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肉強食的古代社會,「誠信」之光如何苟延殘喘?

2020-12-10 筆尖文史

信,既誠信,信用,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傳統的高尚道德品質之一,也是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基於各種合作的基礎。在中國,「信」作為倫理範疇的出現,最早開始發源於春秋初期,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輕諾必寡信——誠信作為人們道德標杆的必要形成原因和忠誠的體現

輕諾必寡信,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一書中的第六十三章,作為奉世經典,這句話告訴我們承諾別人的事就要認真履行諾言。其他文獻中最早關於誠信的記載,也基本處於春秋時期,西周之前的考古證據中,沒有明確的記載關於「信」的道德概念。

由此可見,誠信作為道德事在觀念形態上的形成,基本實在春秋前期成為人們的普遍共識的。同一時期,西方古希臘文明的興起,兩次希波戰爭奠定了希臘城邦對小亞細亞的統治,西方中古時期誠信作為人類高尚的道德情操,也基本是在這一時期建立的。

在當時,人類的總體生產力落後,政權對於公民的統治沒有能力建立行之有效的徵信管理制度,家臣,士大夫,騎士階層對於國王或者當權者的效忠只能通過儀式化的承諾,實則當權者對於社會中產階級和底層階級的統治並不能構成強有力的約束。同時,作為某個政權陣營或者團體的一份子,也只能通過向大眾宣誓,或者留下文字,信物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忠誠。

在這種情況下,誠信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他成為上級對下級之間信任的橋梁,也成為戰爭或威脅來臨時互相依靠的根基

同樣的,下級對上級也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捆綁效果,除了合作雙方都有一定的安全感以外,下級對上級也賭上了自己的榮譽,一旦做出了違背誠信和宣誓的舉動,將面臨著不再被大眾信任和接受。

二、政權更替之間的殺伐和信任

在古代,人類的科技基本停留在迷信和無知的層面,通訊技術的落後使得人們在和外界的聯繫上只能依靠信件或者口口相傳。而這樣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一旦需要傳遞某個消息到達一個文字不同、語言不通的種族和地域,就只能通過精通雙方語言和了解地理情況的人從中調和了。基於這種情況下,來往於雙方政權的使者就必須同時擁有兩方政權最基本的信任程度。久而久之,各國之間就形成了「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默契約定。

同時,大國之間的博弈中,為了更大限度的展現自己作為大國的風範和顏面,會儘可能的遵從對於「道德」這種普遍共識約定的守護。而相對弱小,土地貧瘠的國家或者政權,也會在這種信任的基礎上互市通商,來用自己的財產器物換取自己匱乏的物資或者賴以生存的口糧。

除了正常的互市通商之外,戰爭也與信任有著分不開的關係。中國古代王朝中,許多皇帝都稱呼外部少數民族為「蠻夷之地」,很大程度上源自於這些少數民族所生長的地域相對偏僻,故而經常對中原地區發動「不守信義」的戰爭,多為搶奪資源為主,不予軍隊發生正面衝突。

尤其是北方草原上的少數民族,經常掠奪漢人的腹地,即使中原王朝會以聯姻通婚,分封藩王等懷柔政策安撫北方少數民族,也未能改變遊牧民族的好戰掠奪的本性,因此,大多中原正統王朝都會認為他們背棄信義,辜負了皇帝對他們的信任。

還有就是早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交戰雙方為了彼此的體面和互相的方便,都會率先派遣使者前往對方的陣營「下戰書」,約定時間和地點進行戰鬥。然而,隨著戰爭衝突的不斷增強,通訊方式和代步工具的不斷進步,彼此之間的信任和誠信,逐漸的不再成為唯一約束人們的價值觀。反而,像「瞞天過海」「圍魏救趙」之類的違背誠信戰爭方式,往往能夠利益最大化

三、當利益成為殺戮的核心,殘暴的戰爭能否將「信」拽下道德神壇?

