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當利他思維遇上裝滿水桶的人生指南

2020-12-22 陌上綰棋說

最近讀了一本很有哲學意義的兒童繪本《你把水桶加滿了嗎——給孩子的幸福人生指南》,在這本繪本裡,我第一次知道了「裝滿水桶」這個概念,我們每個人都隨身帶著一個隱形水桶,我們看不見它,但它就在那兒。水桶是用來裝好想法和愉快的感覺,當水桶滿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幸福和快樂。

而如何讓水桶裝滿呢?我們的水桶都需要別人來裝滿,別人的水桶也需要我們去裝滿,這是相互的。做一個合格的「加水人」,必須有愛心,說溫暖的話,做友善的事,讓別人覺得歡欣,當我們把別人的水桶加滿水的時候,我們自己的水桶也裝滿了,此時對方和自己都會感覺到幸福和快樂。一旦我們欺負、挖苦別人的時候,就成了「舀水人」,不但舀空了別人的水桶,連自己的水桶也會被舀空,此時對方和自己都是糟糕難過的。

當我讀了稻盛和夫的最新書籍《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時,才發現老先生在書中一直提到的「利他」,不就是《你把水桶加滿了嗎》裡面說到的「裝滿水桶」原理嗎?當我們學會去愛別人,多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事情,多說友善的言語,多做善意的事情時,我們就是一個合格的「加水人」,生活會因我們而更加美好。我們裝滿了別人的水桶,也裝滿了自己的水桶。

稻盛和夫先生是一個成功的經營者,他的三家企業——京瓷,KDDI,日航,都是世界級的知名企業,在這本《心》中,老先生將他一生的經營經驗,用人生哲學的方式,慢慢道出。他將人生一切得失,歸於一個字:。他說,「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心靈塑造現實,心靈驅動現實。善意的動機引導事業走向成功,純正利他的美好心靈與宇宙之心是共鳴的,會讓人生有更深的意義和更大的價值。」

這本濃縮了稻盛和夫老先生一生閱歷精華的《心》,很適合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靜下心下閱讀,這是一場無聲的心的交流,我們未到達老先生的人生高度,有的時候甚至會產生疑惑,「利他」真的適合在這個社會生存嗎?但是當我結合「裝滿水桶」來理解時,才發現睿智的老先生,早就將水桶理論加入人生之中了。他加滿了無數人的水桶,同時自己的水桶也時刻是滿滿的,他的人生是有價值的幸福人生。

利他之心是人生的基礎,以此為基礎,不斷努力,幸福人生才會到來。

人這一生,沒有十分的平坦之路,總會有這樣那樣的阻礙出現在我們面前,當我們前進的道路被阻擋時,我們會怎麼做?比如找工作時屢屢碰壁,我們焦慮不安懷疑自我;比如工作中出現了爛攤子,我們推脫責任選擇逃避;比如婚姻中出現了矛盾,我們誰也不妥協最終導致矛盾積壓升級,一發不可收拾......

如果把稻盛和夫老先生的心學,運用到我們的平凡生活中,也許會好很多。

首先,要正視自我,無論自己此時身處何種環境,都不要自暴自棄。在最艱難的低谷,仍舊記得初心,不斷學習新的技能,沉下心來吃苦,等待厚積薄發。

其次,懷有感恩之心,對身邊的人或者經歷的事件,不要抱怨,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明明是自己選擇了眼前的生活,卻又不斷抱怨人生不公,這是自相矛盾的。要看見那些正在陪伴你的家人,朋友,不要把工作上的不滿發洩到他們身上。

還有,放得下姿態,謙虛平和面對人生得失。在取得階段性小成就時,不要膨脹,要知道,越成功的人越謙卑。在面對失敗時,也要平和面對,不要硬端著姿態,三人行必有我師。

利他的地基之上,有良善的動機,才能建造事業成功的大廈。

在《心》這本書中,稻盛和夫提到了自己最初「紙袋行商」的故事,他反思為何做別的事情都沒有成功,唯獨這一件賣紙袋的事做成了。最終他總結出,因為其他事情,他幾乎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或者為了得到別人的好評才做的。唯有這件事,他是從「善意的動機」出發的,是為了幫扶家人,守護家人而做的。

