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煉靈魂,六項精進正是不二法門

2020-12-22 指數空間

有人問稻盛和夫:「人活著的目的是什麼?」

稻盛和夫毫不猶豫地回答:「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煉靈魂,使其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初高尚一點點。我認為這就是人生的目的,除此之外,人生再無別的目的。」

稻盛和夫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的一生都在修煉靈魂。

稻盛和夫一生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並在78歲高齡時被日本首相邀請出山,拯救瀕臨倒閉的日本航空,僅一年時間就讓日航起死回生,並創下三個世界第一。他將企業管理與哲學思想相結合,形成了自己的管理哲學,馬雲曾三次拜訪稻盛和夫,學習他的管理哲學。

稻盛和夫認為,管理的本質是修心,提高心性是搞好企業經營的基本條件,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基本條件。

在他的最新力作《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中,再次強調了他提高心性的六大法門,他稱之為「人生六項精進」,分別是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要謙虛不驕傲、每天反省、活著就要感謝、積善行思利他、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稻盛和夫說:「企業經營的成功,人生的成功,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不存在第二條通向成功之路。」

有一次,稻盛和夫吃完飯後在家周圍散步,他發現城牆的石縫裡居然長出了嫩草。要知道,石縫間僅有一點泥土,小草卻能在那裡紮根發芽,開花結果。這是多麼神奇的力量。自然界尚且知道拼命努力求生,人類又怎麼可以貪圖安樂呢?

所以稻盛和夫在工作中一直要求自己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當時他為了研究一種新材料,稻盛和夫吃住都在工作室,就連吃飯睡覺都想著如何研製新材料,正是憑藉這份全力以赴地努力,他終於研製成功,在工作中取得了裡程碑式的成就。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句話真不是說說而已,沒有真正努力過的人絕對體會不到這句話的力量。

要謙虛,不驕傲

謙虛是人類最高貴的品質,在《周易》中,謙卦是最吉祥的一卦,也是唯一一個六爻皆吉的卦象,在這一卦象下,做任何事都大吉大利,不會出現任何差錯。

稻盛和夫年輕時就加入了京瓷集團,一直勤勤懇懇工作,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周圍的讚美之聲,吹捧之聲也越來越多,每次參加活動,稻盛和夫都被奉為座上賓,讓他致辭發言,傳授經驗。

在這種情況下,稻盛和夫難免有點自得意滿:「我拼命工作,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享受別人的讚美不是應該的嗎?」

但他很快就意識到這種情緒要不得,後來他一直以「惟謙受福」這句話激勵自己,時時刻刻保持謙虛,也把要謙虛,不驕傲作為自己提高心性的法門。

每天反省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個人只有不斷反思,才能不斷進步。

稻盛和夫說:「一個人不管再如何向善,都難免會做出出格的舉動,所以需要不斷自誡,不斷反省。」

他年輕時,但凡表現的稍微傲慢或者吹牛說大話,晚上回去後都要反省一番,常常對著鏡子大罵自己「混蛋」,在這樣不斷的反省下,稻盛不斷改正自己的不足,始終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沒有偏離自己的軌道。

如今,很多人都喜歡復盤,這是非常不錯的習慣,每日復盤當天做的不好的地方,總結當天做的完美的地方,取精華,去糟粕,不斷進步。

活著就要感謝

稻盛和夫小時候,隨父親去拜佛,其中的一位高僧告訴他:「孩子,今生今世,只要你還活著,你就要念誦『南無、南無,謝謝』,這句話一定會給你力量的。」

儘管稻盛和夫一開始並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但他每天堅持念誦,並在未來的日子裡真正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

他曾說:「感恩之心看上去微不足道,其實卻擁有巨大的力量。」不管多麼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們都要學會說謝謝,簡簡單單的「謝謝你」,會給你和他人帶去無窮的力量。

積善行,思利他

1984年,稻盛和夫個人拿出200億日元成立了稻盛財團,舉辦了京都獎的評選活動。京都獎被譽為是「日本的諾貝爾獎」,目的是踐行「為了他人和世間傾力奉獻是一個人的最高尚的行為」的理念,為國內的年輕研究人員提供資助,幫助他們更快成長。

稻盛和夫做企業從來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個人抱負,而是為了實現全體員工的幸福。

2010年,78歲的稻盛和夫受命拯救日本航空,他到日航後,立刻個日航的員工們開會,他說:「我會竭盡全力經營日航,不是為了股東,也不是為了政府部門,而是為了我們全體員工的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

稻盛和夫帶著他的利他精神來到日航,改變了日航的精神面貌,憑一己之力讓瀕臨破產的日航起死回生。稻盛和夫沒有什麼絕招,就是利他,極致利他,這就是他經營的中心思想。

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什麼是感性的煩惱呢?就是自己給自己設障礙,活在悔恨和自責中。很多人就是長期處於失敗和挫折中無法自拔而毀掉 自己的一生。

一個人的處境是自己的態度決定的,稻盛和夫在工作初期,就遇到了一個大難題——最大的客戶松下集團要求一種十分稀有的產品。因為技術條件太過苛刻,很多企業都不敢接下這筆訂單,但稻盛和夫卻把這次機會當做了挑戰,不僅成功研發成功,還樹立了他在行業裡的地位,可謂名利雙收。

