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到年底了,你還記得年初立下的flag嗎?你又完成了多少呢?
每天立志要早起,鬧鈴延遲了一次又一次,終歸回到了周公的懷抱;
每次立志要減肥,可辦的健身卡都過期了,還不知道健身房大門朝向;
每次立志要跑步,跑步裝備買了一大堆,堅持了不到兩天就把它忘得一乾二淨;
為什麼做成一件事就這麼難呢?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終於在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身上看到了答案。
2019年,稻盛和夫在他88歲時,出版了自己的收山之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對於如何把一件事做成做好,他總結了四點建議:願望之力、人心為本、永不放棄和神靈私語。
願望之力
什麼是願望?就是在內心繪畫出的想法、願景、夢想和希望。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我們的熱情和能力,不管面對什麼困難,都可以成功度過,將不可能化為可能。
人的一切行為,都是願望產生的結果。
稻盛和夫在創建京瓷時,就一直給員工暢聊自己的夢想。他毫不客氣地說:「我們雖然剛剛起步,是一個毫不起眼的街道工廠,但我想把它變為街道第一的公司;成為街道第一後,就要成為中京區第一;成為中京區第一後,就要成為京都第一;成為京都第一後,就要成為日本第一;成為日本第一後,就要成為世界第一。」
這是稻盛和夫的願望,也是他行動的動力和源泉,正是這份願望,讓他將京瓷從一個只有幾十個員工,年銷售額不到1億日元的小企業做成了世界500強。
就連稻盛自己都沒有想到,當初自己的豪言壯語竟然夢想成真。事後回顧的時候,他才意識到這就是願望的力量。
其實不止稻盛和夫,馬雲當初不也是懷著一腔夢想,帶著十八羅漢創下了阿里巴巴嗎?願望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就是做成一件事的源泉。
人心為本
眾所周知,稻盛和夫在78歲高齡時,被日本首相邀請出山,拯救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他僅用了一年時間就讓日本航空起死回生,不僅成功扭虧為盈,還實現了三個世界第一,讓日本航空再次騰飛。
稻盛幫日航起死回生的關鍵就是以人為本。他去日航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變全體員工的心,改變他們的思維,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讓客戶感受到家的溫暖。
首先,他廢棄了過去日航只有所謂的精英才能進入經營中樞的制度,大力選用了現場辛苦工作的人參與經營。這一改變,大大提升了一線員工的熱情和積極性,讓他們有了主人公的感受,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工作態度。
其次,他要求員工以客戶為中心,以「利他之心」服務客戶。員工的服務態度是公司發展的關鍵要素。他們服務體貼,客戶會再次乘坐;他們服務馬虎,客戶就會轉身離去。
稻盛常常對員工說:「日航要想脫胎換骨,變成乘客喜歡的公司,就要以客戶為中心,對客戶充滿感謝之心,充滿親切、溫暖和關懷。」
即使是機內廣播,也不能照本宣科,要帶著關愛之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心聲。
正是稻盛和夫以人為本的思想,徹底改變了日航的風氣。員工心變,公司巨變,2011年,日本大地震時,日航的這種變化就體現的淋漓盡致。
機場被大水圍困,形同孤單,日航員工積極為避難民眾提供食品和毛毯,還親自製作飯糰,發到機艙內的乘客手中;
紅十字會成員搭乘日航趕往災區,機長發表了溫暖人心的慰問廣播,空乘人員也悄悄在乘客的行李中放入了鼓勵的字條。
正是這些改變,讓客戶再次認可了日航,讓日航重生。
稻盛和夫堅持以人心為本經營企業,並把這種理念帶到日航,這也成為他一生堅持的理念。
永不放棄
京瓷集團研發的產品代表了世界水平,每當人們問稻盛「產品研發的成功率是多少時」,稻盛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一旦開始研發,就一定會讓其成功。」
京瓷最開始只是街道邊上的一家小作坊,它能迅速脫穎而出,引起國內外的矚目,就是因為它鑽研刻苦,永不放棄的精神。
有一次,IBM需要大型計算機中樞的零部件,這是一筆大訂單,同樣也是很有挑戰的訂單,因為當時的技術條件很難滿足IBM對產品的要求。
當時很多知名企業都想吃下這塊肥肉,卻沒有這份膽識。稻盛和夫覺得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不僅可以讓京瓷揚名立萬,還可以讓京瓷的技術提升到世界水平,所以他果斷籤下了這筆訂單。
為了做出合格的產品,他搬進了工廠,和員工同吃同住,立誓要做出合格的產品。
那段時間,稻盛過上了煉獄般的生活。白天和員工一起不知疲倦,精疲力竭地工作,晚上回顧一天的工作,總結工作的不足,一忙起來就忘了時間,常常到了拂曉時分才回到工廠宿舍,員工們為此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拂曉先生」。
這份努力和堅持終於有了結果,在拿到訂單的第7個月,他們收到了夢寐以求的產品合格通知書。
京瓷也成功在規定時間交付了產品,完成了一次質的飛躍。
有人問稻盛和夫:「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稻盛和夫毫不猶豫地回答:「答案只有一個,就是永不放棄。」
永不放棄也一直是稻盛和夫做事的基本準則。
神靈私語
稻盛和夫說:「擁有燃燒般的意志,心懷光明的希望,一步不停,勇往前行,哪怕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也會有豁然開朗之時,那一瞬間,所有煩惱和疑問都會煙消雲散,這就是神靈的私語,是上蒼對我們的褒獎。」
稻盛和夫一生之中曾經有過兩次和神靈私語的機會,一次是為松下集團研發鎂橄欖石,一次是為美國公司研發IC封裝。
稻盛大學畢業後,在一家瓷器公司工作,當時,公司接到了松下集團的訂單,但是這個訂單卻遇到了技術壁壘。
當時的陶瓷原料做成的模型都是粉末的,很難成型,為了讓材料成型,稻盛絞盡了腦汁,甚至把鍋碗瓢盆都搬到了實驗室,沒日沒夜進行研究。
有一天,他滿腦子都在想材料的問題,沒注意看路,進屋時被絆了一腳,剛準備大喊是誰把東西扔在門口,卻發現有東西粘在了鞋上,就在他低頭看的一瞬間,腦子裡閃過了讓原料成型的方法,並成功研發出來,完成了松下的訂單。
後來,稻盛把這個功勞為神靈的幫助,否則根本無法解釋這種奇蹟的事實。
還有一次,稻盛剛剛創辦京瓷不久,接到了美國一家公司的訂單,讓他們製作IC封裝。稻盛接到訂單後就展開了研究,在不斷試驗,反覆琢磨中,一個靈感閃現而出:製造像「口香糖」一樣的陶瓷薄板。
這個想法不僅成功解決了製作IC封裝的技術瓶頸,還讓京瓷公司實現這一技術的壟斷,實現了質的飛躍。
京瓷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稻盛一直歸功於「神靈的私語」。這是抱著對未來的必勝之心,吸引來了神靈,幫助他們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稻盛和夫不是一個多麼聰明的人,但他懂得回顧,善於總結,喜歡思考,把自己的人生經歷提煉出來,總結出了做事的方法,就連馬雲都曾三次拜訪稻盛和夫向他學習。
雖然我們不能擁有稻盛一樣豐富的人生經驗,但我們卻可以讀他的書,站在他的肩膀上看世界,學習他的人生經驗,少走幾個人生彎路。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是《活法》的續篇,也是稻盛和夫的收官之作,他復盤了自己半個世界的人生經驗,總結了把一件事做成的方法。這本書裡有他一生的智慧精華,歡迎來這裡與他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