所以,稻盛和夫老先生說,要成就事業的高樓,必須出自利他的動機。

從大的方面來說,要對大自然有益,不破壞自然平衡,不危害自然界萬物生存。還有,不違背法律,遵守一切規則。這是公司存在最基本的條件,這是最基礎的利他。

從小的方面來說,要對員工、對身邊的人有利,一個只為自己的利益而奮鬥的企業家,是不可能走得遠,他能取得暫時的成功,卻不能獲得良性循環。只有以利他為先慮,路才能越走越寬,利了他人的同時,自己才能獲得更大的利。

我見過一個企業家,在看見朋友的公司面臨倒閉準備關門時,阻止了朋友,他說,「先別關閉,我先你度過這段時期。」他把剛接到的訂單給了朋友,幫他度過了難關。後來在特殊時期,這個朋友迎來了事業的小顛峰,竟然反過來幫助了這個企業家。

這大概就是「利他」的最好詮釋,你裝滿了他的水桶,他永遠記得你的好,在你的水桶空了時,他隨時會幫你裝滿。

一切始於心,終於心。

我們常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可是,當走到人生半途中,又有幾人仍記得最初的心性,最初的想法呢。

世事紛擾,都是修行。

剛工作的時候,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和工作內容,會覺得真是太難了,我真的能勝任這份工作嗎?可後來呢,在一個又一個加班到深夜的時日後,才發現,原來這座山並不高,只是人都習慣在登山前,感嘆一聲「山太高了,很難登上山頂」。

剛生完孩子的時候,面對一個完全空白的身份,焦慮不已,幾度崩潰。那時候常常自責,難道自己真的一無是處,連養育自己的孩子都無法做到嗎?可是,在不斷自責和手忙腳亂中,竟然不知不覺已經走過了這麼多年。孩子長大了,再回想起最初成為媽媽的那些日子,才發現,這不過是一場當母親的修行之路,我愛著孩子,可我必須用我的行動來戰勝一切「困境」,走過了九九八十一難,這場母子緣分才無比堅固地被愛包圍。

還有父母,當我們自己也成了父母時,我們才明白,當年父母的不易。而此時,我們才明白,這麼多年,父母一直在用無私的愛裝滿我們的水桶,後來又潛移默化地教會我們用愛去裝滿孩子的水桶。這也是最純真的「利他」,他們不懂得「利他」是什麼,但是他們正在身體力行地實踐著。

我想,稻盛和夫老先生的始於心,終於心的「利他」,大概就是這種從靈魂深處,不去刻意強求,自然而然行動起來的心。不是因為別人說要利他而利他,而是因為由純真的心而生出的「利他之心」。

