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靈魂修煉:真正左右人生的,是人的心靈與精神

2020-12-14 育兒點金術

馬雲在2008年阿里巴巴香港上市之前,親自遠赴日本去向稻盛和夫取經。直至今日,稻盛和夫仍是馬雲心中的經營標杆。

稻盛和夫在27歲時創辦了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又創辦了第二電信,這兩家公司都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

年近80歲的稻盛和夫又臨危受命,出任破產重組的日航董事長,一年多的時間,就做到了盈利1800多億日元,而前一年同期日航虧損也有約1800億,這一來一去將近3600個億日元,經營之聖實至名歸。

稻盛和夫非常重視「心法」,推崇靈魂的修行,強調企業家的使命與責任感,他的「敬天愛人」的經營哲學被日本企業界奉為圭臬。

「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讓謝幕時比開幕時更高尚!」

人生總有起起伏伏,面對困難和逆境,不要消極悲觀、不要哀嘆、不要消沉。要將其視為磨練心智的絕佳機會,正面面對,勇敢挑戰,這樣才能創造出人生的奇蹟。

稻盛和夫說的這句話精確地濃縮人的一生,不論你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能夠帶著比初到人世時有更高層次的靈魂離開,是一生最大的收穫。

生而為人,不能白活一遭,人得為價值意義而活,活出生命的酣暢淋漓。修煉靈魂,從管理身心開始,學會關愛自己的身體,洞悉你和世界的關係。保持覺知,不斷清理,活出喜悅自在的樣子。

在一次採訪中,稻盛和夫說:我的人生中曾遭遇過無數的困難和挫折,但困難和挫折後來都變為成功的基礎。現在回顧起來,我感覺到,當初認為痛苦的事情後來全都給我帶來了好結果。

的確,在我們人生歷程過程中,常常是人生最低谷是的那段時間,恰恰成為你生命中最亮的那束光。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稻盛和夫的厲害之處,就是融道術一體於自己的人生中。他比我們更重視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一生用心參悟其精神實質,並通透地運用到現實的做人、做事中去,取得了令人景仰的成績。

馬雲覺得,稻盛和夫「真正的灑脫,在做人的境界上花很多精力」,給他樹立了靈魂級的榜樣。當馬雲讓稻盛和夫請教企業遇到危機時應如何應對,稻盛和夫說:

第一,中國有一句話叫,人定勝天。

這個「定」不是一定的「定」, 是鎮定的「定」,人要鎮定下來,是能夠應付各種各樣的災難。也就是說在所有人頭腦發熱的時候你必須鎮定冷靜下來,所有人恐慌的時候,不能恐慌。

第二,任何一次商業危機,都是一家偉大公司抓住機會的時候,最優秀的機會一定在.危險之中。

我們九年的企業經歷過幾次危機,當然這次的危機是一百年才一次碰上的危險,也同樣是一百次才有可能碰上的成長機會。

在與稻盛和夫先生的對話中,馬雲說非常受啟發,懂得了將道家的領導力,儒家思想的管理,以及佛家思想講究做人,結合在一起去打開自己的格局。

稻盛先生非常看重心法,指出真正左右人生的,是人的心靈!他把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心」,這是稻盛先生總結出的人生法則。

稻盛先生所說的「心」,指上進心、謙虛心、利他心,也可以指堅韌心、樂觀心,更是「善良之心」。它是我們的真我,包裹在理性、感性、本能、靈魂之內,是我們最本真、最真善美的一面。

稻盛先生用一生的經歷告誡我們,不管現在身處何種艱苦的境遇,都要不驕不餒,一心一意, 儘可能地努力地磨練自己的「良善之心」。只要這麼做, 命運就一定會好轉,幸福的人生就一定會到來。

在書中,稻盛先生這樣寫道:人生由「心」開始,到「心」終結。這就是我在八十多年的人生中證得的至上智慧,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究竟秘訣。

稻盛先生對自己一生作思所為的全面復盤,也是超過半個世紀經營智慧的凝結升華,並為讀者劃下了構建幸福人生的重點。

在一次採訪中,任正非在談到稻盛和夫時說:「我讀過很多書,我喜歡稻盛和夫的書,但不知哪本書影響了我,思想是怎麼生成的。我腦袋裡產生的想法我也找不到源頭在哪裡。」

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老師在推薦語中寫道:

「我推薦了稻盛和夫的《活法》《幹法》,但我仍然願意把稻盛和夫的《心》推薦給大家,因為我發現這本書觸及了他一生成功幸福的那些『法『背後承載的』道『。我認為,稻盛先生用他這本現代版《傳習錄》,與王陽明完成了隔空的』心學』對話。」

