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拉丁美洲音樂

2021-01-14 撲朔迷離的娛樂

傳統的拉丁美洲音樂經常被忽視,因為人們對莎莎,梅倫格,探戈和拉丁流行音樂等主要節奏和風格給予了關注。

然而,如果想要更好地理解拉丁美洲音樂,有數百種傳統風格值得熟悉。讓我們來看看定義傳統拉丁音樂的一些最重要的節奏和風格。

來自南方的贊巴和穆爾加

除探戈外,南美洲南部還有非常有趣的傳統音樂。事實上尚比亞是阿根廷和智利的民族舞蹈。

Zamba的聲音是由一個名為bombo leguero的著名鼓的節拍組成的吉他組合產生的。相比之下,在狂歡節期間,Murga更像是在烏拉圭和阿根廷演出的流行音樂劇。

安第斯音樂

顧名思義,安第斯音樂誕生於安第斯山脈交叉的廣闊地區。因此,安第斯音樂在玻利維亞,秘魯和厄瓜多等國家非常受歡迎。這種類型的土著音樂通常使用一套不同的排簫,charango(小弦樂器)和bombo(鼓)。

來自巴西的Choro和Sertaneja音樂

Choro和Sertaneja音樂只是來自巴西的兩種最流行的拉丁美洲傳統音樂形式。Choro在19世紀在裡約熱內盧開發。它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流行,但在Bossa Nova繁榮時期失去了吸引力。Choro通常使用吉他,長笛和cavaquinho,這種組合使這種風格非常舒適。

Sertaneja音樂是一種傳統風格,相當於美國鄉村音樂。它確實在巴西非常受歡迎,但不在國外。Sertaneja起源於sertao和caipira音樂,兩種傳統的巴西音樂風格。除了Choro和Sertaneja之外,巴西還有許多傳統節奏,包括Maracatu,Afoxe,Frevo和Forro等。

來自哥倫比亞的Cumbia

坎比亞是哥倫比亞對拉美傳統音樂最著名的貢獻。這種節奏誕生於19世紀的該國大西洋沿岸。Cumbia提供了一個沉重的打擊樂器,很好地結合了大型的gaita長笛。儘管是哥倫比亞的節奏,但Cumbia已被廣泛採用為現代墨西哥流行音樂中的音樂表達。

來自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的Llanera音樂

在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之外,很少有人熟悉Musica Llanera音樂,這個音樂來自包括亞馬遜上方的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平原在內的巨大區域。Llanera音樂從平原的鄉村生活中汲取靈感,其豐富的聲音由豎琴,弦樂器(cuatro或bandola)和maracas的標準組合產生。

來自古巴的Son和Danzon

古巴是迄今為止拉丁美洲音樂製作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它也是我們可以找到一些最流行的傳統拉丁音樂表達的土地。古巴兒子出生在古巴鄉村,最初演奏吉他和打擊樂器,如克拉夫和馬拉卡斯。事實上,古巴兒子是我們稱之為薩爾薩舞曲的音樂組合的重要組成部分。

Danzon是其中一種節奏,您可以從中感受到歐洲聲音與非洲影響的完美結合。它從先前的風格演變而來,包括contradanza和habanera。這絕對是古巴音樂最令人愉快的節奏之一。

來自波多黎各的斑麗和邦巴

與古巴兒子相似,起源或波多黎各邦巴和斑麗也與鄉村生活有關。兩種節奏都受到非洲影響。因此,鼓在Bomba和斑麗的聲音中起主要作用。雖然邦巴在波多黎各北部洶湧澎湃,但斑麗在該國南部沿海地區發展。

來自墨西哥的Ranchera和Sones

總的來說,Ranchera是拉丁美洲傳統音樂最流行的風格之一。它最初由一個吉他手播放,但後來變得與一個完整的墨西哥流浪樂隊密切相關。在墨西哥革命的令人不安的時期,Ranchera音樂成為促進墨西哥文化的一種方式。

然而,在Ranchera之前的兩個世紀,墨西哥已經發展了自己的兒子,受到土著元素以及非洲和西班牙傳統的影響。墨西哥兒子不是一個固定的節奏,而是一種靈活的音樂風格,其聲音由以前不同的地區形成。

除了墨西哥兒子和本文中提到的所有音樂形式,整個拉丁美洲都有各種各樣的傳統拉丁音樂風格。該地區的每個國家都以自己的貢獻培育了拉美音樂。本文僅介紹所有希望進一步深入傳統拉丁音樂領域的人士。

