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

2021-01-12 減法生活

1997年的一個傍晚,日本京都,一位年近古稀的行腳僧,頭戴鬥笠,身穿僧袍,腳穿草鞋,手託缽盂,拖著疲憊的步伐走在回寺院的路上。

此時他已步伐艱難,疲憊不堪,一位做清掃工作的大嬸注意到了他,並給了他一個1枚硬幣:「師父您一定很累了吧,回去的路上買個麵包吃吧。」

當位行腳僧拿著這枚硬幣,卻感覺全身像被電擊了一樣,一種無上的幸福感包圍了他,他的眼淚難以自禁,公園的所有景物也好像變得光輝起來。

這位年近古稀的行腳僧原來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創建了兩個世界500強企業,並在78多那些再度出山,成功挽救即將破產的日航!

脫去西裝革履,穿上草鞋僧衣,託缽化緣的經歷對於稻盛和夫來說,比打贏商戰還要難忘。稻盛和夫通過行腳逐漸印證、升華了自己的一些人生想法。

稻盛和夫深切體會到真正了不起的人不一定是某些有名譽、有財產、所謂功成名遂的人,更可能是隱於市井的人,或是街頭巷尾心地善良的老婦人,或是正在都市的一角朝著目標奮進的年輕人,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卻更為高尚,富於同情心,能夠無私地關愛他人。

稻盛先生也更加懂得了「感謝」對於生命的重要意義:

要感謝周圍的一切,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人們不可能單身一人活在這世上。空氣、水、食品、還有家庭成員、單位同事,還有社會,每個人都在周圍環境的支持下才能生存。只要我們能健康地活著,就該自然地生出感謝之心,有了感謝之心,我們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當初稻盛和夫60歲時選擇出家修行後,很多人都很奇怪他為什麼會忽然跑去出家。他半開玩笑地解釋說我並不是因為失戀了才出家的,當然更不是工作上受到挫折或是對現實社會失望,而是為了再次學習人生的意義,為死亡做好準備。

稻盛和夫認為如果人生只有80年的話,那麼前20年,是學習、成長和為踏入社會做準備的階段,從20歲到60歲這40年,應該是努力工作為社會做貢獻的階段;如同從出生到踏入社會要花20年的準備時期一樣,他認為迎接死亡也至少需要20年的準備時期。

在稻盛和夫看來,宇宙和自然之所以授予人們生命要帶著一顆比降生時稍稍善良、稍稍美麗的心靈離開人世,從生至死都要盡力去思善行善,陶冶人格,使人生終點時靈魂的品格比起點時有所提升。人生不出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精神的修煉。

那麼在這個巨大的目的面前,我們個人在世時積累的財產、名譽、地位就顯得微不足道。事業成功,飛黃騰達,富可敵國,所有這一切,與「提升心性」相比,猶如塵埃,不足掛齒。

當人們問他,如何看待締造了兩個世界500強企業和挽救日航的卓越成就時,稻盛先生說:

「在經營上取得的成果,只不過是按照自己的人生觀去工作,或者說度過人生而得到的結果。」

國學大師季羨林就對稻盛和夫非常欽佩:

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

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

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

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88歲稻盛和夫先生用超過半個世紀經營智慧的凝結升華,全面復盤自己一生的所思所為,凝結出了他的最新著作,也是收官之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

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這就是稻盛先生八十多年的人生中證得的至上智慧,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究竟秘訣。