稻盛和夫說:「不管眼前的狀況多麼嚴酷,既不能怨恨,也不能屈服,而是要一以貫之地積極應對,這才是實現幸福人生的秘訣。」

世間萬物,始於心,終於心,希望你能從這本書中得到啟發和領悟,從心出發,向心而行。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的靈魂7問,句句讓人醍醐灌頂,勝讀10年書
    1997年9月,稻盛和夫曾經在京都八幡的圓福寺出家,得僧名「大和」,尊該寺的西片擔雪法師為師,過了幾個月頭戴竹笠四處化緣的僧人生活。外人對他的這一行為通常持不解的態度,稻盛自己卻認為,這段生涯對他擯棄利己之心,不斷磨練和淨化心靈至關重要。日航是稻盛哲學的一次成功案例,但並非第一次。
  • 稻盛和夫: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煉靈魂,六項精進正是不二法門
    有人問稻盛和夫:「人活著的目的是什麼?」稻盛和夫毫不猶豫地回答:「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煉靈魂,使其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初高尚一點點。我認為這就是人生的目的,除此之外,人生再無別的目的。」稻盛和夫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的一生都在修煉靈魂。稻盛和夫一生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並在78歲高齡時被日本首相邀請出山,拯救瀕臨倒閉的日本航空,僅一年時間就讓日航起死回生,並創下三個世界第一。他將企業管理與哲學思想相結合,形成了自己的管理哲學,馬雲曾三次拜訪稻盛和夫,學習他的管理哲學。
  • 稻盛和夫:為什麼活著?人活著的意義在哪?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其實世界上沒有不食人間煙火的人,而是在於活得是否有煙火氣。煙火氣太重自然而然也就看不見藍天白雲,靈魂沒有什麼著落,精神也就沒有了歸屬,這樣的人恐怕只是為了喘氣而已。精神的通透,才是生命真正的覺醒說起精神上的通透,就不得不提起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他是真正活明白的人。稻盛和夫在65歲體檢時發現自己得了胃癌,但是他也只是淡淡地問了句:「哦,是癌症嗎?」他並沒有把癌症當回事。
  •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稻盛和夫88年的人生答案,精闢!
    73歲時稻盛和夫出版了代表他經營哲學的《活法》,在這本書中稻盛和夫這樣寫道:所謂「現世」,是上蒼賜予我們提升心性的一段時間,磨鍊靈魂的一個場所。人活著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就在於提升心性,磨鍊靈魂。稻盛和夫隨後選擇了出家修行,那麼為什麼稻盛和夫會選擇出家,到底出家有什麼作用?畢竟,「出家」這個詞,在世俗裡面存在一些爭論,實際上是會被人避諱的,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一種逃避與不負責任。之後有一次活動上主持人問他:「您為什麼會在65歲的時候選擇出家?」。
  • 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磨鍊靈魂,使之更加純粹
    相信很多人都會被這兩個問題困擾。但其實不管你是富有還是貧窮,是有權有勢的高官還是平頭老百姓,在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是帶不走的,唯有靈魂跟著你走下了一段旅程。生活減法,生命加法。精神通透才是生命真正的覺醒,稻盛和夫就是一個將生命活明白的人。在他看來,人活著的意義就是提升心性,磨鍊靈魂。
  • 稻盛和夫: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磨鍊靈魂,使之得以更加純粹通透
    精神的通透,才是生命真正的覺醒。不論你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靈魂跟著你走下一段旅程。物質極簡,精神通透,稻盛和夫是那種真正活明白了的人。在對待精神財富的看法上,稻盛和夫認為人生真正的富足,一定是來自於精神的覺醒。對60多歲的稻盛和夫來說,人生的靈魂淨化,準備迎接死亡是刻不容緩的一件事。在他的心中,只有這樣,才能在在80歲迎來肉體的死亡之際,開啟新的心靈旅程——靈魂、意識體的旅程。
  • 稻盛和夫: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磨練靈魂,使之得以更加純粹通透
    不論你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靈魂跟著你走下一段旅程。物質極簡,精神通透,稻盛和夫是那種真正活明白了的人。1997年6月,在一次例行體檢中,醫生告訴稻盛和夫檢查結果是胃癌。一般人聽說自己得癌了,嚇都嚇倒了!65歲稻盛聽了,淡淡地回應:「喔,是癌症嗎?」
  • 一切始於心,終於心,靈魂導師之《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
    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這是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格言,也是本書《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的主旨。我們身處芸芸眾生,每天渾渾噩噩,忙忙碌碌,有誰能停下來尋找自己的心呢?稻盛和夫老先生不僅每日精進,而且終身踐行。
  • 人活著有啥意義?很多人一輩子沒搞懂,稻盛和夫僅用8個字就道破
    人活著的意義是啥?你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嗎?你為此感到困惑嗎?很多人活了一輩子都沒搞明白,活得很糊塗。可在日本有一位88歲老人對於人生的意義看得十分透徹。這個富有哲學思想的老人就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
