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快手支教之星」發布:盞盞繁星照亮鄉村孩子的夢想天空

2021-01-20 澎湃新聞
2020「快手支教之星」發布:盞盞繁星照亮鄉村孩子的夢想天空

2021-01-15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支教生活很艱辛,但非常值得。讓我明白了原來在這個世界的另一個地方,有那麼多孩子在渴望著體育課,嚮往著走出小鎮,夢想著和父母團聚,這讓我看到了體育教育的意義。」寫下這段話的是湖南農業大學體育學院的一名女生,她叫黃子笑。在2020年這個特別的年份,黃子笑選擇參加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來為這一年的陰霾增加一抹暖色。

2020年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共有432位體育專業志願者和黃子笑一樣,從各個高校出發去到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鄉村小學,開展為期2-3個月的籃球支教生活。在為鄉村孩子帶去公益溫暖的同時,孩子們對籃球的熱愛,也溫暖了這群志願者的心。

根據志願者在支教期間的表現綜合評選出了14位志願者,授予2020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快手支教之星」榮譽稱號。今天就請通過「快手支教之星」和鄉村孩子之間的溫暖故事,來認識一下我們溫暖有光的志願者們吧!

「我們的綿薄之力雖不能改變鄉村小學,

但莫以善小而不為,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

快 手 支 教 之 星

黃子笑

就讀院校:湖南農業大學

支教學校:湖南常德鼎城區草坪鎮中心小學

在這並不安穩的2020,非常榮幸能夠成為姚基金的一名志願者,前往湖南常德鼎城區草坪鎮中心小學支教。在那裡我看到了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掛在孩子們臉上的是塵世精靈般的笑容。在為孩子們帶去歡樂與陪伴的同時,我也遇見了更好的自己。這次支教之行讓我懂得莫以善小而不為,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期待孩子們都能靠自己走出鄉村,未來可期!

「我不是巨人,但還是想讓孩子們

站在我的肩膀上看的更高,走的更遠」

快 手 支 教 之 星

張琦

來自西部計劃

支教學校:山西省沁源縣柏子小學

「年輕人要腳踩黃泥接地氣,求真務實下到基層去。」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深深地激勵了我。畢業後我沒有選擇馬上參加工作,而是報名參與西部計劃全國項目辦與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會合作的中西部地區專項體育支教志願者服務。帶著滿腔熱情和籃球專業能力,我來到了大山深處翠綠環繞的鄉村小學。在這裡我認識了一群天真善良、活潑可愛的孩子,他們就像是剛剛出生的雛鷹,稚嫩卻又堅韌。他們渴望飛翔,渴望飛出大山,去更高更遠的地方看一看,而籃球恰恰給了孩子們這個機會。我不是巨人,但還是想讓他們站在我的肩膀上看的更高,走的很遠。

「孩子們頂著寒冬堅持每天早起訓練

在他們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對籃球最純粹的熱愛」

快 手 支 教 之 星

歐忠波

就讀院校:湖南體育職業學院

支教學校: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向陽鎮中心小學

這裡的冬天很冷,支教條件也很艱苦。孩子們每天需要早早起床進行訓練,對於成年人來說,每天頂著嚴寒早起訓練都很難做到,但是在支教的這群孩子的眼中我看到了對籃球的熱愛,他們每天都堅持訓練,刻苦上進。我也在用心去指引他們,把自己學的籃球技能傾心教導,並且用基本的救護知識守護他們,讓他們在學習籃球的過程中能夠安全有保障。

「看著孩子們因籃球而變得從容自信,

讓我明白了『以體育人』的真正意義」

快 手 支 教 之 星

饒稱意

就讀院校:華中師範大學

支教學校: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西溝寄宿制學校

很高興成為一名姚基金志願者,秉承著「求實創新,立德樹人」的校訓,我懷著一腔熱血來到了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西溝寄宿制學校。在這裡我給孩子們帶來了籃球和歡樂,在這裡我看到了孩子們對體育的熱愛,在這裡我也更加明確了自己想成為一名體育教師的初心!看著孩子們從剛學籃球時的笨手笨腳到後來的從容自信,那時我才明白原來這就是體育,以體育育人,讓孩子們在體教融合的背景下成長!