相關焦點

  • 一切始於心,終於心,靈魂導師之《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
    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這是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格言,也是本書《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的主旨。我們身處芸芸眾生,每天渾渾噩噩,忙忙碌碌,有誰能停下來尋找自己的心呢?稻盛和夫老先生不僅每日精進,而且終身踐行。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送給平凡而又偉大的每一個人
    88歲的韜盛和夫回首年輕的崢嶸歲月,他在商海裡沉浮半個多世紀,他給自己這一生的商海生涯做了一個總結就是:一切始於心,終於心。稻盛和夫的生活始於在日本鄉村炸毀的一間小作坊。 他的父母有七個孩子,他是第二個孩子。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一切從心開始,以心結束
    幾天,我很幸運地讀到了一些關於傑出企業家的書,比如我丈夫出版的日本京瓷創始人稻盛和《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道盛先生是唯一一位創辦了兩家財富500強企業的企業家,他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全面的回顧,並為讀者建構幸福人生奠定了一個關鍵點。
  • 想要改變人生,先改變自己的心:稻盛和夫《心》
    稻盛和夫,是企業界的傳奇,曾經一手創建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正當他潛心佛學、安度晚年之際,日本航空公司負債並宣告破產,時任首相的鳩山由紀夫,登門邀請78歲的稻盛和夫出山,擔任這家破產公司的董事長。在他的領導下,日航重新復活,使之成為當年最賺錢的航空企業。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當利他思維遇上裝滿水桶的人生指南
    當我讀了稻盛和夫的最新書籍《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時,才發現老先生在書中一直提到的「利他」,不就是《你把水桶加滿了嗎》裡面說到的「裝滿水桶」原理嗎?當我們學會去愛別人,多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事情,多說友善的言語,多做善意的事情時,我們就是一個合格的「加水人」,生活會因我們而更加美好。我們裝滿了別人的水桶,也裝滿了自己的水桶。
  • 稻盛和夫:人生並非是紙醉金迷的盛宴,而是精神世界的一場旅行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特別是當你處於人生與事業的谷底期時,千萬不要放棄守住自己的底線,在這個時候磨鍊自己的心性,對人生又會有新的看法。在關於「事煉人」的這一理念,稻盛和夫所推崇的和王陽明先生所倡導的是高度一致的:越是磨難處,越是修心時。就算你懂得道理很多,讀過的書千千萬,不去把它實踐就是一點意義都沒有,單純的紙上談兵。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拯救企業於困境中的不二法旨
    也許這本《,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可以告訴企業家們答案。畢竟,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經營之聖,先後創立京瓷和KDDI兩家世界500強企業,50餘年從未虧損,實現5萬億日元產業。78歲時臨危受命拯救危機中的日航,僅用一年時間就令日航扭虧為盈,重新上市。
  • 《心》:稻盛和夫教你懷揣這六個「心」,磨鍊心性,提升自我
    作為經營者的稻盛和夫,很多人都想從他身上取經:如何能夠屢戰屢勝,每一次出手,都能讓岌岌可危地企業活過來。八十多歲的稻盛和夫,經營了半生的企業,他取得的成就,跟他的付出息息相關。他以自己的實踐,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而《心》這本書,不僅僅是作為一個經營者的經驗傳授,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人,稻盛和夫道出了他的人生哲學。
  • 稻盛和夫:人生就是相遇的積聚,好的相遇能幫助我們磨鍊心性!
    稻盛和夫:所謂人生,也可以說是相遇的積聚,好的相遇能幫助我們磨鍊和提高心性。而且稻盛和夫經常早出晚歸,家中的大事小情都是稻盛和夫的妻子來做,甚至換燈泡和修繕房屋的事情,都是稻盛和夫的妻子朝子來做。還有很有趣的是,稻盛在家裡都是談工作的,有時會跟家裡人聊工作到深夜。
  • 任正非談經營:「你不了解稻盛和夫!我們趕不上他!」
    王育琨曾和任正非談稻盛和夫時說,「我們這興起學稻盛哲學熱,有些企業家想讓員工學稻盛哲學,激發潛能多幹活。人們過多關注稻盛的工具和術,沒去反思為何一個製作精密陶瓷的可創造三家世界級500強的奇蹟。」任與稻盛和夫如出一轍,一個盛和塾的塾生特別喜歡到處宣講稻盛哲學,一度想關掉公司專職弘揚稻盛哲學。稻盛對他說:「請您不要再到處宣講稻盛哲學了。那是我在做好產品過程中,一點一滴的體悟。你能不能回去做您的產品?10年後您再來講您做產品的哲學,就可以打動人喚醒人了!」企業家不談空想。
  • 活法——稻盛和夫
    《活法》是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原書由日本SUNMARK出版社出版,被譽為日本21世紀勵志第一書。稻盛和夫是日本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和KDDI的創始人,被譽為日本經營四聖之一,他是季羨林認為稀有的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的人物。
