而這部書籍上的詩人,相較於當代詩詞創作者,不過滄海一粟。由此可見,當代詩詞數量,定然是令人驚嘆的。
  • 《唐詩三百首鑑賞》(1—18章)張若虛 王績 王勃 賀知章 陳子昂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超值金版)》結合市場上流行的各種選本,總結其豐富經驗,力求做到精練、準確,鑑賞深刻、透徹。每篇文字。融合古代意韻和現代視角,不空不繁,不澀不濫。希望讀者在閱讀中能提高對詩歌的鑑賞能力,能陶冶自己美好的情操,用一顆詩意的心去看待生活、體驗人生。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
  • 十首「壓卷之作」,究竟哪首堪當引領唐詩風騷?
    根據1705年清康熙年間編校的《全唐詩》,其收錄的詩篇有四萬八千九百餘首,涉及的詩人有兩千兩百餘人。 那麼,哪一首是夜空中最閃亮的星呢? 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應該是崔顥的《黃鶴樓》。這種印象,從何而來?
  • 四年級上冊語文《21古詩三首——出塞》教學設計、手寫知識點筆記
    這三首詩前兩首是邊塞詩。對於古詩的理解,要從「解詩題」開始,然後到「知作者」,接著是「明詩意」,最後是「悟詩境」。學生要多了解詩的創作背景,感悟作者豐富的情感。都是描寫邊塞軍旅生活的。3.解釋邊塞詩的含義我們把這種描寫邊塞軍旅生活和自然風光的詩,稱之為邊塞詩。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1.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朗讀《出塞》這首詩。
  • 白居易唯一一首被選入《唐詩三百首》的七言律詩
    白居易還留下了很多七言律詩,其中比較有名的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錢塘湖春行》,但是白居易的七言律詩中,只有一首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作為經典流傳,這首詩的題目很長,既是題目,又是詩前小序,這首詩叫作:《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
  • 2021年男孩起名字:取自唐詩三百首中的女孩名字(名字解釋)
    微友聯繫天賜佳名,想給孩子取個唐詩三百首中的女孩名字 中國古代文化的精神食糧之一就有著唐詩的蹤影,而大多數家長也愛從唐詩中起名,唐詩有著時代的美韻,用作女孩名字更是展現了美意和詩意。因此,為各位匯集了唐詩中最美的女孩名字,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 全唐詩抄20:這首有名的《出塞》,是哥哥寫的?還是弟弟寫的?
    出自全唐詩卷36第3【背景大略】隋末唐初,中華大地上有過一對兄弟,哥哥虞世基,弟弟虞世南,兄弟倆都擅長詩文、精通書法,二人的命運卻迥然不同。哥哥媚事隋煬帝而背負罵名,弟弟追隨唐太宗成為開國功臣而流芳百世。詩歌的世界裡,倆人時有混淆。本期抄錄的這首《出塞》,雖被《全唐詩》收入虞世南卷中,學術界似另有看法。哥哥寫的?弟弟寫的?
  • 塵封數十年,錢鍾書選唐詩首面世
    唐詩選則經歷了「文革」,於1978年出版,整整晚了20年,負責人和內容也經歷了幾次置換。也許是感於錢鍾書在唐詩選注工作中有志難伸,為了幫他排解鬱悶,與他相守相伴的楊絳鼓勵錢鍾書獨立選一部唐詩,選給她看。錢鍾書接受了楊絳的提議,就以《全唐詩》為底本,每天選幾首,楊先生也每天抄幾首,作為品讀唐詩和書法習字的「日課」。「日課」是傳統文人溫故而知新的修習方式。
  • 詩中天子王昌齡這三首邊塞詩,三首一起理解,讓人回味無窮
    王昌齡的《從軍行》組詩有七首,前三首描寫詩人剛到邊塞所見的的邊塞景象以及將士們戰鬥過來軍營生活,和一些鄉愁,第四首則描寫一種克敵制勝的信心和決心,不破樓蘭終不還。我們再來賞析一下最後三首描寫的是什麼!烽火臺遍布各個山頭,只要敵人有任何風吹草動,我軍便會瞬間知道敵人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