「我在每一堂課上都滿懷激情、傾盡所有,

希望能為鄉村孩子們在完成

自己夢想的路上添磚加瓦」

快 手 支 教 之 星

胡曹瑜

就讀院校:長治學院

支教學校: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下興居小學

秉承著姚基金「以體育人」的理念,我走進了沁源縣下興居小學。這段時間的支教經歷給了我非常大的感悟,孩子們那種眼裡放光的求知慾是我從沒有見到過的。每一堂課我都滿懷熱情的去教給他們籃球的基本知識、文化、技術。傾儘自己所有,為孩子們在完成自己夢想的路上添磚加瓦。

「去的時候希望給孩子們帶來一些改變,

現在只希望他們按照自己喜歡的

人生軌跡一直走下去」

快 手 支 教 之 星

明家麒

就讀院校:雲南師範大學

支教學校:雲南省楚雄州武定縣插甸鎮插甸希望小學

這是我參加姚基金支教的第二年,還是老樣子,去的時候總想給孩子們帶來一些改變,現在只希望他們可以按著自己喜歡的人生軌跡一直走下去。支教學校的老師給了我莫大的幫助,從老師們的辛勤付出中我感悟到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偉大,那種不求回報的精神也是我應該學習的地方。從孩子們的身上我看到了那種天真無邪,那種對世界的好奇心。啟蒙很重要,堅持更重要!假如自己小時候能有這個平臺學習籃球的話是多麼幸福啊!

「這次支教教會了我什麼是老師的責任感,

我會和隊員講一些我所感悟的人生道理」

快 手 支 教 之 星

張卓

就讀院校:銅仁學院

支教學校: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核桃彝族白族鄉文坪小學

剛到支教學校時,那裡的老師非常熱情,給我的支教生活非常大的幫助。在我的要求下,學校給我多安排了一些體育課。通過這些課程的歷練,讓我認識到當一名老師其實很幸運,因為有機會結識這麼多可愛的小朋友,在教授的過程中我會給他們講述一些我感悟的人生道理。如果有機會,希望可以回去看看我支教的那些學生。