《左傳》中載:「是故明王之制,使諸侯歲聘以志業,間朝以講禮,再朝而會以示威,再會而盟以顯昭明···」,《春秋》中的記載中,會盟次數高達四百五十餘次,大多都是盟以致信,足見當時列國關係中「信」的重要。

由於失信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心背向,因此霸主們憑藉著盟約來鞏固可信性的想法顯而易見。凡是盟約,大多有「有渝此盟,明神亟之」等類似的約束話語,主要是利用會盟者對神靈的敬畏約束雙方,同時也體現出,約束與會盟者的主要手段在於人心,而並非後世「重賞罰誅」的法律力量。

但是隨著愈演愈烈的爭霸戰爭、生死存亡的利益所驅使以及弱肉強食的自然淘汰法則的強制下,道德力量的影響隨之不斷下滑,列國之間背棄盟約的事情也越來越多,誠信作用於國家政權之間的正面關係也趨漸喪失。

還以春秋時期舉例子,在齊桓公稱霸之前,諸侯日益強大,這些諸侯在調解糾紛戡平內亂的過程中開始逐漸走向以信任為基礎的諸侯聯盟,但是這些聯盟內部成員相對結合自由,所約定的與權力少,義務也少,相對比較隨便,盟會也多為通好,修繕之意,因此對盟約的信守要求不是那麼強烈。

到了春秋中葉,齊桓公稱霸時期,各諸侯國之間徵伐加劇,為了安定和團結天下諸侯,制止戰爭,齊桓公採取了厚往薄來,救亡扶傾的措施,故而有了「桓公憂天下諸侯」「桓公非為己動」的傳聞。齊桓公稱霸時期崇信與踐信這方面做得還是比較好的,尤其是曹沫劫齊桓公事件之後,身為霸主的齊桓公對承諾身體力行,之時齊國與盟國之間的信用關係得到鞏固,才有了「天下小國諸侯,既許桓公,莫之取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

春秋後期,晉楚爭霸期間,守信與背棄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尖銳,為了赤裸裸的利益驅使,楚晉兩國就幾乎毫無信譽可言了。魯成公十二年,晉楚結下「西門之盟」,時隔三年出國背盟侵略鄭國衛國,便有了那句:「敵利則進,何盟之友?」

魯成公六年,晉大夫伯宗率軍隊攻打宋國,路過衛國的郊外,看到衛人沒有防備,其大夫夏陽準備趁虛而入,被伯宗制止。曰「不可,衛唯信晉,故師在其郊而不設備,雖多衛俘,而晉無信,何以求諸侯?」由此觀之,晉國雖然時常以信作為重要手段,但畢竟利益是最根本的。

殘酷和暴力毫無底線的衝擊著道義,見利忘義逐漸成為了很多國家和市井百姓的生活準則。於是乎「畏晉而竊與楚盟」,國家與國家之間開始了從「唯信是從」到「唯強是從」。社會底層的普通大眾也從「唯信是從」到「唯利是從」。

四、「信」字最能掩蓋人心的醜惡,還是貪婪和欲望的另一種延續?

在上述的文章當中,論述了誠信的由來和誠信之於國家構成體系上的作用以及政權與政權之間的信義關係,可以看出「信」在國民關係國家關係和社會關係上的重要作用,那麼「信」之於後世有什麼作用呢?

春秋時期的歷史震動,促使社會人際關係和人與人之間溝通方式和相處想法上的形成,新思想的產生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固有的社會秩序趨向瓦解,人們漸漸失去了宗法等級制度造就的社會依託關係,新的社會人際關係逐漸發展起來,新的人際關係需要新的道德準則和法律體系來維持,也同要需要新的倫理規範來維繫。

在國家層面上,由於列國之間形成相對穩定的同盟集團的需要,兼顧同盟幾方陣營的共同利益,避免背信棄義導致的同盟瓦解,國家政權和市井小民不約而同達成了一個共同認知,那就是「心口一致」「言行一致」等道德條例是維繫各種人際關係,國家關係的重要保證之一。

由於這種觀念的深入人心,並且被各國政權通過政治和法律的手段被認同和傳播,很快就成為了人們內心自覺遵守的主體意識,行之有效的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規範著人們的言行。

另外,政權內部,國君與士大夫之間,庶民與貴族之間,皇權和教權之間,乃至百姓內部和貴族內部之間的各種激烈矛盾,隨著時間的發展都會變得日益複雜尖銳,在這種背景下,各國實際掌權者都希望藉助一切力量去謀取最終的利益最大化,各政權的領導人也都紛紛意識到民心是決定戰爭發展乃至未來勝負的關鍵因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上失其民,作則不濟,求則不獲」「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當越來越多的統治者們都開始明白民眾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所在,他們也同時明白「信」才是獲得民心的重要手段「撫小民以信」「臨事不信於民者,則不可以使任於大官」,各國統治者對民眾的「信」觀念的強調和實踐,則更會在後續的社會生產及活動中起到推波助瀾的滲透作用。