利他之心,與裝滿水桶的幸福人生指南一樣,都是我們不能捨棄的本心。願我們都有一個幸福人生,從今天起,去裝滿別人的水桶吧。

相關焦點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一切從心開始,以心結束
    幾天,我很幸運地讀到了一些關於傑出企業家的書,比如我丈夫出版的日本京瓷創始人稻盛和《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道盛先生是唯一一位創辦了兩家財富500強企業的企業家,他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全面的回顧,並為讀者建構幸福人生奠定了一個關鍵點。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拯救企業於困境中的不二法旨
    也許這本《,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可以告訴企業家們答案。畢竟,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經營之聖,先後創立京瓷和KDDI兩家世界500強企業,50餘年從未虧損,實現5萬億日元產業。78歲時臨危受命拯救危機中的日航,僅用一年時間就令日航扭虧為盈,重新上市。
  • 稻盛和夫用一生的成功要訣告訴我們,凡事先考慮利他之心
    所以難得的是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多為別人考慮的利他之心。 正如日本著名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在他的新書《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中強調的:「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鍊靈魂。」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送給平凡而又偉大的每一個人
    88歲的韜盛和夫回首年輕的崢嶸歲月,他在商海裡沉浮半個多世紀,他給自己這一生的商海生涯做了一個總結就是:一切始於心,終於心。稻盛和夫的生活始於在日本鄉村炸毀的一間小作坊。 他的父母有七個孩子,他是第二個孩子。
  • 稻盛和夫: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
    脫去西裝革履,穿上草鞋僧衣,託缽化緣的經歷對於稻盛和夫來說,比打贏商戰還要難忘。稻盛和夫通過行腳逐漸印證、升華了自己的一些人生想法。稻盛和夫深切體會到真正了不起的人不一定是某些有名譽、有財產、所謂功成名遂的人,更可能是隱於市井的人,或是街頭巷尾心地善良的老婦人,或是正在都市的一角朝著目標奮進的年輕人,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卻更為高尚,富於同情心,能夠無私地關愛他人。
  • 一切始於心,終於心,靈魂導師之《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
    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這是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格言,也是本書《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的主旨。我們身處芸芸眾生,每天渾渾噩噩,忙忙碌碌,有誰能停下來尋找自己的心呢?稻盛和夫老先生不僅每日精進,而且終身踐行。
  • 稻盛和夫:人生並非是紙醉金迷的盛宴,而是精神世界的一場旅行
    ---- 稻盛和夫苦和難一定是你一生之中最大的一筆「巨款」。「玉不琢不成器,歸根到底玉只是一塊石頭,如果沒經歷打磨,誰知道內在有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可能轉眼就變成一塊在地上任人踩踏的墊腳石!」在日本有著「經營之聖」美稱的稻盛和夫看來,所謂的天賦和學歷並不能給你塑造什麼人格,真正是要經歷挫折和苦難,才會像寶玉一樣價值連城!
  • 稻盛和夫:越是失敗的人,越容易有這2種「有毒思維」,不可深交
    稻盛和夫的成長進化論,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在他88歲高齡之際,將一生的智慧精華寫進了《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一書中。書中指出了人生不順的人,最容易有的2種「有毒思維」。稻盛和夫一生的智慧,其實總結起來,就是「從心出發,向心而行」。老人常說說:不管眼前的狀況多麼嚴酷,既不能怨恨也不能屈服,而是要一以貫之的積極應對,這才是實現幸福人生的秘訣。這也是稻盛和夫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秘訣。雖然每個人的境遇不同,但是成功、幸福的人生理念,必定是相通的。
  • 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其實只為讓我們修煉好這四顆心,不信你來看
    季羨林先生說:「根據七八十年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生而二任的人簡直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稻盛和夫為何具有如此魅力?他的魅力從何而來?他最近出版的新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可以窺見一二。
  • 稻盛和夫療愈心靈的秘訣,我一口氣讀完了,幸福人生就這麼簡單