除了以上7位,在明天的推送中,還有7位「快手支教之星」的故事等待著你聆聽。

原標題:《2020「快手支教之星」發布:盞盞繁星照亮鄉村孩子的夢想天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追逐繁星的孩子》:即使繁星不在同一片天空,也要好好活下去
    ――題記 在微亮的夜裡,天空中的繁星點綴是最美的風景,但其實看風景的人在攝影師眼裡也是一道絢麗的光彩。就像那一個小鏡頭,一個少年,在生命消逝之前,將手伸向繁星,希望把它們放在手中一樣。 這是新海誠執導的 《追逐繁星的孩子》裡讓人印象深刻的小鏡頭。
  • 夫妻紮根鄉村支教13年:為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伍輯燕在上課中(資料圖) 曹建華 攝中新網宜昌1月8日電 (曹建華 朱燦義)「只要有更多孩子能學到知識,我們辛苦點也值得。」湖北省宜都市賀炳炎紅軍小學支教老師於小平8日說道。13年來,於小平和妻子伍輯燕紮根鄉村,先後在廣東、廣西、湖北等地支教,為鄉村教育獻出自己的青春。
  • 北京姑娘紮根廣西偏遠鄉村11年,只為幫一群孩子實現夢想
    王身敦攝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王京雪)9月11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孵化鄉村孩子的夢想——公益項目「巴別夢想家」發起人、北京姑娘璐瑤紮根廣西偏遠鄉村的11年》的報導。
  • 最美單眼支教老師陳曉婷青春在鄉村校園綻放
    華南師範大學畢業的她,沒有選擇留在「珠三角」的一線城市工作,卻毅然決然參加了「三支一扶」基層項目,回到自己的家鄉,投身於鄉村基層教育,讓青春在基層綻放,將愛撒滿鄉村校園。雖然她因年幼時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切除了右眼球,但她積極樂觀,始終向身邊的人傳遞著真善美,支教期間,人們都親切地稱她為「最美支教老師」。
  • 淺談新海誠轉型之作《追逐繁星的孩子》
    《星之聲》(2002)、《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和《秒速5釐米》(2007)等電影中都有大量的空境,也就是只有景物沒有人物,或者是人物很小並處於畫面最邊緣的位置。比如宮崎駿的電影,《龍貓》中日本的鄉村生活與龍貓生活的世界;《千與千尋》中鄉村生活與油屋的鬼神世界;《天空之城》
  • 好兒郎到鄉村,銅仁學院兩名學子請纓支教!
    多彩貴州網訊(通訊員 楊治毅)在得知貴州省德江縣平原鎮南坪村南平完小缺教師後,貴州省銅仁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2017級化學工程與工藝班學生肖順與張廣林主動請纓到鄉村支教,努力用自己的力量助力鄉村教育。
  • 支教感悟:星辰恰似汝璀璨,日光不及爾溫暖
    年少時,妄圖成為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而如今,在一方天地熱愛每一個青春的生命;年少時,夢想總比現實難以觸及;而如今,在日光下追尋時間的價值和意義。看著眼前的一方草木,聽著耳中的蟬鳴,山間的小溪水衝刷著土地,倒映出時光的漣漪,仿佛置身於大自然中,有著百裡杜鵑撲鼻的芳香,亦有著無上的支教嚮往。
  • 李玉:做照亮貧困孩子求學路的一點星光
    為儘快拉近和當地孩子心靈上的距離,李玉也想了各種辦法。比如新年時給每個孩子買水杯作為禮物;自費買來一些文具,獎勵完成作業的同學;還從天津買了一些當地難得見到的高級糖果、進口零食什麼的,只要背會一首詩、默寫字詞得了100分,都能得到獎勵。孩子們的積極性又高漲起來,學習成績也是水漲船高。
  • From ME to WE,蔡司光學攜手四川寶島眼鏡讓鄉村孩子夢想更清晰!
    11月11日,蔡司光學攜手四川寶島眼鏡開啟「為EYE守護」之旅,為讓鄉村孩子的夢想更清晰而啟程!當日早上,由蔡司光學與四川寶島眼鏡的成員組成的十人愛心團隊,迎著暴雨途經最美「天路」之一的雅西高速,在歷經近四小時的車程後,順利抵達免費午餐基金會資助的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九襄鎮第五小學,開啟本次2020
  • 「帶著家鄉,我擁抱世界」一席 x 快手主題專場觀眾招募
    這次快手聯合一席特別場,我們將以「帶著家鄉,我擁抱世界」為主題,聊一聊多彩鄉村和幸福家鄉。 從東北的原始森林到中緬邊境的原始部落,從內蒙古到大涼山深處……他們將用一個個鄉村創業的故事,分享自己對鄉村的理解與展望。
  • 河南星之夢劉泉青 :讓藝術照亮孩子的人生
    儘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儘管幾年前已經來過一次,再來星之夢藝術學校,我依然滿滿感嘆:整整三層樓,完全闢作教室;牆壁上貼滿了學生參加各類大賽、電視晚會、影視劇組拍攝的圖片,彰顯著星之夢穩健的發展和輝煌的成績。樓內優雅的裝修,五彩的色調,規範的管理,處處飛揚的歌聲和孩子的笑語,讓人感到一種活力,一種溫馨,一種安然,讓人不由自主的就喜歡上這裡。
