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六項測定是生殖內分泌疾病最常見的輔助檢查方法之一,主要包括FSH、LH、E2、P、T、PRL。
激素測定的注意事項和參考值
一、注意事項
激素六項的檢查應選擇清晨8~10時空腹測定。測定前至少1個月不能使用激素類藥物(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及口服避孕藥),否則結果不可靠(治療後需要複查性激素者除外)。其中,由於催乳素水平的影響因素很多,需注意患者抽血前休息半小時,以避免運動、情緒波動等對檢查結果的影響。
FSH、LH、E2、P隨月經周期而改變,因此要根據檢測目的,確定激素抽血時間。如:
1.評價卵巢功能的基礎狀態,應選擇月經周期的第2~5天檢查性激素六項。
2.判斷黃體功能,應選擇月經周期第21~22天或排卵後7~8天測P和E2。
3.促排卵過程中,多結合超聲,根據卵泡大小、LH和E2水平。預測排卵。
4.月經稀發者可在月經的第2~5天抽血,閉經患者可於任意一天抽血。
二、激素六項結果的參考值
不同化驗方法檢測性激素水平對應的參考值範圍不同,相同化驗方法不同試劑公司的試劑盒測定的參考值範圍也不相同,各項激素水平應結合進行檢測的醫院實驗室的參考值範圍進行解讀。
三、激素六項測定的常用方法
放射免疫法和化學發光法是目前較常用的性激素測定方法。放射免疫法是利用同位素標記和未標記的抗原與抗體發生競爭性抑制反應的體外微量分析方法。此法靈敏、特異且簡便,但具有放射性。化學發光法是利用測量化學發光強度對物質進行分析測定的方法,具有靈敏性高、選擇性好、線性範圍寬及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可進行大批量及急診標本的檢測,是目前臨床測定性激素水平多採用的方法。
激素的臨床意義
一、FSH、LH
FSH的主要功能是促進卵泡發育,活化顆粒細胞內的芳香化酶,促進雄激素轉化為雄激素。LH是誘發排卵的關鍵激素,可促使顆粒細胞黃素化分泌孕激素。
1.判斷閉經的原因
基礎狀態下,FSH和LH均降低,尤以LH下降明顯,二者均<5IU/L為低Gn閉經,提示閉經的原因在腺垂體或下丘腦。但需排除高催乳素血症及口服避孕藥的影響。
基礎狀態下,相隔1個月,兩次以上測定FSH>40IU/L為高Gn閉經,提示病變在卵巢。如卵巢早衰、卵巢發育不良、雙側卵巢切除術後等。
2.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
部分PCOS患者可表現為基礎LH升高、FSH正常或稍低,或LH/FSH比值的升高。
3.性早熟
中樞性(真性)性早熟表現為Gn分泌增加,其中LH升高較明顯,考慮中樞性原因。外周性(假性)性早熟HPO未啟動,FSH及LH水平較低,多考慮外周性原因,如卵巢功能性腫瘤或外源激素所致。LH對診斷和篩查性早熟有重要意義。LH<0.1IU/L,提示HPO未啟動;LH>3.0-5.01U/L提示HPO已經啟動。憑基礎值不能確診時需進行GnRH激發試驗。
4.監測排卵
測定LH峰值可以估計排卵時間,有助於不孕症的治療。
二、催乳素
PRL的主要功能是促進乳房發育及泌乳,調節生殖功能。PRL分泌不穩定,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應激、情緒、運動、性交、飢餓及進食,並且隨月經周期輕微波動,呈睡眠相關的節律性,入睡後短期內PRL分泌增加,下午較上午升高。
1.PRL≥25ng/mL或高於本單位實驗室檢驗正常值時為高催乳素血症(HPRL)。PRL輕度升高時,需再次測定PRL,並除外可能引起其升高的原因。
2.PRL>100ng/ml,約50%有垂體微腺瘤或腺瘤,需行垂體核磁共振檢查。
PRL小於100ng/mI堵者,不能絕對除外垂體微腺瘤,應結合臨床症狀,進一步檢査。
3.部分PCOS患者PRL可輕度升高。
4.原發性和(或)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者TRH可以直接刺激PRL的合成,血PRL稍升高。
5.妊娠期PRL生理性增高。妊娠期垂體的體積和重量均增加,垂體前葉分泌的PRL、TSH等激素增多,促性腺激素(FSH、LH)的分泌減少。PRL於孕7周就開始增多,並隨孕周的增加而逐漸升高。
