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技術創新將推動石油行業發展

2020-12-22 中國石化新聞網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今日油價12月17日報導,每年監測和維護管道的費用消耗能源公司支出的大約14億美元。如果創新的解決方案能夠通過自動化監控和通過智能技術溝通維護問題來幫助控制成本,將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已有將無人機用於管道監控,也有一些公司正通過為管道創建智能解決方案,直接從源頭入手解決問題。

    智能管道是油氣行業解決監測和維護問題的方法之一。智能管道能夠實現遠程跟蹤、監視和控制,以便在出現任何問題時及時進行監測。由加州一家公司發明的Bytepipe預計將於2021年完成,並在2022年完成改進版本。

    該設想是將傳感器和電子元件集成到管道套管中,為其提供智能功能,在2019年的市場需求超過1400萬噸,該技術將為勘探和生產公司提供油氣井井下實時監測和管道全長跟蹤。

    目前,油氣公司在地面管道和設備方面的支出約為5.89億美元,在井下管道方面的支出為4.63億美元,在維修方面的支出為3.2億美元。管道受腐蝕是石油行業面臨的一個困境,會導致管道破舊甚至洩漏。

    2006年發生的管道腐蝕和洩漏事件對英國石油公司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2011年,該公司因阿拉斯加的管道漏油事件被迫支付了2500萬美元的罰款。隨著能源公司意識到早期檢測的重要性,智能檢測方法開始使用,包括遙控水下航行器(ROVs)、電場測繪、聲發射法和超聲波檢測。然而,許多公司仍然依靠人工,如潛水員手動拍照,監控管道。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技術都有局限性,包括人工參與清潔設備和數據監測,以及機器在惡劣條件下工作的脆弱性。

    自動化圖像處理技術的改進,使用機器學習算法,預計將改善管道問題的監測和通信。這可以與基於人工智慧的圖像處理技術計算機視覺(CV)相結合,更好地識別管道腐蝕狀況。這兩種技術都依賴於大數據來識別和應對問題。

    此外,石油公司正慢慢地開始引進用於鋼鐵管道的創新塗層,但這種塗層在惡劣條件下腐蝕速度很快。BP上遊材料總工程師Bill Hedges解釋道:「我們可以看到腐蝕速率為每年2毫米。」此外,考慮到原材料的使用、運輸成本以及石油生產的暫停,簡單地更換腐蝕管道是公司的一項主要開支。據估計,全球能源行業每年與處理管道腐蝕相關的費用可能高達2萬億美元。

    BP-ICAM宣布將研究開發具有自我報告能力的智能塗層,如果塗層受損,該塗層將與用戶通信。該技術依賴於微膠囊,這種膠囊在受損時釋放出不同顏色的液體,讓用戶能夠找到問題的根源。

    現在最重要的是創造出一種智能塗層,使其能夠承受惡劣的天氣或海底條件,同時也不會對環境造成額外的傷害。

    展望未來,智能管道技術、監測實踐中的大數據和防腐蝕塗層的應用,不僅可以為能源行業節省數十億美元,還可以防止環境災害的發生,提高油氣行業的安全實踐。

    王佳晶 摘譯自 今日油價

    原文如下:

    The Pipeline Tech Transforming The Oil Industry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of pipelines costs energy companies approximately $1.4 billion every year. But what if innovative solutions could help rein in this cost by automating monitoring processes and communicating maintenance issues through smart technology? We’re already starting to see the use of drones for pipeline monitoring purposes, but some companies are going directly to the source by creating smart solutions for pipelines.

    Smart pipelines are one of the ways the industry is tackling the issue of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They would allow for remote tracking, monitoring, and control, to communicate any problems as soon as they occur. The Bytepipe, created by a Californian company, is expected to be ready by 2021, with a modified version in 2022.

    The idea is to integrate sensor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to pipeline casings to provide them with smart capabilities, in a market with over 14 million metric tons of demand in 2019. The technology will provide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companies with real-time downhole monitoring in oil and gas wells and tracking across the length of the pipeline

    At present, oil and gas companies spend around $589 million on surface pipeline and facility expenses, $463 million on downhole tubing expenses, and $320 on corrosion costs. Corrosion is a plight for the oil industry, leading to pipeline fatigue and even leaks.

    A 2006 case of pipeline corrosion and leaking was devastating for BP, which, in 2011, was forced to pay a $25 million penalty over a pipeline oil leak in Alaska. The leak occurred as heavy corrosion went undetected for five days, resulting in an oil spill devastating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Digital detection methods have come into use since the 2011 BP scandal, as energy companies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detection. Some methods include remotely operated underwater vehicles (ROVs), electrical field mapping, the acoustic emission method, and ultrasonic testing. However, many companies still rely on human interaction, such as divers manually taking photos, to monitor pipelines. Additionally, many of these technologies have limitations including human involvement in cleaning devices and data monitoring, as well as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machinery working in harsh conditions.