稻盛的這次經歷也讓他明白,只要自己全力以赴,神靈都會為你現身。所以,沒必要有感性的煩惱,大膽去做就是了。

稻盛和夫不是一個多麼聰明的人,但他懂得回顧,善於總結,喜歡思考,把自己的人生經歷提煉出來,感悟出了提高心性的規律就是六項精進。

雖然我們不能擁有稻盛一樣豐富的人生經驗,但我們卻可以讀他的書,站在他的肩膀上看世界,學習他的人生經驗,少走幾個人生彎路。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認為: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煉靈魂
    在稻盛和夫先生看來,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煉靈魂,使其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初高尚一點點。靈魂的修煉包括了利他之心、謙虛之心和感恩之心的磨練。利他之心1.為世人做有用的事,是生而為人的最高行為。換句話說,問題在於,我們在人生的波濤中,是否磨鍊了自己的靈魂,是否帶著稍稍淨化美化了的靈魂去迎接死亡。8.正是為了磨鍊靈魂,才必須為社會、為世人盡力。這並不意味著要去做什麼特別的事情。就我們經營者而言,就是要把企業經營好,讓員工、包括其家屬在內的所有相關的人都能放心地把自己的人生託付給公司。
  • 88歲稻盛和夫:我用這6項精進,成就一生財富
    2013年,稻盛和夫從日航引退,但是他的言論和行為影響了很多人,任正非、馬雲、張瑞敏、俞敏洪等商界大佬都非常推崇他。稻盛和夫有很多的書籍在國內流傳甚廣,幾乎成為了很多家庭書架上的珍藏品,這是因為稻盛和夫將他一生獲得財富的心法都寫進了這些書裡。而這其中「六項精進」,更幫助稻盛和夫成就偉業。
  • 稻盛和夫: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磨鍊靈魂,使之得以更加純粹通透
    稻盛和夫將自己的人生設定為80年,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從出生開始後的20年,是為踏上社會所作的準備期;二是接下來的40年,是為社會、為自我提升的工作期;三是最後的20年,是為死,也就是為靈魂的啟程做準備的時期。
  • 稻盛和夫: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磨練靈魂,使之得以更加純粹通透
    在對待精神財富的看法上,稻盛和夫認為人生真正的富足,一定是來自於精神的覺醒。對60多歲的稻盛和夫來說,人生的靈魂淨化,準備迎接死亡是刻不容緩的一件事。在他的心中,只有這樣,才能在在80歲迎來肉體的死亡之際,開啟新的心靈旅程——靈魂、意識體的旅程。
  •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稻盛和夫不是生來就是經營之聖,他的人生是從日本鄉下一個被炸毀了的小作坊之家開始的。父母有七個孩子,他作為老二,從小調皮。就是這些不斷追問、思考和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行動,成就了稻盛和夫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也構成了他一心想要寫下的這本書的核心內容。他由此向世人發出鄭重的囑託:只要憑著利他之心、感恩之心、謙虛之心、知足之心、強韌之心,堅持貫徹正道,時刻培養美好心根,積極實踐,沒有人不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幸福。
  • 稻盛和夫: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
    這位年近古稀的行腳僧原來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創建了兩個世界500強企業,並在78多那些再度出山,成功挽救即將破產的日航!脫去西裝革履,穿上草鞋僧衣,託缽化緣的經歷對於稻盛和夫來說,比打贏商戰還要難忘。稻盛和夫通過行腳逐漸印證、升華了自己的一些人生想法。
  • 稻盛和夫:能賺大錢的人,往往有三個特徵,看似不起眼實則了不起
    稻盛和夫的背景或許大家都想不到,被稱為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的稻盛和夫,27歲之前的人生是充滿了無數的曲折和困難,家境貧寒,學業、事業不順,甚至身患重病差點喪命。但是生活的不公和坎坷並沒有使他墮落,反而激發了稻盛和夫內在的潛力。
  • 活法——稻盛和夫
    《活法》是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原書由日本SUNMARK出版社出版,被譽為日本21世紀勵志第一書。稻盛和夫是日本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和KDDI的創始人,被譽為日本經營四聖之一,他是季羨林認為稀有的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的人物。
  • 稻盛和夫:人的《心靈管理》,決定人一生的結果
    而這一切都源於稻盛哲學,稻盛先生早在50多年前就開始思考經營和哲學的關係,每一天都在不斷提升理念。為了淨化自己的心靈,在精神世界上追求更高的境界,65歲的稻盛先生,曾一度投入佛門,認真修行。稻盛先生將佛教的精髓"六波羅蜜",結合自己的實踐,貫穿企業經營中。《心靈管理》這本書,通過稻盛先生樸素的經歷,講述了什麼是心靈管理,以及心靈管理在商業和企業裡的應用。
  • 稻盛和夫的靈魂修煉:真正左右人生的,是人的心靈與精神
