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有被裁員,有奄奄一息的活著,更有倒閉的公司,但也有公司成為這次疫情的最大獲利者。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為例,2020年他的財富增長了64%,達到1885億美元,穩坐全球首富之位。
不管是創業還是打工,遇到經濟困難時,可以學一學讓傑夫·貝佐斯尊稱為老師,讓馬雲和任正非幾次登門拜訪的人。聽聽稻盛和夫是如何說的。
一、不論順境還是逆境,都是一種修行
稻盛和夫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稻盛和夫一直不以成功者自居,他說即便是成功的企業家要時刻具有危機感,這一點任正非深受觸動。
疫情爆發,經濟不景氣,稻盛和夫說企業家也沒有必要過度悲傷,他反而覺得經濟不景氣時正式研究產品和市場、企業的最佳時機。專注於研發,細分市場,探究新產品的可能性。
二、一定要真正去愛自己的員工並把員工放首位
馬雲不持有公司大部分股份,甚至不擔任董事會裡的職務,卻依舊有很多人願意追隨馬雲。
因為他認同稻盛和夫的觀點,做人做事要把企業員工放在第一位。
福利再好也會有優秀的員工離職;企業做得再好也會有倒閉的可能。而企業文化才是吸引員工使得他們擁護企業和職位的關鍵。
阿里巴巴特殊的合伙人制度就是如此,讓越來越多的人融入到阿里的建設中來,如何實現三個世紀企業的夢想就需要阿里巴巴文化繼承者們去實現。
三、要奮鬥,奮鬥可以讓你更加聚精會神
不管是稻盛和夫還是任正非又或是傑夫·貝佐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永遠對生活和工作都充滿熱情和危機感。
傑夫·貝佐斯每天的行程都是滿滿當當的,他也經常給員工臨摹亞馬遜的未來,你不可否認這種熱情,因為對夢想的追求會讓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也許就是這種熱情,讓亞馬遜的業務迅速發展,也讓亞馬遜的消費體驗與眾不同。
就如稻盛和夫說的「如果你拼命做眼前的工作,但總見不到成果,見不到進展。我們便只能花更多的時間,做更大的努力,努力達到某種程度,就會獲得靈感,達到人生的一個新階段。」
四、要懂得與人分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以前覺得分享就是一種炫耀的過程與結果,讀了稻盛和夫後我才明白原來在你貧窮的時候更要分享,因為分享就是樹立高目標。
稻盛和夫創業開始時,條件是艱苦的。如果這時候不用高目標,那如何吸引志同道合的夥伴呢。那時稻盛和夫提出「京瓷要放眼全球,向著全世界的京瓷前進」。
當所有合作夥伴都會朝著這個目標全力以赴時,企業離成功就不遠了。
香港富豪李嘉誠被記者問到:「是否願意拿出60%的利潤讓合伙人繼續下去或是增加員工福利時?」
他堅定地回答道:「我十分願意!」因為只有懂得讓利分享,才能獲利!
現在稻盛和夫已經完全退居二線,但是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他把自己年輕時成功的心得和經驗,都寫進了《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中,可以讓更多年輕人在成長路上少走些彎路,多做些正確的事。
書中,囊括了稻盛和夫對於工作、企業經營、個人立業、他人相處等的全部智慧,這些思想精髓在當下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