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輛陸巡車主,內心有一個非常大願望,希望做全論壇最騷的改裝陸巡。既然標題裡都說了,那我就把清單列到最前邊,方便大家看著文章心裡有數。1:百路馳KO2輪胎2:雙油箱3:HKS機械增加4:隱形車衣5:牛皮座椅6:進口隔音板7:高配雷達8個
天津港提車圖鎮樓
我這輛車是16年在天津港買的,到了年底才上了牌,當時提車的時候因為剛提回來有事就一直沒開,並且根據我的性格,一輛車不會開一輩子,所以會考慮一下賣時的感受。到了年底上牌肯定會比年初上牌多賣一些錢,所以就攢到了年底。但是我要申明一點,雖然一輛車不會跟我一輩子,但是跟我的時候一定都是非常精緻的。
家裡有三臺車,這款車是用來越野和旅行的,四年跑了四萬公裡,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高速和沙地裡了。
我喜歡乾淨的內飾,給大家拍一下內飾,是不是擦的增光瓦亮?陸巡的中控還是非常合理的,就是顯示屏有點老,我比較喜歡科技感,但是這輛車上是找不到了,只能把希望寄託於家裡的另一輛特斯拉身上了。
說起科技感,我開始到有想法把後視鏡改成流媒體的,但是考慮到了越野時有壞的可能,所以打消了這個念頭。
我喜歡銀色,旋鈕和包邊一定要是銀色。
感受一下進口拉帕牛皮,當時把八個座椅都給包了,最後一排也不放過。八個座椅花了我3個w,果然舒適是要付出代價的。現在改裝市場的狀態就是真皮的座椅不好找,但是肯花錢就能入到手感細膩的皮座椅。
當時購車的時候從攬勝和陸巡當中選了,其實也很簡單,排面兩個車都有,當然,攬勝的牌面更大一些,但也得添不少錢,缺點就是不能拉去越野,但是藍色的車漆和黑紅的內飾是真的愛了,雖然最後選擇了陸巡,但是內飾依舊喜歡攬勝的那個感覺。
車頂做了雙層的包裹,顏色改變不大就不拍了,但是底盤也換了新護板,這東西玩穿越的時候很管用,雖然升高了地盤,但是永遠升不過石頭高。所以說玩穿越的朋友一定要加固護板哦。
更換了HKS機械增壓,工作原理先和大家說一下,安裝在發動機上由皮帶與發動機曲軸相連接,從發動機輸出軸獲得動力來驅動增壓器的轉子旋轉,從而將空氣增壓吹到進氣道。 機械增壓器壓縮機的驅動力來自發動機曲軸,一般都是利用皮帶連接曲軸皮帶輪,以曲軸運轉的扭力帶動增壓器,達到增壓目的。機械增壓不是依靠排出的廢氣能量來壓縮空氣,而是通過空氣壓縮機與曲軸相連,通過發動機曲軸的動力帶動空氣壓縮機旋轉來壓縮空氣。 其實很多車主排斥渦輪增壓,因為機械增壓的優勢,相對於渦輪增壓技術機械增壓完全解決了油門響應滯後、渦輪遲滯和動力輸出突然現象,達到瞬時油門響應,動力隨轉速線性輸出,增加駕駛性能能效果。
車身高度一定要升高的,不然玩的時候壓根就不敢放心大膽的去玩。
不鏽鋼螺杆保持著任性,紅色雖然好看但是不耐髒,材質是精鋼,耐腐性很強,如果洗乾淨就是中看又中用。
因為車是我的越野旅行夥伴,可以說所有的改裝都是為了越野。談到越野,那肯定得聊聊百路馳了,這個輪胎換了有一段時間了,當時跟輪轂一塊換的,原廠的鄧祿普開出去跑跑旅行還行,爬個坡,穿越個沙地就有點麻煩了,所以為了好看,換了輪轂,為了安全和性能,換了輪胎。開始考慮過固鉑AT3,也問過維修店的老師,跟AT3相比,KO2在輪胎噪音的抑制和舒適性上都要優於AT3,綜合考慮自己旅行中國道和高速上的時間消耗較多,所以靜音舒適更加的適合自己。再者就是韌性和強硬度,KO2使用了靈感源自頂級越野賽事的高強胎壁配方,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抗割傷的能力,摸起來的手感也確實是更加有韌性。實際操控起來車友給我的建議是選擇百路馳,因為比AT3來說真的是強硬度好很多,玩沙礫不用有過多的擔心。最後是顏值方面,KO2確實霸氣,看起來就比較兇悍,也更有越野份感覺。
說一說我自己的駕駛感受吧,前幾次越野選的路段路途陡、彎道多,遇到爛路的時候還有很多石子,這就可以考驗出KO2的爬坡,轉向和抗磨損能力了。依稀記得換完KO2第一次爬坡,全程都沒有打滑、空轉的現象,踩了油門之後幾乎就很快從底下爬上去了。至於彎道考驗的就是輪胎的支撐力,前面也提到過KO2的韌性和強度都很好,整體輪胎因為強度夠,支撐性比我想像中還要強很多。前段時間爬了一個帶彎的坡,坡面很窄,沒上之前我還猶豫,擔心上不去,但還是沒忍住試了試。沒想到KO2這雙大腳就像是天生為這種路況而生一樣,根本不帶怵的,三下五除二直接上到頂,在彎道的地方更是因為高強度的韌性支撐,一點側移也沒有發生。之前見過很多車因為發生了側移,改變方向後直接衝出去的,我猜都是因為沒有配備像KO2這種強性能的胎哈哈。
換完輪胎後胎壓一直都是控制在2.3左右,這個要根官方給的標準去設定,最後探索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胎壓標準。
最後來一張近照,剛入的Dynamic小背包,這個造型不會很臃腫,用起來還不錯。這就是我的改裝清單,在你心中是不是最騷的改裝?一直在努力著!
易車號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