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在2008年阿里巴巴香港上市之前,親自遠赴日本去向稻盛和夫取經。直至今日,稻盛和夫仍是馬雲心中的經營標杆。
稻盛和夫在27歲時創辦了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又創辦了第二電信,這兩家公司都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
年近80歲的稻盛和夫又臨危受命,出任破產重組的日航董事長,一年多的時間,就做到了盈利1800多億日元,而前一年同期日航虧損也有約1800億,這一來一去將近3600個億日元,經營之聖實至名歸。
稻盛和夫非常重視「心法」,推崇靈魂的修行,強調企業家的使命與責任感,他的「敬天愛人」的經營哲學被日本企業界奉為圭臬。
「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讓謝幕時比開幕時更高尚!」
人生總有起起伏伏,面對困難和逆境,不要消極悲觀、不要哀嘆、不要消沉。要將其視為磨練心智的絕佳機會,正面面對,勇敢挑戰,這樣才能創造出人生的奇蹟。
稻盛和夫說的這句話精確地濃縮人的一生,不論你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能夠帶著比初到人世時有更高層次的靈魂離開,是一生最大的收穫。
生而為人,不能白活一遭,人得為價值意義而活,活出生命的酣暢淋漓。修煉靈魂,從管理身心開始,學會關愛自己的身體,洞悉你和世界的關係。保持覺知,不斷清理,活出喜悅自在的樣子。
在一次採訪中,稻盛和夫說:我的人生中曾遭遇過無數的困難和挫折,但困難和挫折後來都變為成功的基礎。現在回顧起來,我感覺到,當初認為痛苦的事情後來全都給我帶來了好結果。
的確,在我們人生歷程過程中,常常是人生最低谷是的那段時間,恰恰成為你生命中最亮的那束光。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稻盛和夫的厲害之處,就是融道術一體於自己的人生中。他比我們更重視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一生用心參悟其精神實質,並通透地運用到現實的做人、做事中去,取得了令人景仰的成績。
馬雲覺得,稻盛和夫「真正的灑脫,在做人的境界上花很多精力」,給他樹立了靈魂級的榜樣。當馬雲讓稻盛和夫請教企業遇到危機時應如何應對,稻盛和夫說:
第一,中國有一句話叫,人定勝天。
這個「定」不是一定的「定」, 是鎮定的「定」,人要鎮定下來,是能夠應付各種各樣的災難。也就是說在所有人頭腦發熱的時候你必須鎮定冷靜下來,所有人恐慌的時候,不能恐慌。
第二,任何一次商業危機,都是一家偉大公司抓住機會的時候,最優秀的機會一定在.危險之中。
我們九年的企業經歷過幾次危機,當然這次的危機是一百年才一次碰上的危險,也同樣是一百次才有可能碰上的成長機會。
在與稻盛和夫先生的對話中,馬雲說非常受啟發,懂得了將道家的領導力,儒家思想的管理,以及佛家思想講究做人,結合在一起去打開自己的格局。
稻盛先生非常看重心法,指出真正左右人生的,是人的心靈!他把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心」,這是稻盛先生總結出的人生法則。
稻盛先生所說的「心」,指上進心、謙虛心、利他心,也可以指堅韌心、樂觀心,更是「善良之心」。它是我們的真我,包裹在理性、感性、本能、靈魂之內,是我們最本真、最真善美的一面。
稻盛先生用一生的經歷告誡我們,不管現在身處何種艱苦的境遇,都要不驕不餒,一心一意, 儘可能地努力地磨練自己的「良善之心」。只要這麼做, 命運就一定會好轉,幸福的人生就一定會到來。
在書中,稻盛先生這樣寫道:人生由「心」開始,到「心」終結。這就是我在八十多年的人生中證得的至上智慧,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究竟秘訣。
稻盛先生對自己一生作思所為的全面復盤,也是超過半個世紀經營智慧的凝結升華,並為讀者劃下了構建幸福人生的重點。
在一次採訪中,任正非在談到稻盛和夫時說:「我讀過很多書,我喜歡稻盛和夫的書,但不知哪本書影響了我,思想是怎麼生成的。我腦袋裡產生的想法我也找不到源頭在哪裡。」
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老師在推薦語中寫道:
「我推薦了稻盛和夫的《活法》《幹法》,但我仍然願意把稻盛和夫的《心》推薦給大家,因為我發現這本書觸及了他一生成功幸福的那些『法『背後承載的』道『。我認為,稻盛先生用他這本現代版《傳習錄》,與王陽明完成了隔空的』心學』對話。」
稻盛和夫說:「不管眼前的狀況多麼嚴酷,既不能怨恨,也不能屈服,而是要一以貫之地積極應對,這才是實現幸福人生的秘訣。」
世間萬物,始於心,終於心,希望你能從這本書中得到啟發和領悟,從心出發,向心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