    Improvements in automated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using machine-learning algorithms, is expected to improve the monitoring and communication of pipeline issues. This could be coupled with computer vision (CV), an AI-based image-processing technique, to better identify pipeline corrosion. Both technologies rely on big data to identify and respond to the issues.

    In addition, companies are slowly starting to introduce innovative coatings for steel pipelines, which typically corrode at a rapid rate in harsh conditions. Bill Hedges, BP’s chief engineer for upstream materials explained, 「We can see corrosion rates of 2mm a year」. And simply replacing corroded pipelines is a major expense to companies due to the use of materials,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the halt in oil production. Estimates say costs linked with corrosion in the energy industry could be as high as $2 trillion globally each year.

    BP-ICAM has announced research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coatings with self-reporting abilities, which would communicate with the user if it was damaged. The technology relies on microcapsules, which release a different colored liquid when damaged, allowing the user to locate the source of the problem.

    The task now is to strike the balance with creating a smart coating for pipelines that will withstand harsh weather or undersea conditions but will not cause added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Going forward, the use of smart pipeline technology, big data in monitoring practices, and corrosion-resistant coatings would not only save the energy industry billions but could prevent environmental disaster and enhance safety practices in oil and gas.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廊坊)國際管道大會開幕-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王維超 特約記者張秋娟)11月12日,2020中國(廊坊)國際管道大會在河北廊坊開幕。本屆大會以「合作融合創新共贏」為主題,深度聚焦行業發展新動態、新技術,吸引了國內外200餘家企業參展。
  • 巨星鋼盾:技術創新驅動發展 整合全球資源推動行業發展
    巨星鋼盾堅持技術創新驅動未來發展,擁有多家生產基地、960餘項產品專利、600多名技術研發工程師、年開發新品400餘項。   巨星鋼盾服務於航空航天、軍工、機械製造、軌道交通、汽車維修、新能源、汽車製造、電力電工等多個高端製造行業,擁有機工類、汽保機修類、電子電工類、工具包、箱、車等18大類近3000種產品。公司全面固化華東、華南、華北、西北、東北、外貿、電商等七大市場版塊,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全國32個省市和地區。
  • 管網機器人技術應用及新材料創新發展專家論壇開講 重量級行業大咖...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020年11月27日,由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主辦,中機恆通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管網機器人技術應用及新材料創新發展專家論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講。本次論壇以城市管網行業發展為主旨,圍繞行業發展前景、機器人技術、新材料技術等應用及創新展開專業論證。
  • 推動塑膠管道研發再上新臺階:「塑膠管道工程技術中心」、「塑膠管道聯合科研基地」在康泰集團掛牌成立
    塑膠管道自上世紀80年代引進中國,提出「以塑代鋼」以來,經過近40年的發展,塑膠管道如人體看不見的血脈,為中國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民生工程保駕護航,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面對中國經濟新常態,塑膠管道行業也來到了品牌品質時代,頭部發展時代,分水嶺、大洗牌時代。塑膠管道的社會責任與使命必然面臨供給側改革、科技驅動,產品+服務價值創造的新經濟、新發展、新機遇。
  • 第22屆全國塑料管道交流會召開,聯塑創新產品受認可
    近日,第22屆全國塑料管道生產和應用技術推廣交流會(以下簡稱「全國塑料管道交流會」)在順德聯塑萬怡酒店召開。本屆交流會由聯塑官方攜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召開,旨在研討塑料管道行業熱點問題,交流塑料管道生產和應用技術最新動態,從而推動行業健康、高速發展。
  • 寶雞扶風縣石油管道切割高效都能
    寶雞扶風縣石油管道切割高效都能北京華盛康達公司冷切割設備,也是高危作業領域理想的切割工具,可應用於 l l 廢舊銷毀 l 破障 l 石油工業、天燃氣管道的排險 l 油罐的清理工作 l 隧道施工和救援等領域。