參考文獻:

《左傳》

《春秋》

《道德經》

相關焦點

  • 2021國考申論範文:完善誠信體系 構建誠信社會
    「夫婦有恩矣,不誠則離」,夫妻之間只有講誠信,才能和睦相處;「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朋友之間只有坦誠相待,才能推心置腹,結成君子之交。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立人之本;沒有誠信的人,終無立足之地。而完善誠信體系,對構建誠信社會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注重誠信教育。誠信是人類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美德,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對國民的誠信教育。
  • 虛假訴訟對社會誠信的危害
    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簡稱《民法典》),在第一編總則中規定了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的六大原則之一便是誠信原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強調誠實信用的意義更加重大。當前,我國誠信建設的任務依然艱巨,不誠信甚至嚴重失信的問題多有發生,具體表現在契約精神不足、合同欺詐、電信詐騙、虛假廣告、山寨產品、虛假訴訟、逃避債務執行等,而虛假訴訟就是嚴重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典型訴訟形態。
  • 誠信為人立足之本
    誠信是什麼?不欺人,不欺自己。誠信,大到對國家,小到到家庭、個人都至關重要,它是做人做事的根基。我們都聽過很多關於誠信的故事。誠信,也是一個國家教育的根本。我們從小學就在課本裡接受誠信的教育。曾國潘是晚清重臣,從政幾十年,他用一生的人生經驗教導兒女如何為人處世,他的後代也出了幾位在各個領域裡的佼佼者,曾約農、曾寶蓀成了教育家,曾寶葹成為了翻譯家;侄系的曾昭掄成為化學家,曾昭燏是考古學家。在文化藝術,醫學方面,科技和商界,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至今,他的後人都很低調。
  • 誠信和信用你分清了嗎?如何才能講誠信?
    安安誠信是什麼?誠信就是做買賣不缺斤,不短兩,實實在在做生意。企業經營者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方面,是人人都應遵守的基本道德規範~李科長安安這就讓我們來看看商業誠信包含哪些層面吧~>(點擊查看大圖)我們經常說的「信用」和「誠信」都強調一個「信」字,它們有什麼不同嗎?
  • 【誠信群體系列】開平市澤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黨建引領促進誠信建設
    【誠信群體系列】開平市澤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黨建引領促進誠信建設 2020-10-16 1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省考申論範文:人無誠信不立業無誠信不興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實守信,是中華傳統美德,自古以來就是為人處世的道德品質行為標準。從古代的商鞅立木為信,到近代的宋慶齡冒雨赴約看望小學生到現代「感動中國」任務謝延信一諾千金,妻子病故後照顧體弱多病嶽母33年……無數個活生生的案例都傳遞著同一個信息,那就是五千年文化滋養的華夏兒女,身上都流淌著講信用的血液,信用已成為人人遵循的一種道理品質。
  • 曾亞寒:以史為鑑 誠信立人
    黨員幹部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加強自我修養,爭做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切實履行時代賦予的職責和使命。誠信是人內心升起的太陽,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溫暖別人;誠信是一把金鑰匙,可以打開人的心鎖,也可以打開知識和財富的大門;誠信綻放著生命之美,生活因它而多姿,人生因它而多彩。
  • 《光遇》古代機器如何開啟 全古代機器開啟方式介紹
    導 讀 光遇古代機器在遊戲就是各種各樣的石門,這些石門需要打開才可進入,目前來說就雙人石門、雨林石門、禁閣四人門可以打開
  • 誠信是一個人的修養,也是一個人的立身之基
    誠信是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在古代人們是十分講究誠信的。「人無信而不立,業不信而不興。」人沒有誠信,就像矗立的高樓沒有地基,一旦有些許狂風,便會瞬間崩塌。《周易》有云:「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 「8·8誠信日」將至 聽一聽「誠信之城」的誠信故事
