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由山科技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在全國人民都在關注疫情的時候,近期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世界首富依然是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他也連續第三年成為全球首富。今年的身家高達9800億人民幣,平均一年淨賺賺175億,平均一天淨賺4795萬,一小時淨賺200萬,一分鐘淨賺3萬。
傑夫·貝佐斯一直從事暴利行業
以大數據來分析胡潤全球富豪榜的數據,傑夫·貝佐斯應該是從事了暴利行業。對我們普通人而言,不論是普通的一個從業者還是普通的創業者。都值得我們去關注。向第一名學習,贏了你是第一,輸了也是第二。
傑夫·貝佐斯一直從事的是在線零售行業,今年56歲的美國人。最新的中國首富是馬雲家族,身價3150億,差距有一倍多。主要做的是阿里系,巧合的是,他跟傑夫·貝佐斯一樣都是56歲。兩人都是古人說的「知天命」的年齡段,年輕人要成功還真不要著急,一步一個腳印做好才是王道。
傑夫·貝佐斯從1995年的公司起步階段,亞馬遜從傳統書店做起,為了能在競爭壓力中站穩腳,傑夫·貝佐斯花了將近1年時間來建設網絡書店的網站和資料庫。在當時的技術條件很不成熟的情況下,毅然跟傳統書店走出了不一樣的路子。
不但是通過網絡,他還更新了人們的消費觀念。足不出戶,在亞馬遜的網絡界面體驗到了人性化的服務。圖文和書評給客戶舒適的視覺效果和對比,點擊下單和快捷支付方便了客戶的選取服務。
這樣能在傳統書店的基礎上做了延伸,由於大大地壓縮了人工、店租、庫存等成本,天天都在打折的活動,與傳統書店有了很多的競爭優勢。
甚至比傳統書店更方便快捷服務,比如在友好界面的體驗和物流配送上面。比物流更快的世在庫存貨物的更新上,每天多達200種以上的更新。虛擬的商務打破了傳統實體書店在空間和時間的局限性。
傑夫·貝佐斯還顛覆了網際網路的傳統思維,大力發展分銷模式和社交電商上,以口碑帶動了貨真價實的革新,中間商的讓利高達15%,有的甚至更高。
傑夫·貝佐斯豐富了網際網路的內容
當網絡書店無法滿足消費者更多需求的時候,傑夫·貝佐斯大力搭建了以購物網站為中心的網際網路社區,並且快速擴充,簡單地說,也就是「大,還要再大」。亞馬遜從單一的優勢變成多面優勢。
亞馬遜從書店做起來,再做線上綜合的平臺。國內的阿里巴巴也有亞馬遜的影子,不同的是,阿里巴巴馬雲先從服裝做起。是不是當馬雲做起來後,傳統服裝生意就不好做了呢?網絡上也有一些人抱怨,其實,馬雲只是順勢而為,傳統服裝店沒做好的事情,馬雲幫他們做了。
傑夫·貝佐斯和馬雲似乎給了不少年輕人一些提示。一定要先從細分領域做起。不論是做10年還是20年,30年,你能夠堅持,那你一定會成為這個行業的精英或行業的專才人才。同時他們盈利的80%來自於to B。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的主要收益來源於大的供應商、中間商、零售商。最後,他們都是推崇一個很關鍵的新零售。其實你會發現,不論是傑夫·貝佐斯,還是馬雲都一直在強調新零售。強調的是線上零售,強調是線下的物流,強調是終端零售超市或實體店。他們追求是客戶體驗。追求的新零售,將網上零售和線下零售做到極致。
傑夫·貝佐斯和馬雲對新零售順勢而為
線上和線下不是井水不犯河水,也不是說是要誰去幹掉誰或者顛覆誰,而是要彼此融合。線上線下要找到一個可以相互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實體店要接受網際網路的線上資源,網際網路企業也能接納線下實體的優勢,相互彌補。這種線上線下融合,包括了大數據、AI、3D、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領域做深入的一個連結。
亞馬遜和阿里巴巴所在的國度體制不同,比如信用體系的建設。美國一直以來就很重視信用體系的建設,影響到了日常購物和消費習慣。比如美國人重視信用卡,用線上支付還有不完善的地方。中國線上支付體系成熟,但信用體系建設還需要更加完善,新零售必須有良好的信用體系建設。美國的用工成本要比中國用工成本要高,而中國人工成本偏低。在中國零售行業很多的用戶體驗往往通過物流服務、支付服務、櫃檯服務等。員工的成本比較低,很多服務體驗來源於人工。
傳統零售是一種大批量的買進,又小批量的賣出的一種商業形態。這種形態增加了損耗,影響了效率和相關的業態成熟,最終導致輕重度的決策。輕重度的決策要考慮5個維度:零售是不是剛需?是不是高頻率的?是不是比較貴?決策流程是不是複雜?競爭是不是比較激烈?
在傳統的零售上講的是功能、人員、導購和品牌消費。新零售則是多緯度場景化和大數據內容植入、情感消費、服務消費。其實人們消費不單局限於產品,因為產品畢竟是有它的局限性。很多人是希望在一種體驗、分享中,甚至在傳播過程中,去獲得更高的體驗。這個過程中把人的一些情感,融入到消費裡面。
以前,我們都是消費時候,看門店店名,然後進到場內看商品陳列,再進行相關的一個商品的選購。新零售會改變你這樣的一個想法,零售過程中會加入到一些娛樂、社交、文化、休閒等。零售場景化,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個品牌消費或者功能消費,更多是完善內容植入、情感的增加還有服務,用多樣化體驗取而代之。新零售不只是簡單的一種陳述或商品的應用展示。
在未來,新零售對傳統零售的衝擊更大。它將以需求為導向,做增量競爭,體驗更加豐富。以競爭為導向,存量更富足。以成本領先,運營效率更高。以用戶解決方案為核心,樹立技術競爭優勢。
世界首富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能成功,隨後的中國首富阿里巴巴馬雲能成功,你還覺得還僅僅是巧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