  • 稻盛和夫:從一無所有到經營之聖,他憑什麼逆襲?看完你就明白了
    縱觀稻盛和夫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可以說經歷了很多,如果我們能學到經營之聖的經營經驗,我們的人生都會變得大有不同。在稻盛先生《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一書當中,我感受到的是他並沒有一般企業家那種凌雲壯志,也並不是把一切踩在腳下的那種雄心的偉人思想,而是一種平凡人的思想在努力實際貫徹行動。
  • 日本經營家稻盛和夫,用經歷詮釋:人生而不凡,貴在有心
    這個人就是被日本譽為「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稻盛和夫27歲白手起家創立京瓷,52歲創立KDDI,一手創立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稻盛和夫說:「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來描繪的。所以,無論自己處於多麼嚴酷的境遇之中,心頭都不應該被悲觀的思想所縈繞。」稻盛和夫的一生都在堅守本心,他相信心靈塑造現實,心靈驅動現實。
  • 稻盛和夫:人為啥活著?人活著的意義是啥?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世上並沒有不食人間煙火的人,而是在於是否活得太煙火氣。煙火氣太重自然看不見少了藍天白雲,靈魂沒有著落,精神沒有歸屬,這樣的人活著也不過就是為了喘氣而已。精神的通透,才是生命真正的覺醒物質極簡,精神通透,稻盛和夫是真正活明白了的人。
  • 從稻盛和夫到蔡志忠,牛人們都選擇了出家,一點也不意外
    蔡志忠出家,並不會讓人感到很意外,因為他多年來研究佛經、物理、數學,一直在尋找著宇宙人生的真相,他早在多年前就說過這樣的話:「也許我會出家少林寺,等我老了,我就葬在少林寺!」而且,蔡志忠一直以來都在做著「度眾生」的事情,他用他的智慧,使得視古人如畏途的一代中國人,找到了他們精神的享受和心靈的淨化。
  •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稻盛和夫不是生來就是經營之聖,他的人生是從日本鄉下一個被炸毀了的小作坊之家開始的。父母有七個孩子,他作為老二,從小調皮。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下《心法》中關於稻盛和夫經營哲學的三點重要思想:第一,利他思想如果只能用一點來概括稻盛和夫思想精髓的話,就是利他的思想。他在做所有問題決策的時候,都會反覆追問自己,這個決策是為了自己的名聲、金錢和地位,還是為了利他。
  • 任正非:你不了解真正的稻盛和夫,我們趕不上他
    世界五百強企業,在世界上總共只有500家,而稻盛和夫一個人的名下就有3家。稻盛和夫與任正非這樣的企業家,他們只知道一切精神、理念、好主意、創意,都必須有一個物質產品的載體,才可能存在,否則就只能是虛幻的空想。稻盛和夫退休後,所有的股份都捐給了員工。
  • 稻盛和夫:一般的努力,成就不了真正的人格與見識
    夢想我們還是要有的,要不然我們的人生和一條鹹魚有什麼區別。但是我們有遠大的夢想,但是沒有奮不顧身和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努力的話。我們就和鹹魚一樣,一生碌碌無為。我們沒有付出異於常人的努利,我們也就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真正人格,更不會擁有長遠的的見識,就會形成頭髮長,見識短的尷尬局面。
  • 稻盛和夫的五句經典語錄,很受用
    1.清澈而單純的心靈才能感受到正能量,而自私的心看見的只是複雜、混沌。我們看稻盛和夫本人的照片,一個看起來和藹可親、低調善良的長者,不難想像他的心靈是清澈而單純的,所以他總是給員工帶來正能量。稻盛和夫還奉勸大家在遭遇困難的時候,儘可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持續這樣做的話,大家的人生會過得很美麗。這種想法很特別,這麼做可以轉移注意力,讓人沒空悲觀,還能幫到別人,確實是一舉多得啊!3.「每一天都極度認真」——這句話非常簡單,卻是人生最重要的原理原則。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窮人長嘆:知道得太晚
    稻盛和夫在27歲時創立了京瓷,52歲時創立了KDDI,在稻盛和夫的苦心經營下,這兩家企業從0起步,最後都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而稻盛和夫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經營兩家世界500強的人。作為一個企業家,稻盛和夫已經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僅如此,稻盛和夫還是一個優秀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他曾說道: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別等50歲以後才頓悟。
  • 稻盛和夫:人的《心靈管理》,決定人一生的結果
    而這一切都源於稻盛哲學,稻盛先生早在50多年前就開始思考經營和哲學的關係,每一天都在不斷提升理念。為了淨化自己的心靈,在精神世界上追求更高的境界,65歲的稻盛先生,曾一度投入佛門,認真修行。稻盛先生將佛教的精髓"六波羅蜜",結合自己的實踐,貫穿企業經營中。《心靈管理》這本書,通過稻盛先生樸素的經歷,講述了什麼是心靈管理,以及心靈管理在商業和企業裡的應用。
  • 稻盛和夫: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
    這位年近古稀的行腳僧原來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創建了兩個世界500強企業,並在78多那些再度出山,成功挽救即將破產的日航!脫去西裝革履,穿上草鞋僧衣,託缽化緣的經歷對於稻盛和夫來說,比打贏商戰還要難忘。稻盛和夫通過行腳逐漸印證、升華了自己的一些人生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