相關焦點

  • 華人針灸師成為拉丁美洲國家人文科學院院士
    新華社巴西利亞9月24日電(記者 張啟暢)巴西華人中醫針灸師宋南華23日成為拉丁美洲國家人文科學院的新任院士。  拉丁美洲國家人文科學院是總部設在巴西利亞的一個學術性機構,由來自拉丁美洲23個國家的250名院士組成,其宗旨是加強推動拉美各國的社會科學文化領域方面的溝通、聯繫和合作交流,並與世界各國相關機構進行學術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此次共有12人成為拉丁美洲國家人文科學院新任院士,其中3人作為巴西醫學界代表當選,宋南華是獲得此項殊榮的首位華人。
  • 走進音樂發展史,體味音樂魅力
    一、音樂的誕生,始於人類最原始的生活。儘管人類種族的語言不同,但是音樂卻是相通的。 二、樂器的發明,是音樂發展史上一次突破。 三、 從古至今,中國音樂發展,可分為秦漢前的音樂、漢唐音樂、宋元明清音樂和中國近現代音樂等。
  • 來自拉丁美洲的激情——素聽「雷鬼Reggae」
    雷鬼Reggae音樂是發源自牙買加的音樂,根源是快節奏R&B,充滿著拉丁美洲的熱情和節奏感,強調人聲部分,並且藉由吉他、打擊樂器、電子琴帶出主要的旋律和節奏,是一種風格獨特的音樂表現方式。素聽【雷鬼Reggae】耳機就是從雷鬼音樂中得到靈感而創作出來的。作為一副動圈耳機,雷鬼理所當然的擁有超大聲場和飽滿的低頻,非常適合傾聽富含感情的音樂,能讓使用者抓住歌曲中的每一絲情感。純銅腔體,最簡單又最美妙【雷鬼Reggae】耳機在材質上選用了純銅金屬,表面採用了金屬拉絲處理。
  • 《中國傳統曲式學》:填補了中國傳統音樂理論體系的空白
    《中國傳統曲式學》是李西安教授攜趙冬梅教授集多年研究成果撰寫的一部中國傳統曲式與曲式學理論的重要著作。這部著作不僅填補了中國傳統音樂理論體系的空白,也可以使研究者擺脫我國長期以來用西方音樂理論分析中國傳統音樂的方式,對我國的傳統音樂的基礎理論研究與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然而,讓我們非常悲傷和遺憾的是,李西安教授沒能等到新書出版,便駕鶴西去了。
  • 動蕩的拉丁美洲:杜桑·盧維圖爾和西蒙·玻利瓦爾實現夢想的舞臺
    西班牙雖然被迫分出了很多土地,但還是控制著大半個美洲,這也是美國以南被稱為「拉丁美洲」的原因。成為西班牙殖民地後,這些地方的人們開始學習西班牙語。時至今日,西班牙語仍然是拉美通用的語言,而羅馬天主教則是這裡的人們信奉的最大宗教。
  • 《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力求復興優秀傳統音樂文化
    《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力求復興優秀傳統音樂文化 2020-12-11 10:09:37 專家們指出,非遺音樂具有複雜性、豐富性等特點,希望該項目挖掘其背後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最終以開放性的形態呈現。  研討會分為探索傳統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具體呈現模型與研究方向、歷史傳承與發展現狀以及平臺資源數據標準等三部分。與會專家分別從各自專業領域視角出發,就初步成型的項目模型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指導意見。
  • 卡巴尼亞斯說:新冠肺炎大流行繼續惡化美國和拉丁美洲之間的關係
    現在美國再次錯失良機,美國狠心拋棄了「自家後院」,不顧自己在拉丁美洲民眾心目中的影響。關鍵時刻,中俄果斷出手,對拉丁美洲進行了援助。美國狠心拋棄「自家後院」阿根廷地緣政治分析人士胡安·馬丁·岡薩雷斯·卡巴尼亞斯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影響了拉丁美洲的力量平衡。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是美國可以增強其在拉丁美洲影響力的一次機會,可是美國卻忙著打壓其他國家自顧不暇,捨本逐末的行為,導致美國現在國內疫情仍舊十分嚴重。
  • - 拉丁美洲歷史小知識一
    這是拉丁美洲的古印第安人所使用的詞彙之一。語言學家發現,古印第安語有一個顯著的語言特徵叫「多式綜合語」。即把一個句子的所有單詞合成一個詞。結果就是印第安人能夠用一個詞表達非常多的事。拉丁美洲原住民為什麼會有這麼獨特的語言特徵?這是不是和他的起源,地理環境,歷史演變相關聯呢?
  • 精品咖啡豆三大產區 非洲咖啡豆 拉丁美洲咖啡豆 亞洲咖啡豆
    世界三大咖啡產區分別為非洲咖啡產區、拉丁美洲咖啡產區、亞洲咖啡產區。非洲產區的咖啡豆一般以果酸為主調,口感乾淨清爽;拉丁美洲產區咖啡豆通常具有可可般的特殊風味同時又帶著清爽活潑的酸度:亞洲產區的咖啡豆具有草本,香料的獨特風味,口感十分醇厚。那是什麼因素造就著產區獨特的風味,接下來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 ...另外兩名拉丁美洲領導人宏都拉斯總統胡安·奧蘭多·埃爾南德斯...