  • 稻盛和夫:我88年的人生總結就這3句話,看懂的人更容易成功
    有人問他,他所強調的心是什麼呢?稻盛和夫表示,是「良心」良心又要怎麼解釋呢?代表一切這個詞的美好品質都是稻盛和夫先生想要表達的意思。他認為這個「心」是很多個東西組合而成的。心是從裡到外的,是真我,靈魂,本能,感性,理性這五個組成的。
  • 稻盛和夫療愈心靈的秘訣,我一口氣讀完了,幸福人生就這麼簡單
    文 | 糖果果在醫院候診的時候,心情有些焦慮和煩躁,想起出門的時候隨手拿了稻盛和夫的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便拿出來看。結果沒想到看入迷了,連叫號我都沒聽到。從醫院回到家裡,又迫不及待地拿出來,一口氣把這本書看完了。
  • 稻盛和夫用一生的成功要訣告訴我們,凡事先考慮利他之心
    所以難得的是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多為別人考慮的利他之心。 正如日本著名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在他的新書《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中強調的:「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鍊靈魂。」
  • 稻盛和夫告訴你,不要等40歲以後才知道
    很多和稻盛和夫同時進入這家公司的畢業生,沒做多久都認為公司 已經不行,沒有任何發展的前途,他們不應該浪費青春和時間在這裡。於是很多的員工都相繼離職,稻盛和夫看著這麼多人都走了,自己也有這樣的想法。就向日本自衛隊的幹部預備學校遞交了報名表,並通過了入學考試。但入學需要戶籍副本,於是稻盛和夫就寫信讓家裡人寄過來,但遲遲未收到。
  • 馬雲三次拜訪,任正非自愧不如,美國制裁前,稻盛和夫一招破局
    馬雲這三次拜訪的時間剛好就是阿里的上升期、轉型期和調整期,這三個時期也是阿里三個重要的時間點,2008年經濟危機席捲了全球,馬雲親自前往日本,與稻盛和夫討論企業經營的方法,因此,這番經歷也讓兩人都受益匪淺。
  • 稻盛和夫:我88年的人生智慧,總結成這一個字,這是我最大的財富
    創立2家,成就1家世界500強公司,很多人覺得這就是稻盛和夫一生最大的財富。但是稻盛和夫卻說:「我88年的人生智慧,總結成這一個字,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那就是——心。」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如果說起稻盛和夫,可能就會覺得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企業家,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還是一位哲學家。稻盛和夫在自己的收官之作《心》中寫道:「相由心生,境隨心轉」,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生活中所有的一切,好的、不好的都是由內心吸引來的。
  • 稻盛和夫: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煉靈魂,六項精進正是不二法門
    有人問稻盛和夫:「人活著的目的是什麼?」稻盛和夫毫不猶豫地回答:「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煉靈魂,使其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初高尚一點點。我認為這就是人生的目的,除此之外,人生再無別的目的。」稻盛和夫認為,管理的本質是修心,提高心性是搞好企業經營的基本條件,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基本條件。在他的最新力作《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中,再次強調了他提高心性的六大法門,他稱之為「人生六項精進」,分別是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要謙虛不驕傲、每天反省、活著就要感謝、積善行思利他、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 稻盛和夫敬告青年人的5句話:心不換物,則物不至
    鳩山要求稻盛和夫走出去拯救瀕臨破產的日航,他說,如果稻盛和夫能被邀請,日本政府將節省數百億美元來激活日航馬雲已經去過稻盛和夫三次了。關注毛毛的故事不僅古老,而且在今天的社會中還在重複。馬雲說:「這幾年我才想通了很多,稻盛和夫老師已經想通了。」
  •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稻盛和夫不是生來就是經營之聖,他的人生是從日本鄉下一個被炸毀了的小作坊之家開始的。父母有七個孩子,他作為老二,從小調皮。就是這些不斷追問、思考和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行動,成就了稻盛和夫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也構成了他一心想要寫下的這本書的核心內容。他由此向世人發出鄭重的囑託:只要憑著利他之心、感恩之心、謙虛之心、知足之心、強韌之心,堅持貫徹正道,時刻培養美好心根,積極實踐,沒有人不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