  • 大學生自強之星踹4名小學生,本應支教1年,「初心」曝光太諷刺
    當地主管部門隨即發布信息,稱當時是幾名男生違反學校管理規定,班主任和萬某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萬某因為方法失當,行為過激,踢了學生。現在萬某等涉事教師已經被責令反省。2020年6月19日支教團才舉行了出徵儀式。據公開資料,支教團的成員大多是具有保研資格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在為期一年的志願服務之後,他們就會回到東南大學繼續研究生的學業。按照計劃,萬某將會在2021年7月返回,在企業管理專業就讀。事發後,東南大學緊急暫停了他的支教工作。
  • 圓鄉村孩子藝術夢想 助武陵山區脫貧攻堅——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7月14日、17日,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黨委書記王元、院長李開沛率學院青年骨幹教師代表20餘人先後前往古丈縣第一中學、瀘溪縣第五中學開展藝術支教活動。本輪支教活動得到湖南宋祖英助學基金會大力支持。兩地縣領導及校領導對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在湖南宋祖英助學基金會的牽線搭橋下發揮專業優勢,服務地方教育事業,助力貧困山區孩子追求藝術夢想,表示熱烈歡迎與衷心感謝。
  • 支教故事:借「微微」之光,照亮「他們」前行的路
    而作為武漢工程大學的一份子,「微特人」也始終飽含著一顆願為社會貢獻自身綿薄之力的赤子之心。  我是「微特之光」志願支教團成員,武漢如願解封後,我們重返校園,並有幸得到了這樣一個為國效力的機會——為響應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會一起實施的「一起學習,希望同行」希望工程雲助學之「平安支教行動」,以武漢工程大學學霸班為核心的支教團隊應運而生。
  • ...從「大學生村官」到「鄉村支教老師」,彭奕祥的7年教育堅守
    【三支一扶鑄就無悔青春】從「大學生村官」到「鄉村支教老師」,彭奕祥的7年教育堅守金羊網  作者:柳卓楠  2020-05-13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柳卓楠圖/受訪者提供從大學生村官到鄉村支教老師,從教學「愣頭青」到學生口中親切的「翔哥」,從「害怕上講臺」到學校的「骨幹教師」,彭奕祥的7年支教之路滿載著收穫與溫暖。
  • 【徵稿選登】繁星不凡
    一束光,璀璨的繁星撕破黑夜的一角,薪火不滅;一座城,無畏的江城守護希望的生命,溫瀾潮生。 冬,凜冽無情扼住生命咽喉;春,繁花滿溪詮釋生命奇蹟。生命之火,燃燒熱愛土地;浩然之氣,傳承英雄禹跡。溫暖瞬間傳遞人間真情,凜凜寒冬帶來人情溫熱。
  • 我的支教故事1,冬天鄉村孩子的上學路,獨立騎自行車大孩帶小孩
    開篇的話七八年前,我曾經在皖北的一所農村小學支教,那裡的鄉村、那裡的孩子,還有春夏秋冬的田野的清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覺得,我有必要去寫一寫,我的當初的學生還有那一片,令我難忘的土地。這是《我的支教故事》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在這裡講一講,冬天裡,我的鄉村學校孩子的上學路。
  • 關愛鄉村支教老師 申城好心人點亮「心益樹」
    圖說:創益嘉年華系列活動現場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房浩)今年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當天由大城小愛慈尚會主辦的創益嘉年華系列活動,也在長寧八八中心KING88商場迎來高潮,主辦方攜手上海市志願服務公益基金會,共同為鄉村支教老師點亮一棵
  • 《我和我的家鄉》範老師:鄉村教師堅守與離開,黑白畫裡的夢想
    大概故事是一個遠在異國他鄉瑞士的曾經的支教老師,因得了老年痴呆症,記憶留在了年輕下鄉支教的1992年。範老師的子女聯繫了當年支教的望溪村小學,希望可以帶範老師回到當年的小學,嘗試喚起丟失的記憶。範老師是當年唯一一個願意來貧窮的望溪村支教的老師,看到這群貧窮可愛的孩子,主動承擔起了責任,無私奉獻,一直堅持了十幾年。全村人得知情況後,迅速拆牆補瓦,把現代化小村房,恢復到92年範老師最後一堂課的樣子,找來了娃娃們飾演當年的自己,甚至還準備了水龍頭模擬當年最後一天那場傾盆大雨。
  • 3個名校畢業生口述實錄:我的真實支教生活,比你想得燃多了!
    2020年,也是美麗中國支教項目12周年。這時,美麗中國的出現讓他仿佛得到了命運的召喚,他想回家,想成為一名支教老師,去為鄉村孩子、為教育公平、為祖國儘自己的一份力。巧合的是,張悠南支教的潮汕地區,也是他的祖籍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