    另外兩名拉丁美洲領導人宏都拉斯總統胡安·奧蘭多·埃爾南德斯和瓜地馬拉總統亞歷杭德羅·賈馬也分別在7月和9月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另外兩名拉丁美洲領導人宏都拉斯總統胡安·奧蘭多·埃爾南德斯和瓜地馬拉總統亞歷杭德羅·賈馬也分別在7月和9月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 傳統民謠和現代音樂的區別在哪?
    韓國釜山大學崔田教授在題為「韓國原生態音樂的音樂特徵」的發言中考察韓國原生態音樂之韓國土俗民謠的音樂特徵。認為韓國民謠包括普通人的民謠和朝鮮後期專業音樂人所唱的音樂,20世紀前期作曲家開始用民謠的方式創作流行歌民謠。
  • 聽見傳統·分享經典丨《孔學堂傳統音樂時間》之《小河淌水》
    《孔學堂傳統音樂時間》是一檔由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和貴州廣播電視臺音樂廣播共同打造的高品質傳統音樂節目。節目通過資深主持人蕭峰的搜尋遴選,對中國傳統文化與經典音樂作品進行融合,如民樂、民歌、戲曲、舞蹈、詩詞等諸多的經典元素,利用廣播及新媒體平臺,多方位、立體式呈現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巨大魅力的同時,也給我們展現了一幕幕經典音樂盛宴。
  • 2020年拉丁美洲建築奧斯卡·尼邁耶獎的最終獲獎名單公布
    奧斯卡尼邁耶獎(Oscar Niemeyer Award)的評委由拉丁美洲建築領域中最負盛名的評委組成,他們已經宣布了第三屆比賽的6位獲獎者。厄瓜多建築師亨德爾瓜亞薩明,執行主任REDBAAL和ON-03獎,寫道:「第三屆奧斯卡·尼邁耶獎使我們對拉丁美洲的建築有了非凡的了解,拉丁美洲的建築每天都在發展和繁榮,同時始終忠於其本土根源以及非洲,歐洲,亞洲和全球的影響力。塑造它。」
  • 傳統作曲與電子音樂作曲在創作技法方面的差異
    當前,人們對電子音樂的認識並不全面,大部分人並不能夠完全接受電子音樂作曲方式,但是電子音樂確實存在,並已經成為了未來音樂創作的發展趨勢。傳統音樂與電子音樂不僅在觀念上存在差異,在創作技法上也不同,下面遊戲音樂製作小編一起來跟大家說說。
  • 遙遠拉丁美洲大陸的美食探秘,不一樣的生吃文化
    如今拉丁美洲的太平洋岸各國,智利、厄瓜多、哥倫比亞等國都可以發現它的蹤影(這些國家其實都是古印加帝國的一部分),其次在墨西哥,西班牙及美國的餐廳裡經常可見,但多時為了省事而先燙熟了海鮮再涼拌,成了不折不扣的普通海鮮色拉。唯有在秘魯與厄瓜多餐廳才能吃到最正宗的做法了,用檸檬汁或萊姆汁來醃製的生魚料理。秘魯美食在國際享有盛名,也是因此而被人們所熟知。
  • 拉丁美洲病毒肆虐,秘魯窮人無法養家餬口,挨餓的人只能吃大鍋飯
    據美聯社報導,在拉丁美洲,最近幾個月的新型冠狀病毒檢疫和封鎖讓數以百萬計的窮人沒有辦法養家餬口。經濟停滯迫使秘魯、阿根廷和數千萬其他國家的窮人不得不求助於社區措施。沒有失業救濟金,也無法在家工作,早餐只能吃廉價的塑料碗燕麥,午餐是茄汁燉扁豆或麵條,晚餐吃些剩菜,可憐的拉丁美洲人不得不每天離開家謀生,去做建築工人、街頭小販這種類型的勞動者。無法讓人們留在家裡,是新型冠狀病毒在這片大陸傳播的一個主要因素。
  •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上線《中國韻2020》音樂公益專輯 開啟潮流與傳統...
    原標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上線《中國韻2020》音樂公益專輯,開啟潮流與傳統的破壁之旅   11月19日,由新華社「聲在中國」聯合
  • 在種族大熔爐拉丁美洲,白人很少,但阿根廷全是白人
    因為殖民歷史問題,拉丁美洲混血人佔了一大半,巴西人口1.9億,黑白混血人佔了40%以上;智利、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等國,印歐混血人種都佔了一半以上。其中有一個國家,97%的人口為純種白人,這個國家就是阿根廷。原因何在呢?
  • 用音樂驅散疫情陰霾!數百年音樂傳統並未畫上休止符!
    但在「音樂之都」維也納,延續數百年的音樂傳統沒有因為疫情而畫休止符。參加陽臺音樂會的一家人就在奧地利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茨呼籲民眾儘量減少外出後不久,居住在維也納的音樂家們在社交媒體上自發約定於3月15日下午6時在陽臺上為所有居家隔離的民眾奉獻一場免費音樂會,為這場全民抗疫的戰鬥給予精神支持。
  • 別叫我魔幻現實主義:拉丁美洲的科幻文學
    拉丁美洲通常是指美國以南的以羅曼語族語言為官方語言或主要語言的地區,在地理上包括了中美洲和南美洲。因為羅曼語族衍生於拉丁語,拉丁美洲由此得名。而在16世紀以前,印第安語才是這片土地的母語。在長達三個世紀的殖民統治下,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逐漸取代印第安語,成為普遍使用的正式語言。如今,除巴西以葡語為官方語言外,其他國家都通行西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