6.PRL降低:見於希恩症候群、使用抗PRL藥物如溴隱亭、左旋多巴、維生素B6等。
三、雌激素
雌激素主要由卵巢、胎盤分泌,少量由腎上腺產生。分為E1、E2及E3,以E2活性最強,E2:E1:E3活性比為:100:10:1。雌激素對維持女性生殖功能及第二性徵有重要作用。
正常月經周期中,雌激素有兩個高峰,第二個高峰較第一個高峰稍低。第一個高峰出現在排卵前,約300pg/ml,排卵後迅速下降,於黃體中期形成第二個高峰,水平約125pg/ml。黃體萎縮時下降至早卵泡期水平。絕經後婦女E2水平下降,雌激素以E1為主,主要來自腎上腺皮質分泌的雄烯二酮的外周轉化。
1.基礎狀態下,E2水平高於早卵泡期水平,應行超聲檢查,綜合判斷是卵泡早發育、前一周期卵泡黃素化或卵巢功能減低。
2.鑑別閉經原因
雌激素水平呈現正常的卵巢周期性變化,應考慮子宮性閉經;雌激素水平偏低,需結合FSH、LH、PRL等激素水平,分析閉經原因。
3.監測卵泡成熟
促排卵治療時,當卵泡平均直徑18~22mm,血E2達300pg/ml時,注射HCG5000~10000IU,指導同房或人工授精。
4.監測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HSS)的發生
較高的雌激素水平與OHSs的發生密切相關。在促排卵過程中,監測E2,當E2>3000pg/mL時,應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5.性早熟
E2>10pg/ml,考慮青春期啟動,E2>75pg/mI可作為診斷性早熟的輔助檢查之一。
6.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腫瘤
如卵巢顆粒細胞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多發生在絕經期後,可表現為雌激素水平升高。
四、孕激素
孕酮由卵巢、胎盤和腎上腺皮質產生。正常月經周期中,孕酮於LH峰後6~8日,即黃體中期達到高峰,月經前逐漸下降至卵泡早期水平。妊娠時血清P水平隨孕期增加而穩定上升,妊娠6周內,主要來自卵巢黃體,妊娠中晚期則主要由胎盤分泌,妊娠晚期可高達400ng/m1(1272 nmol/L)。
P主要是使增殖期子宮內膜轉化為分泌期,利於胚胎著床;抑制子宮收縮,使子宮在分娩前處於靜止狀態。
1.判斷排卵
黃體中期P>5~10ng/ml提示有排卵。P>15ng/ml提示黃體功能好,但注意除外黃素化未破裂卵泡症候群。
2.了解黃體功能
黃體功能不全:即黃體期P水平低於正常黃體期水平。
黃體萎縮不全(卵泡期出血):月經來潮4~5日血P稍高於卵泡期水平。應結合月經第五天子宮內膜病理確診。
3.輔助診斷異位妊娠及先兆流產
異位妊娠時,P水平偏低,多數患者血P<15ng/ml。正常宮內妊娠者的P多數>25ng/ml。先兆流產時,P若呈現下降趨勢,有可能流產。
4.17-羥孕酮(17-OHP)
血17-OHP>8ng/L(25nmo/L)是21羥化酶缺陷的特異性指標。
五、雄激素
性體內雄激素來自卵巢及腎上腺皮質。雄激素主要有T、A2、DHEA,DHEA-S。
生物活性:睪酮>雄烯二酮>脫氫表雄酮>硫酸脫氫表雄酮。
睪酮25%來自卵巢分泌,25%來自腎上腺分泌,50%來自雄烯二酮的轉化。而雄烯二酮50%來自卵巢,50%來自腎上腺皮質。血清中的脫氫表雄酮主要由腎上腺皮質產生。
1. PCOS
PCOS者可有T升高,但通常小於正常範圍上限的2倍。同時,A2升高,DHEA正常或輕度升高。
2.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CAH)
CAH是最常見的女性假兩性畸形,雄激素異常增高。
3.卵巢、腎上腺皮質腫瘤
表現為短期內出現血清雄激素水平升高以及進行性加重的雄激素過多的症狀,如多毛。
4.兩性畸形
男性假兩性畸形T多在男性正常範圍內;外源性雄激素刺激所致的女性假兩性畸形T多在女性正常範圍內。
5. HPRL
女性有雄激素過多的症狀和體徵,但T在正常範圍,應測定血P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