    8月8日是溫州市第十九個「8.8誠信日」。好消息傳來,在日前出爐的「2020中國人際信用百佳縣市」榜單中,瑞安位列榜首。為打造「誠信之城」,2011年起,瑞安就重塑信用體系、改善營商信用環境,支持小微企業和農村經濟主體融資發展,讓群眾和企業真正獲得信用價值。
  • 《易經》中孚卦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誠信之道
    中國人歷來便有一諾勝過千金的美德,在現在商業社會,雖然彼此之間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之事不勝枚舉,但是在人們的內心深處,還是對那些能做到誠信經營的公司格外垂青的,為什麼?因為可以使人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用的放心舒心。
  • 季為民:營造適宜青少年發展的誠信網絡需要社會各方協力
    12月7日下午,在山東曲阜舉辦的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青年與網絡誠信建設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所長季為民在題為《網絡誠信與中國青少年網際網路運用》的演講中,介紹了網絡誠信的概念和主要問題表現,深入剖析了青少年網際網路運用的基本情況和在網絡誠信方面呈現的特點和問題,並對推動青年網絡誠信建設提出建議。
  • 鄂州小林珠寶閃耀誠信之光,林命強誠信創業獲得國家級殊榮
    在當今變幻莫測的市場中,林命強摒棄傳統慣性思維,認真探索「獲客維客」之道,在保證質量、「貨比三家,小林最低」的前提下,藉助「五一節」、「母親節」、「520」及「折起」活動的有力時機,實現了銷售的爆發。隨後,林命強乘勢而上,在安徽的安慶、六安等地相繼開設了5家連鎖店。
  • 匠心老店現場分享「誠信經」
    本版文/圖本報記者沈彥彥  通訊員廈商軒  誠信是「百行之源」,誠信是「興業之本」,營造知信、用信、守信的社會氛圍,讓信用之光普照全社會,惠及你我他。昨天下午,廈門市商務局聯合市發改委等13個部門,在湖裡萬達廣場舉辦2020年「誠信興商宣傳月」主題宣傳活動,在我市再一次掀起講好誠信故事、傳承守信力量的新高潮。
  • 你肯定不知道古代的無奸不商是形容誠信商人的?
    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貶義詞,是對生意人不誠信的形容,形容不奸詐就不能作商人,可是大家知道嗎?這個詞其實是被後人誤傳的。這個詞原本是無尖不商,無尖的尖來源於古代用來度量糧食的鬥。古代度量糧食的鬥古代糧商做生意的時候,除了要將鬥裝的滿滿的,還要再舀上一些讓鬥裡的糧食冒尖,再也裝不下去了,此方法儘量多讓利以博得回頭客。
  • 寧遠:誠信建設萬裡行 誠信永州我先行
    紅網時刻永州12月3日訊(通訊員 何旭 蔣李臻)永州全面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通過縣區接力,全民參與,全力打造誠信永州。12月2日上午,「誠信建設萬裡行 誠信永州我先行」走進寧遠接力活動啟動儀式在縣文廟廣場舉行。
  • 閃電評論丨在誠信建設中堅定自信
    中華文化強調「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等等,從商鞅「立木為信」,到曾子殺豬;從韓信報恩,到晏殊以誠實著稱……中國的歷史長河裡,誠信的例子不勝枚舉。誠實守信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無論時間如何推移,無論技術如何更迭,無論形勢如何變化,誠信始終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
  • 香飄飄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獲評食品安全「誠信單位」和「社會責任...
    摘要:12月5日至6日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上,香飄飄公司被授予「2019~2020食品安全誠信單位」「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社會責任企業」兩項大獎。
  • 河北省石家莊市412家誠信計量承諾單位全面接受社會監督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河北省石家莊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全市412家誠信計量承諾單位集中掛牌,消費者通過掃描懸掛在誠信計量承諾單位公示牌左下角的二維碼了解企業的基本信息、查看企業自我承諾書,實現一碼監督。這標誌著石家莊市誠信計量承諾單位由自我建設、自願申報進入全面接受社會監督階段。
  • 《星遊記》米龍二代的過往,黑暗冰冷的宇宙,弱肉強食的世界
    開頭分析相信很多人小的時候都看過《星遊記》這部動漫,這部動漫的主角名為麥當,麥當為了完成和父親之間的約定前往那被稱之為謊言之地的「彩虹海」,他經常一個人默默地思索如何才能在銀河眼的重重包圍下衝出地球前往「彩虹海」。