  • 2020年中國油氣管道工程建設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十四五...
    原標題:2020年中國油氣管道工程建設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十四五時期建設有望提速   1、中國油氣資源需求大
  • 奧斯佳張浩明:搶抓項目投產機遇 推動聚氨酯行業創新發展
    「此次新工廠的投產,不僅是奧斯佳公司發展歷史上的一個裡程碑,也是聚氨酯行業的一次創新突破,實現了聚氨酯助劑生產領域技術、產品、安全環保等多方面的升級。」在日前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專訪時,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奧斯佳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浩明如此評價。
  • PPR水管品牌排行榜 戴安管道創新能力穩居行業前列
    為了幫助更多的消費者了解PPR水管行業發展,小編特地羅列了2018年上半年最受消費者歡迎的五大PPR水管品牌,從產品創新,產品性能,用戶體驗,產品性價比等方面進行對比,力求呈現最客觀真實的信息給大家。
  • 「綠色+創新」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綠色+創新」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1-01-13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推動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創新發展
    五年來,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在第七屆理事會和梁梅會長的領導下,堅持服務宗旨,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當好政府參謀助手,維護行業利益訴求,推動行業創新發展,促進行業合作共贏,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本次大會將選舉產生的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新一屆理事會人選,是在廣泛徵求意見和深入考察基礎上,中輕聯黨委認真研究,慎重決策的。
  • 2021上海石油化工泵閥管道展啟航,眾多閥企搶佔C位
    我國閥門製造行業對於上遊原材料行業行業的議價能力較弱,國內大量中低端產品處於價格競爭階段,行業對下遊行業的議價能力較弱;隨著外資的不斷進入,其在品牌和技術方面均佔優勢,外資的進入將給國內企業帶來巨大的威脅和壓力。
  • 合肥鋼套鋼抽真空蒸汽管道加工廠家產品微觀技術上的不斷發展創新
    合肥鋼套鋼抽真空蒸汽管道加工廠家產品微觀技術上的不斷發展創新   合肥鋼套鋼抽真空蒸汽管道加工廠家產品微觀技術上的不斷發展創新    熱帶預製直埋保溫管不僅具有古代地下和擠壓管道無法比擬的技能和適用功能,而且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 管道局三大戰略賦能「國際一流」-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王維超 李程)10月底記者從管道局市場開發中心獲悉,「十三五」以來,管道局市場新籤合同額超過1450億元,市場領域已涵蓋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這是管道局大力推進市場、創新、國際化三大戰略,不斷激發企業發展新動能所取得的成果。
  • 石油工程緻密油氣技術中心在鄭揭牌
    劉汝山指出,公司憑藉雄厚的緻密油氣工程技術和深井超深井鑽完井技術實力,為推動鄂爾多斯和塔裡木「兩個盆地」的油氣資源大突破、大發展,發揮了主力軍作用、作出了重大貢獻,創造和刷新了4項亞洲紀錄和近百項工區施工新紀錄,多次登上央視新聞聯播,彰顯了中國石化的良好形象,提振了持續攻堅創效的精氣神,為推動石油工程技術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 索尼也將進軍智能無人機?3R技術推動創新!
    黑科技滿滿的索尼總能讓不同顯示技術大放異彩,給索粉們帶來各種驚喜。畢竟索尼一直以「創造感動、並不斷地將感動送到每一位消費者手中,並以此創造一個用感動維繫人心的美好社會」為己任。前段時間,索尼宣布,將以人工智慧(AI)機器人技術為依託啟動一個全新的無人機項目。索尼已為該項目註冊了「Airpeak」這一品牌。索尼表示,將致力於通過在無人機領域應用成像/傳感技術、以及3R技術(Reality真實、Real-time實時和Remote遠程),推動創新。
  • cippe2021北京石油展明年3月30日在京舉辦
    中國經濟率先復甦,投資、消費相繼回暖,給世界經濟發展打了一針強心劑。同時,2021年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cippe2021)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cippe2021將繼續邀請世界石油巨頭亮相,向來自全球的專業採購商展示行業最新的石油裝備與技術,與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熱議油氣行業的發展與變革,
  • 2020行業信息化技術創新發展峰會在北京盛大召開
    北京2020年10月24日 /美通社/ -- 2020年10月22日,2020(第三屆)行業信息化技術創新發展峰會在北京萬壽賓館召開,峰會由賽迪網、《網際網路經濟》雜誌聯合主辦,賽迪呼叫協辦,並得到了中國軟體評測中心、賽迪智庫的大力支持。
  • 事關中石油油氣田管道和站場
    為應對「低品位、低油價、高成本」的嚴峻挑戰,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分公司於2015年開展了油氣田管道檢測及修復技術試點工作,2016年在國際上首次啟動油氣田管道和站場完整性管理工作。並促進了安全、環保、效益、質量的協同發展,成為上遊業務轉變發展方式、提質增效的有力抓手。在完整性管理科技創新方面,中國石油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奇想科技時光管道超級高鐵技術將現身第十九屆科博會
    第十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科技成果推廣與商務合作項目推介會即將於5月18日在北京裕龍國際酒店正式舉行,此屆博覽會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以」引領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為主題,此次科博會陣容強大,不僅有實力企業,還有眾多國內外領導參加,以及CCTV,人民日報,新浪網等眾多主流媒體跟蹤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