    馬雲在2008年阿里巴巴香港上市之前,親自遠赴日本去向稻盛和夫取經。直至今日,稻盛和夫仍是馬雲心中的經營標杆。稻盛和夫在27歲時創辦了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又創辦了第二電信,這兩家公司都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
  • 稻盛和夫:不要厭世、憎恨,請燃起希望的火焰
    中村先生是在印度修煉瑜伽開悟的人物。天風的父親是大藏省(現在的財務省)負責紙幣印刷的官員,所以天風出生在所謂的知識階層家庭。但是天風從小就是一個不受管束、頑皮透頂的孩子,打架特別厲害。初中時與朋友打架致使對方意外死亡。發生了這種不幸事件,天風被迫退學。
  • 稻盛和夫的靈魂7問,句句讓人醍醐灌頂,勝讀10年書
    稻盛的收購動機往往和外界猜測的他的企業戰略發展觀並無太大關係,而更多地與他在精神世界中的自我修煉和要求相關。人生是複雜難測的,沒有幾個人能真正看得透。面對社會和現實,我們難免會有彷徨、無奈和迷茫。我相信人有肉體和靈魂。因此,所謂「死」,可以設想為:肉體留在現世,而靈魂朝另一個世界開始新的旅程。就是說肉體消滅了,而「我」卻以「靈魂」的形式永存。六、第六問:如果把「死」看做靈魂開始新的徵程,那麼應該怎樣來迎接死亡呢?
  • 88歲稻盛和夫告訴你:人為什麼而工作?人為什麼而活?值得一看
    稻盛和夫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提高自己的心性,修煉靈魂,帶著比初到人世時有更高層次的靈魂離開這個世界。活法是自己的,選擇也是自己的,體驗各種各樣的苦和樂,在奮鬥與拼搏中,在幸運與不幸的浪潮衝刷中,不屈不饒地努力活著。不為讚美,只願一生過後的那一刻,欣慰地向著自己的過去告別。
  • 稻盛和夫用一生的成功要訣告訴我們,凡事先考慮利他之心
    所以難得的是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多為別人考慮的利他之心。 正如日本著名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在他的新書《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中強調的:「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鍊靈魂。」
  • 六項精進:成功需要遵循正確的方法,這6步助你做好企業經營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獲得成功,但成功真的不是說說就行的,要想成功,我們必須為此有所付出,並且一定要遵循正確的方法,否則只會讓自己和成功背道而馳。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書是《六項精進》,在書中,稻盛和夫認為,「六項精進」是搞好企業經營所必須的最基本條件,同時也是我們度過美好人生必須遵守的最基本條件如果我們每天都能持續實踐這「六項精進」,我們的人生必將更加美好,甚至超乎我們自己的想像。
  • 《心》:稻盛和夫教你懷揣這六個「心」,磨鍊心性,提升自我
    作為經營者的稻盛和夫,很多人都想從他身上取經:如何能夠屢戰屢勝,每一次出手,都能讓岌岌可危地企業活過來。八十多歲的稻盛和夫,經營了半生的企業,他取得的成就,跟他的付出息息相關。他以自己的實踐,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而《心》這本書,不僅僅是作為一個經營者的經驗傳授,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人,稻盛和夫道出了他的人生哲學。
  • 想要改變人生,先改變自己的心:稻盛和夫《心》
    稻盛和夫,是企業界的傳奇,曾經一手創建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正當他潛心佛學、安度晚年之際,日本航空公司負債並宣告破產,時任首相的鳩山由紀夫,登門邀請78歲的稻盛和夫出山,擔任這家破產公司的董事長。在他的領導下,日航重新復活,使之成為當年最賺錢的航空企業。
  • 稻盛和夫多次強調:適合窮人的3項投資,堅持下去,有望「翻身」
    稻盛和夫是日本唯一在世的四大經營之聖,他早年白手起家,27歲創建京瓷,52歲創立KDDI,後來這兩家企業都進入了世界500強。雖然,如今稻盛和夫功成名就,稻盛和夫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們:「窮人也能成為富豪」。
  • 稻盛和夫:人為啥活著?人活著的意義是啥?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65歲那年,稻盛和夫先生打定主意,在京都圓福寺出家,頭戴鬥笠,四處化緣。有人問他出家的原因,他說也只是為了再次學習人生意義,為死亡做好準備罷了。中國傳統「向死而生」,其實意思就是想讓我們放下對死亡的恐懼,對生命充滿感恩,把當下活好,自己才能活得更舒適。73歲時稻盛和夫出版了代表他經營哲學的《活法》,這本書被譽為日本21世紀最勵志的一本書。
  • 稻盛和夫:人生並非是紙醉金迷的盛宴,而是精神世界的一場旅行
    當有人問「人為什麼來到這個世上」時,我毫不猶豫地、毫不誇耀地回答「是為了比出生時有一點點的進步,或者說是為了帶著更美一點、更崇高一點的靈魂死去。」 ---- 稻盛和夫苦和難一定是你一生之中最大的一筆「巨款」。「玉不琢不成器,歸根到底玉只是一塊石頭,如果沒經歷打磨,誰知道內在有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可能轉眼就變成一塊在地上任人踩踏的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