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複習資料10.宇宙生命之謎
一、形近字組詞。
巍(峨) 嫦(娥) 天(鵝) 飛(蛾)
(噪)音 暴(躁) 洗(澡) 幹(燥)
二、理解詞語
滄海一粟:大海裡的一粒谷。形容非常渺小。
抵禦:抵抗,防禦外敵。
三、填空
1.《宇宙生命之謎》是一篇介紹科學家探索宇宙生命之謎的(科普說明文),啟示我們要學習科學家(追求真理)、(不斷探索)的精神,激發我們(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2.課文的結構是,先(提出問題),然後(分析問題),最後(探究結論)。
3.常見的說明方法有:打比方、列數據、舉例子、作比較、分類別
4.「它們的表面溫度,一般都低於零下一百四十攝氏度」說說「一般」一詞的好處。( 「一般」表示大多數情況,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四、課後問題答案
1.給我的啟發是:快速瀏覽課文,發現對問題沒有幫助的段落可以略讀。每個自然段往往有提示主要意思的語句,閱讀時注意把這樣的語句找出來。然後找到對解決問題有幫助的段落,運用畫關鍵詞的方法仔細閱讀。至於有些資料已經過時,「有的信息可能是不準確的,需要再查查相關資料加以判斷」是非常有必要的。
2.(1)快速默讀課文,然後重點閱讀第3、4自然段。第3自然段提出了生命存在的條件,對解決本題非常重要,一邊讀一邊畫出關鍵詞,可以順利理清生命存在的四個條件。第4自然段是根據生命存在的四個條件,用排除法排除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上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2)仔細閱讀第5—8自然段,重點閱讀第7自然段,了解火星與地球的相似之處、火星表面的環境特點,在此基礎上發揮想像,分析人類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