    文 | 糖果果在醫院候診的時候,心情有些焦慮和煩躁,想起出門的時候隨手拿了稻盛和夫的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便拿出來看。結果沒想到看入迷了,連叫號我都沒聽到。從醫院回到家裡,又迫不及待地拿出來,一口氣把這本書看完了。
  • 稻盛和夫:我一生的長勝秘訣皆為一句話,弱者心驚:原來如此
    無怪乎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就十分推崇稻盛和夫:「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時任日本首相的鳩山由紀夫,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去求已處於半隱退狀態的稻盛和夫出山。78歲的老人,對航空業一竅不通,所以婉拒了首相的邀請。鳩山不甘心,憑著一股韌勁打動了老人,至此也開闢了日航重整河山的新篇章。
  • 想要改變人生,先改變自己的心:稻盛和夫《心》
    稻盛和夫,是企業界的傳奇,曾經一手創建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正當他潛心佛學、安度晚年之際,日本航空公司負債並宣告破產,時任首相的鳩山由紀夫,登門邀請78歲的稻盛和夫出山,擔任這家破產公司的董事長。在他的領導下,日航重新復活,使之成為當年最賺錢的航空企業。
  • 稻盛和夫:我88年的人生總結就這3句話,看懂的人更容易成功
    有人問他,他所強調的心是什麼呢?稻盛和夫表示,是「良心」良心又要怎麼解釋呢?代表一切這個詞的美好品質都是稻盛和夫先生想要表達的意思。他認為這個「心」是很多個東西組合而成的。心是從裡到外的,是真我,靈魂,本能,感性,理性這五個組成的。
  • 稻盛和夫: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煉靈魂,六項精進正是不二法門
    稻盛和夫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的一生都在修煉靈魂。稻盛和夫一生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並在78歲高齡時被日本首相邀請出山,拯救瀕臨倒閉的日本航空,僅一年時間就讓日航起死回生,並創下三個世界第一。他將企業管理與哲學思想相結合,形成了自己的管理哲學,馬雲曾三次拜訪稻盛和夫,學習他的管理哲學。
  • 稻盛和夫用一生經驗總結出4點建議
    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終於在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身上看到了答案。2019年,稻盛和夫在他88歲時,出版了自己的收山之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對於如何把一件事做成做好,他總結了四點建議:願望之力、人心為本、永不放棄和神靈私語。願望之力什麼是願望?
  • 活法——稻盛和夫
    《活法》是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原書由日本SUNMARK出版社出版,被譽為日本21世紀勵志第一書。稻盛和夫是日本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和KDDI的創始人,被譽為日本經營四聖之一,他是季羨林認為稀有的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的人物。
  • 稻盛和夫:人生就是相遇的積聚,好的相遇能幫助我們磨鍊心性!
    稻盛和夫:所謂人生,也可以說是相遇的積聚,好的相遇能幫助我們磨鍊和提高心性。稻盛的一生中遇到了幾位明師,其中一位是他在高中考大學的時候,那個老師特意到他家中,跟他的父母說一定要讓稻盛和夫去讀大學,本來稻盛的父親不想讓他去上大學,在老師的勸說下答應讓他去考。後來稻盛和夫考上了鹿兒島大學,那個時候只有8%的人才能夠上大學,因此,這對於稻盛及全家人來說,這個成績是非常不錯的。
  •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稻盛和夫不是生來就是經營之聖,他的人生是從日本鄉下一個被炸毀了的小作坊之家開始的。父母有七個孩子,他作為老二,從小調皮。就是這些不斷追問、思考和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行動,成就了稻盛和夫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也構成了他一心想要寫下的這本書的核心內容。他由此向世人發出鄭重的囑託:只要憑著利他之心、感恩之心、謙虛之心、知足之心、強韌之心,堅持貫徹正道,時刻培養美好心根,積極實踐,沒有人不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幸福。
  • 稻盛和夫:我這輩子也就只體會過那一次
    稻盛和夫:我這輩子只過體會過那一次。日本著名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一書中回憶到這種奇妙的感覺,他說:「那種感覺無法用言語表達,也許那就是幸福的最高境界!當時那種淚流滿面的幸福,不是由大腦告訴我的,而是我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都能感受到這種開悟後的幸福。這種奇妙的感覺,我這一生只有那一次。」
  • 《活法》,看稻盛和夫如何演繹令人費解的精彩一生
    答案都在這本稻盛和夫的《活法》裡,讓我們一起來探尋這其中的秘訣。京瓷是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稻盛和夫進入這家公司裡工作還是親戚託人找關係進來的,但是這時候的京瓷公司已呈現瀕臨倒閉的跡象,公司的員工都陸續離開了這家公司,只有稻盛和夫和少部分人還在公司裡,稻盛和夫是不想走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